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观后感 > 观后感
栏目

人格教育观后感家长感(8篇)

发布时间:2022-12-17 热度:11

【导语】人格教育观后感家长感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8篇优秀的人格教育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格教育观后感家长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人格教育观后感家长感

【第1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1

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这是我刚刚观看完《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感触。

这是于丹老师为我们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中分成的四个主题分别是: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

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关于这四个主题,于丹老师都用了几个小故事来引导启发我们。其中这个故事,让我感触良深发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因为我又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如果说每对别人发一次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灵上创伤一次,那我不知爸爸妈妈的心灵,是否已因我而遍体鳞伤,但他们依然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关心爱护我。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还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于丹老师为讲的这一堂课让人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学习第一,所以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我只要学习就行了。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一个好脸色看。可将来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

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便是抵抗挫折。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她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2

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观后感 周六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看完之后,引发了我对于家长、学校与孩子之间的教育、人格、沟通、学习、健康成长问题的诸多思考和感触。

一、于丹主张教育的根本是快乐的学习,是自我潜力的开发。 面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在学校教育阶段,所有能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操作能力、强健体魄的课程,譬如音乐、美术、手工、体育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就是于丹所谓的工艺教育的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结果绝大部分的孩子从小都不会做家务,从来没有做过家务。 我想通过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学校反思的是:和生活脱节的学习,是不会快乐的,同时自我潜力的开发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发展。

二、于丹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孩子要学会感恩。 中国家庭几乎无一例外溺爱子女,对子女的呵护无所不及。这样一来,子女会认为给予是本份,不给是亏欠。一切都是应得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某个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大哭大闹,就会埋怨父母;在成年的子女中,还有的子女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而和父母断绝往来。用古代传统的孝顺理念去教育现在的孩子,无异于比全天还难。 简单的一个道理:子女要学会感恩,要懂得分享。 三、于丹老师的观点还有挫折教育,为人处事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融合能力。 这些教育和能力是孩子在走向社会前所必备的素质。但是,我们周围的孩子却令人遗憾的发现,他们独自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在有限。 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第2篇】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

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1

于丹老师的讲述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迪、有古语名句,旁征博引、令人深省。

开始于丹老师用一碗米的的价值来阐述教育的重要性。 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父母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很多快乐,比他掌握很多知识更重要。一个孩子,如果能用他的行动让别人感到幸福的时候,那么,他的收获远比他的付出多。我们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遇到挫折后怎么修复生命。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的人生。

于丹老师认为 小学时的工艺教育,中学时的挫折教育,大学时的职业教育,这是学校课程之外,与之匹配的人格教育。一个只知道读书的孩子,不是个全能人才。

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的孩子呢,正好相反。在将来到社会上,孩子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

让孩子自由成长,让孩子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讲述抵抗挫折的重要意义时,于丹老师讲了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他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们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却可以换来自由飞翔,挫折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要让孩子在与人的交往中发现规律,在山水中发现永恒,从而唤醒孩子的自我认知,并建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2

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这是我刚刚观看完《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感触。

这是于丹老师为我们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中分成的'四个主题分别是:

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

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关于这四个主题,于丹老师都用了几个小故事来引导启发我们。其中这个故事,让我感触良深——发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因为我又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如果说每对别人发一次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灵上创伤一次,那我不知爸爸妈妈的心灵,是否已因我而遍体鳞伤,但他们依然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关心爱护我。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还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于丹老师为讲的这一堂课让人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学习第一,所以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我只要学习就行了。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一个好脸色看。可将来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

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便是抵抗挫折。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她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却可以换来自由飞翔,挫折又何尝不是这样!

作为一中学生,我不仅仅要在学习上让父母放心,在平常的小事上,我更应该不让父母为我操劳过度,“百善孝为先”,《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令人终生难忘的一个讲座!

