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扶贫论述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5篇优秀的扶贫论述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扶贫论述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土牛村驻村第一书记
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作为一名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能够身处脱贫攻坚一线,参与到这项伟业中来,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思想引领行动,2022年8月,《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下称《摘编》)在全国发行,为新时代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同时,让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坚定了信念,开阔了思路,掌握了方法。强化责任担当,践行实干作风,在扶贫一线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绽放无悔的青春。
一、沉下心来识真贫
《摘编》第三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只有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才能解决好“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全村几十户贫困户,家庭居住条件,生产生活情况,有无劳动力情况,致贫原因等,都要心中有本账,做个明白人,只有找准“贫根”,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才能采取不同的脱贫举措,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将总书记说的“精准”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把底数摸清,把情况搞明,把问题查实。
二、带着真情扶真贫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说到“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的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悠悠爱民之心让人动容。身为扶贫干部,要关切困难群众的现实需求,积极回应遇到的现实困难,视群众为亲人,带着真情做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暖民心,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说过“我们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家底薄落,群众有许多困难要解决,只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地为群众办实事。有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愿。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实实在在地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群众是会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会自觉自愿地和我们同心同德,共渡难关的”。很多时候,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但是能设身处地为老百姓解决一些生活生产上的小困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哪怕是陪着留守的老人唠唠嗑,拉拉家常,他们的心也是暖的,也能感受到帮扶干部带来的温暖。许许多多点滴的事情虽小,但架起的是帮扶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爱心桥梁,汇聚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三、扑下身子真扶贫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作。结合村实际,户实际,采取相应的扶贫举措,做到因户施策,因村施策,才能取得相应的实效。不能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积极落实各项扶贫举措,坚持发挥单位、行业优势,立足村实际情况,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帮扶举措,提高扶贫成效。同时,扶贫必先“扶志”、“扶智”,激发其内生动力,做好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引导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出水才见两腿泥”,只有扑下身子,花一番“绣花”的功夫,才能实干出实效,让脱贫攻坚工作赢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更要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有效地发挥作用,在脱贫攻坚中让青春充满奋斗的底色,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厚实和丰富。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的认识和体会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了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小康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一心为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人民的热爱,特别是对贫困群众的牵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强调,就是因为心里还有些不托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些话饱含深情,是总书记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有感情,才能做到真扶贫,做好扶贫工作,是必须要有“仁爱”情怀的。我旗虽然已于2018年7月份正式退出自治区贫困旗行列。但这并不代表着我旗脱贫攻坚就此大功告成,可以“休息”了。我旗贫困落后的旗情依然,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农牧民收入增长放缓等问题还很突出;贫困户生产条件差、增收渠道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巩固户的基础还不够坚实,边缘户还较多,巩固提升的任务还很重。我们要深入学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带着对贫困群众深厚感情去抓扶贫工作;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国家、省、市级考核情况通报,紧密结合实际,分析查找在精神状态、攻坚任务、精准要求、工作作风、能力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持续扎实地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二)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科学扶贫的思想。总书记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分类施策,真抓实干,吹糠见米,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这些重要思想,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指引、总体框架、核心要求、基本方略、力量之源。我们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自觉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统筹谋划,扎实做好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异地搬迁、医疗扶贫、社会兜底保障等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方略。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刻阐述了“六个精准”的要求,“五个一批”的路径以及“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关键问题。其中的核心要义在于“精准”二字。对标总书记的要求,针对脱贫攻坚工作确实存在识别不精准、帮扶措施不精准,因村因户施策不精准等问题,我们全面摸清底数,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改变以往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方式,更多的采取以工带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造血式”办法,切实增强贫困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将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几点意见建议
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交汇期。我们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论述,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努力推动农村牧区产业全面振兴,进而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兴旺、增收致富。也要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基础和家庭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确保贫困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以培育扶贫产业为抓手,实现同兴同富。依托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养殖业。根据立地条件和现有基础,大力发展中药材、小杂粮、果蔬食用菌、水产、优质牧草等特色产业,支持和鼓励奶山羊、骆驼、黑毛驴、黑蘑菇、红葱、腌制菜等适宜当地、品种新奇、特色显明、效益良好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把贫困人口产业发展纳入全旗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条中,实现同兴同富。
(二)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全面推进黄河xx灌区和梁外牧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紧紧抓住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契机,逐镇逐嘎查村配套完善,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统筹涉农涉牧、农村牧区网络提升、通村小油路、“厕所革命”等项目,优先支持发展条件差的贫困地区,全面补强基础设施短板。
(三)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力军,全面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建立能人大户、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到贫困嘎查村投资兴业、带动产业发展的优惠制度,着力引进一些具有影响力、社会责任感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同时,激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劳动就业、资金入股等分配方式,与贫困户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
(四)以科技服务为智力支撑,切实增强脱贫造血功能。围绕各苏木镇优势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组建苏木镇专家服务队,配齐配强产业发展指导员,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户开展“一对一”帮扶,对其进行种植养殖技术指导,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提升贫困户种养专业技术。同时,建立“科技下乡”助推产业扶贫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到一线搞科研,实现创业梦。吸引新乡贤、大学毕业生、退休干部职工、退伍军人等本地能人回乡创业,促进地方发展。
