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心得体会 > 综合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栏目

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作文(精选4篇)

发布时间:2024-09-21 热度:30

【导语】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作文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4篇优秀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作文,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作文

【第1篇】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作文

小时侯,我曾听大人讲过许多三国故事,那些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以及新奇的故事情节在我的懵懵懂懂的意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后来我了解到了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看过一些权威专家的点评,因为那时还未读过三国演义,所以思想上还是受到他很大的影响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我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当我真正用我自己的眼睛去读三国演义时,一种全新的感受笼罩了我,这是一座博大的艺术殿堂,我不禁惊叹罗贯中的神笔。他用朴实的语言道尽人间的沧桑,将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首先故事扑朔迷离,有“浪后波纹,雨后之妙”“凡文之奇者,必有先声,后有余威”之称。本是董卓结吕布,却弄出吕布杀董卓;本是刘备助袁绍,却弄出关公助曹操;本是关公寻刘备,却弄出张飞杀关羽;本是关公立军令状杀曹操,却弄出关羽华容道放曹操;本是孔明气死周郎,却弄出孔明哭周郎……这些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紧紧扣住了我的心,让我时而欢快,时而悲叹,时而掴掌,时而扼腕。大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斗转星移,雨覆风翻”之势。

其次,人物形象鲜明,有血有肉。仁德的刘备,睿智的孔明,奸诈的曹操,忠义的关公以及英才的周瑜,忠厚的鲁肃……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读之如见其人。这其中我最赞赏与喜欢的就是曹操与孔明了。

一提起曹操,人们立即会想到“老奸巨滑”的字样,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戏剧中,他一直都是反面角色。虽然在那个年代,“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但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这正是他远见的所在,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人是不会看着国君无能而使国家就此败落下去的。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了强大的`袁绍,统一了北方,他重视农业生产,提倡节俭,爱惜人才,这些都为以后魏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作者还大力渲染曹操的文学才华,作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文可谓独具一格,有名的“横塑赋诗”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言壮语。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诗句,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以及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作者也写到了曹操性格中多疑的一面,如“错杀杨修”“兵退斜谷”等几篇都是很好的例子。

孔明是罗贯中笔下的又一大传奇人物。从定三分隆中对策到火烧新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作者无一处不渲染他的智慧和他的宽容大度,尤其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孔明不仅注重军事,同样也注重农业生产,特别是注重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七擒孟获”的故事就体现了他独具慧眼的政治远见。孔明精心辅佐蜀汉两代君主,从不敢有一丝懈怠。即使晚年重病在身,仍苦心经营他收复中原的事业。作者正是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了孔明这样一个集优秀品质于一身的人身上,表达了作者向往智慧、崇尚正义的思想感情,同时对后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第2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心得作文精选

诸葛亮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智慧过人、聪明绝顶、无所不精,但是最终却“出师未捷身先死”,未能光复汉室。纵观一生,他与蜀汉国运紧紧相连。我认为:诸葛亮的智慧使得蜀汉成为三国之一,但也正是由于他对于智慧的过分自负,使得蜀汉兵疲民敝,最终灭亡。

诸葛亮本人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隆重作对”,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出山之后,马上带领刘备的军队以弱胜强,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后来还成功地联吴抗曹,实现三分天下。在这一过程中,诸葛亮彰显了他无与伦比的个人能力,但也暴露出了他的缺点。

其一便是他做不到知人善任。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明知曹操对关羽有恩,关羽又极其重恩重义,却偏偏安排关羽在华容道上,白白丧失了捉拿曹操的绝佳机会。据此来看,曹操扬鞭大笑是有一定道理的。诸葛亮神机妙算,能将曹操步步逼往华容道绝境,却终究因为自己用人不当让曹操得以生还。他夜观天象发现曹操未合身亡,却不曾想到这天象正是缘于自己的缺点:不会识人,不会用人。

其二便是他的事必躬亲。诸葛亮为人极其认真谨慎,无论多小的事情都不容许差错。他太倚重自己的个人能力,以至于事无巨细,必亲自过问。结果将自己弄得精疲力竭,早早离开人世。作为丞相,他需要做的应该是统领大局,至于细节就交给不同的人去做也未尝不可。而他却在主持国事的同时又带兵打仗,不光拖垮了自己,更使得蜀汉后期人才匮乏,后继无人。他虽然是人才,却不会培养人才;他的能力成就了他,却也害了他和他的国家。

其三便是他的心浮气躁,主要表现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一心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刘备遗愿,因此频繁征战,力图攻下中原。此时他的智慧被过于强烈的愿望与情感所蒙蔽,如当年的刘备。刘备因关羽的死不顾联吴抗曹的战略而攻打东吴,结果大败而归;诸葛亮因刘备的死不顾蜀国远远弱于曹魏的事实,六出祁山,使得蜀汉国力难以恢复,自己也累死在五丈原。这两次的感情用事,使得蜀汉由盛转衰,由衰转危。需要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蜀汉连年进行毫无意义的征战,穷兵黩武的诸葛亮忘了自己所看重的天命。最终如司马懿所说“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结果也是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其败而已。

总体看来,诸葛亮也是聪明半世,糊涂半世。周瑜自负,自负到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更聪明而吐血身亡;诸葛亮更自负,自负到对任何人都不放心的程度,自负到想单凭自己的智慧一统天下。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可嘉,行为不可取。

【第3篇】关于三国演义心得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战争故事。这里面比较大的战争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彝凌之战、六出祁山。双方的战略、战术安排、力量的对比、地位的转化,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智谋惊人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义气深重的关羽、爽直粗豪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备奸诈阴险的曹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才高量窄的周瑜、诚恳忠厚的鲁肃。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让我们难以忘怀。

《三国演义》里我最欣赏的是刘备和孙权联合的经典战争——赤壁之战。这场战役体现了诸葛亮和周瑜的足智多谋。本来“弱小”的蜀和魏是打不过吴国的,可是他们联合,却折了曹操十几万大兵!

看完了《三国演义》,我们要学习的人物很多,像关羽的义气、诸葛亮的聪明才智、鲁肃的忠厚。也告诉我们了许多计谋像:空城计、连环计、苦肉计。你只要用心去看,就会懂得很多。

【第4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优秀作文2023

大家都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好书,可我一直不爱看,被逼无奈之下,我读了着本著作,我发现此书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我最敬佩的要数诸葛亮了,他是一个忠臣,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而且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可为是个奇才!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而他的聪明就是让我学习的最好榜样再说关羽,一个黑脸,大胡,丹凤眼,卧蚕眉的大将军,也是五虎大将之首。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关羽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而且我对他的感觉也不好,虽说是一个人才,非常聪明,且善于打仗,但有谋权篡位之心。不过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而且没有杀刘备,虽当时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并不是很坏,毕竟他还有大度。但周瑜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佩服不愧是名著!

《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作文(精选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