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3

今天,我观看了于丹老师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短片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有抵抗挫折的能力等。尤其是于丹老师讲的几个小故事,让我很受启发。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我们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有一个小男孩他想吃冰糕。因为天气并不热,家长怕他吃了肚子疼,所以不给他买,他就哭闹甚至说父母不好,连一根冰糕都不舍得买......做个让部分我想起于丹老师说的话:“有许多孩子以自己为中心,别人给他东西他觉得是应该的,不给他就不应该他们不觉得给他东西是情分,不给他东西是本分。”小孩的行为就验证了这句话,我们应该做后者。

还有一个故事,让我感到惊讶:一个学生因为三次剪发不合格被赶出校门三次,竟然自杀了。

老师说现在17岁一下儿童存在很多像她这样因为承受不了打击而选择自杀。这让我很奇怪,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头发不合格还可以再剪,考试不好可以再考......但生命只有一次他们为什么这么轻易的就结束了生命,生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而且还属于父母,属于亲人,当我们做轻言放弃生命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了他们,想到他们的痛,他们的爱,所以我们一定要勇敢的面对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希望家长不要害怕我们经受挫折,在成长的路上,有坑我们会绕过,有山我们会翻过,它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失败,挫折,害怕对我们的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不是吗?

看完这堂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4

今天我们一家收看了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于丹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教育专题片。围绕这一话题,于丹教授以她独特的思维、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发,旁征博引,为我们娓娓道来,令人深省。观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今后如何进行孩子的人格教育,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让孩子要学会独立承担,要有担当,于丹教授所讲的隔辈教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太常见了,这样潜意识里孩子就会认为做错了事,不是我的错,而是推卸责任,还有社会中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等等问题的出现是家庭教育的不足,孩子长成了不自立的人,听了讲座深深的触动了我,从今后要让孩子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其次,如何面对现在教育市场各种培训班的出现,父母都给孩子上上紧紧的发条,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渴望,孩子的时间是可以填满的,但一定要是他感兴趣的。身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学会懂孩子和等孩子,呵护孩子的天性,给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养成能够及时与孩子沟通,具体来说我们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对父母长辈孝敬、尊重来让孩子耳濡目染,明白“百善孝为先”是一种责任,在辅导孩子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信、自强的能力和感恩的意识,不断增长知识的同时让孩子走进社会,学会沟通,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5

今天,我观看了于丹老师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短片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有抵抗挫折的能力等。

尤其是于丹老师讲的几个小故事,让我很受启发。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听到这里,我想到,我们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这样做很可能伤害了他们。记得有一个小男孩他想吃冰糕。因为天气并不热,家长怕他吃了肚子疼,所以不给他买,他就哭闹甚至说父母不好,连一根冰糕都不舍得买……这个让部分我想起于丹老师说的话:“有许多孩子以自己为中心,别人给他东西他觉得是应该的,不给他就不应该他们不觉得给他东西是情分,不给他东西是本分。”小孩的行为就验证了这句话,我们应该做后者。虽然爸爸妈妈的心胸很宽广,可以无限包容自己的孩子,可是伤害毕竟造成了啊。我决定以后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绝不随便乱发脾气。

还有一个故事,让我感到惊讶:一个学生因为三次剪发不合格被赶出校门三次,竟然自杀了。 老师说现在17岁一下儿童存在很多像她这样因为承受不了打击而选择自杀。这让我很奇怪,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头发不合格还可以再剪,考试不好可以再考……但生命只有一次他们为什么这么轻易的就结束了生命,生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而且还属于父母,属于亲人,当我们做轻言放弃生命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了他们,想到他们的痛,他们的爱,所以我们一定要勇敢的面对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希望家长不要害怕我们经受挫折,在成长的路上,有坑我们会绕过,有山我们会翻过,它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失败,挫折,害怕对我们的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不是吗?

看完这堂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

【第3篇】小学生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

小学生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

小学生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1

今天上午7点,我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山西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的由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专题讲座。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主要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怎样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习惯,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很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与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等。 看完了于丹老师为我们上的这一堂课,使我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只要学习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只要我学习好就行了。 听了于丹老师说的孔子的一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后,我才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 做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其中包括道德、礼仪等等。而我们小学生除了要做好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一个人,就算学习再好,但却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那么就算他四肢健全,也是一个废人。所以我们从小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等,不要过多的让爸爸妈妈帮你干一些事情,要先自己学着试探性的先做,实在不会的话再让爸爸妈妈来帮忙。 于丹老师讲的这一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不是吗?

周日,我观看了《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我从中深受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仅仅在学习上让父母放心,在平常的小事上,我们应该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劳过度,有一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吧!

