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心得体会 > 教学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栏目

教育科学研究所2023年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发布时间:2023-09-07 热度:78

【导语】教育科学研究所2023年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16篇优秀的教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科学研究所2023年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育科学研究所2023年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教育科学研究所2023年培训心得体会

2023年9月20日星期六,我到石家庄参加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课题培训。培训整整两天,现在将所学到的内容总结出来,希望对各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上有所帮助。

20日上午,首先由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讲话。在讲话中他指出我省课题研究中三方面不足:

一、教育科研理论支撑不够,主要是学风不实,只做文字游戏。列举了唐山某小学三年识千字和寄宿学校在小学推广的利与弊的例子进行分析。

二、指导实践不深,不能提高理论高度;

三、与现实联系不紧,只做理论性、概念化的东西。

并且在发言中提出了一些提倡:提倡人人搞科研;提倡面向一线搞科研,尽量为教育提供一些理论基础;提倡推广校本教研工作,抓制度,努力提高教师水平。

接着全国教育规划研究常务副主任、规划办公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曾天山教授为我们做了重要的培训。

一、首先曾教授对“关于教育科研本质的认识”进行了讲解:研究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是对一个问题持久的学习、观察、分析事物的本领,是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研究是看问题、讲教训,讲不断改进的,要不满足于现实,还要具有批判性思维,“服从的是真理,崇尚的是进步”。要不为书,不为上,只为真理,永不满足、不断创新。

他还指出:研究不讲门槛,但要有研究的素质,即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如原来是教师讲,学生听,现在改成是学生看看,教师讲讲,或是小组讨论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尝试。

二、教育科研的特点:

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由问题意识理论者和与有理论素质的实践工作者的结合;

2、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是文理结合;

3、学科和事业的结合

4、可信与可行的结合

5、教育内外的结合

6、历史、未来、现实的结合:要立足于现实,要有时代感。

三、最终达到的目的----科研产品

1、思想观念的革新

2、体制机制的创建:如评估自助体系、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体系。

3、标准的创建:办学标准、教育评价标准、投入标准

4、教学模式的创建:如秦晋教学法、疯狂英语、洋思中学模式。

总之是抓规律性的,研究是对规律性的揭示。要注意做研究的人是喜欢、是兴趣,不带有功利性。

四、教育科研的管理

管理很重要,要形成持久的、稳定性的发展,要培养队伍,培养人才。

1、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改变:不要重立项轻结项,忽视间接影响,长期影响,要作精品意识。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只有标准统一了,才能形成规范的成果。

2、管理规范化:开题解决什么问题,不是讲重要性,而是讲可行性,是把蓝图变成施工。开题应采用倒计时的方法,不要说的过大,研究是有阶段性的工作,是有缺憾性的工作。

3、要有团队的成果:我们现在搞科研总是重复的路走的过多,出现的问题是数据不共享,每次做同一个研究总要从头开始,都站不高,都走不远。所以要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专门讨论,专门写报告,问卷调查,要专业化,要分工合作。大家要清楚研究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过程,正因为掌握真理的人很少,所以要你讲给大家听,所以要有团队意识,要相互合作。

4、要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门的经费(主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专门的项目、专门的奖励机制、专门的网站、网页、专门的规划。

总之要有质量、要有管理、要有团队。要先君子后小人,先讲清楚,分工明确,要共建共享,鼓励合作。要出精品,培养管理经验的人才,管理不好是不会长远的。

五、研究上怎样做出精品

1、创新为主,要超越自己,应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要敢于承担失败,要以服务社会,以服务人民为宗旨。

2、要有使命感,开题前要做好准备,不开无准备的会,不做无结论的会,不做聊天会;一旦立题其他人员只能做补充,不能出颠覆性的问题。

3、对题目要细化、分解、研究,找出核心概念,找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对假设的确立,找出方向。

六、注意事项:

1、做课题时,开题、中期的档案一定要有,要整理,要归类,要注明日期,要加强过程研究,要尽量责任到人。

2、开题时就要明确:形成什么样的报告,哪些是分散做的,哪些是自主做的,哪些是集中处理的,三个时期要有不同的成果 。

七、中期研究接近一大半,基本定性,基本告一段落,后期只是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不能做颠覆性的判断,要相信第一感觉。

三个阶段三个意义:

1开题讲可行性;

2中期讲可持续性;

3鉴定讲可运用性,也就是其价值。

曾天山教授此次培训主要是从大处着眼,给我们讲了“教育科研的本质”和“怎样培养管理科研的人才”。

2023年9月20日星期六,我到石家庄参加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课题培训。下面我将继续总结此次培训的内容,希望对各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上有所帮助。

曾天山教授指出:研究是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技术,所以要讲研究方法。下面我就主要的研究方法为大家讲一讲:

八、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的科学性、抽样的科学性都关系到你的结论的科学性。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如大推数据不进行分析或是大推理论没有数据支持都是不可取的。定性管大局,定量管细节,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调查不了面就调查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道听途说就是图书管理员。可调查自己班、别人班、其他学校,要结合自己的优势、自己的特点。