11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2018年第5次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研究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我区脱贫攻坚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听取2018年全区脱贫攻坚整体进展情况、研究明年的重点工作,审议通过了自治区《关于进一步规范贫困退出的实施意见》《2018年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工作方案》。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石泰峰主持会议并讲话,自治区主席、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咸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咬定目标、卯足劲头,以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续敲、一棒一棒接力干,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基本特征和科学规律,精辟阐释了当前及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指引、总体框架、核心要求、基本方略、力量之源。全区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增强贯彻精准方略的行动自觉、增强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用心用情用力推进脱贫攻坚。
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会议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当前和明年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既要防止急躁冒进的倾向,又要防止消极拖延的倾向,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压茬推进,进一步强化措施、靠实责任,确保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要聚焦“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按照自治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严格落实“三个新增”要求,紧盯特殊贫困群体、无力脱贫群体,统筹做好自发移民工作,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攻坚拔寨的合围战、歼灭战。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持脱贫攻坚期内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让脱贫的基础更加牢靠,让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要把好贫困退出关口,紧扣标准开展评估检查,认真落实自治区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严格脱贫标准,严格规范操作,坚决防止算账式脱贫、指标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会议强调,要把从严从实的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改进督查考核方式方法,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优良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落实。
自治区领导马顺清、赵永清、张柱出席会议。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区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018年8月,《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下称《摘编》)在全国发行,这是新时代脱贫攻坚事业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在任何时代,伟大事业总是呼唤青年人的参与,青年人也需要在伟大事业中锻炼成才。当前,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已经到了决胜冲刺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顶层设计已经部署完备,《摘编》收录的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扶贫工作的242段论述就是其精华浓缩。对《摘编》进行深入学习,不仅是身处扶贫一线干部群众的工作需要,也是广大初入社会的青年人认识我国脱贫攻坚事业,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树立人生航向的有效方式。对于青年人来说,学什么,怎么学,本文在此谈一谈想法。
涵养为民情怀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习近平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道,“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的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摘编》第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阐述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民的热爱,特别是对贫困群众的牵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青年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与当地农民群众一起辛勤劳作,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让人们的生活好起来,多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让贫困群众的生活富裕起来,让他们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青年人学习《摘编》,就是要学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立下远大理想,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振兴紧密联系起来,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领悟精准方略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越走越宽广,亿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摘编》第二至第七部分系统总结了我国新时代扶贫开发的宝贵经验,其中的核心要义在于 “精准”二字,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精准扶贫比作“‘绣花’功夫”,“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贫困户有不同的扶法”,必须“因人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反应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精准扶贫方略不仅指导着我国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吸引着国际社会的目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2018年6月,老挝国家主席本扬率团来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专程学习中国精准扶贫的经验。青年人学习《摘编》,就是要认识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必然性和有效性,领会精神,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把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自信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面。
开拓全球视野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摘编》第八部分,习近平同志对于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作了深刻阐述。“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大国领袖习近平多次国际场合承诺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并呼吁与世界各国一道营造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光明前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阐述了对非关系新理念新主张,号召13亿多中国人民与12亿多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采取切实行动帮助非洲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这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积极反响。青年人学习《摘编》,就是要拓展国际视野,破除狭隘观点,学习习近平同志以天下为己任,心系人类发展的博大胸怀,在中国与世界日益紧密的联系中实现个人价值,做出应有贡献。
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三年时间,党中央已经把脱贫攻坚明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决定意义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向全社会做出了动员。这是青年人的机遇!让我们更加关注、支持,并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并通过学习《摘编》,涵养为民情怀,领悟精准方略,开拓全球视野,在历史性的脱贫攻坚事业中扬起人生的风帆,乘风,远航!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8个专题、242段论述,既充分认识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内涵,又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人民情怀,更深刻体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政治保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高度政治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把贯彻落实党中央精准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作为政治任务,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聚焦脱贫攻坚战新任务,持续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从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党的十九大将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部署推进,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担当和坚强决心。当前,脱贫攻坚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的奋斗目标,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精准推进脱贫攻坚。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必须做到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全面从严治党就覆盖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玉林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从**年率先在全区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坚持一年一主题,一年一抓手、一年一整治,截至**年底,全市扶贫领域立案263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44人。