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体会 > 干部心得体会
栏目

组织部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3-09-03 热度:70

【导语】组织部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10篇优秀的以人为本干部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组织部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组织部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

【第1篇】组织部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

xx年10月召开的中国***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才能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的全局。

一、以人为本的三个理论基础

(一)人的存在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1)人作为人这个种群而存在,即人类;(2)人作为群体意义上的社会而存在,即人民群众;(3)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体而存在,即个人。

(二)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来评判历史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由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发展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是不断表现对人终极关怀的历史。

(三)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二、以人为本的三层基本涵义

(一)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肯定。

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没有人就没有发展,没有人就没有进步,发展的过程只能依靠人,发展的目的只能为了人。人创造了知识、人创造了科技、人创造了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2篇】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实现“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达邦宁”的“驭民”、“治民”之术,其价值取向是君本位而非民本位。以人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权、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西方人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追求,在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同时,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揭示了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和政府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员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要清醒看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方面是不同的,部分群众因为各种原因生活还有一些困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要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不懈追求,不断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不能提出超出现实可能的要求。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老老实实艰苦创业,踏踏实实艰苦奋斗。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以人为本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体现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中,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在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3篇】优秀范文:组织部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

xx年10月召开的中国******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才能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的全局。

一、以人为本的三个理论基础

人的存在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1)人作为人这个种群而存在,即人类;(2)人作为群体意义上的社会而存在,即人民群众;(3)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体而存在,即个人。

(二)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来评判历史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由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发展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是不断表现对人终极关怀的历史。

(三)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二、以人为本的三层基本涵义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肯定范文写作。

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没有人就没有发展,没有人就没有进步,发展的过程只能依靠人,发展的目的只能为了人。人创造了知识、人创造了科技、人创造了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4篇】党员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心得体会

通过前一段时间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我感受颇深。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阐释了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价值坐标,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每一个人开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以丰富的思想内涵、严密的内在逻辑构建了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发展是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科学也无所依托,无所体现,没有现实意义。科学是前提。人类社会的历史告诉我们,不科学的发展不仅求不到发展,反而阻碍社会进步。丢掉科学,发展就没有了方向,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理念是关键。实现科学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关键在理念。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正确运用科学发展理论,指导自身的工作,切实解决好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更快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_______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住了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集中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既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合乎客观规律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才能保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成效。因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只有重视矛盾的特殊性,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联系个人思想实际,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人”是所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做好了“人”的工作,就能推动“事”的发展。每个党员、群众和领导干部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者,要根据各自的实际,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要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能,立足本职,敬业奉献;要不断增强适应形势、结合实际谋划发展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不断增强学习和实践技能,才能在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有所作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结合本职工作的实际,把握住县重点办的职能,认真做好大瑞铁路××段建设征地拆迁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县重点办而言,搞好征地拆迁工作为铁路建设提供好服务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是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征地拆迁工作,还要结合××实际抓住铁路建设机遇最大限度实现××利益最大化。具体来说,一是拉动××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丰富的沙石料、水泥等铁路建设需要的资源,在工作中我们把地材供应铁路建设作为我们工作的一个出发点,在要求铁路建设方必须使用我县地材的同时,牵头协调县内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促进了本县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县内有专门供应铁路建设的沙石场有3个,我县的水泥厂专门供应铁路建设各附属工程水泥,有力的促进了县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我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科学规划,及早协调,鉴于火车站进站公路必须由地主投资建设的实际,提出了××火车站进站公路建设设计方案,并争取××火车站进站公路建设资金由上级全部投入,与铁路基本上同步投入使用,为××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并将大大改善××的交通条件。三是积极与设计院、铁路建设方沟通协调,本着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和安全的原则,对铁路建设形成的弃渣提供了较为合适的弃渣场,各弃渣场的弃渣运距较短且弃渣结束后地方可以利用,达到了铁路建设方、地方和被征地群众三方的共赢。四是主动取得铁路建设方的支持,争取铁路建设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到目前为止,结合铁路进场公路建设,地方道路加宽并沙石化的有6条,铁路出资支持地方建设约40多万元,铁路沿线地方村庄出行难得到了较大缓解。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重点办来说,搞征地拆迁工作与千家万户相联系,征地拆迁工作是否较好地完成,就是看能不能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取得群众的支持,就能较好地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在工作中,我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被征地拆迁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政策执行上做到公开,把补偿标准公布于众,让各被征地拆迁户心中有数;在实物量认定上做到公平、公正,严格按规定核实认定地类、面积,对确实因征地后还剩余土地较小无法耕种的面积也一并征用,对主房拆迁而附属房屋不须拆迁的也考虑到群众搬拆后生产生活不方便而将附属房屋也一并拆迁,充分顾及群众的实际情况。同时,为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还将各被征地拆迁户的地类、面积、征地位置,补偿金额、计算方法、补偿标准一并公示,公示结束后无异议后才直接将补偿费兑付给各被征地拆迁户。坚持“以人为本”,还体现在要保障职工的权益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党、对我们每个党员、对我们国家都非常重要,作为党员的我们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顽强拼搏,勇于在最艰苦的地方干起,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从自身上积极转变观念,接受新鲜事物,使自己及时适应新的要求,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5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要深刻领会掌握以人为本的含义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一种科学的理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与精神支撑,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尺度。和谐文化建设的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内在要求。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功能与理念等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时代性。同时,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本身就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会上强调:“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认真领会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不断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理性思维能力。