父母之恩大于天,父母生养我们,父母所坐的那一件是不是为了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关心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这次观看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让我们得到了许多启发,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看清了自己身上的缺点。

所有人在出生时,本质都是善良的,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是快乐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都会有缺点,但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其次才是改正错误。

第一次犯的`错误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经历中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号,而该恒每一次的错误会是我们的人格得到良好的教育,经历过无数次的犯错,才能够看清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了解的。

观看完《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后,我决心改之呢过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很正变成一名好学生。

小学生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2

今天,我观看了于丹老师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短片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有抵抗挫折的能力等。

尤其是于丹老师讲的几个小故事,让我很受启发。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听到这里,我想到,我们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这样做很可能伤害了他们。记得有一个小男孩他想吃冰糕。因为天气并不热,家长怕他吃了肚子疼,所以不给他买,他就哭闹甚至说父母不好,连一根冰糕都不舍得买……这个让部分我想起于丹老师说的话:“有许多孩子以自己为中心,别人给他东西他觉得是应该的,不给他就不应该他们不觉得给他东西是情分,不给他东西是本分。”小孩的行为就验证了这句话,我们应该做后者。虽然爸爸妈妈的心胸很宽广,可以无限包容自己的孩子,可是伤害毕竟造成了啊。我决定以后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绝不随便乱发脾气。

还有一个故事,让我感到惊讶:一个学生因为三次剪发不合格被赶出校门三次,竟然自杀了。 老师说现在17岁一下儿童存在很多像她这样因为承受不了打击而选择自杀。这让我很奇怪,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头发不合格还可以再剪,考试不好可以再考……但生命只有一次他们为什么这么轻易的就结束了生命,生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而且还属于父母,属于亲人,当我们做轻言放弃生命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了他们,想到他们的痛,他们的爱,所以我们一定要勇敢的面对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希望家长不要害怕我们经受挫折,在成长的路上,有坑我们会绕过,有山我们会翻过,它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失败,挫折,害怕对我们的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不是吗?

看完这堂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小学生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3

于丹老师的讲述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迪、有古语名句,旁征博引、令人深省。

开始于丹老师用一碗米的的价值来阐述教育的重要性。 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父母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很多快乐,比他掌握很多知识更重要。一个孩子,如果能用他的行动让别人感到幸福的时候,那么,他的收获远比他的付出多。我们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遇到挫折后怎么修复生命。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的人生。

于丹老师认为 小学时的工艺教育,中学时的挫折教育,大学时的职业教育,这是学校课程之外,与之匹配的人格教育。一个只知道读书的孩子,不是个全能人才。

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的孩子呢,正好相反。在将来到社会上,孩子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

让孩子自由成长,让孩子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讲述抵抗挫折的重要意义时,于丹老师讲了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他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们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却可以换来自由飞翔,挫折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要让孩子在与人的交往中发现规律,在山水中发现永恒,从而唤醒孩子的自我认知,并建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小学生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4

今天我们一家收看了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于丹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教育专题片。围绕这一话题,于丹教授以她独特的思维、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发,旁征博引,为我们娓娓道来,令人深省。观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今后如何进行孩子的人格教育,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让孩子要学会独立承担,要有担当,于丹教授所讲的隔辈教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太常见了,这样潜意识里孩子就会认为做错了事,不是我的错,而是推卸责任,还有社会中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等等问题的出现是家庭教育的不足,孩子长成了不自立的人,听了讲座深深的触动了我,从今后要让孩子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其次,如何面对现在教育市场各种培训班的出现,父母都给孩子上上紧紧的发条,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渴望,孩子的时间是可以填满的,但一定要是他感兴趣的。身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学会懂孩子和等孩子,呵护孩子的天性,给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养成能够及时与孩子沟通,具体来说我们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对父母长辈孝敬、尊重来让孩子耳濡目染,明白“百善孝为先”是一种责任,在辅导孩子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信、自强的能力和感恩的意识,不断增长知识的同时让孩子走进社会,学会沟通,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学生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5

今天,我观看了于丹老师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短片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有抵抗挫折的能力等。尤其是于丹老师讲的几个小故事,让我很受启发。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我们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有一个小男孩他想吃冰糕。因为天气并不热,家长怕他吃了肚子疼,所以不给他买,他就哭闹甚至说父母不好,连一根冰糕都不舍得买......做个让部分我想起于丹老师说的话:“有许多孩子以自己为中心,别人给他东西他觉得是应该的,不给他就不应该他们不觉得给他东西是情分,不给他东西是本分。”小孩的行为就验证了这句话,我们应该做后者。

