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关爱学生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15篇优秀的关爱学生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爱学生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
—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学生就是关爱未来。对学生赤诚的关爱,是人民教师起码的品质,让我们做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
学校教育不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
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二、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把身心系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为教书育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关爱学生的
教师是以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做人为职责的专业工作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爱每一位学生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爱每一位学生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那今天我们怎样做才算是一名好老师呢?
一、爱教育
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心理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工作中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和需要。
二、要快乐
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也许因为压力而感到烦恼,但是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因为只有快乐,才能始终保持一种****,只有快乐,才能将心中的温暖与欢乐播撒。成长必须经历痛的里程,但痛并快乐着更是一种成长。
三、热爱学生
好的教师必须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第一心得范文网爱是一种****,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的“爱”是真诚的。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做到一视同仁。教师的“爱”是公正的。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教师的“爱”是严格的。严师出高徒。爱学生就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中有度,真正地做到宽严相济。教师的“爱”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教师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四、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渊博的学识
教师要时刻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如果不具备广博的学识见闻,学生问你问题你竟不曾听说过,反而要向学生“取经”,这可大大折损了教师的威望和形象。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加上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才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在教学中主次分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做到深入浅出,收放自如,游刃有如,保证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教师的最高评价莫过于学生在课堂上求知若渴,第一心得范文网手机版赞赏和佩服的眼光了!五、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现代教育。所以做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大胆突破,敢于向传统挑战,提出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培养其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式的需要。
总之,老师只要本着一颗心,去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专业,敢于去创新,做个在平凡的岗上有追求的老师,向学生捧献真诚的心,和学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老师。
关爱每一位学生心得体会2
学校教育不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二、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
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第一心得范文网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的坏习惯。
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把身心系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为教书育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爱每一位学生心得体会3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范文写作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师爱是有原则的、公正的、理智的,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的、偏袒的,师爱是关爱性与严格要求的有机统一。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加困难。师爱必须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认识性理解和感情性理解。前者是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者是指教师徐展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的忧伤,痛苦和实际需要。师爱还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缺乏自信,他们更需要教师的体贴信任和鼓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师爱的作用,切实把握好师爱的分寸,潜心付出,爱严结合,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学生应有的回报。
有人说:“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范文网通过和学生几年的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我不禁想起“循循善诱、潜移默化”这些成语,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就像春天的阳光去融化冰雪一样,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一步步诱导,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
经常听到家长诉苦,孩子大了,叛逆了,不听家长的话怎么办?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的严训或说教,要想办法在生活中慢慢渗透教育,人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只要真心关爱,孩子会受到感化的。当然,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在我平时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当学生做了一些触犯规则性或不道德的措施时,我一定会及时指出其错误,并严厉要求其改正,以后不准再犯。其他一些不是原则性错误,我会尽量耐心开导,不伤害学生的情感。所以有的学生总说对我是又“爱”又“恨”。在课余,我经常多与学生亲近,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开玩笑,一起唱歌,其乐融融……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里的“心”是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的爱心。充满关爱的心是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是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充满关爱的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护送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关爱每一位学生心得体会4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甚至组织全班同学来冷落他,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
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这样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
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受到的斥责、冷遇比较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很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之下。
二、要学会宽容学生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杨磊的男生,是后来转学来的,可以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优点,对学习马马虎虎,在班里更是横行霸道,一般任课老师对他不闻不问,只要不影响自己上课就行,一开始,我也本着这样的态度,可是,杨磊并不因为我的不理睬而在课堂上遵守纪律,我们终于闹僵了,有好几次,因为他,我非常生气批评他,看着我生气了,他非但不害怕,反而洋洋自得,这更让我火上浇油,我俩几乎是成了仇人。就这样过了很久,假期里的一天,我和一位同学逛街,杨磊从正面走过来,我们几乎是同时怔了一下,在我还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杨磊喊了一声“李老师好”,而后,对我很自然的笑了笑,走开了。