2、文献研究法:

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力图找寻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文献,从文献资料中获得新论据,找到新视角,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形成新认识。要注意文献研究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是作为辅助性的研究方法。

3、个案研究法:

是对个别的、典型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过程中课题组可以与典型调查结合进行。其步骤为:进行了解,确定个案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写出分析报告。

个案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

2做好材料的积累,必须较全面地记录关于研究对象的个案材料。

3对获得的资料做出分析和解释,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4、行动研究法:

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际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各课题组可以采用柯雷的五步骤行动研究法,即明确问题,确立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目标与过程,按设计行动,对行动做记录和收集资料,对有关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出关于行动与目标关系之间的一些一般原则,在实践情景中进一步检验这些原则。也可以采用凯米斯四环节法: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5、实验研究法:

通过人为的控制某些因素,揭示某些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验方法。采用此方法进行课题实验,要注意教育实验的变量:自变量、无关变量和因变量三个变量的确定,科学选择实验对象,确定实验观测项目与指标,研究过程要求规范、严谨,因变量的检测需按照实验法的“数理统计”要求呈现。

研究方法有很多种,有兴趣的教师可以买一些专业书籍进行深入的学习。曾教授再三强调,在课题报告中不要只为了好看罗列很多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根本没有体现或者是根本不实用,研究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了哪些就写哪些,不要弄巧成拙。

九、课题的呈现方式:

1、第一页目录

2、立项课题、通知书

3、立项申请书

4、鉴定申请书

5、成果的研究报告

6、成果副件、发表的文章等、社会影响或被报刊转发,或学校适用、评奖、或被新闻媒体采访其中要注意开始要有收集意识,结尾才好整理;开始要目标明确、有方向,一定要避免两头热,中间闲。

十、成果问题

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研究报告有固定格式,简化后三段论:

1、内容与方法

2、结论与对策(给有关部门提意见,是运用性的、操作性的)

3、成果与影响:可以是论文、教材、教学模式。

概括为:“我发现了……怎样发现……怎样解决……有什么用。”写三千、六千字就可以了,要通俗易懂,要深入浅出。

培训的第二天上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霞教授为我们进行了指导,我主要选择了她向我们推荐的几本专业书籍,供爱好科研的人学习:

1、比较简单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依娜

2、《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袁震国 97年出版

3、北京大学 陈向民 《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叶澜老师的研究报告

5、中国学术期刊网,包括各种刊物的最新成果。

【第2篇】幼师科学教育培训心得

儿时的选择,我从事了幼教事业。不经意间,十多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直到今日,我依然还坚守在那里。我不敢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我更不敢说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个普通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

说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人们立刻会想到这样一些次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我觉的新时期的幼儿教师还应具备活泼开朗性格和进取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团体的团队精神。

一切师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师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我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每一天都带着一份好心境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孩子在我的带领下玩的很开心,我觉的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且我们民办教师工资待遇低,但我都坦然的应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能够说每一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轻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境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这就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幼儿,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这样你就会感到有意义,幼儿身体健康,欢乐,学习提高,你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欢乐。

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运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字仅有四个,简单的说来就是沟通、信任、团结、协作、配合、互相帮忙。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个人仅有融入到这个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体会到工作的愉快,幼儿园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我们电教组的教师也给我鼓劲,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看着我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我也觉的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但我得到了许多:自我知识的增长,小朋友的欢笑,同事的赞同,幼儿园的回报。正是我对这个团队的热爱,我才会认真的学习,忘我的工作,无私的奉献。正是在这样一个团队里,我体会到合作的愉快,领略到工作的乐趣。

【第3篇】教育体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又做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决策。明确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们每一名***员的政治任务,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通过参加工委、管委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交流讨论,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自学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现结合学习和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谈点自己的体会。

1、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了我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是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团结奋斗。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体现出的鲜明特点概括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学习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学习《毛泽东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红寺堡开发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资料汇编》,我感到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使我们每一个党员都成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只有把科学发展观学深学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有的放矢;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讨论才能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做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对教育事业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思考,以科学的态度去实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将定位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环节之一。全面实施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树立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打造更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在高素质的教师,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需要我们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极为重要的位置,采取一切有利的政策措施,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和培训进修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设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素质教师队伍尤其是采取多种政策举措,尽快提升农村教师的育人素质和教学水平。从长远角度来看,实施素质教育,还必须依靠“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适应人们的谋生就业和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打牢基础、学以致用,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创造和拓展更为多样、宽松、灵活的学习机会,使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逐步缓解升学竞争压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按照十七大报告确定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我国将力争做到2023年“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现代教育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让全国所有学龄人口都能接受免费、均衡的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顺利;高中阶段教育人口覆盖率和毛入学率超过90%,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行业产业需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更加扎实,高校科技创新贡献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水平不断提升;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取得新的进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我们坚信,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初步跻身世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之日,就是教育事业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之时。

【第4篇】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这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的学习,确定正确工作方法。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须特别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真正落实于实践、贯彻于实践、指导于实践。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我

