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4篇优秀的研讨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研讨会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月7、8日,我有幸参加了省教研室组织的中考研讨会,聆听了李老师关于2022年中考总命题指导思想;化学科目说明解读,初中化学重点知识说明,知识网络的构建,以及去年中考试题分析。并听了三节复习示范课,听了优秀教师的复习策略,觉得本次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获益匪浅,全省的化学老师通过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把握了中考的考点,对试题命题的方向有了全新的认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在本次培训中,自己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是考点和试题分析,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分析试卷,发现以前教学和复习中的许多弊端和不足:第一轮回归课本的复习只是对知识点的重复和讲解,老师讲的多,结合实例的讲解比较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主动整理知识点,有针对性的练习比较少,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和练习;第二轮复习中只是让学生做中考复习资料,讲解复习资料,仍然缺乏针对性,以题海战术代替复习,学生学习负担重,身心配备,处在盲目的复习题海中,效率低,复习效果差;第三轮专题复习相对来说针对性强了,但往往难度太大,不能面向全体,效果还是不好;第四轮复习是中考题测试,还是让学生一味的做题,学生面对七门课程的试卷无暇应付。
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修改复习计划,将许多计划中老师讲的内容让学生去整理和归纳,注重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与互助。我计划在第一轮复习中采取给出考点,让学生梳理总结知识点,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考点,并针对考点小组内找两道典型的题目练习,我指导学生把握中考中的重要考点和常考考点,并结合学困生转化中的“一二一”活动,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和记忆。第二轮复习资料让学生有选择的去做,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同,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我只要求他们做比较简单的题目,鼓励他们做一些中考热点的练习;而大部分学生,则要求他们基本完成复习资料的题目,各小组中将不会的题目整理探讨,实在不会的交老师解决;而对于一部分优等生,我则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复习资料,帮助其他同学复习,适当给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探讨。第三轮复习中,精简专题练习,根据培训中常考考点和分值较大的题目设计专题,以中等难度题目为主,争取在中考中有所突破。
总之,这次培训将给我们带来指引性的作用,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把握了中考的考点和命题方向,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复习计划,也对今年的中考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相信在今年的中考中,化学成绩一定会有所突破。
作为教师,在紧张而忙碌的中考复习教学中,需要不断创新,“怎样教重于教什么”,通过策略的适当选择和调整,真正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系统复习,让学生在复习中不走弯路,关注班级每一个学生,形成冀英中学特色的复习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使复习在最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效率。真正地做到:让每一节课都为中考服务,每一节课都为学生的明天负责。
初三每一位老师在领会此次研讨会精神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复习计划,减少复习的盲目性。老师们又结合个人体会,共同探讨出一些提高本学科复习有效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如:教学中注重双基,循序渐进,还要结合学生实际,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训练和指导;进一步把分层教学等策略落到实处,注重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与互助;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我只要求他们做比较简单的题目,鼓励他们做一些中考热点的练习;而大部分学生,则要求他们基本完成复习资料的题目,而对于一部分优等生,则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复习资料,适当给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探讨等,实现高效复习。
开研讨会本身也是一种全省同学科教师的交流机会。见到老朋友是一种幸福,结交一些新朋友亦是一种快乐。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就是一种收获。其实,不断的学习才是一种提高自己的真正路径。
老师们出发时披星戴月,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但大家心里却是暖暖的。因为这次培训将给我们带来指引性的作用,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把握了中考的考点和命题方向,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复习计划,也对今年的中考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们相信今年中考成绩一定会有所突破。
教师参加小学数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周末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分为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和对教学活动的评析以及教科研成果汇报等,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平均数》时,老师用到了中国男篮的身高,《探索完全图》时利用超级画板的动画技术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小学数学学科研讨会心得体会
很荣幸在12月9日和10日参加了工作室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研讨会”活动。这次活动由工作室的6位老师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进行了授课。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名授课教师感觉更是荣幸。每次课后都能听到吴正宪老师的精准的点评。只有两天的培训生活,但给我的教育教学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两天的学习,给我的冲击力很大,下面就将我的心得体会和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教师要关注课堂细节。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教学工作是一项细之又细的工作,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好每一项细小的工作,只有细微之处做好了,课堂才能出彩。比如在白金梅老师的课堂中,她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时,三角形用的是完全一样但是她把两个三角形的颜色设计成不一样的,这样通过拼一拼,学生很直观的就能看出这个新的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这一个细心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关注儿童。正如吴老师所说:“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一定要想着儿童,把儿童放在第一位。”我们也知道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可我们在具体的操作时真正的想过儿童吗?我的回答是:很少。每次只想着自己的课堂中怎么讲解学生才能明白,很少想学生会怎么想。而且在课堂中也设法保护儿童的心灵。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学生。就比如那天我在课堂中很随意的对学生的统计图评价:“你这样做不科学”,真的也许就这么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不再愿意积极的参与学习。所以我想在我以后的课堂中要更加细心的去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快乐积极的参与学习。
