【导语】贫困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15篇优秀的贫困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贫困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贫困生帮扶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贫困生帮扶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体现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少年儿童的充分关注。《决定》提出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对推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迫切需要得到关心和资助。要在已有助学办法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到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中央财政继续设立中小学助学金,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逐步帮助学校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
耿青梅是盘锦市二中初一五班的一名学生,母亲在她小学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靠着父亲一人顶着大梁,后来,父亲身体也不好,常年有病。小小年级的她似乎看淡了生老病死,对前途也没有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用她的话来说,未来是不可预知的,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当前的能做好的事,不给人生留遗憾。她在和我们谈话时没有一点紧张,就让我们觉得她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同学,一个很普通的同学。和初中生谈话,很少有感觉如此亲切的,一般都是被他们学校那种把学生当机器使用的制度给震撼住了。她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选择了徒步上下学,每天5里路的车程也练就了她强健的体魄,她在篮球队里表现的很出色。在小升初的考试结束后她就巧妙的'利用了假期的时间打工,在饼店当服务员。一个月就挣200元,对于她家来说200元已经是很大的收入了。在学校她担任着班里的生活委员,平时组织班里的同学卖废品勤工助学,也帮助同学在上学放学的途中采购日常用品。说实话,很佩服她,一个初中生能够在生活的重压下活的如此潇洒。从她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中国外交事业的未来,她的那种闯劲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她主动提出了带我们去找其他的几个要走访的同学,果断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说:“我知道你们这种活动需要一个本地的向导,要不然会走很多弯路。我建议你们下次走访的时候最好问到学生的家长的名字,要不然很多村里的人都是不认识小孩子只认识家长的。”
她陪着我们一路走村,第一心得范文网问路,定路线,她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似乎把她当成了我们小组的成员,说说笑笑,一时间甚至忘了她那家庭的重担,忘了她是我们走访的一个贫困生。她向我说:“如果要选择性资助的话,那就不要资助我吧,有更多的人比我更需要帮助。”在感受到她的真诚的同时,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魄力,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很多学生在争取一笔助学金的时候都勾心斗角,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写的一穷再穷,都在那里比穷,可是平时穿的衣服却那么时髦,几天就买一件新的。要不是这次走访,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晚上了,她留我们在她家吃饭,饭菜很朴实,洋葱两碗,里面还混着很多肥肉,算是荤菜了吧,这可能是我们突然造访他们所能提供的最高接待水平了。她的父亲都舍不得吃菜,吃了一碗白饭算是填饱肚子。后来我们才了解到,早上5点,她的父亲就醒了,开始劳作。我实在无法感受那种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中间的17个小时全部用来干农活和家务的日子。太辛苦了,真的太辛苦了,不容易的。
现在,学校的3名老师已经和耿青梅结成了帮扶对子。天气冷了,李飞老师把自己的棉袄、棉靴送来了;要买复习资料了,邵会老师又送来了书店的购书卡,中午的时候看见孩子就吃一个卷饼,我就会给孩子买一盒盒饭。在每年的扶贫帮困活动中我们每位老师都会资助学生100元钱,有的老师还会给更多。有时我就想“我少买一件衣服就够耿青梅一家两个月的生活支出了”,我就是用这种想法资助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我班的学生没有一名是因为贫困而辍学的。
牛颖慧是盘锦市二中九年六班的一名学生范文写作。我们到的时候她刚洗完澡,穿了件连衣裙,很漂亮。在学校和其他普通的同学一样,腼腆的笑容,很可爱,很灿烂,还向我要了qq号,给了我她不是贫困生的一种错觉。我再一次错了,她的爸爸看上去很健康,经了解父亲是精神分裂症,是残疾人不能在外做工,家里的顶梁柱都失去了劳动力,这个家怎样过日子?她的妈妈去年出去打工,但是一次车祸使她昏迷在医院4个月。牛颖慧在学校担惊受怕,每天除了自己的学习外还要担心妈妈是不是会出事。也就是因为这样,她的成绩受到了影响。她没有跟同学说她的情况,似乎也没有跟老师说,以至于老师的都不知道她到底怎么了,也许她觉得说了只会影响同学的学习吧。她默默着忍受着这一切,背负了沉重的负担。有时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中午他就不吃饭,这种毅力从何而来啊?她现在一直就悬挂在辍学的边缘,第一心得范文网可是她要上学,她自己清楚上学是她唯一出路,千万不能辍学。她很争气,在去年的期末考试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升入了初三。她很知道感恩,她向我们说:“我不知道学校里面居然有这种爱心活动,我太幸运了,你们太好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我们跟她说这不是幸运,这是你自己争取来的机会。退一步讲,如果真的是幸运之神眷顾她,那也有他的道理,她的身后毕竟有一个脆弱的家,她的任务要比我们这些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重的多。她要担心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后的那个家。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只能坚定她的信心,让她安安心心读书。我们能做的太少太少了。
现在,学校的3名老师已经和耿青梅牛颖慧结成了帮扶对子。有语文王老师、英语王老师。天气冷了,王老师把自己孩子的棉袄、棉靴送来了;要买复习资料了,英语老师又送来了书店的购书卡,中午的时候看见孩子就吃一个卷饼,我就会给孩子买一盒盒饭。在每年的扶贫帮困活动中我们每位老师都会资助学生100元钱,有的老师还会给更多。有时我就想“我少买一件衣服就够牛颖慧一家两个月的生活支出了”,我就是用这种想法资助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我班的学生没有一名是因为贫困而辍学的帮扶贫困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第一心得范文网手机版帮扶工作效果的好否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学校的声誉形象。因此,帮扶贫困生的工作不容忽视,要尽早尽快减少落后面,实现良性循环的班级管理方式,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贫困生帮扶心得体会
《贫困生帮扶心得体会》是篇第一心得范文网,主要描述我们,学生、家庭、老师、经济,困难,自己、农村,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xx号这天,我们来到了xx县x乡x村进行回访。在这期间,我们真的经历了很多事情,也学到了很多。
