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读后感 > 读后感
栏目

李白传读后感(2篇)

发布时间:2022-10-15 热度:92

【导语】李白传读后感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2篇优秀的李白传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李白传读后感

【第1篇】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1

一千年前的大唐国境里,大匡山上微弱的灯光,那正是李白读书的影像,那时的他已经心系天下。

《李白传》这本书讲述了李白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到他的离世,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感到悲哀啊,没有人会想到,他们眼中那个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诗仙,原来也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人。李白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挫折。从他小的时候,他在大匡山上挑灯读书,这让他有了一个梦想:成为宰相,匡扶天下,为大唐打造一个太平盛世。之后,便在森林或湖边隐居,于是他苦练剑术,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他对朝廷有很大的误解,许多人都说地痞流氓令唾弃。但他们不知道朝廷官员比他们更令人厌恶,在那里你要像韩信一样能屈能伸。也要像许多人一样对官大的人低声咽气。但李白做不到,他的性格直爽想与人平辈而交,但这样只会让人对他憎恨,说他狂妄自大,他不惧强权,就算皇帝也不给面子。这让他四处碰壁,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他有了希望,但因为自己的狂妄,背叛和逆反的罪名在他的身上出现,他只好流放在外,当他归来之际,事情才就此了结,但李白最终还是一事无成,他只好含恨而亡。

诗仙的一生中,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匡扶天下,但他不是治世之才,因为他天生只是一个诗人。

李白传读后感2

暑假,于琐事之余,闲暇之时,有心出游,不如读书。余读李白传,感其宏伟,叹其狂傲,哀其孤寂,仰其光辉,千载即逝唯李白一人。他是唐代诗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给后世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宝藏。他本身也为世人所探究:他的生世,他的籍贯,他的一生……都是一个令后人困惑不解的迷。虽然不能完全解开,但我们还能,在这位伟大的诗人身上发现珍宝。自古以来,凡有志气之士,有理想之士,皆有成为侠客的梦想。仗剑天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兄弟二肋插刀。可叹,许多人都被残酷的现实困扰后击败。李白也是一位豪杰。他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五岁时牵至蜀地彰明县青莲乡。幼时李白和小伙伴们在桃树下舞动桃木剑厮杀,行侠仗义,除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无一不体现了李白的侠客精神。实际上李白的一生漫游都在拜师访道学艺练剑,而且剑术有极深的'造化。所以李白最可爱的地方莫过于他的侠客性。侠客的高洁孤寂让他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侠客的洒脱,让他畅意挥毫写下了“人在世间不顺意,明月散发弄扁舟”。侠客的自信让他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名句,涌现了一个侠客的不凡洒脱之气。其次是李白的家庭性。如果单从家庭本生上看,李白是失败的甚至是极不负责的人。从第一任妻子许氏开始说起。许氏可谓是名门之秀,但是李白拜师出游,游览名胜,一去就半个月一年多,照顾孩子操持家事全归许氏一个人操管。再加上堂兄欺人太甚,最后一病不起,撒手离世,直到临终也没等到丈夫的归来。第二任鲁女虽无名分,但甘愿为李白照顾孩子,可最后等来的却是李白与宗氏结婚。好在李白的三任妻子都非常理解李白,通情达理。

呜呼!如果非要找个理由的话,或许伟大的人物总要牺牲家庭来换得成就。哀哉!最后是李白的政治性。李白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入仕为官,清除天下的恶人恶事,扫除大唐的乱臣贼子,精忠报国。可是无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偌大的’大唐帝国竟没有李白的容身之所,或许是生世使然,或许是造化所为,最后几经周折弄了个翰林待诏之职。虽受人羡慕,礼遇,但李白是思想主义者,希望把理想框架搬到现实中来,又怎么可能不碰壁呢?他总是认为自己是诸葛亮、管仲这类贤才,所以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李白感到,纵使宫深似海,也容不下李白一人,于是主动请辞。李白终究是孤寂的,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最后在湖中捞月溺水而亡,“相期邈云汉”了。李白死后,他的诗句为世人世代传诵,成为千古绝句。李白也被世人誉为诗仙。也许这是对李白和他的家人最大的眷慰。