还有一个故事,让我感到惊讶:一个学生因为三次剪发不合格被赶出校门三次,竟然自杀了。

老师说现在17岁一下儿童存在很多像她这样因为承受不了打击而选择自杀。这让我很奇怪,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头发不合格还可以再剪,考试不好可以再考......但生命只有一次他们为什么这么轻易的就结束了生命,生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而且还属于父母,属于亲人,当我们做轻言放弃生命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了他们,想到他们的痛,他们的爱,所以我们一定要勇敢的面对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希望家长不要害怕我们经受挫折,在成长的路上,有坑我们会绕过,有山我们会翻过,它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失败,挫折,害怕对我们的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不是吗?

看完这堂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小学生观《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有感

【第4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观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观后感范文

一直喜欢着于丹的书与讲座,这周学校要求观看于丹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自然很是乐意。

长长的讲座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一个小寓言。

用同样一锅沸腾的水,用同样的时间去煮一个鸡蛋,一个萝卜,一把茶叶。当鸡蛋再取出来的时候,蛋清蛋黄都变硬了;当萝卜取出来时,变成了一滩软绵绵的萝卜泥;而茶叶却舒展开了,变得饱满充实,它使一锅无味的.水变成了香气扑鼻的茶水。这正是三种人融入社会后的态度。沸腾的水是社会,鸡蛋。萝卜。茶叶是三种融入社会后的态度。第一种人在社会中熬得心如铁石,忿世嫉俗;第二种人在社会中心软了,人很善良,但是失去了自己的原则;而第三种人完全融入了社会,他在社会中展现了自己,用自身的能力改变了环境。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小常识,当延伸了意义后,令我深思。社会,沸水。态度,茶叶。人的一生离不开社会,只有和社会融为一体才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创造美好的人生。融入社会,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又有谁能完全做到?这是一种展现自己的同时,影响周边环境的高难度境界。难!但是这值得去奋斗,达到了这种境界,是一种别样的成长,不同寻常的成功。(观后感 www.guanhougan.net)我想,要成为茶叶,恐怕最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认识。社会需要我们去真正的认识理解,社会是供我们展示自己的平台,是供我们锻炼自我的地方。不能像第一二种人,没有自己的认识,轻易被社会而改变。当正确的面对了社会,此时的社会就是一个助我们攀上巅峰的阶梯。

如今的我仍是学子,未涉足真正的社会。但实际上班级正是一个小的社会。如何做好茶叶?我想,作为班长,要想成为好的茶叶,就是和同学、老师处理好关系,在学习上展现自己,和同学将我们班变为真正的集体,将我们这个小集体,又融入更大的集体——学校。

社会如沸水,态度决定成败。我,决心做片茶叶!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观后感

【第5篇】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

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我们来看看。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1

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这是我刚刚观看完《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感触。

这是于丹老师为我们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中分成的四个主题分别是:

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

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关于这四个主题,于丹老师都用了几个小故事来引导启发我们。其中这个故事,让我感触良深发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因为我又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如果说每对别人发一次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灵上创伤一次,那我不知爸爸妈妈的心灵,是否已因我而遍体鳞伤,但他们依然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关心爱护我。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还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于丹老师为讲的这一堂课让人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学习第一,所以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我只要学习就行了。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一个好脸色看。可将来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

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便是抵抗挫折。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她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2

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观后感 周六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看完之后,引发了我对于家长、学校与孩子之间的教育、人格、沟通、学习、健康成长问题的

诸多思考和感触。

一、于丹主张教育的根本是快乐的学习,是自我潜力的开发。 面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在学校教育阶段,所有能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操作能力、强健体魄的课程,譬如音乐、美术、手工、体育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就是于丹所谓的工艺教育的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结果绝大部分的孩子从小都不会做家务,从来没有做过家务。 我想通过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学校反思的是:和生活脱节的学习,是不会快乐的,同时自我潜力的开发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发展。