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途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要以卫生工作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卫生疾病教育,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问题的社会基础性工作。报告强调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有健康才有小康。这使我们对人民健康的理解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的高度。同时弘扬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好我们的疾病控制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

我们要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教育学生结合起来;为培养对社会有用人才而努力工作;着力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教学水平服务于学生。我们要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位学生服务意识,努力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职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通过学习,才能使我们更新专业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素质的提高。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广泛开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热情服务的宗旨为学生服好务,做好学生的卫生工作。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疾病控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疾病控制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总之,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

【第5篇】教育工作者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是一次与时俱进的伟大超越。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深入研究、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前进、不断形成共识和凝聚力的一个过程。作为教师,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创建充满活力、富有****、学习气氛浓烈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我们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教师来说使站在最前沿的我们传授的就是“科学”知识。那么我就懂得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不科学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

三、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

总之,作为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这一难得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我校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6篇】教育系统党员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名普通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应该怎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名普通党员,要克服把招生、自考工作当作一般的事务性工作来做的思想,要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一切为了考生,一切为了家长,一切为了学校,“树立服务意识、发扬奉献精神”。要充分认识到招生、自考工作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策性、敏感性都很强的工作。要树立招生、自考工作是维护稳定大局、建设和谐教育的观念,切实纠正懒散应付、不出差错的心理。

二、要进一步坚持不断地学习。

科学发展观指出,发展是第一要义。作为个体的“人”,我们要发展,要不断充实自己就要坚持学习,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要学习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招生、自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政策性强,最近几年招生、自考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招生全面实行了“三网工程”(即网上评卷、网上填报志愿、网上录取)、考生档案也实行了无纸化管理、考生成绩和档案实行了属地化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发展的态度对待学习,认真学习业务理论知识,认真总结工作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用理论指导实践,我们才能正确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全区高完中学、高三学生、学生家长和广大自学考生、成招考生。为工作对象服务好,是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要求。我们要在平时工作中,坚持以服务对象为根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我们的热心、精心、细心、耐心,切实解决好服务对象最关心、要求最紧迫的问题。

四、要不断创新科学的工作机制。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当前工作和长远工作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分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创新科学工作机制。当前,市级单位正在进行新一轮机构改革,教育系统“一委三院”(市教委、教科院、评估院、考试院)的格局基本形成,区县各部门机构改革也将随之进行。面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机制,使招生、自考事业不至于在改革中被边缘化、被进一步消弱。

【第7篇】检察机关警示教育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检察机关警示教育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在全省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院组织学习了由省院编印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例和影像资料。这些违法违纪干部的行为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有的干部从事政法工作几十年,也曾为人民作过工作,但最后却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让人痛心。通过警示教育的学习,并结合我参与组织查办的许杰特大贪污腐败案件,我深切体会到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放弃原则,干部的首要问题还是怎么做人,不然的话就会在诱惑与欲望面前丧失立场,使自己成为权力的奴隶、金钱的奴隶,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自毁前程。

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使自己心灵上接受了一次洗礼,思想上受到了很大震撼。下面结合平时的工作学习,谈谈我对这次警示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权力需要监督。我们检察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群众,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群众谋利益。现在,被查办的违法违纪的干部、被关押在看守所、劳改农场里的人,他们刚工作时也能够摆正位置,亲和群众,只是后来私欲膨胀,漠视监督,才导致滥用权力,走向了犯罪的深渊。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大转轨时期,人们的经济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都大大增强,但由于各种文化和思潮的磨擦、碰撞,价值观趋向多元化。所以,我们每一名检察人员一定要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务必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种种诱惑,不断增强监督意识,始终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我参与组织查办的许杰贪污贿赂系列案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许杰长期担任领导工作,但他的觉悟却并没有随着职务的提升而提升,相反,却肆意放纵自己的欲望,滥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几年的“享受”,换来下半生的牢狱之灾,为人民所不齿,足以让我们党员干部时时警惕。

二、作风需要务实。目前,我们队伍里有个别人滋长了一些不良风气:讲排场,比待遇,工作谈条件,生活图安逸,对群众指手画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够,得过且过,作风浮夸,个别的甚至追求个人私欲,贪赃枉法,最终走上犯法违纪的道路。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活动,我体会到,差距要从自身找,成绩要向别人学。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过程。个人思想境界的提高,也要不断地学习与自省。对于自己的问题,要看到一点,修正一点,提高一点。党纪国法,是对每个国家工作人员的要求,执行得如何,体现我们对党和国家的态度与行动。干实事,就要在行动上有所体现。我觉得,对于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不但个人要积极参加和践行,还要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同事,知荣耻、树新风、促和谐,为民、务实、清廉,力求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加强纪律、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取得新的进展,真正做到勤政为民,作风实在。