一、要深刻领会掌握辩证的观点。辩证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思想。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不能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也不能绝对化。在看待局部形势时,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主席反复强调,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居安思危。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地看到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工作出现问题时,既要从基层查找原因,更要从党委机关查找原因。基层建设是党委机关的一面镜子,基层存在的问题都可以从党委机关中找到根源,不能一味地抱怨基层,要重点从党委机关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上找问题。在工作没做好时,既要分析客观因素,更要分析主观因素。很多时候,在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主观的努力程度不同,结果往往大不一样。有的同志在条件十分艰苦,困难很多的情况下,工作干得很出色,任务完成得很好。而有的同志在工作条件很好的情况下却问题百出。还有的同志碰到一点困难、碰到一点矛盾、碰到一点问题就打退堂鼓,当工作的逃兵。这些都是主观上的问题。抓工作一定要多从主观上努力,要敢于面对各种困难,敢于迎接各种挑战,敢于创新奋进,不能因为某个客观条件暂时不具备就不努力,甚至连其它条件具备的事也不去抓。只要掌握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勇于克服困难做好工作的昂扬精神状态,充分发挥党委的____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一定卓有成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

要深刻领会掌握人是决定因素的观点。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由人来组织和实施的,一切工作对象都是受人支配的,一切建设目标都是靠人来实现的。领导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先抓思想教育,先提高人的认识,先统一人的思想,先把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领导科学发展必须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提高人的能力素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不是手段,是根本目的,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提高能力素质最根本的是要立足岗位,履行职责,做好工作,把本地区本部门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过程,在提高能力素质中更好地做好工作、促进发展,形成自己的抓法、特色和精品。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零碎认识上升到系统认识,并不断归纳完善,把好的经验、成功的做法上升为制度机制,在高标准做好工作中不断提升能力素质。领导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讲过,只有领导的积极性,而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只能是少数人的空忙。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

二、要深刻领会掌握实事求是的观点。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最大的实事求是。发展必须着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以思想的大解放带动事业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展的一条

基本经验。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要顺应世情、国情、党情、军情的发展大势,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建设。创新发展,就必须牢固确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主创新的思想意识,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我们的思想与党的十七大精神相一致,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与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相一致,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相一致。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内容,是做好一切工作wmjy.net.cn转载请注明出处、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实事求是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很深的理论,不能简单化,浅表化。只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建设高度负责、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依据上级决策部署、依据职责要求、依据实际和发展规律看问题、抓建设,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新时期最鲜明的标志。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与时俱进、墨守成规,工作充其量也只能是在低层次上徘徊。只有坚持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的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要深刻领会掌握系统和联系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以系统而存在,发展的过程就是系统中各个要素互为促进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讲的就是事物的系统和联系,经济社会建设是一个大系统,必须把单项工作放在系统的关系中加以把握,才能立足本职为全局作贡献。要增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是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起作用。不立足全局,工作做得再多,也只是重复劳动,单纯的量的积累不会引起质变。只有把局部放在全局中思考,才能全面地把握事物。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有很强的大局意识,始wmjy.net.cn转载请注明出处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工作,切实把

局部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中,把单项工作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建设中来谋划。要注重工作的层次性。科学发展要层次领导、分类指导、能级管理。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把工作目标和责任分解细化到每项工作、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员。做到非常明确,非常熟悉,认真履行,防止借口集体负责而实际上无人负责的现象。要把握工作的联系性。系统各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贯通、相互影响。领导科学发展千头万绪,只有联系起来、结合起来一起做,才能抓一项工作带动和促进多项工作,形成互动、互促、互进的科学效果。