还记得第一天去x村的时候,那天很冷,而且更悲惨的是,却没有通往那个地方的车,说实话,那种情况我是真心不想去,你说大冷天的,离的那么远,换了谁谁都不愿意。可是又一想,我是一名志愿者,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再想想还有那些孩子们在等着我们,既然身为一名志愿者,这些算什么,就算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努力克服不是吗?所以,我坚定了自己的立场,要克服种种困难。于是,我们决定徒步前往,走了好远好远,就是不到,一路走来,问了一路,因为之前没有去过不知道路,所以碰到很多麻烦。不过村民都是非常善良.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我们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在村民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村里较为贫困的一户家庭,当我们走进那破败的土屋中,我们一行人不禁全部沉默下来,因为很难想象在21世纪尽有如此的房屋,让我想起车水马龙的城市,和那些在设备非常好的学校无忧无虑的学习的学生。而在他们的学校仅有那么几间快要倒塌的房屋,在那间不怎么样的教师听到他们的朗朗书声,我们几个回访的同学就当场哭了,他们的那种读书的气氛让我们感到无地自容和无限的幸福。无地自容是因为我们很多学习在那种很优良的学校确有那么多学生混日子.幸福因为,这真的有种温馨的感觉。一路上,我们又进了另外几家,访问了其他几位学生。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父母都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位聋哑的哥哥,家里唯一一个算得上健全的人就剩他了,当然,他也是家里唯一一个上学的人,而且,他的学习还是相当好的,据了解,他可懂事了,每次放学回家,他就先写作业,然后就帮父母干各种活,我们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家庭里,无论是交流还是生活习惯上,将会有多大的困难。也很难想象,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他的内心世界里,究竟有多少负担,而他的人生道路上又将有多少坎坷与磨难,这一切,他都自己承受着。这种坚强意志力,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很难做到的。比起他,说真的,我们都差之远矣。
在回访期间,还遇到过很多很多的是,那些令人感动的、令人开心的事,我想,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因为,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过了几天,我们根据上次回访了解的情况,为孩子们买了他们需要的各种学习用品,有铅笔、文具盒、笔记本、台灯等等。当然,在这期间,我们也不免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我们还是走过来了。回去之后,我们又将这些学习 用品发放到了他们手中,看着他们拿着那些文具,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这一刻,我真的很幸福,因为,对我们来说,这些可能都不算什么,可是对他们就不一样,这些都成了他们的奢侈品。之后,他们拿着自己的文具,提着带有“xx计划”标志的袋子,留下了最美好的一刻。看着照片中他们笑得那么的天真,那么的可爱,说真的,心里暖暖的。
最后,我们一同唱响了“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我们都哭了。他们之所以现在能拥有这些,说到底,还是离不开那些资助他们的人。感谢他们,感谢这一切。
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
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带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
党员干部要把握“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当成的政治考验来抓。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彰显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脱贫攻坚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有句老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打造强有力的村两委。脱贫的关键还是要靠本村稳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脑洞开、点子多、有原则、有责任、会致富”的党员群众纳入到两委班子,提升班子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才能为脱贫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乡镇干部必须要下乡驻村,不要走马观花看风景,要“沉下身子”实实在在的进村到户开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是要加强扶贫工作人员和村两委班子的扶贫业务培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研究讨论符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可行途径,努力帮助贫困户找对致富门路;另一方面要对贫困户的进行思想引导,集中学习和个别座谈结合宣传政策法规,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激发主观能动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发展。
我们广大工作人员要实实在在接地气,少喊口号,多办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坚定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帮扶脱贫工作的助力。
摆脱贫困滴水穿石
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有限、任务明确、务求胜利的硬仗。以下是第一心得范文网整理的习近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习近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体会(1)
看最贫困,就是为了根治最贫困。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习总书记从深度贫困地区实际出发,明确重点、作出部署,提出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加大投入支持力度等8条要求,为深度贫困地区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提供重要遵循,指明实践路径。
脱贫攻坚是硬骨头,如期脱贫是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4年多来,5564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实践证明,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实现非常目标,必下非常之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就能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攻克坚中之坚,加大支持力度、发挥制度优势是根本。打脱贫攻坚战是啃硬骨头,不能好高骛远,而应实事求是,不吊高各方面胃口。一方面,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把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举措向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另一方面,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帮扶和政策性保障兜底等工作,为战胜深度贫困奠定坚实基础。