我呆呆的站在原地,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胸是那么狭窄,还不如一个小的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杨磊相处得很快乐,我再也没有因为学生的过错而发过火,因为,在我的学生身上,我发现了一种宽容的美德。在生活中,两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或许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存在如此多的矛盾和摩擦。具有宽阔的胸襟是人的美德,这一点对于教师而言,则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另外,教师的这种宽容的美德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极易波动,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教师是他们人生的指路人,要做好正确的引导。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生生活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几乎没有经受过挫折,感情非常脆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另外,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给予的时代,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奉献,面对家长的无私给予,老师的默默奉献,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指出体验和表达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应,他认为忘恩负义是情感病态的明显标志。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重视孩子思想教育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啊,如果现在的孩子不懂的回报,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那我们的社会还怎样向前发展!合格的人才,不仅是指具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排除学生心中的烦恼,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多关心学生的精神状况,努力完成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塑造,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有很多学生把将来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他们崇拜自己的老师,关注自己老师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做出评判。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学生问我们问题时,我们答错了,或者是不会,学生就会露出惊愕的表情,“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吗?”是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是永远也难不倒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变化迁怒于学生。
有的教师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这样做也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调查表明,学生更喜欢那些能带病坚持上课,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坚强的老师,如果老师做的还不如学生,就会对老师不信任,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伟大而高尚的,他们甚至认为老师就应该是完人,圣人,没有缺点,从不犯错误,学生的这种认识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以上是《关爱每一位学生心得体会》的第一心得范文详细内容,涉及到学生、教师、自己、他们、教育、老师、一个、我们等范文相关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师爱是有原则的、公正的、理智的,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的、偏袒的,师爱是关爱性与严格要求的有机统一。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加困难。师爱必须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认识性理解和感情性理解。前者是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者是指教师徐展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的忧伤,痛苦和实际需要。师爱还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缺乏自信,他们更需要教师的体贴信任和鼓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师爱的作用,切实把握好师爱的分寸,潜心付出,爱严结合,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学生应有的回报。
有人说:“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几年的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我不禁想起“循循善诱﹑潜移默化”这些成语,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就像春天的阳光去融化冰雪一样,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一步步诱导,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经常听到家长诉苦,孩子大了,叛逆了,不听家长的话怎么办?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的严训或说教,要想办法在生活中慢慢渗透教育,人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只要真心关爱,孩子会受到感化的。当然,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在我平时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当学生做了一些触犯规则性或不道德的措施时,我一定会及时指出其错误,并严厉要求其改正,以后不准再犯。其他一些不是原则性错误,我会尽量耐心开导,不伤害学生的情感。所以有的学生总说对我是又“爱”又“恨”。在课余,我经常多与学生亲近,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开玩笑,一起唱歌,其乐融融……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里的“心”是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的爱心。充满关爱的心是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是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充满关爱的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护送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心得二: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学生就是关爱未来。对学生赤诚的关爱,是人民教师起码的品质,让我们做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
心得三: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学校教育不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二、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把身心系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为教书育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教至今,虽然只有3年,却感触颇多。刚毕业的我就走上了班主任的工作岗位。这对一个刚刚走出校门、不善言谈的我,可算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那时的我凭着一颗赤诚之心,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学生身上。通过这两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更加了解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关爱学生的重要性。
一、“关爱学生”是教育的永恒呼唤。
教育的本质追求就是“关爱学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教师只有充满爱,才能真正从内心去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表现的最高境界,是否关爱学生是衡量我们师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关心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高尚的师德情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师爱是激发学生奋发成才的巨大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没有爱,何谈教育?
二、“关爱学生”蕴含丰富的内涵。
公平教育的核心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公平公正的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依法维护学生权利,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失误,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要尊重学生,因为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开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三、“关爱学生”需要教师身体力行。
教师的工作是用心灵来哺育心灵,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悲天悯人的温暖心怀。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又要求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克制怒火中烧的好性情,有足够的耐心。因为教师的好脾气对于当好教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的真正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尊重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不断实践。
关爱每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一直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准则,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会一如既往的认真贯彻执行。因为关爱每个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所在。
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学生就是关爱未来。对学生赤诚的关爱,是人民教师起码的品质,让我们做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学生就是关爱未来。对学生赤诚的关爱,是人民教师起码的品质,让我们做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