二、于丹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孩子要学会感恩。 中国家庭几乎无一例外溺爱子女,对子女的呵护无所不及。这样一来,子女会认为给予是本份,不给是亏欠。一切都是应得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某个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大哭大闹,就会埋怨父母;在成年的子女中,还有的子女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而和父母断绝往来。用古代传统的孝顺理念去教育现在的孩子,无异于比全天还难。 简单的一个道理:子女要学会感恩,要懂得分享。

三、于丹老师的观点还有挫折教育,为人处事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融合能力。 这些教育和能力是孩子在走向社会前所必备的

素质。但是,我们周围的孩子却令人遗憾的发现,他们独自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在有限。 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3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电视专题讲座,于丹老师就如何拟定孩子合理的人生目标,及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用实例的方法作了讲解。对于我们平常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还是很有帮助的。

孩子不是家长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社会成员之一,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教育孩子,重在教他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楷模。家庭是一所没有硬件设施的学校,家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从当前独生子女身心发展的现状看,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缺失,德育教育成为独生子女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配合学校携扶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之旅。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4

早上7:15,公共频道播出了于丹老师讲述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进行收看,感悟很多。

“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教孩子怎样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这段话出自于于丹老师,简洁有力的表明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而我们学生应该做的,就是要孝敬父母,用节目中的话来说,孝敬就是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

在学习方面,首先我们要有兴趣。照样还是用孔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命乐在其中,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才能完成自己的开发。要知道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孩子应该因材施教,对孩子要进行多元化教育,充分发挥孩子自己的潜能,如果孩子都变成了一种模式,那学习岂不是太单调了。写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中国式教育:“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不知道老师在听完讲的这些以后,会不会改变教育方式,换换教育方法。

此外,于丹老师还通过讲一些小故事来阐述道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对兄弟俩,两人乘船一起到一个大城市卖瓷砖。结果在路上,因为一场大风暴,瓷砖全都被摔成了碎片。哥哥当即就哭得稀里哗啦,而弟弟则很冷静。去那个大城市考察一番后,发现那个城市里有很多地方在装修。于是,弟弟把瓷器碎片都彻底砸碎,变成一船的马赛克,卖了出去,结果赚了大钱。于丹老师的四岁的女儿都懂得哭是无能的表现,那我们为何还要在挫折面前只会哭呢?要是一遇到挫折就随之堕落,那是绝对不行的。

又返回到刚开始的地方去,于丹老师更关心的那个问题“今天的孩子快乐吗?”“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快乐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什么是一种生命快乐呢?”显然,不是上很多很多的兴趣班,有很多很多的辅导课,有好多好多的课外题。这些课程,已经在无形之中给我们学生的心理上增添了重大的压力。所以才会出现,孩子们“不懂得珍惜生命”之说。

那么,最后总结一下。于丹老师此次的讲座,主要分为四项内容:第一:父母应怎样正确认识孩子,如何拟定正确合理的人生目标。第二: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让正确引导教育。第三: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第四:培养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总之,此讲座值得一看!

中小学人格教育观后感怎么写

【第6篇】人格教育观后感

人格教育观后感1

12月22日上午7:15,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我观看了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的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专题讲座。于丹老师说:“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其实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追寻一种生命的快乐和尊严。”她以其博学、睿智和思辨震慑了我的心。

回顾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有成功,有挫折,也有失败。我觉得孩子虽小,难以理解生命,但是身为父母,总是期望能缩短孩子成长过程中混沌的历程,期望能尽早地对自己、对社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清醒的认识。一个孩子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善通人情世事比他认知知识更重要,滋长朴素的人格和内心道德力量比获取知识和技巧更重要。

通过于丹老师的讲述和举例阐述,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知道了“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家长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价值。”懂得了“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快乐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完成自己的开发,其实这是我们大家都企及的一种教育的境界。”“我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家长,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好老师和好家长完成的是唤醒,而不是灌输,建立的是孩子的自信,而不是家长的教训。”……

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上,那么我们的教育效果就会徒劳无功。我会不断努力,与你一同成长,做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把爱、信念和美好传递给你以及家人同事、朋友,努力让你身心健康积极,让家庭充满朝气和正气;也在努力做一个善良、朴素端庄、努力向上、热爱生活的母亲,尽可能地让你受到良好的熏陶。

一碗米可以有不同的用途,一碗水可以煮出不同的答案,一个孩子可以成就不同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不仅有责任教育孩子阅读、书写……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心里气氛。我们一定要遵从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而踏实走好每一步!