三、洁身需要自律。首先,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作为社会公民、工作和家庭成员三个基本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正确处理好工作内8小时与工作外8小时的关系,不要自毁人生;在价值方面,要正确体现人的社会价值,牢记“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的道理。其次,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勿忘司马迁的“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善于处理与家庭、后代的关系,记住林则徐祠的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再次,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善于学习,不让头脑空虚;善于“倒骑毛驴看人生”,想想“人家骑马我骑驴,细细思量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善于尽力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做到“敬能慑身,勤无废事,谦以养德,俭以济人”。

从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如何对待权力、地位、利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正人先要正己,作为一名战斗在反腐战线前沿的战士,应当也必须做到一身正气。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人民利益的保护神,而决不能是特权利益的拥有者;不仅要从思想上、更要从行动上做勤政为民、廉洁自律的模范。要始终以一名优秀***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修身立德,廉洁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改造和道德修炼,淡泊明志,固守节操,洁身自好,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警句长鸣,永葆人民检察官清正廉洁的本色。

【第8篇】教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

教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

近期,我校掀起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我通过个人自学和专题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开展工作的指导方针,它既统揽一切工作,又贯穿每一工作的始终。我想,对我而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加强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勤奋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首先,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念。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摒弃过时的思维模式,改变落后的习惯做法;需要克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思想,强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意识;需要打开眼界,拓宽视野,切实感受到如果不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就有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的危机,自觉地将勤奋学习的思想化作深入持久的行动。其次,是努力做到全面系统持之以恒地学习。要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党章精神要求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做好先锋模范表率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注重实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功底和知识素养。再次,是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既要向书本学习,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掌握工作规律,更要注重工作实践,“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在日常的工作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增长才干,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本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促进主观世界改造和业务工作深化,从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无私奉献,提升服务价值。

首先,要大力发扬主人翁精神。做好工作,需要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责任心不是上级强制压下来就会有的,那是被动的工作,如果在这种心态下工作,就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会有创新。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源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因为热爱所从事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追求与单位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个人熔入这个大的集体,时刻想着自己是单位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围绕自己所在岗位上的工作,把如何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作为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其次,要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境界。干好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的工作作风,先公后私,要想到办公室工作发展了,才有自己的进步。讲究奉献,就意味着少谈个人所得,树立外事侨务接待工作的发展和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平时多做换位思考,知理识大体,心胸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同事们互相尊重,共同营造良好愉快的工作氛围,将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整体的战斗力。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扎实工作,努力争创一流业绩。

首先,要切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实践,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坚持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努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不断把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推上新台阶。其次,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讲真话、干实事,具有充足的钻研劲。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维护既有集中又有民主,积极思考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再次,要充分发挥先锋表率作用。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紧要的莫过于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坚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来体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上仅仅是我学习的点滴体会,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都在本职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牢固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根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不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今后的工作千头万绪,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就要求要紧密结合新时期新任务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教育教学工作推向前进。

【第9篇】教师科学教育培训心得感想

20_年12月6日至8日,我参加了教育局举办的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这次培训中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使我耳目一新,7日去参观了_小学这所全国示范学校,学习了一节科学课,我感受到对自己今后开展科学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具体谈谈这次学习的感受。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区教研室提出: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通过液体,空气的特点对比,同学们逐步的发现空气的流动和液体的流动式不同的。这样就得到气体的概念,对于同学们理解困难。但是做课老师给与我们一个很好的体会。让在座的科学教师观察、体验空气的特点。由此可见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多从身边的事物寻找。在学生验证空气占据的空间实验中,学生都较好的进行了实验操作。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经历了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

【第10篇】教育工作者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学校和系部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情况,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将我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在思想方面,我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邓小平理论,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坚持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并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决执行党的各项决议、路线、方针,严肃党纪政纪,力求做到令行禁止。

首先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是___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今后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学生)办好事、办实事。

二是精心做事。要树立起“群众(学生)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

其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我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感到悲痛。地震震垮了房屋,夺去了那么多的生命,但是没有埋葬我们的希望。在正在进行的抗震救灾中我看到了很多光荣的***员形象,他们的无私、勇敢、奉献、大无畏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激励了我,面临大灾大难,党员同志更要挺身而出,哪怕为之牺牲性命也在所不辞。在抗震救灾的战争中,虽然我不能亲临现场去搬起一块砖,就出一条生命,但我也通过积极捐款、关心关注灾情、做好本职工作的形式参与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我们所必需做到的就是坚守住自己的岗位,守好一方平安,让党和人民放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最后我还积极参与校党员先锋实践活动(第一届,第二届):组织学生参赛并获得较好成绩,本人在第一届先锋实践活动中承担汇报工作。

在日常工作方面,坚决服从领导分工,不拈轻怕重,不论安排什么工作,我都认真的去做好。每次上课前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利用课余时间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创新求实的精神,为此我力求处理好工作与读研之间的关系,将所学知识有选择有针对性的穿插到日常教学中去,以期做到教学相长。平时注意团结群众,生活中注重节俭,提倡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

一年来,虽然收获颇多,但个人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剖析如下: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当前工作形势对我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大挑战,学习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但是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上都不够深入细致,对于一些新知识、新理论,只是一知半解,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今后要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进一步探索学习方法,在理论深度上下工夫。