李白传读后感3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本着对诗仙李白的敬仰,我研读了《李白传》一书,感慨颇丰。

李白生于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唐代,其诗歌情绪高昂,境界开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反映了美学家艳称的盛唐气象。唐初形成了了宽松的空气,有助于种族之间的交流,很多反映异族风光与异族兴味的文艺作品,与华夏文化交相融会,呈现出璀璨多姿的风貌。这时唐代文坛上多姿多态的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厚的沃土。悟得人不能改变环境,但环境可以改变人。

正如荀子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有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如果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里,受到周围的人的感染,他也会努力勤奋起来,并且做得到自己的最好,成功的人或许成了这个群体的领导者,或者开创了他自己的新事业,或者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是权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但如果呆在一个散漫懒惰的群体里,同样也会让一个优秀的人变成懒汉。如果他不能改变这个群体,那么就要被这个群体给同化。人总是有惰性的,当周围的人都不思进取沉迷于安乐,对工作得过且过,没有计划性,没有长远性,没有良好的执行力,组织框架松散无序,在这种环境感染下,再有天赋的人也会庸碌无为。

唐代环境造就了唐诗,也造就了李白。而李白自身的经历也十分重要。李白“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又至尚道术,为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他不屑于走一般的仕宦道路,一步一步地求得升迁。他要像诸葛亮,陶弘景那样,以隐士起家而立抵卿相;像管仲,乐毅一样,干一番旋乾转坤的大事。

李白传读后感

【第2篇】《李白传》读后感600字

读《李白传》有感

俗话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我最好的朋友。今年暑假,我又读懂了一位好朋友,那就是刘敬堂所著的《李白传》。

对于李白,大家至少也背过几首他的诗,如《静夜思》、《将进酒》它们个个举世无双。知名人士余光中是这样评价他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热爱祖国山河,踏遍五湖四海,重视友情,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篇无数,被后人誉为“诗仙”。

可能在你眼里,李白只是一位爱四处游玩,爱喝酒,爱写诗的人罢了,那么你错了。

据说李白在为官时期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唐朝的边境上有一个小国,叫渤海国,他们为了打击唐朝,用以前使用的古老文字,写了一封对大唐极为不敬的国书,目的就是让大唐脸面扫地。在朝廷里文武百官无人能译出此文字,好在贺知章推荐了李白,于是,玄宗便让人去请李白,谁知,李白正在畅欢喝酒,见到几位前来请他的大臣,也正巧这几位大臣曾经羞辱过李白,李白便故意装醉,最后李白还是看在贺知章的份上,才一起去玄宗那儿。这让我想起了有一次我在睡觉的时候,我根本没睡着,但还是屏心凝神地装睡着了,妈妈看后,便走开了,我趁这个机会,玩了好一会儿。回归正题,李白到玄宗皇帝那,看了国书后小声地对玄宗说:“此文字是渤海国以前使用的,不过我也会,但是这些全是对大唐不敬的语言,臣不敢读”。玄宗说:“不怪爱卿。”接着玄宗龙颜大怒,要去攻打渤海国,但是,战争会让无数生灵死亡。于是李白便也写了一封国书给渤海国使节,使节非常惊讶,大唐竟有如此厉害之人?赶紧回国禀报可毒(渤海国一把手)。从此渤海国年年上贡,再也不敢侵犯唐朝领土。

李白心怀天下,一身才华,上帝却抛弃了他,遭小人的谗言与战乱而无法施展。被赐金返乡了,刚回到家乡,接着又发生了安史之乱。后来战乱平定,李白和永王是好朋友,永王被上位的肃宗所猜忌,以谋反的罪名被杀,李白再次受到牵连,好在有大将孰子仪、宰相房琯、杜甫等人为他求情,才使李白没有被杀害,而是流放。放逐归来,李白想见的那个人(玄宗妹妹玉真公主),已飞天而去了,而李白与一轮明月对酌时,他真的醉了,再也没有醒来……

我喜欢李白豪放不拘,洒脱的人格,我喜欢这位好朋友——《李白传》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热血沸腾,心跳加速,久久不能平静;我还喜欢朗诵现代诗《如果没有李白》,您想听吗?

《李白传》读后感600字

《李白传读后感(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