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在人群中去学会爱,在山水中去发现永恒,在社会的规则中去勇于承担,在这一切中,去建立人格!

人格教育观后感2

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这是我刚刚观看完《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感触。

这是于丹老师为我们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中分成的四个主题分别是: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

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关于这四个主题,于丹老师都用了几个小故事来引导启发我们。其中这个故事,让我感触良深发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因为我又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如果说每对别人发一次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灵上创伤一次,那我不知爸爸妈妈的心灵,是否已因我而遍体鳞伤,但他们依然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关心爱护我。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还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于丹老师为讲的这一堂课让人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学习第一,所以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我只要学习就行了。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一个好脸色看。可将来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

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便是抵抗挫折。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她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

人格教育观后感3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准时锁定四川经视频道,一丝不苟的收看了著名演讲师于丹老师的讲课,这一课使我受益匪浅。

这一堂课里,于丹老师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其中最让我有所感悟的是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苹果树下天天很天真的玩耍。大树笑嘻嘻的,每天都等着他来。他摘果子吃,他揪树叶玩。有时候发脾气还在树身上乱刻乱画。但是大树从来也没有生过气,大树就每天都等着小男孩。男孩渐渐长大了,等大树再见到男孩时,男孩却变得愁眉苦脸。大树问男孩:“你怎么不来找我玩呢?”男孩说:“你看,我的同学,每天用钱都能变出许多玩具,我找你玩有什么意思呢?”大树说:“孩子,你不要不开心,我虽然没有新玩具,但你可以把我的果子都摘了,拿去卖掉,这样你就会有新玩具了。”孩子听了,十分高兴,立即就把所有果子都摘掉,接着,他便拥有了想要的一切。此后每年秋天孩子都回来摘果子,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当孩子长成了青年,回到树下时,已经结不出果子的老树着急的说:“孩子,你现在书都已经念完,怎么还不高兴呀?”孩子叹口气说:“你看,我周围的人都已成家,而我连娶新娘、盖房子的钱都没有,你叫我怎么高兴呀。”大树说:“没事,你看我有这么多粗壮的树枝,你把他们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孩子就兴高采烈的将树枝砍下来,盖了一座房子。又过了很过年,孩子再来树下的时候,中年的他还是很忧伤,他对老树说:“我总要在世界上确立自己的前途事业,我的同学都漂洋过海去了更远的地方,可我呢?”大树说:“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吧,做一个独木舟,你就能去远方了。”孩子就把老树干砍了,做了独木舟,离开了这里。过了很多年,这个孩子已经白发苍苍。老树根对他说:“孩子,我已经没有了果子、树干、树枝,你更不会在陪着我了吧?”孩子说:“我该走的地方已经走过了,我该看的东西也看完了,我先最大的心愿就是和你一起晒晒太阳。”

其实,这棵年老的大树便是为我们付出一切的父母,他们就这样从不曾为自己着想,他们的心中装着一个视为珍宝的东西——孩子。做父母的总一心想着自己的儿女,可是,做儿女的却很少关心过自己亲爱的父母。儿女们有的在理想站上车,有的人在孤独站下车,有的人在痛苦站上车,不管结局怎样,却总有一个高大温暖的身影笼罩着我们,他们悄悄打开我们心灵的窗户,将那些悲痛独自承受,没错,那个朴实温暖的身影便是爱你胜过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他们对你的付出是百分之百,请你回报他们百分之两百的爱。当你在悲伤中时,一定格外想念那个给予你爱的身影,如果有,请大声叫出你的心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人格教育观后感

【第7篇】于丹人格教育观后感

于丹人格教育观后感1

今天有幸和儿子一起观看了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的关于《中小学人格教育》的讲座,看后感触颇深。

讲座中我认真学习了于丹剖析的《论语》中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让我从孩子的身上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掌握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快乐地接受它。是呀,一味的让孩子去死搬的接受知识,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相反的,久而久之,还会适得其反地厌恶学习。我们作为老师,虽然是传道解惑的,但也要为孩子的快乐着想,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些作料,使得孩子能够有兴趣接受新知。

于丹老师讲的一个寓言故事让我印象更深:有个孩子特别爱发脾气,他的父亲就在墙上钉钉子来记录发脾气的次数,孩子看到一天之中钉了那么多的钉子,自己也傻了,发誓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控制住一次就拔掉一颗钉子,慢慢地钉子拔完了,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钉子虽然拔完了,但是那么多的洞却永远也抹不掉,你发脾气的时候,让多少人为你痛心呀!”是呀,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扫个地家长都要找老师论论理,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孩子礼仪教育和挫折教育,以及生存教育,让每个孩子能健健康康地为自己的将来而学习!