学校教育不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 教师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二、 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
心得一:关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甚至组织全班同学来冷落他,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
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这样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受到的斥责、冷遇比较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很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之下。
二、要学会宽容学生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杨磊的男生,是后来转学来的,可以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优点,对学习马马虎虎,在班里更是横行霸道,一般任课老师对他不闻不问,只要不影响自己上课就行,一开始,我也本着这样的态度,可是,杨磊并不因为我的不理睬而在课堂上遵守纪律,我们终于闹僵了,有好几次,因为他,我非常生气批评他,看着我生气了,他非但不害怕,反而洋洋自得,这更让我火上浇油,我俩几乎是成了仇人。就这样过了很久,假期里的一天,我和一位同学逛街,杨磊从正面走过来,我们几乎是同时怔了一下,在我还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杨磊喊了一声“李老师好”,而后,对我很自然的笑了笑,走开了。我呆呆的站在原地,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胸是那么狭窄,还不如一个小的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杨磊相处得很快乐,我再也没有因为学生的过错而发过火,因为,在我的学生身上,我发现了一种宽容的美德。在生活中,两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或许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存在如此多的矛盾和摩擦。具有宽阔的胸襟是人的美德,这一点对于教师而言,则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另外,教师的这种宽容的美德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极易波动,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教师是他们人生的指路人,要做好正确的引导。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生生活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几乎没有经受过挫折,感情非常脆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另外,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给予的时代,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奉献,面对家长的无私给予,老师的默默奉献,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指出体验和表达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应,他认为忘恩负义是情感病态的明显标志。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重视孩子思想教育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啊,如果现在的孩子不懂的回报,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那我们的社会还怎样向前发展!合格的人才,不仅是指具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排除学生心中的烦恼,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多关心学生的精神状况,努力完成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塑造,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有很多学生把将来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他们崇拜自己的老师,关注自己老师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做出评判。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学生问我们问题时,我们答错了,或者是不会,学生就会露出惊愕的表情,“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吗?”是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是永远也难不倒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变化迁怒于学生。有的教师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这样做也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调查表明,学生更喜欢那些能带病坚持上课,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坚强的老师,如果老师做的还不如学生,就会对老师不信任,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伟大而高尚的,他们甚至认为老师就应该是完人,圣人,没有缺点,从不犯错误,学生的这种认识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心得二:关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师爱是有原则的、公正的、理智的,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的、偏袒的,师爱是关爱性与严格要求的有机统一。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加困难。师爱必须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认识性理解和感情性理解。前者是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者是指教师徐展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的忧伤,痛苦和实际需要。师爱还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缺乏自信,他们更需要教师的体贴信任和鼓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师爱的作用,切实把握好师爱的分寸,潜心付出,爱严结合,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学生应有的回报。
有人说:“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几年的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我不禁想起“循循善诱﹑潜移默化”这些成语,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就像春天的阳光去融化冰雪一样,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一步步诱导,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经常听到家长诉苦,孩子大了,叛逆了,不听家长的话怎么办?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的严训或说教,要想办法在生活中慢慢渗透教育,人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只要真心关爱,孩子会受到感化的。当然,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在我平时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当学生做了一些触犯规则性或不道德的措施时,我一定会及时指出其错误,并严厉要求其改正,以后不准再犯。其他一些不是原则性错误,我会尽量耐心开导,不伤害学生的情感。所以有的学生总说对我是又“爱”又“恨”。在课余,我经常多与学生亲近,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开玩笑,一起唱歌,其乐融融……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里的“心”是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的爱心。充满关爱的心是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是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充满关爱的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护送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心得三:关爱学生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
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学生就是关爱未来。对学生赤诚的关爱,是人民教师起码的品质,让我们做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
心得四:关爱学生
学校教育不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二、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把身心系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为教书育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心得五:关爱学生,师德修养的灵魂
从教至今,虽然只有3年,却感触颇多。刚毕业的我就走上了班主任的工作岗位。这对一个刚刚走出校门、不善言谈的我,可算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那时的我凭着一颗赤诚之心,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学生身上。通过这两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更加了解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关爱学生的重要性。
一、“关爱学生”是教育的永恒呼唤。
教育的本质追求就是“关爱学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教师只有充满爱,才能真正从内心去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表现的最高境界,是否关爱学生是衡量我们师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关心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高尚的师德情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师爱是激发学生奋发成才的巨大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没有爱,何谈教育?