二是工作布置多亲自检查少。平时总觉得有许多事要办,对下面要求多。自已往往把工作布置下去之后很少亲自督促检查,或者只是过问一下,有时布置多了连过问都忘了。所以今后我决心一方面要抓好所属工作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还要抓好具体管理。

三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够。我有时对待工作不能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尤其当手头工作稍多,稍忙时,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这是我的一些感想和对自身不足之处的看法,也是作为一个党员在民主评议党员的一次自我剖析。当然,这些感想还比较粗浅,我身上存在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自己总结的这几方面,还有许多没有察觉的缺点需要在与同志们的进一步交流中发现和改进,需要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总之,今后我将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大家一起团结奋斗,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走向成熟。

结合本年度思想、工作、学习的情况,我为自己评定等级为合格。

【第11篇】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当前时期,全党上下积极开展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将科学发展观理论积极运用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教师),我认为 有必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在实际教学教育工作中 积极应用,把自己陈腐的落后的思想革除,用党的先进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不断的将科学发展观理论付诸于教育实践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前进的征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在学习实践方面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第一要义是发展”,这一科学论断对我的启发最大。我认为,这句话说得非常的好。马克思认为,事物总是会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讲的是事物的发展,邓小平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念,讲的是思想、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则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的是我们党员同志的发展。“发展”存在于物质和意识领域的方面面。大的方面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军事等方面需要不断发展、小的方面到一个家庭的各个成员要不断发展进步,再到每一个公民也要不断发展。教师是学校的专门人才,肩负着学校的发展以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使命,因此教师个人也要注重自身的发展相当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榜样示范、为人师表的特点是必须具备的。“要给别人以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每个为师者都懂得的基本道理。但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元的,视野开阔,见多识广,成熟较早,思想也比较复杂,再加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现在的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环境与现在的成人相比,特别是与中年以上的老师生活成长的环境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他们的思想状态、心理状态、道德观、价值观均不可与现在的成人同日而语。如果老师仅靠自己在大学里、在陈旧的书本上学到的一些有限的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单就知识而言,已经远远不够。所以,教师更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使自己能够达到一种新的发展,从而适应新的教育对象。从这一点上来说,“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这一理念确实有它的科学之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老师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地更新理念,不断地与日俱增。我们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遇,大胆实践探索,及时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使自己达到提高与进步,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和深入,走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这样,我们就一定会站在课改的制高点上,从而圆满完成光荣而艰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对“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论断,有了全新的认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教师的工作中,接触最多的“群众”便是学生,我们要把这一理念运用到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方面面。对学生“以人为本”,就是要热爱学生,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没有爱,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我是青年教师,我觉得情感教育很重要,和学生很近,也很喜欢他们,可经过两年多的工作下来,我知道爱学生是对的,但还得注意方式和方法。例如,对调皮,屡说不听的学生,严肃的批评也是一种爱。有些同学,对他们严一些、紧一些也是一种爱,对他们的负责,也许现在他们不理解,到他们有成就的一天时,他们终会理解的。热爱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学生完全应该享受到同等的权利,应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训斥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这是教师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尊重尊敬的必要条件之一。

当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博大精深的,我们教师在在实际工作中实践和运用好这一理念还不仅仅限于以上我谈到的两个方面。实际上,我们应当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到能有发展,而且发展还要讲究“科学”,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业绩。

【第12篇】教育工作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通过几天来的自学和集体学习,我更加深刻领会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更加紧密地联系教育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包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用心做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一、要以人为本培养人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是要坚持教学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把培养人作为思考、谋划、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不断坚持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服务于人上,不断克服以前应试教育体制下见“物”不见“人”的思想。二是要坚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在研究、管理、指导、服务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抓实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忠诚事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

二、要统筹兼顾提高教育质量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就是要统筹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内在统一的发展,要统筹好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完善教学评估工作。

三、要与教研工作结合,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要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这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教研工作,学以致用,勇于实践、指导教学。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务实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根据教研室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

教研室是教育局教学的研究、指导、管理与服务的专业机构。教研员工作主要是教学指导与管理。我认为,有效的指导则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研究之上。教研员只有站在研究的前沿,用自己的研究实践与教师对话,才能有底气去指导,底气足了,才能指得出、指得准,导得顺、导得正。作为教研室主任、教研员,既要着重加强积累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指导能力,又要不断研究学校教学管理实际,提高县域教学管理水平。搞县域教学管理、研究和指导,如果不把先进理论与本地实际结合、不把传统的与现代的融通、不把外地的与本地的进行比较。就会违背“科学发展观”,成为现代版的“本本主义”或“拿来主义”。

1、深入一线,取长补短。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新教学理念,矢志教学改革,为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教学指导中不简单地捋出几条优、缺点,而是要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充满感情的与教师交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老师乐于接受我的意见。