于丹人格教育观后感2

星期五上午8:25,大连少儿频道播出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节目,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这一颇具教育意义的讲座。

讲座一共分为四讲,总结起来就是:拟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的正确引导,学会感恩和抵抗挫折。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二讲和第四讲。

第二讲有一个小故事令我感触很深。说从前有个小男孩,他特别爱发脾气。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带到篱笆旁边,对他说:“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往墙上钉一颗钉子。”开始,每天墙上都要钉三十多颗钉子,连他自己都很惊讶,自己一天竟然发了这么多次脾气!他开始学着控制自己,过了一周,钉子开始少了起来,最后一颗也没有了。于是爸爸说:“你已经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去把钉子都拔掉吧。”小男孩把钉子全都拔掉了,墙上露出了许多小洞,爸爸说:“虽然你已经改了,但别人心里的伤痕却永远还在。”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在日常在家中,只要让我一不顺心我就会莫名其妙的乱发脾气,而且只要我一发脾气,家中本来和谐融洽的氛围一下子就不见了,爸爸妈妈都不快乐起来。事后想想,真是不应该。以后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让家人为我伤心。

第四讲讲了抵抗挫折的重要意义,于丹老师的女儿心爱的小花篮的一角破了,她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用彩纸把破了的地方补起来后,比原来的更漂亮了。孩子很高兴,并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遇到挫折不要紧,可千万不要灰心丧气,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讲座结束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地思考。我拿自己与于丹老师讲述中的的典型做计较,发现了在很多方面,我都存在缺点,今后,我要克服这些缺点,做一个健康向上、积极快乐的自己。

于丹人格教育观后感3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世界的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观看了于丹的学生人格教育视频后,本人感触很深,现将我的一点体会浅谈如下。

一、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从兴趣出发,让孩子快乐地学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社会上有各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都要参加很多辅导课、兴趣班,家长之间相互攀比,看谁报得班多,孩子大部分的双休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去学,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父母应该从孩子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他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他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

二、.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面对挫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要经常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困难,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孩子,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再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当孩子说出自已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时,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给孩子足够的信心和自信,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由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生活条件具有相对优越性。作为家长要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多做各种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永恒的课题。让我们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为了下一代的科学教育共同努力吧。

于丹人格教育观后感4

通过于丹老师的讲述和举例阐述,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知道了“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家长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价值。”懂得了“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快乐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完成自己的开发,其实这是我们大家都企及的一种教育的境界。”“我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家长,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好老师和好家长完成的是唤醒,而不是灌输,建立的是孩子的自信,而不是家长的教训。”

是啊!一碗米可以有不同的用途,一碗水可以煮出不同的答案,一个孩子可以成就不同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不仅有责任教育孩子阅读、书写、学习,更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心里气氛。我们一定要遵从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而踏实走好每一步!

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在人群中去学会爱,在山水中去发现永恒,在社会的规则中去勇于承担,在这一切中,去建立人格!

于丹人格教育观后感5

今天午饭后,妈妈陪我 在网上看了于丹人格教育讲座。

于丹老师首先讲了要有快乐的生命,快乐的学习。而不是为了父母和老师才学习的。她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有兴趣的去学习,这样才能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其次她还讲了不要轻易放弃。挫折是我们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成长经历,只有折的磨练,我们才会更加成熟。如果放弃困难,放弃学习,久而久之,你可能放弃生命。这话说得很对,现在的电视、报纸上经常报道有一些中小学生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家人、老师或同学闹别扭而自杀了。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控制,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使自己处于一种又快乐又朴素的状态,在逆境中自我修复,快乐成长。

我还明白了许多:我们要学会自立,学会感恩,不要凡事都依靠别人。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被家长们视为掌上明珠,娇生惯养,造成了他们自我为中心,眼高手低的特点,这不利于他们健康快乐的人格培养。我们还要在逆境中学会自我修复,不要只会哭,因为哭是无能的表现。也不要凡事只求父母给,父母做不到的就说是他们无能。我们更要孝敬父母。

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于丹人格教育观后感

【第8篇】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人格教育观后感,欢迎查看!