二、“关爱学生”蕴含丰富的内涵。
公平教育的核心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公平公正的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依法维护学生权利,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失误,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要尊重学生,因为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开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三、“关爱学生”需要教师身体力行。
教师的工作是用心灵来哺育心灵,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悲天悯人的温暖心怀。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又要求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克制怒火中烧的好性情,有足够的耐心。因为教师的好脾气对于当好教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的真正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尊重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不断实践。
关爱每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一直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准则,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会一如既往的认真贯彻执行。因为关爱每个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所在。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倔强、不听话、不爱学习。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特别需要老师的热爱、关心、帮助和信任。一个被教师所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倔强、不听话、不爱学习。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特别需要老师的热爱、关心、帮助和信任。一个被教师所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一、 学生对老师的不够尊重的态度有时并不是冲老师本人而来的,他可能正因情绪不佳,找不着机会发泄自己的情感。如果老师不能冷静理智地对待和处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老师需要用自己博大的胸怀、诚挚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宽容学生一时的不当,并努力探究这种外在表现的深沉原因,运用自己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适时地给予疏导和并通。
二、 要细心的观察,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很多学生的心理、想法并不直接暴露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捕捉、发现、了解,善于分析和探究学生的深层心理动机,找出问题症结,抓住教育引导学生的最佳契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 学生所产生的一些困惑和心结,可能远远大于教师所了解的程度。学业上困顿时,生活上不如意时,交友不当时,与老师相处不融洽时,与父母关系不良时,面对竞争压力不善调节心情时,等等,都有可能产生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使学生感到难于启齿,故而在灵魂深处隐瞒下来,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就会积淀产生一些严重心理问题。但无论何种状况,学生总会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对自己的心理有所显露。这时,教师更应慎重处理,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关爱,耐心细致地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引导家长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今年的暑假里,我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记忆。也对我之后的人生有了很多的启发。这件事情就是我跟着我哥去参加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参加这次活动是我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我听说,我们要去到很远很远的深山里去。那里可能没有电,也没有网络,所以,我怕我忍受不了那样的环境。但是在我哥的极力劝阻下,我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所以,让我有了这样一次不一样的体验,我最应该要感谢的一个人就是我哥。
其实,在很早之前,我哥就一直有关注那些留守儿童方面的信息,有做过很多次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说实话,我还挺敬佩我哥的,心中有所想,就会马上付出行动。
而这一次,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这场活动是网上的一个爱心人士发起的,因为知名度不高,所以这场活动只有几个人参与。但是活动整整筹备就筹备了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我们要号召大家捐献他们很多买来却从来没有用过的物资,然后再把他们捐赠给大山里的孩子,并且这些东西都是要我们亲自送过去。筹备了一个月之久,虽然收集到大家的爱心并不是很多,但多多少少也算是对孩子们有所帮助的。在出发给孩子们送物资之前,我和我哥还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了很多的新衣服。
在到达__大山之后,我算是领悟到了什么叫艰苦的环境。这里的小孩,基本上都是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回来一次,甚至有一些是已经没有了父母,他们都是靠着自己的能力独自生存着。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女孩,只有十三岁,但是她就已经学会了炒菜做饭,学会了独自一人生活撑起一个家,她还有一个哥哥和弟弟,哥哥在外面打工,所以就是她一个人带着弟弟生活,她自己都还是小孩,却已经承担起了大人的责任。我去给她送好吃的时候,她却把东西都留给了她弟弟,自己没舍得吃。但是要知道她们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次荤菜,更不用吃这些零食。给他们送衣服的时候,我看到他们身上的衣服基本上都是缝缝补补好多次,穿了好几年,都还穿在身上的衣服。在看到这些后,我突然就觉得自己的生活过的是有多么的奢侈。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了留守儿童的含义,也坚定了我要把这样的活动继续参与和进行下去的决心。
今年春节,妈妈带我到乡下大舅公家拜年。
汽车徐徐的进入了山坳里的一个小村子,走下车子,感觉比我们家里冷多了。我跟着妈妈走进了村子,听见路边的一扇小门突然打开,看到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他黑黝黝的脸,脸冻得通红,脸上还有刮裂的伤痕,看着他期盼的目光,好像要告诉我什么似的,这个时候,他已经走到了路上,往我们身后张望了下,然后就沮丧着低头,往回走,靠在了自家门口。我从自己包中找出爱吃的零食,挑了一块德芙牛奶巧克力想递给他,我拉着他的手,他冰凉的手冷得像冰块,寒冷从我的手指传递到手臂穿透到我的心脏,我手不经意的弹了回来,自己打了一个寒颤,我吓了一跳,他不作声楞了一下,我难为情的再次把巧克力放入他手心中,并说:“给你吃。”说完我便跑入妈妈怀里,害羞地回头看看他,他好奇得看着手中的东西,又看看我笑了。这时候我发现,他身上穿着一件有些偏大的新衣服,脚上是一双白色的球鞋,他拿着巧克力,转身进了屋。
下午的时候,我走到村头,碰到了刚才的小男孩,我就过去与他聊天。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他每次听到有汽车进村,就会跑出去看,希望是爸爸妈妈回来了,结果每次都是失望的回来。其实过年前爸爸妈妈就寄了新衣服,新鞋子给他,打电话告诉他,今年还是不能回家过年,希望他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读书。我问了大舅公,他告诉我这个村子里大部分的小孩子都是常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在外地打工,有些是好几年才回家一趟。我突然感觉,我能理解那天小男孩冰冷的手是怎么回事了,他眼中的失落透露着没有父母陪伴的孤独与想念,他多么希望父母来看看他,与他说说笑笑,给他的童年留下一丝温暖。
妈妈告诉我,有一个词语专门描述这个现象——留守儿童。想想自己,年幼时白天骑在爸爸头上玩耍,晚上躺在妈妈怀里听着故事睡觉。有了父母的陪伴与呵护,欢声笑语整天包围着我长大。长大时,爸爸接送我上学,妈妈辅导我知识。回家后我上网查了资料,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据。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又缺少安全教育,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与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我相比,那些留守儿童多么的可怜啊!