2、修炼修行,甘为人梯。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教研工作中要把坚持以教师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教师专业成长,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加强师德学习,改变工作理念,服务当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用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来充实、完善自己。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指导者的位置,要转变观念,树立一种为教师发展服务、为教学发展服务的意识,踏实做事,多做好事多办实事。

教研员就是人梯。教研员绝不应该仅仅是静静地靠在墙根,等待别人前去攀爬的工具。我要满怀热情的投入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工作。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基础与特点,设计、建议和指导每个人的发展方向;组织他们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一靠学习,二靠实践。当前,学习首先要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首先是要参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只要我们毫不松懈地坚持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坚持用科学发展的观念来解决教学工作中问题,就能在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促进我县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第13篇】干部培训教育岗位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新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创新培训理念,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性。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落实这一新要求,要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的理念灌输到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创新教育培训的理念。

一要强化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价值取向。确立干部教育培训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把干部全面发展作为干部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认培训是干部应该享受的权利和福利,不断满足干部个人多层次的需求和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要突出推广个性化、差别化培训,在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上不搞一刀切,逐步实现干部参加培训自主化、课程供给菜单化、教育方式多样化、学习时间弹性化,使广大干部真正学为所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二要强化整合资源理念。整合资源是实现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要放开视野看培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市场理念对教育培训机构、阵地、师资、设施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市场调节来统一协调培训需求和培训供给,通过优胜劣汰,引导培训机构在竞争中以效益求生存,从而提高培训质量。要改变过去培训资源部门所有、地区分割的现象,鼓励和支持各方面力量创办和参与干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逐步、有序开放干部教育培训市场,鼓励成立大的、实力强的社会教育培训集团。要树立人才资本的观念,确立干部教育培训是培训生产力,是最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

三要强化统筹发展理念。要把阶段性工作和经常性、长期性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把当前工作和长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认真分析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其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系统性。在保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连续性的同时,又要适时摈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制度、做法和模式,保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张力,把继承和发展、推陈和出新统一起来,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承担起现实发展的责任,也能承担起未来发展的责任。

二、创新培训内容,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要从提高干部能力和满足工作需要的角度出发,科学设置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切实做到学用结合,努力克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习与运用难结合的状况。

一是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要针对时代需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了解广大干部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什么、想知道什么,需要通过培训学习解决什么问题,着力选取那些与工作联系紧密、有利于促进解决实际问题的更新知识作为培训施教的内容。要把培训内容定位在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定位在涉及社会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上,定位在教育引导干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解决社会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实现学习理论知识与培训业务技能、传授实用技术与明确政策任务、培训学习与学以致用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二是由补偿型向超前型转变。因干部所在部门和行业的差异性、干部素质的层次性、干部对培训需求的多样性,就要求培训内容要创新,实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讲只能算做是一种补偿型的培训,往往是为了应付某些事项而采取的应知应会培训、缺什么就补什么、以会代训。这种补偿性质的培训,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学习上的本本主义,参训人员学的东西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能起到临阵磨枪的作用。干部培训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趋势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仅仅是现在缺什么就补什么,而且要做到将来需要什么,现在就学什么。

三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要根据各级各类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新知识培训,开展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技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知识的培训,加强创新思维、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心理调适、公务礼仪、应对媒体等方面的训练,切实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要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干部头脑,加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干部增强科技意识,掌握科学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开展经济、法律、管理知识的培训,丰富知识底蕴;进行文学、艺术、历史、哲学、音乐的学习,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人文精神的养成。

三、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干部教育培训的灵活性。

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当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培训渠道不畅,教学质量不高,方法陈旧等,这都需要在科学发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要拓宽培训渠道。要综合运用委托培训、合作培训、自主培训等多种途径,大力整合干部培训资源,既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又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各行各业的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势的联合办学。打破传统封闭模式,大胆地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和相关职能的领导讲课,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干部培训基地,采取干部挂职锻炼、外地培训和出国出境培训等形式,建立“纵成线、横成网”的教育培训体系,促使培训学员不能停留在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习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真正把应学到的知识学到手,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

二要优化教育手段。加强远程网络教育工程建设,实现师资力量和信息共享,改变内地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培训水准较低的局面。着眼于干部掌握信息的需要,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作用,加大电化教学网点建设,改革传统及培训方式,把课堂设到街道社区、机关单位和乡村组,提高教与学的效益;加大干部读书网络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队伍,把干部集中培训与加强自学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和实际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把理论阐述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充实干部教育培训成果。

三要改进教学方式。培训目标上要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发展干部能力,培养干部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整合学习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干部能力动性的发挥,提高他们思考、研究和驾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风格上要寓教于乐,选择多种信息沟通模式,举办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形势报告等。对学习时间长的培训班,可以组织学员开展研讨、社会调查或外出学习考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育培训活动的全过程,使之很好地转化成为教学相长的课堂、沟通交流的平台、探讨问题的论坛和提升素质的纽带。

四、创新培训机制,突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要围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目标,结合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实际,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一是创新宏观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组织部门主管、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克服宏观管理中出现的缺位、越位、不到位现象,努力实现由条块分割管理向归口统一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由微观管理向宏观指导和调控的转变,形成统分结合、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培训管理格局。同时充分发挥调训单位、施教单位、参训单位等管理主体的作用,使其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齐抓共管。