今年以来,坚持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开展扶贫领域“三核查一回头清风行动”,深入基层一线蹲点收集、排查问题线索,开展直查直办,直接解决问题。深化落实专项治理十项工作机制,实施“3+n”精准整治,坚持“一季一专题”,紧盯扶贫项目、扶贫资金、重点村屯、基础设施、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易地扶贫搬迁等领域,紧盯影响产业项目扶贫、对口帮扶以及扶贫工程推进等问题,紧盯已脱贫摘帽的县、村中的不严不实等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深入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持续在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长期以来,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群众对此深恶痛绝。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反腐的发力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深入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从突出问题切入,从具体人、具体事着手,精准施策、敢于亮剑,将问题一个一个解决。玉林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以真抓实干维护群众利益,**年以来,聚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不力问题,对涉及生态环保领域的138人进行警示约谈,对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力的38个责任单位和111名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以铁的纪律保障南流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进,实现自治区考核年均ⅳ类水质目标要求。聚焦群众反映扶贫项目资金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六必查、六必报”行动,督促整改存在问题688个,查处扶贫领域资金项目管理违纪问题575件,占扶贫领域立案总数的68.29%,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今后,我们将加大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力度,聚焦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化调查研究,加强分析研判,坚持分类解决、逐项推进。织密民生领域的监督网,发挥派驻监督“探头”和巡察“扫描”作用, 提升村级巡察质量和覆盖率,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坚持群众身边问题靠身边党组织解决,加大督促办理和通报曝光力度,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开展民生领域“小官大贪”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基层干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微腐败”行为。
聚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持续在深挖彻查涉黑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上下功夫
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结合起来,既抓涉黑组织,也抓后面的“保护伞”。事实表明,黑恶势力猖獗的背后,往往有党员干部在撑腰,与腐败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玉林市纪委监委始终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全面起底问题线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风建设专项督导,与政法机关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和查办结果反馈机制,对重点案件“双专班”侦办,全市查处涉黑涉恶腐败案件25件25人,形成打“伞”破“网”高压态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唯有惩腐拔“伞”、除恶务尽,才能赢得民心。我们将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坚持靶向施治、精准打击,建立健全“三双五强化”工作机制,实行涉黑涉恶案件侦办“双报告”“双专班”“双签字”制度,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责任担当、攻坚督办、信息共享、沟通协作、纪律要求,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包庇、纵容、助长黑恶势力坐大成势、干预和阻挠案件调查处理等问题,严肃查处“村霸”、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体责任落实,对民愤集中、性质恶劣的重点督办、限时办结,对工作推动不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及时约谈、督查问责。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铲除基层腐败和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篇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生动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深刻总结了我国脱贫攻坚积累的宝贵经验,系统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关于怎样实施精准扶贫,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这是精准施策的前提。要通过做实做细建档立卡工作,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二是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要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三是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四是要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要加快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努力做到精准脱贫。
习近平同志强调务必“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针对一些地方在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摘编》指出:要强化监管,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
目前隆林各族自治县仍有8159户3**73人尚未脱贫,未摘帽村35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3个,脱贫攻坚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年计划脱贫25个贫困村25360名贫困人口。隆林各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必须聚焦“作风建设”做好监督执纪工作,一是必须加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一号工程”理念,以精准监督压实责任,全面落实《隆林各族自治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抓系统、系统抓”实施方案》,对全县“抓系统、系统抓”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积极推行“抓系统、系统抓”工作模式,推动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二是必须落实帮扶责任具体化,明确各级领导、乡(镇)、部门和行政村责任,细化职责分工,责任到人,责任到户,确保帮扶到位、帮扶出实效。三是必须落实巡察督查常态化,突出运用巡察督查结果。截止11月底,**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方面立案97件,结案4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1人,组织处理4人,对全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形成有力震慑,更好地为本县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广大扶贫干部需要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绷紧思想弦,树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全局观、服务观、政绩观,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就一定能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提高决战决胜能力。脱贫攻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更是对扶贫干部的组织指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等综合能力无疑是一次极大考验,要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落实。
增强决战决胜干劲。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了总攻时刻,既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又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要发扬抗“疫”精神,以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的决心,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确保一鼓作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篇四)
近段时间,我进一步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高屋建瓴却通俗易懂,用群众的语言讲明了治国理政的大道理,体现了心系群众的浓浓深情。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党员领导干部,我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又获益匪浅,倍增信心。通过学习《摘编》让我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摘编》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扶贫开发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着眼于全体人民,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针对不同人群组织实施扶贫发展规划,并大规模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亿多,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中国在扶贫开发领域取得的成绩,足以向世界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以更大决心、更明确思路、更精准举措继续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一定能够夺取脱贫攻坚决战的最后胜利。