四、要深刻领会掌握人是决定因素的观点。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由人来组织和实施的,一切工作对象都是受人支配的,一切建设目标都是靠人来实现的。领导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先抓思想教育,先提高人的认识,先统一人的思想,先把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领导科学发展必须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提高人的能力素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不是手段,是根本目的,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提高能力素质最根本的是要立足岗位,履行职责,做好工作,把本地区本部门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过程,在提高能力素质中更好地做好工作、促进发展,形成自己的抓法、特色和精品。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零碎认识上升到系统认识,并不断归纳完善,把好的经验、成功的做法上升为制度机制,在高标准做好工作中不断提升能力素质。领导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讲过,只有领导的积极性,而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只能是少数人的空忙。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

五、要深刻领会掌握矛盾和发展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事物就不断发展和前进。要在抓问题中求发展。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出现,抓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如果哪个地方哪个单位说没有问题,那就是弄虚作假,或者是水平太低。我们必须大力倡导发现问题是能力、揭露问题是党性、正视问题是素质、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良好风气,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隐情不报、弄虚作假。要在研究特殊性中求深入。研究和掌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准确把握本

【第6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以人为本顺之则昌

建国近六十年来,我们的党建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毋庸讳言,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发展,与先进而高屋建瓴的党建理论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既一脉相承大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这是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之所言,深刻诠释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

回顾历史,我们不禁喟然而叹,从建国初期的阶级斗争,到文革期间的政治挂帅,再到改革开放之初的解放思想,终至如今的以人为本,人性的回归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们不再搞个人崇拜,不再有家庭出身论,不再上纲上线,不再谈虎色变,没有什么比今天的人民更能充分享受到自由之声、民主之风的了。这当然是相对而言,但看看无所不在的国际互联网,你就会感受到,人民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表达权,其涉及内容之广、之深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都难以想象。

如果说“为人民服务”强调的是奉献和给予,那么“以人为本”突出的则是受者的感知,注重现实、客观、真实的需要,避免莽撞、盲从的给予,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的领导者已注意到,“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斗》)重视人的多样本性,与曾经提倡的千人一面、不搞个性突出形成了天壤之别。没有人再会为喇叭裤、蛤蟆镜而侧目,没有人再会为摇滚乐、霹雳舞而皱眉,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也给了“以人为本”最好的注脚。

在大干快上、超苏赶美的岁月,万马齐喑,仿佛只有“人定胜天”的铮铮誓言时时充盈耳际,于是有了大炼钢铁的无比狂热,有了水稻亩产过万斤的弥天大谎,甚至还有无视性别差异而组成的各种强体力“铁姑娘队”。“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耳熟能详的时代口号,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意志,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同志在参加党的十七大江苏代表团讨论时说,“党的十六大以来,___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丰富和充实。我们开始强调要加速发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去年底又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看似简单的字序颠倒,将“质”置于“量”前,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髓。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议,真正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经济的增长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时,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对资源的争夺导致不计其数的地区冲突时,人的生命已无法承受如此之重了。

“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长期对大自然掠夺式的开发,尽管创造了粗放型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却不断遭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土地流失、河流污染、土壤沙化、灾害频繁······幸甚!在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时刻,___敲响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警世钟,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又一延伸,如何以人为本?非是空谈,而是直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至战略高度,只有自然的和谐,才有人类的福祉。自然因此而有了生命,它不再单纯是人类的后院和库房,任人随意践踏,倒是更像一位智者,监督着人类的一举一动,而终极目标还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幸福。

有句话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换来的。话虽有些极端,但却道出了城乡差别加剧的现状。“三农”问题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摆上一个至高的位置。中央已认识到,“只有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___、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是,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历经千年的农业税被彻底取消,新的农民与土地政策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形成决议,农民拥有了更多的土地自主权,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人有农业、农村发展了,农民才能分离成果,这也是“以人为本”在广大农民身上的真实体现。

“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具有战略眼光的中肯分析,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孔子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他的众多言论中,“仁”、“民”常常被提及,“仁”施于已、施于民,“为政以德”,才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以敢于直谏的唐代政治家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为执政者开列了如下“以人为本”的清单:“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东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通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胡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要求“各级领导”“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这浓缩了古语精华的箴言可谓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与魏征的“十思”之谏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一部无数智者仁人不断探求治国理念的历史,今天,我们将科发展观锻造、提炼出来,它必将以自身博大精深的内涵,与时俱进的风貌,载入我们民族的史册!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预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人为本,顺应民意,我中华巨人必将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第7篇】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的发展