第三教师要学会放手。课堂是学生的阵地,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不要再积极主动的去做裁判员。而要学会把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平等的对话和辩论,让出错的孩子心服口服,让他们在辩论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中要变换角色,要做到:变师说为生说,变课堂为学堂,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老师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提,老师只要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就足够了。
第四教师要读懂教材。曾有人这样说过:“开车怕路不熟,教书怕教材不熟”,我们只有读懂了教材,知道它的设计意图,我们才能更好的利用教材、驾驭教材。比如说我执教的《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就没读懂教材,看着例题就觉得只是给学生教会一格表示两个单位和半格的处理就可以了。当吴老师在评价时,我才知道了教材除了我领悟到的这个意图之外,还有德育思想的渗透: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细心的人,让学生体验做统计的人的不容易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数学课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有思想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研读教材,读懂它蕴含的意义,只有我们读懂了教材,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才能高效。
最后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以前我每节课都很认真的准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从来也没想过:这节课学生的困惑在哪里?我上这节课的困惑是什么?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和自己的困惑?但在这次活动中的说课环节,让我对自己的备课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我之前的备课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到位,在接下来的备课中一定要首先想学生的困惑和自己的困惑,想解决困惑的方法是什么?这样我的备课工作就更完善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也能提高一点点了。我想只要我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我会不断的前进的,只要不停下脚步,总有一天会走到别人的前面的。
总之两天的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把学到的用到我的教学工作中,争取我的课堂高效。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20xx年xx月xx号,我有幸参加了保山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一天的时间先后聆听了2位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和精彩的讲座,让我颇多感悟,受益匪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尤其是下午罗明亮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罗老师让我看到了这是一节非常有深度的课;还有早上的潘小明老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我想给听课的每位教师留下的不仅是佩服,我想更多得还是反思,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交流。
两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在课前的谈话中就让学生被老师吸引,对老师非常感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打破课堂常规。
两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我想这点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反思,如潘小明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一个(X,X),这足以说明课堂中重视了生成的资源。
三、教师巧用教育机智。
在每节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五、探究活动充分。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潘小明老师在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时,让每个学生尽情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所在位置,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每个人描述的方法和顺序不一样,所以不能使人明确同一事物的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明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再从具体的列和行中确定描述位置。
六、合作学习扎实有效。
合作学习为探求新知提供了一条捷径,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造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们把合作学习都放在知识的难点和疑点上,在学生解决有困难时采取,老师在有难度的问题处理中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通过合作互相交流意见,避免了因匆忙而只能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其次是合作中分工要明确,以个人优势的发挥来促成整体的完美。另外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是老师的突出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观点;老师有充足的耐心,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和每次外出学习一样,带着记的满满的笔记和激动踏上回家的路,但这次收获更多的是反思。
每次听到成长二字,总感觉那已经是离我很远很远的事了,已至中年的我还会有什么成长空间?所以每听到这个词我都是怀着抵触的情绪,从心底里拒绝成长。可这次的学习却让我彻底从自己的世界里惊醒,这次最具成长力教师25位候选人中有9位的教龄是20xx年以上的,估计他们和我的年龄也差不多,他们都能怀揣梦想,满腔热情,信心十足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为何如此颓废如此不思进取呢?我也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也在无怨无悔的付出,为什么却很少有成功的喜悦?今天我才知道是惰性让我内心一直在固执地拒绝成长。就像我想唤醒的学生一样,我就是那些个任老师怎样唤醒,都依然在沉睡的学生,“任你喊我千百遍,我却沉睡没听见。”
人,作为一个有意识、有思维、有思想的生命精灵,成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当我们停止了成长,恐惧成长,产生了成长惰性,就会让我们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也无法体验到生命的精彩,幸福似乎永远在彼岸。当我们有了惰性,最想得到的就是安居于无思无虑。我们不思虑于读书,没有心思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不愿通过反思总结梳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得失。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害怕被检查,害怕被评价,害怕突破性被听课。由于长期的懒惰,我们无法窥见到自我的成长力量,我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缺乏自信。这样的职业生活让我们无法体验到生命的'幸福。就是这种长期的懒惰思想,让我一直在拒绝成长,让我在自己的教育路上停滞不前,让我失去了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让我没有勇气去突破自己的局限,当然,我也不能从心灵内部体验到生命的喜悦。
今天,是这些最具成长力的老师唤醒了我,是武凤霞老师的那句“今天的我们永远比明天的我们年轻”唤醒了我。是啊,我该清醒过来了,再不清醒再这样浑浑噩噩,我的教育生命真的就要结束了。追求成功的路上,没有年龄之分,没有职称之别,只要问心无愧,只要努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要坚持和这些有渴望的人一起走在教育的路上不放弃,即使没有破茧成蝶的绚烂时刻,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却也欣赏了一路走来的沿途风景。等停下脚步回头望去,我可以笑着对自己说“这条路,毕竟我走过。脚印虽浅,却也留下了无悔的痕迹。”
我不再抵触成长不再拒绝成长,而要勇敢打开心门,接受风雨接收挑战。就像小草,虽低至尘埃,却也要在春天努力生长!
教育研讨会后的教师心得体会
4位用户关注
6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3位用户关注
5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6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