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1

今天上午7点,我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山西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的由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专题讲座。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主要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怎样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习惯,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很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与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等。 看完了于丹老师为我们上的这一堂课,使我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只要学习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只要我学习好就行了。 听了于丹老师说的孔子的一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后,我才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 做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其中包括道德、礼仪等等。而我们小学生除了要做好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一个人,就算学习再好,但却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那么就算他四肢健全,也是一个废人。所以我们从小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等,不要过多的让爸爸妈妈帮你干一些事情,要先自己学着试探性的先做,实在不会的话再让爸爸妈妈来帮忙。 于丹老师讲的这一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不是吗?

周日,我观看了《中小学生人格教育》,我从中深受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仅仅在学习上让父母放心,在平常的小事上,我们应该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劳过度,有一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吧!

父母之恩大于天,父母生养我们,父母所坐的那一件是不是为了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关心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这次观看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让我们得到了许多启发,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看清了自己身上的缺点。

所有人在出生时,本质都是善良的,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是快乐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都会有缺点,但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其次才是改正错误。

第一次犯的错误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经历中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号,而该恒每一次的错误会是我们的人格得到良好的教育,经历过无数次的犯错,才能够看清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了解的。

观看完《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后,我决心改之呢过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很正变成一名好学生。

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2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准时锁定四川经视频道,一丝不苟的收看了著名演讲师于丹老师的讲课,这一课使我受益匪浅。

这一堂课里,于丹老师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其中最让我有所感悟的是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苹果树下天天很天真的玩耍。大树笑嘻嘻的,每天都等着他来。他摘果子吃,他揪树叶玩。有时候发脾气还在树身上乱刻乱画。但是大树从来也没有生过气,大树就每天都等着小男孩。男孩渐渐长大了,等大树再见到男孩时,男孩却变得愁眉苦脸。大树问男孩:“你怎么不来找我玩呢?”男孩说:“你看,我的同学,每天用钱都能变出许多玩具,我找你玩有什么意思呢?”大树说:“孩子,你不要不开心,我虽然没有新玩具,但你可以把我的果子都摘了,拿去卖掉,这样你就会有新玩具了。”孩子听了,十分高兴,立即就把所有果子都摘掉,接着,他便拥有了想要的一切。此后每年秋天孩子都回来摘果子,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当孩子长成了青年,回到树下时,已经结不出果子的老树着急的说:“孩子,你现在书都已经念完,怎么还不高兴呀?”孩子叹口气说:“你看,我周围的人都已成家,而我连娶新娘、盖房子的钱都没有,你叫我怎么高兴呀。”大树说:“没事,你看我有这么多粗壮的.树枝,你把他们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孩子就兴高采烈的将树枝砍下来,盖了一座房子。又过了很过年,孩子再来树下的时候,中年的他还是很忧伤,他对老树说:“我总要在世界上确立自己的前途事业,我的同学都漂洋过海去了更远的地方,可我呢?”大树说:“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吧,做一个独木舟,你就能去远方了。”孩子就把老树干砍了,做了独木舟,离开了这里。过了很多年,这个孩子已经白发苍苍。老树根对他说:“孩子,我已经没有了果子、树干、树枝,你更不会在陪着我了吧?”孩子说:“我该走的地方已经走过了,我该看的东西也看完了,我先最大的心愿就是和你一起晒晒太阳。”

其实,这棵年老的大树便是为我们付出一切的父母,他们就这样从不曾为自己着想,他们的心中装着一个视为珍宝的东西——孩子。做父母的总一心想着自己的儿女,可是,做儿女的却很少关心过自己亲爱的父母。儿女们有的在理想站上车,有的人在孤独站下车,有的人在痛苦站上车,不管结局怎样,却总有一个高大温暖的身影笼罩着我们,他们悄悄打开我们心灵的窗户,将那些悲痛独自承受,没错,那个朴实温暖的身影便是爱你胜过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他们对你的付出是百分之百,请你回报他们百分之两百的爱。当你在悲伤中时,一定格外想念那个给予你爱的身影,如果有,请大声叫出你的心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人格教育观后感家长感(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