3月以来,作为第二批参加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名普通党员,我经历了从预备党员向正式党员的转变,科学发展观成为我正式入党后的第一课。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从自我来讲,是个人的发展,包括事业和生活;从集体来讲,是企业的发展,企业如何产生最高的效益,如果持续产生高效益;从社会来讲,是人与人关系的发展,如何更和谐包容地共同生活;从人类来讲,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发展,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生命体,如何参与到其中的良性循环发展。

结合我部目前的首要工作――gs路建设。在我看来,它之所以重要,受到各界的关注,就是因为它是通往灾区的一条奋进之路。思想汇报专题在过去,我们常常会说,这里是四川的北大门,是四川北上出川的唯一一条高速公路。但在目前,作为mg路的一部分,它贯通连结了绵阳、广元两个地震重灾区。在目前中央大力开展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下,gs路的重要性比四川的北大门、比拉动四川经济的发展重要了n倍。因为它受到重视,告诉我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它的开通与否,可能关系到灾区一幢楼房重建的速度,可能关系到灾区某一项旅游业恢复的速度,可能关系到灾区人民重新过上有稳定年收入日子的速度。

压力大,责任重。但背袱得越多,我们越难前进,只有放下包袱,做好手边能做的事,整个团队才能完成任务。

作为一个普通的xxx工作人员,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放下自我,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做团队安排完成的事情,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就是自己做为团队一份子能做的。

作为工会工作者,按照全年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完成工会日常工作,协助分工会工作开展,保持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是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把以人为本搞发展的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做好手边的事,为完成xxx目标任务而努力。

【第8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富民强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___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

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首先,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其次,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三,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落实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民,提高认识是关键。领导干部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十七大精神,搞清楚为什么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什么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为什么必须要优化发展环境,为什么要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以及科学发展与富民强民的关系,即科学发展与富民强民是辩证的统一。科学发展关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富民强民关乎发展的目标和结果。科学发展是富民强民的必然路径,富民强民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要义。提高对“科学发展、富民强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工作中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时刻记住人民赋予的重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加快发展、富民强民服务,为人民根本利益服务。

落实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广大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切实深怀爱民之心,恪实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在四个方面率先垂范:一是在深入群众方面率先垂范。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了解实情,了解真情,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思想认识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使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加符合加快发展的需要,更加快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服务,特别是要为弱势群众服务,办好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得到实惠。特别要解决好看病难上学贵买房贵的问题。二是在工作创新上率先垂范。认真切实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探索为人民服务的新思想和新办法,大胆创新,加快发展,为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在树立良好的人民公仆形象上率先垂范。必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切实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沾的东西坚决不沾,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做到有所敬畏,尤其要敬畏百姓,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为官,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四是在弘扬创业精神上率先垂范。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增强创业意识,纪律意识,在与群众同甘共苦中了解群众的疾苦,寻找致富的门路,身体力行,真抓实干,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总之,切实实现科学发展为了人民,科学发展依靠人民,科学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是富民强民的手段和方式,后者是前者的目标和结果。真正体现科学发展是富民强民的最好理念.

【第9篇】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做好收费管理工作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深刻理解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并贯彻到实践中去。

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在当代中国,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但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是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倾听群众呼声,体察民众之心,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尽心竭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重民生”的活动主题,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

物价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民生息息相关。去年5月以来,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过快过高上涨,给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面对严峻的价格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把着力解决物价过快上涨问题作为我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来抓,出台了一系列减轻物价上涨压力的措施,我们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也采取了各种得力措施积极应对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虽已大幅回落,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收入水平较低的群众仍希望进一步降低过高的价格水平。对此,我们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

民生问题,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社会和谐。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委党组针对物价工作的特点,研究确定了物价局的活动主题是“稳物价、强监管、重民生、促发展”。“重民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价格工作的全过程,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因此,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一定要紧扣活动主题,正确处理好“稳物价、强监管、重民生、促发展”的关系。在“重民生”方面,要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住房难”等热点难点问题,更加关注和维护低收入群体的利益,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