二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只有制定了相关的激励约束政策,才能使培训效果得到根本的保证。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学分制度、督学制度、考核制度,建立内在与外在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共同作用的干部教育培训动力机制,将干部培训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干部培训的使用率和干部使用中的培训率。要适应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需要,通过建立干部任职资质制度、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干部学习情况登记制度、培训项目自我申报制度等,不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进行干部任前公示时,应把干部受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公示的内容之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三是创新投入保障机制。要按照党管干部和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管理体制,划定培训事权,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干部到不同的培训阵地接受培训,确保干部调训不重复、不错位,不断加强组织保障。同时,切实加大党校培训主阵地和其他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通过市场竞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培训机构建设,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培训效益的最佳效益,加强阵地保障。切实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大培训经费的预算额度,通过政府补一点、单位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等方式有效保证培训经费,稳步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14篇】教育局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育局局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认识和处理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扬州率先发展先行区,落实到教育领域,我认为,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本。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要对人民群众负责、为人民群众造福、让人民群众称道,就必须要在解决人人“有学上”之后,切实转变发展重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期待。二是以育人为本。要坚持“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发挥学校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进一步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的德育工作机制。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健康第一的方针,全面实施中小学生体育与艺术“2+1”工程,继续加强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三是以人才为本。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形成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培训,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整体水平。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形成骨干教师成长梯队,壮大骨干教师队伍规模。同时要保障教师待遇,不断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吸引、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生从教。

第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一是教育服务对象的全体性。也就是说教育要为所有的适龄人群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重点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做到“应助尽助”,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失学。二是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即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适合自己的发展。因此,要着眼于办好每一所学校,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教育事业的高位均衡;要促使各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部分学生,着眼于德智体美全面素质,而不是只着眼于某一方面素质。三是教育发展内涵的全面性。当前,我市教育事业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今后,必须着眼学校的长远发展,既不断改善办学设施和环境,又要加快内涵发展步伐,逐步把工作重点从硬件层面转向软件层面,从物质层面转向文化层面,持续推进精致管理,打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精神积淀,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发展。

第三,树立协调发展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一是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要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提高和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二是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围绕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必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公办与民办、普教与职教、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等的协调发展。三是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要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强化优质学校创建和结对帮扶政策,落实倾斜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

第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三点:一是要坚持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升;二是要培养学习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三是要建设终生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反映在当前的具体工作中,要求我们既要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又要注意改变质量增长方式,做好“减负增效”这篇文章,实现效果、效用、效率的三统一;既要追求教育基本目标的达成度,努力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能力,又要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不影响学习者持续学习的愿望、兴趣与能力的发展;既要稳定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规模,又要灵活开展在职人员技能培训,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网络,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终生教育体系,不断满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第15篇】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内容中曾经明确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要求“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对于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样对社会主义大学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

从表义上来说,科学就是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基本逻辑,体现客观现实;发展就是要继承和革新,有所变化,能够反映时代性。而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应用于我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实践,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人成才需要为本,基本要求就是以我校“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全面深化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途径、方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学生工作理念创新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高校的学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发展的实质就是在总结中革故吐新,核心也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环节的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步入国际化轨道,这就必将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去衡量办学水平,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也必将向国际标准转变;信息化、网络化的加速,使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灵魂;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高校体制改革,就业方式转换,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加快,学生的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等等。所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换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全面创新,而思想是先导,要创新必先更新观念,转换脑筋,从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不合适宜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从不切实际的“高、空、虚”的工作理念中解放出来,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推动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生工作理念创新的核心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保证学生工作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六个方面创新学生工作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高校学生工作的传统的做法就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依靠和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为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放到育人为本的这一个工作价值目标上。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素质的人才标准观。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创造力将成为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成为关系市场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力量,那种“唯文凭、唯分数、唯专业”传统的人才观已不合时宜。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方面,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对创造力的发掘,训练、强化、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才能,积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新世纪的人才应是能够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实现,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者担当使命。

3.树立突出主体、开发潜能、激发创造的工作方法观。传统的学生工作常常是管而不导,堵而不疏。这种治标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学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优化。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为学生进行需要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调整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通过正面引导、反面惩戒来进行学生的需要

诱导;通过动机激励、过程磨砺、利益驱动来进行学生的需要驱动等等,激发创造学生内在成才动力,从道理上说服学生,让学生弄清是非,权衡利弊,从而使学生正确规范自身行为,确选择调整自身在学习、生活中需要结构。而教育观念要打破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布局的模式,适当地提倡拉开档次,铺开阶梯,允许有部分人先走上去,另一部分人再扶上来的育人的阶梯原则。