攻克坚中之坚,聚焦精准发力、加大帮扶力度是关键。脱贫攻坚搞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不行,而应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应围绕精准扶贫发力,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和项目,让区域发展更好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底子差、脱贫门路少,更需要通过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多种途径,在资金、项目、人员上得到更多支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坚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就能为教育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攻克坚中之坚,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检查督查是保障。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力度要大,措施得实。深度贫困地区主要负责人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做到人员、责任、工作、效果“四个到位”。要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好书记,配强领导班子,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硬任务要有硬杠杠。只有坚持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严格考核评估,严肃问责追责,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才能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难。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仅剩3年多时间,全国尚有4335万贫困人口。让我们以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决心和干劲真抓实干,把总书记的要求和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向党和人民交出脱贫攻坚优异答卷。
习近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体会(2)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构建多方合作的大扶贫格局,凝聚起攻坚深度贫困的强大合力,这既是我们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更是新阶段新形势下,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重要保障。
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扶和投入。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事业不断推进,扶贫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扶贫机制不断完善,全社会参与扶贫的价值认同和社会机制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作用,社会扶贫多元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下,脱贫攻坚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关键阶段,面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工作的艰巨挑战,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采取更系统的政策措施,调动更广泛的力量投入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来,凝聚起更强大的脱贫合力。
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要在接下来三年多的时间里,带领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动员全社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实行党委领导、政府指挥、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使脱贫攻坚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要建立完善多级督导考核机制,把脱贫成效作为贫困地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强化和落实责任。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扶贫资金规模,各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财政资金尤其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加大各方帮扶,调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深度深、贫困规模大,需要补齐的建设投入缺口巨大。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去啃“硬骨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最大限度调动城乡各类资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与发展。要加强宣传动员,在全社会形成帮扶贫困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舆论氛围。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对象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要在资金、项目、人员方面增加力度。东部经济发达县结对帮扶西部贫困县“携手奔小康行动”和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都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于参与扶贫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要在政策、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强支持,为他们拓展扶贫空间,创设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
推动多元投入,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资金是项目安排和帮扶措施精准的前提,也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实现稳定脱贫面临的一大瓶颈。