二是坚持从严要求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保障。《摘编》提出“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既是头等大事,又是第一民生工程,更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党面临着更多的严峻挑战,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四风”问题依然顽固易反弹,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了脱贫攻坚有效推进,这一点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和深刻反思。“无规矩,不成方圆”,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少数党员干部规矩意识不够,纪律意识不强,责任观淡化的必然结果。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精准监督促精准脱贫,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好脱贫攻坚战中的纪律问题、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围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扶贫项目、资金、重点村屯、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在“精准监督”上下功夫,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要时刻把讲规矩守纪律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明底线、存敬畏,知行止,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危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说不,有力筑起脱贫攻坚的纪律防线,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三是坚持精准方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年的努力,扶贫开发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和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使党的扶贫政策在实践中打了折扣,针对扶贫开发存在的顽疾,在《摘编》里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就是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摘编》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系统总结了我国新时代扶贫开发的宝贵经验,将我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扶贫理论思考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的核心要义在于精准,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作为战斗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必须围绕“六个精准”开展监督检查,做到扶贫工作部署到哪里,我们的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方位、多渠道深挖问题线索,及时梳理、督办重点问题线索,深化直查直办工作机制,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较为典型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提级办理,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形成震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是坚持群众参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摘编》提出“群众参与是基础,脱贫攻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组织和支持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是人类发展的事业,也是贫困群众自己的事业。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离不开国家、社会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但根本还要靠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习近平曾深刻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
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密切联系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时刻了解群众诉求。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其中就包括密切联系群众。可以说,群众的“脸色”不仅仅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风向标”,更是检验纪检工作好坏的最好“晴雨表”。开展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全县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仍有少数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执行国家惠民政策打折扣、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现象仍时有发生,群众的牢骚怨怒,折射的虽是干部作风需进一步改进,但警醒的是我们纪检工作的思路、方法还“有病要治”。以此,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再瞪大眼睛,矫正视角,多让群众“把脉”,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拓展监督空间,延伸监督触角,打造便于群众参与的监督平台,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聚集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强大合力。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员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编辑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全书分八个专题,共计二百四十二段论述。总结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0一八年六月期间的讲话、报告、演讲、指示、批示等**多篇重要文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全书深刻总结了我国扶贫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系统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进一步以重要论述指导基层扶贫工作实践,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扶贫攻坚作为当下主旋律,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中国对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通过对全书的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涵养为民情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任务绝不是一般性的民生工作,而是一项极为严肃、十分重大的政治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关系到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在实践中,我们坚决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市、临桂区党委、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帮扶单位、帮扶干部责任,真正以责任落实促履职担当。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加强履职和作风建设,加大扶贫资金监管。
扶贫工作要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越到后期,越是攻坚拔寨重要时期,既是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更是考验扶贫干部的工作作风。作为党员干部、帮扶干部,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要把脱贫压力主动转化为动力,做到真帮扶。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是保障,扶贫攻坚资金投入力度大、涉及面广,各级部门应建立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规范扶贫资金用途及操作流程,从资金使用、拨付、管理各环节进行管控,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账,严格报账资料审核,定期或不定期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收集、完善、整理扶贫资金项目档案,按要求进行公开公示,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对政策的知晓,加大群众对资金的监督。作为纪检战线的干部,要学会精准发现问题,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紧盯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社会兜底保障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特别是对扶贫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资金流转等腐败和作风问题易发多发环节,点准穴位、靶向治疗。要精准开展监督,坚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环节,开展机动巡察、专项巡察、提级巡察、延伸巡察,充分发挥巡察“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
三、领会精神、坚持精准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越走越宽广,亿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系统总结了我国新时代扶贫开发的宝贵经验,其中的核心要义在于:“精准”二字,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精准扶贫比作“‘绣花’功夫”,“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贫困户有不同的扶法”,必须“因人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反应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精准扶贫方略不仅指导着我国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吸引着国际社会的目光。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学习《摘编》,就是要认识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必然性和有效性,领会精神,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把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自信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面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明确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吹响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现在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两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作为一名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论述摘编》,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和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5位用户关注
3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14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6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