4.树立体现互动性、层次性、整合性的工作体制观。高效的工作体制可以促发主体的工作热情、兴趣,使主体在工作中不断产生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成为主体不断产生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的不竭动力;也可使整个工作群体形成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体制重心的错位,造成协调、服务部门忙于应付具体事物性的工作,而无暇对整个学生工作进行协调与把握;二是体制基层的虚位,学生工作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使整个学生工作活力欠缺,创造力不够;三是体制的整体创造力的空位,造成领导机构、协调部门、基层组织的脱节。面对新世纪的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进行体制理念的创新,其中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体制的互动性,有利于上层和基层相互激发工作活力与创造力;二是体制的结构层次性,有利于工作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三是体制的整合性,有利于局部服务于整体,全局指导、协调局部,发挥整个体制的凝聚力和资源整合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上”有“决策层

”,总揽学生工作全局,把握带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大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原则;“中”要有“协调层和监控层”,对学校总体学生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协调和监控;下”要有“责任层和落实层”,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实行工作重心的下移,推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的评价制度,建立竞争机制。这样整个工作网络就会形成一个动态、灵活的高效的“金字塔”型体系。

5.树立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服务内容的科学工作内涵观。教育、管理、服务是学生工作的三大主题,但在新的时期这三大主题的结合方式以及它们三者自身的内涵就存在理念创新的问题。传统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以管理为主的工作理念,而教育、服务功能被弱化、淡化,使工作一直停留在较低层次水平。面对新的形势:学生人数激增,学分制的推广,学生的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及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等等,传统的教育、管理已不合时宜,不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和他们的成长规律。学校学生工作要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型、服务型转变,转换工作职能。一是要创新教育内涵理念。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等。“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对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界定。而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教育内涵来说,就是要进行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全面成才教育。而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从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向启发式、引导式、激发创造式的教育转变。二是要创新管理内涵理念。学校学生工作要从传统的以本本上的制度和手中的权力去管理的模式中走出来,注重“导向管理”。管理的内容要从点上的管理到整个层面的深层次管理;管理的对象要从个别管理到抓典型的管理;管理的依据要从校纪校规的管理上升到以法治校、民主治校的高度层次;管理的手段要变直接管理为主到宏观和导向管理为主,变教师管理为主到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总之,就是要从被动式、强迫式的管理变为主动式、民主式的管理,从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走向以教育、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三是要创新服务内涵理念。学校学生工作要从管理型的工作模式走向教育型、服务型的工作模式,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优化校园软硬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全面成才的内在动力。服务的内容要把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合理需要;服务方式要在引进社区管理方式的同时,实现服务最优质化、物质利益的最小化。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投资者和消费者,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服务,改善生活环境,对学生社区进行物业化管理,健全社区功能,构筑集文化、休闲、娱乐、购物、健身为一体的文化社区;提供勤工助学服务,扩大勤工助学的网络与途径,帮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学习服务,指导学生考研、出国、创作发明等;提供就业服务,健全信息网络,加强政策、心理、技术各方面的指导等。

6.树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工作新途径观。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学生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新的空间和途径。新形势下学生工作要转换教育观念,树立信息资源意识,主动超前介入网络教育平台,这是把握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制高点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学生工作进网络时应把握三个要义,一是要找准学生工作进网络的立足点,用正确、积极、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提高学生“接受正确,有益的信息,抛弃错误、有害的信息”的能力;二是探究学生工作进网络的切入点,采取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生理特征及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三是要把握学生工作进网络的融合点,“进”不是简

【第16篇】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教育教学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建立科学的、有利于师生及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真正落实新课程目标,促进教育的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使我们得到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一、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目标及方法的选择,都应从学生需要出发,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关注课程的适应性和教学的有效性,改变过去以书本知识、以成人为取向的教育价值观,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充分关心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也是学校发展的资本,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基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发展目标的引领,学校的整体发展更需要借助于每个教师发展力量的推动。

二、以发展性教育观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有偏差,未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

在追求升学率面前,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或是学生本人,更注重升学成绩,关心分数。教师在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过深,难以改变“怎么考,就怎样教”的旧模式,教学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学生的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的创造性及动手能力不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及保护,没有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学生全面培养。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使我们的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挥,是课改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评价体系不完善,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

评价师生过分强调学生考试的分数,注重结果性的评价,忽略了教与学的过程性评价,更不能如实地反映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课改评价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改革的“瓶颈”,教育教学评价怎样才能真正跳出“以考为本”的应试教育圈,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和谐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长期以来,教育被视作人生中的一个完成性教育。在应试指挥棒下,学生很难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坚持发展性教育观,就是要认识到学校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发展性品质人才的一个摇篮。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立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新的评价体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有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

为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与伙伴间的合作等因素,计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的情况也要纳入其中,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个性张扬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合作精神等方面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强烈触动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对于这项重大的改革,我们采取积极的态度。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改革中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课改,以发展性教育观审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校师生和谐发展。

因此,要实现教学工作的和谐,就需要用科学的发展的观点来抓这项工作。既要抓好日常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抓好竞赛辅导工作,培养拔尖学生;既要抓好课堂教学,也要抓好课外活动;既要抓好课本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要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总之,要统筹安排,使教学的各方面工作能协调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所2023年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