必须发挥好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扶贫供给模式。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向深度贫困地区延伸金融服务,同时大力发展地区性的农村互助合作金融;适度给予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贷款利差补贴、财政优惠、信用担保和专项支持以及倾斜的货币政策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有效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整合扶贫资源,形成协调一致的长效大扶贫机制。结合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特点和需要,以扶贫攻坚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将各类涉农扶贫资金整合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瞄准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项目,深度贫困地区新增涉农资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加强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对地方探索实践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给予大力支持。探索引入第三方独立监督,引导贫困人口主动参与,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要如期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不能仅靠某一个地区、某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必须聚众力、汇众智、集众志,举全党、全社会、全民族之力合力攻坚,以大整合带来强效应,以大格局促进大发展,如此我们必能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书写人类脱贫史上的伟大篇章。
最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得到了不少的体会。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国家的扶强政策;前几年,在胡总书记的领导下建立和谐、均衡的社会则是助弱的政策。现在,从习总书记的著作中,我认为政府应树立这样的概念:通过财政、税收来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国内倾斜:从富裕地区向贫穷地区倾斜、从富裕阶层向贫穷阶层倾斜。国际倾斜: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及其他一些公司在海外(如非洲)投资、救助以促进其发展,中国出人力、资金、担保及政府承诺,所有的风险都在中国方面,中国的国际主义应适可而止,应适当减弱国际倾斜。中国在国际政策上应向国内倾斜,资金应更多投向国内。这样,就可以让一部分人摆脱贫困。
从习总书记的著作中,我意识到,贫困问题不单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要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也不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帮助,还要靠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呼唤起全社会的怜悯、同情、慈悲心,来共同关注贫困问题、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摆脱贫困,需要全社会参与。首先,政府之外的其他机构也应促进扶贫工作的发展;其次,社会要有公德心、慈悲心。举社会之力一起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民脱贫致富。
要摆脱贫困,更主要的是贫者自救。自然环境不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以瑞士100年的发展为例,表明山区并不一定导致贫穷,所以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素。习总书记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等,目的都是为了发扬人的首创精神,不畏艰难的精神,为了力戒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贴在人民身上。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成天想到的,不是向上伸手,就是怨天尤人。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摆脱贫困呢思想要解放、工作要扎实。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经验要一点一滴积累。凡事反求诸己,立足于自力更生,就能丢掉包袱,轻装前进。如能持之以恒,滴水就能穿石
关于贫困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当今世界的不平等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省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上,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现代的中国社会缺失怜悯心和慈悲心,到处充斥着各种网络词汇,听到的都是富家子弟奢侈的生活和作风,我们需要呼唤起慈悲心。贫困阶层、大众阶层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基础不存在则社会金字塔的高层也会轰然倒下,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关注贫困人民的生活是具有前瞻性的想法和做法,作为中国人,更应该牢记这一点。
还有,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有机会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利于以后更好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最后,通过这次学习,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贫困问题的存在性和严重性,加深了对贫困地区发展必要性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进一步关注这类问题,积极参加扶贫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中,也会努力研究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争取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还记得第一天去x村的时候,那天很冷,而且更悲惨的是,却没有通往那个地方的车,说实话,那种情况我是真心不想去,你说大冷天的,离的那么远,换了谁谁都不愿意。可是又一想,我是一名志愿者,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再想想还有那些孩子们在等着我们,既然身为一名志愿者,这些算什么,就算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努力克服不是吗?所以,我坚定了自己的立场,要克服种种困难。于是,我们决定徒步前往,走了好远好远,就是不到,一路走来,问了一路,因为之前没有去过不知道路,所以碰到很多麻烦。不过村民都是非常善良.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我们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在村民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村里较为贫困的一户家庭,当我们走进那破败的土屋中,我们一行人不禁全部沉默下来,因为很难想象在21世纪尽有如此的房屋,让我想起车水马龙的城市,和那些在设备非常好的学校无忧无虑的学习的学生。而在他们的学校仅有那么几间快要倒塌的房屋,在那间不怎么样的教师听到他们的朗朗书声,我们几个回访的同学就当场哭了,他们的那种读书的气氛让我们感到无地自容和无限的幸福。无地自容是因为我们很多学习在那种很优良的学校确有那么多学生混日子.幸福因为,这真的有种温馨的感觉。一路上,我们又进了另外几家,访问了其他几位学生。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父母都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位聋哑的哥哥,家里唯一一个算得上健全的人就剩他了,当然,他也是家里唯一一个上学的人,而且,他的学习还是相当好的,据了解,他可懂事了,每次放学回家,他就先写作业,然后就帮父母干各种活,我们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家庭里,无论是交流还是生活习惯上,将会有多大的困难。也很难想象,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他的内心世界里,究竟有多少负担,而他的人生道路上又将有多少坎坷与磨难,这一切,他都自己承受着。这种坚强意志力,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很难做到的。比起他,说真的,我们都差之远矣。