三、以利民、养民、惠民为出发点,加强收费管理工作

收费管理工作是物价工作的重心之一,与民生关系尤为密切。收费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不断完善利民、养民、惠民收费政策。针对我区目前收费总量仍然偏大的现状,继续组织力量进行收费清理,能够取消的收费项目坚决取消,可以降低的收费标准从低安排。已经出台的收费减免政策,要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坚决纠正各种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群众的负担。

二是充分听取人民的呼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今后的收费改革中,作为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更重视群众的参与,积极探索有效的群众参与机制,更自觉地依靠群众推进收费改革,特别是与群众利益攸关的环保收费改革、教育收费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数字电视收费等部分项目的收费改革,使收费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对于群众的要求,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讲清楚道理,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三是更加注意照顾和保护弱势群体。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也有一部分城乡居民因为种种原因,生活还比较困难。特别是由于物价的过快过高上涨,加重了这部分群众的困难。因此,必须妥善处理收费政策调整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特别是因节能环保需要提高收费标准的,要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同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降低并有所改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第10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融洽干群关系

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就一定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和冲突。领导干部一定要从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切实解决好干群关系这个根本问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畅通平民百姓的利益诉求渠道,做到政治觉悟清醒坚定,思想道德纯洁,始终保持秉公用权,审慎用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

今年“毒奶粉”事件,中央再掀问责风暴,李长江、吴显国等一批中央部门和地方官员引咎辞职或受到免职,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央为民负责、从严治官的坚定决心。近期,因重大事故导致多名官员被问责,数人已被免职。其中,有些官员因为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被免职。这些事件反映出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环节上,标准不严、监管不严,即使有制度规定,也存在落实不严、执法不严的现象,少数官员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置若罔闻、推诿扯皮、不负责任。不严肃追究他们的政治责任乃至法律责任,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群众利益无小事,但在某些官员的眼里,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自己的升迁,没把群众的利益当回事,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解决上学难、买房难和看病难“三难”问题上,对群众没有敬畏感,群众的利益再大也是小事,本末倒置,做表面文章轰轰烈烈,搞花架子煞有介事,但真正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却漫不经心、冷漠虚伪。长期以往,严重影响干群关系的和谐。

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为个别民营企业主说话,还是为广大群众说话;是站在经商老板的立场看问题,还是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看问题;是与“大款”互利互惠,还是与群众同甘共苦;是除黑打恶,还是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是“嫌贫爱富”还是“嫌富爱贫”,这不光是一个态度问题、立场问题,而是重要的政治问题、方向问题。是影响干群关系好坏的根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有一丝的含糊。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不能丢,坚持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不动摇。只有这样,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搞好干群关系的前提是带着深厚的感情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突出表现在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因收入分配方面的差别产生的矛盾。在城市,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房屋拆迁和征地补偿及居民上访等问题上;在农村,主要集中在移民搬迁、矿区灾害、贫困人口和干部作风及村民上访等问题上。一些群体性突发事件并不单纯是由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当前的许多矛盾往往都是通过干群矛盾集中表现出来,这些矛盾能否得到妥善处理,干部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广大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如果带着感情去做工作,站在群众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再复杂的矛盾也会得到有效解决。反之,就会漠视群众,对群众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遇到矛盾就责怪群众,打压群众,再简单的矛盾也会变得很复杂。因此,对待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干群矛盾,要多从干部自身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于一些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性事件,属于群众合理诉求的必须立即解决,给群众满意的答复;对一些不合理诉求,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说服教育和耐心疏导,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透;对一些无理取闹,制造事端的,要赶快平息事态,并利用各种渠道,让群众知道事实的真相,绝不能生硬粗暴、滥用警力,伤害群众感情,刺激群众情绪,导致矛盾恶化。

各级领导干部在制定政策措施、决定重大事项时,要认真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执行程序,做到没有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不决策;没有经过反复论证、比较鉴别的事项不决策;没有充分发挥民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的事项不决策。特别是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一定要直接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受益不受益、富民不富民作为决策的依据和标准。有些政策措施即使符合群众的长远利益,但群众一时不理解或难以接受,也不能强行决策。特别是不能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干,谋求个人的升迁,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真正使我们的每一项决策,既能体现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又能充分考虑到当地群众的接受能力。当前,最重要的政治问题,就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领导干部心中有没有群众,主要看其是否有群众观点,是否走群众路线,是否有群众感情,是否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是否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把群众需求作为施政决策的标准。心中有没有群众,对群众有没有感情,应当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谁漠视群众、疏远群众、伤害群众,谁就要栽跟头,垮下台。(作者单位:黄石市委党校)

《组织部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精选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