在回访期间,还遇到过很多很多的是,那些令人感动的、令人开心的事,我想,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因为,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过了几天,我们根据上次回访了解的情况,为孩子们买了他们需要的各种学习用品,有铅笔、文具盒、笔记本、台灯等等。当然,在这期间,我们也不免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我们还是走过来了。回去之后,我们又将这些学习 用品发放到了他们手中,看着他们拿着那些文具,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这一刻,我真的很幸福,因为,对我们来说,这些可能都不算什么,可是对他们就不一样,这些都成了他们的奢侈品。之后,他们拿着自己的文具,提着带有“xx计划”标志的袋子,留下了最美好的一刻。看着照片中他们笑得那么的天真,那么的可爱,说真的,心里暖暖的。
最后,我们一同唱响了“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我们都哭了。他们之所以现在能拥有这些,说到底,还是离不开那些资助他们的人。感谢他们,感谢这一切。
周日我参加了第五组的走访贫困户活动,我们的任务是八户贫困户,有一户联系不上,走访了七家。我们提前按照几户人家住址做了规划路线,提前告知家中留人我们要去家中核实贫困情况。早上八点钟我们一家与李姨还有同学葛浩然聚齐后,我们各自有分工,进行了走访。每到一家我看到了他们的疾病、意外车祸,不幸和凄惨导致的贫困,按照团队要求,虽然他们属于有困难的人群,我们也严格的区分了,特困、一般困难、贫困,我们确定了三家给予帮助,一位身患小儿麻痹还有脑梗的残疾人,一位没有劳动能力老人家(进一步核实,给予一次性帮助),还有一位是长年卧床没有劳动能力家住低矮破旧平房一户人家。看到他们心中有很多酸楚,我会尽己所能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的孩子改变命运只有读书强大自己才能让家人父母过上幸福生活,改变那种邋遢乌烟瘴气的居住环境。
参加过几次活动感触很深,家人的行动感染了我,团队和谐互助的氛围打动着我,也感谢活动中给我机会的李姨和其他的队员帮助我了解他人,帮助我社会实践的机会,志愿路上我会努力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我按照“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要求,与___,共同探讨,悉心教研,使所任学科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帮扶工作作一总结。
一、学习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使我的英语教学适应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求、树立起新的育人理念,我们俩经常抽休息时间对《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研读,了解了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此次英语改革的重点、明确了英语课程各级的总目标和各内容的分级目标、理解了英语教学原则、学会了一些科学评价原则等,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奠定了的扎实的基础、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扎实备课,理清教学思路。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备课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课前备课,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书,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既要考虑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考虑新知的横向衔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既要体现出完整的教学过程,又要注意好各环节的过渡自然。并制作了各种有趣的教具,如:单词卡片、实物(图片)、头饰等教具为课堂教学做好服务。
2、课中备课,灵活安排简单易操作的游戏活动。我通过游戏引入新课教学时,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总是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游戏及活动,将教学内容层层铺开,把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生动有趣“快乐堡”,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玩中获得新知,通过反复的趣味操练(如:唱、演、玩、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来巩固所学新知。在活动中学生们都乐于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学效果良好。
3、课后备课,总结教学经验。每上完一单元,我们都及时对该单元作出总结和反思,写出教后感,肯定本节课成功的地方,探讨该单元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三、认真上课,体现以人为本。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便要求,英语课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词汇、句型的听说认读和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为此,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
1、巧设导入,培养兴趣。每节的教学我首先通过做游戏、唱英语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洽在学习英语的氛围内。
2、图文结合,掌握新知。根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运用单词卡片、实物教具、简笔画及肢体语言来启发学生,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并借助图片、动作、表情等手段掌握其义,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获取新知过程,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遇到难读的单词或句子时,我不厌其烦,耐心教导学生认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培养他们认读的能力。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还适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3、游戏活动,巩固新知。在完成了每节课的新授任务后,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游戏活动将教学内容层层铺开;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以简单易操作的趣味性、多样化游戏为主来实施教学,让学生进行反复模仿、认读、玩演、视听,从而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他们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育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承担教育扶贫重担的教育系统应该在其间做好哪些工作,以确保教育扶贫工作能见到实效呢?
一、要切实履行好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保证每个贫困学生不能因为家境困难而出现辍学情况。近年来,教育局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县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及经核查相对贫困的在校生进行了资助,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这些学生的关怀。但在今年对全县贫困学生的调查统计中,发现一些随父母在县域外出打工上学的贫困学生并未享受到相关的政策。通过电话询问,得知有的是不了解情况;有的是没有时间回来办理;还有的是嫌麻烦最终不了了之。贫困生的个人信息还没有进入大数据管理范畴,这给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麻烦。
二、是学校在对贫困生帮扶过程中工作要细、实、做出成效。
1、工作安排细致、到位。
根据教育局要求,学校确认的贫困生必须有专任教师进行帮扶,做好“教育三扶工作”,学校将贫困学生进行细致归档,做到“一生一袋”,每个学生的个人资料要详实准确,教师的帮扶过程性资料要完善,所取得成效要体现出来。要求教师具体做好“四个一”工作,即“每天辅导一次作业,每周进行一次励志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兴趣培养和家访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生活资助。”这些具体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县局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关爱。
2、检查督促,促进落实
为了更好督促教师按照县局要求扎实做好教育三扶工作,我校按帮扶内容设计了“教育三扶记录单”,内容包括“学业帮扶、励志教育、兴趣培养、家访记录、帮扶感悟、帮扶成效”等内容,要求教师将帮扶情况进行认真填写,一周一汇总,及时入档。在教师们的努力下,所帮扶的孩子,要么在性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矿区孩子活泼外向性格的影响,他们不再封闭自己,互相成了好伙伴;要么在学习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业书写认真了,准确率提高了,成绩进步了;要么在卫生文明习惯上改善了,不再乱丢东西,不说脏话,用普通话和大家交流……一点一滴的变化,浸透着教师的努力和付出。
但由于所帮扶的孩子家中绝大多数只剩下老人,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教育根本谈不上,所以教师要承担的责任非常艰巨和重要。这也考验着教师的责任心和耐心。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要有好的政策去指导,更合理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要让一代又一代农村的孩子,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离开故土,背井离乡,靠苦力、手艺生存,而不是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让自己的家乡真正走向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31次,18次涉及扶贫,7次把扶贫作为考察重点,连续4年新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就扶贫开发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近18年,他的《摆脱贫困》一书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我们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具有普遍而长远的指导意义。只有把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扶贫的思想贯通起来、深刻领会,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实质和精髓。
解放思想
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明确写道: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什么是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就是“假大空”,就是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目光短浅,自以为是,不敢想,不敢闯,畏缩不前,不敢行动。习近平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
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习近平同志的着眼点不仅仅是他曾经工作的地区,也包括整个国家和民族;不仅仅是贫困本身,也包括产生贫困的历史背景和深刻根源。他在告诫我们,只要有贫困地区的存在,国家就是贫困国家;
只要有贫困人口存在,民族就是贫困民族,因此,摆脱贫困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问题,更是整个国家战略发展的大问题。不仅仅是扶贫机构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全党、全国必须关注的问题。他提出“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其意义就在于进一步思想解放,坚持改革开放,迎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可以认为,这是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如何体现党的领导,如何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习近平指出: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许多干部下到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去,亲身体验到群众的疾苦,思想感触很大,回来后都说忧患感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
自尊、自信、自强自尊、自信、自强不是盲目自大,坐井观天。必须“提倡振奋精神,淡化‘贫困县意识’”,不能自己贬低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同时,违背经济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在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的前提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若能继续卧薪尝胆,矢志如初,再接再厉,奋斗不息,必能彻底摆脱贫困。要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31次,18次涉及扶贫,7次把扶贫作为考察重点,连续4年新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就扶贫开发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近18年,他的《摆脱贫困》一书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我们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具有普遍而长远的指导意义。只有把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扶贫的思想贯通起来、深刻领会,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实质和精髓。
解放思想
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明确写道: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什么是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就是“假大空”,就是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目光短浅,自以为是,不敢想,不敢闯,畏缩不前,不敢行动。习近平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
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习近平同志的着眼点不仅仅是他曾经工作的地区,也包括整个国家和民族;不仅仅是贫困本身,也包括产生贫困的历史背景和深刻根源。他在告诫我们,只要有贫困地区的存在,国家就是贫困国家;
只要有贫困人口存在,民族就是贫困民族,因此,摆脱贫困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问题,更是整个国家战略发展的大问题。不仅仅是扶贫机构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全党、全国必须关注的问题。他提出“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其意义就在于进一步思想解放,坚持改革开放,迎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可以认为,这是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如何体现党的领导,如何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习近平指出: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许多干部下到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去,亲身体验到群众的疾苦,思想感触很大,回来后都说忧患感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
自尊、自信、自强自尊、自信、自强不是盲目自大,坐井观天。必须“提倡振奋精神,淡化‘贫困县意识’”,不能自己贬低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同时,违背经济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在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的前提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若能继续卧薪尝胆,矢志如初,再接再厉,奋斗不息,必能彻底摆脱贫困。要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
《摆脱贫困》一书生动记录了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丰富历程。省委书记尤权指出,“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和哲学内涵,尤其是书中所展现出来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彰显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在同志看来,脱贫致富不能陷入就经济谈经济的形而上学立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和精神层面来寻找物质贫困的根源。
在《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一文中,同志的哲学思想遍地开花,充分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理性的哲学思维。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整理和部分的关系。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处于主导地位,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部分又影响整体,要求我们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个部分,国家财政作为一个整体,处于主导地位,当然也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同志深刻地认识到了闽东这个全局只能服从全省乃至全国这个全局。如果需要牺牲局部的利益,还是应该乐于承担,不该向上伸手的不伸手,可以少向上伸手的就少伸手,原则上只能自行消化,不能有依赖思想,这就是为我们树立了全局观念,也是要发展好局部的有志气体现。
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同样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搞好民族工作,为促进民族大团结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脱贫致富的伟大事业中,少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是不行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这个整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就是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繁荣与富裕。
今天品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执政时一部著作《摆脱贫困》,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慨颇多。我被书中习近平总书记那种崇高的理想信念,独到的思想精髓,勤奋积极的进取精神,严谨的辩证思想,震撼的求实务实的生活工作态度所感动。这是对我的又一次教育。我觉得我们江油的教育者,乃至全中国的教育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不做教育的“贫困者”。
由于一个时期中国以抓好经济建设为重点,导致很多人身上都有了铜臭味,我们的教育也染上了些许功利。作为教育者,一个自然人,追求物质的富有无可厚非,不过我们更应以民族发展为己任,社会发展为宗旨,教育好一代人是教育者的良知。所以,为民为社会谋求福祉的意识不能“贫困”。我们站在讲台上,传授的是知识,讲究的是发展的规律,引领的是思想,一旦我们的思想发生了偏差,我们的行为宗旨发生了转移,影响的不只是个人,而是千家万户,这无疑给民族埋下了祸根。这就违背了教育功在千秋的本质,又从何谈为民为社会谋求福祉呢?
我国的发展可谓多灾多难,社会的发展是坎坷不平的,但我们一定要坚信,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心愿,我们中国人是有能力实现的。虽然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我们是支潜力股。一个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发展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短短几十年,就可以赶上已经发展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这难道不能证明中华儿女潜在的实力吗?坚定信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中国梦实现的动力,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正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生力军,为他们奠基,为他们加油是教育人的责任。
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退缩,我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程师。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与那些另类同流合污,我们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责任人,历史使命不容许懈怠,实现中国梦非一朝一夕,那是要长期坚持,永不言弃,永不言败的过程,学习不只是学生的事,更是教育以及社会所有人的事。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既是一种显性的存在形式,更是一种理性的内在品质。教育好我们的学生目光要长远,志向要远大,信念要崇高,必须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去拼搏。那些只凭三分钟热度去干事是成不了大器的,要让我们的国家走在世界前列是很难的。
教育不要仅仅停留在课堂。要勇于打破时代的常规,以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去感染人,感染社会。停留于课堂的教育是局限的,我们的教育要密切与人相联系,小到某一个举止,大到一个理想信念的传播,与实际的社会现实相联系,一点一滴去影响净化着社会空气。如果仅坐在办公室,仅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仅以教室里某个人等方式去工作,这违背了联系群众的宗旨。“教书育人”是教育人的责任,更是使命,任何脱离群众的教育,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其生命力的短暂可想而知。
经常听到学生谈论谁是他最喜爱的老师。之所以受学生喜爱,是因为他们先进的教学手段,厚实的知识功底、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做一个受欢迎的教师是需要不断开拓创新的,时常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新的朝阳。如果教师安于现状,吃老本终究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成为新兴“贫困者”,那么教育成果将会大打折扣,缩水的教育自然影响我们民族的发展。
习总书记的系列作品都反映出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表现出他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及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我们作为民族复兴时期的教育工作,一定要团结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工作,爱岗敬业,不打退堂鼓,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闽东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但在习近平同志看来,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头脑中的贫困”。一方面由于缺乏行动指南而陷入思路贫困或思想贫困,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行动的价值目标和人生信念而陷入信念贫困。这本书之所以取名《摆脱贫困》,意在突出语义双关,强调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思想贫困,而摆脱思想贫困必先摆脱信念贫困。
其一,摆脱思想贫困就要解放思想,自信自尊,崇尚行动,实事求是。为了克服闽东地区长期贫困造成的怨天尤人的消极情绪和人穷志短的自卑意识,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弱鸟先飞”的辩证法,鼓励看到闽东长处,弘扬闽东文化传统。与此同时,他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始终强调集中力量搞“经济大合唱”;强调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内因,立足长远,“不图虚名讲实效”,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推动“渐进、累积式的变化”。这本书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典范,也为闽东乃至所有读者注入了行动至上的精神正能量。
其二,摆脱信念贫困就要“把心贴近人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和勤政爱民的道德修养。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始终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书中对党的建设、反腐倡廉有大量论述。在他看来,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政治立场和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为官伦理与道德修养,其核心在于有爱民之心。因此,他不仅强调“知与行合一”,而且强调“心与行合一”。他结合群众路线方针,对儒家典籍中的格言与官箴做出了新阐发。这本书既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古典传统相结合的典范,也是一本当代中国的“新官箴”,对于党员干部如何加强道德修养,勤政实干,爱民为民,都具有持久的教育意义。
其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摆脱“头脑中的贫困”,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文化自觉和文明自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使我们摆脱了物质贫困,但有些人却自觉不自觉中再次陷入了“头脑中的贫困”。西方历史终结论变成了新教条,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再一次解放思想,整顿党的作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承担起文明复兴的使命,都需要从《摆脱贫困》一书中汲取营养。今天重温《摆脱贫困》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们班为了形成更好的学习氛围,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班内组织实施了“一对一”帮扶活动。
我们采取自由结合原则,由班里学习成绩优秀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自愿结成对子,进行帮扶活动。“一对一”让帮扶的同学更有了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断的鞭策他们,上课更认真地听讲,做好笔记,以便能更好地帮助被帮扶的同学并督促他们。而被帮扶的同学则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并且有了动力,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学习当中,课堂表现明显进步,不再玩手机、讲话或睡觉,做作业也不再草草应付了事。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课后结对子经常结伴到图书馆、阅览室或教室等场所一起学习,复习功课,做作业等,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结对子正是借鉴了这句古语,让两人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携手共进。“一对一”帮扶活动,同学们体会到了互助的乐趣,意义非凡。让大家携手为促进学院的学习氛围增添灿烂的一笔。
活动总结:
“一对一”帮扶学习困难学生的志愿活动,使我们今年的特色活动,活动结束的时候,全班同学的成绩在专业排名里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的这个活动会一直举办下去,直到毕业。
49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
44位用户关注
84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7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