每一个孩子,都如植物一样,需要充足的阳光给予温暖,这样才能健康的成长。爸爸妈妈就是支持孩子们成长的那一缕阳光。我呼唤长期在外的家长行动起来,时常回家看看,一个甜蜜的笑脸,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久违的电话,就会解冻孩子冰冷的心,让他们身心健康。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呢?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几篇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关爱学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呢?我以为,首先应加强师德教育,以每位教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改革创新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以下从几方面谈谈对此的粗浅认识。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有效发挥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教师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如果我们能看到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兴衰,那么,教师就不仅是谋生的职业,而是在从事光辉而神圣的事业,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应像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魄与气概。只有基于这样高品味精神境界的信念,教师才能支撑起乐业、敬业的精神。也只有是拥有这样的精神特质的教师,才可能把教师职业不仅看作是为国家尽道德义务的形式,而且看作是发挥个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形式,从而树立起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的师德观念,为教育立功、立德、立言,为自我的完善而自尊、自慰、自豪。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学习研究、探索创新,锐意改革,为学生的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而努力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二、敬业爱生,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要想有效发挥教育的影响力,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学生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对待教育信息是有选择的,他们有正常的心理需要,渴望理解与尊重。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
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动的发展。爱岗敬业,还表现在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关注。传统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分数、优秀率、及格率。而今,我们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心理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才是对学生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三、遵循教育规律,勤奋学习,探索创新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要有真才实学。如今社会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信息手段的介入,使学生的接触面扩大,对知识的需求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在增加,教师原有的知识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进修培训,不仅要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更要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同时还必须涉猎相关学科和前沿学科,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信息技术,并应用到教学上,提高教学效果。
四、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珍重全力
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如竞争中涌现了大批专家型教师,大批星级教师;展现了大批教育教学成果,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珍重合力。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而是教师群体与家长,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只有在获取共识的前提下的教育合力作用下,教师的劳动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当代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
五、严格自律,以德立教,以身立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教师处于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是先于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理论和丰富的科技知识,而后成为教师的;教师教育的对象,相对地是一些年纪轻,阅历少,知识欠缺的人。因此,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做人和与人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为人师表。
首先,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第二,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教师要善于继承、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体现中国特色,显示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优势。教育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既要打好人文基础,又要打好科技素质基础。
第三,教师要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时代和国情特色要求教师不但自身懂法,还应教育学生守法。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收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做出表率。
综上所述,良好的师德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它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因此,它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调节、影响作用。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审视师德的内涵和价值,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养,塑造自身的形象,铸造新一代的师魂,把中国的教育推向新的辉煌!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关爱学生,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学习关爱每一个学生永不言弃》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学习了《学习关爱,每一个学生永不言弃》,学后深有感触。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主动采取适当形式去靠近他们栽培他们。总之,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并在合适的机会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获得自信信,并逐步把兴趣迁移到学习中去。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我们怎样让每个孩子身上的太阳熠熠发光、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摆在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课堂上优先对待后进生,尽量多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后进生,用眼神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回答不出问题时,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的眼光。回答正确时,投以赞赏的目光、真切的笑容和热情的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取得进步的喜悦,大大加强其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另外,上课速度适当放慢,让后进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后进生是班集体组成部分,教学效果应当追求全班整体效果,顾及其反应。如讲重点内容时,切实做到放慢速度,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给其充分思考时间,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其真正掌握知识。对后进生的关心爱护一定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的。作为一名教师,精心呵护和培育孩子的自信心是极为重要的。自信受到成功率的制约,一个人的`自信度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的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多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然后分层设置问题,多给那些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信任、尊重、赏识学生,让学生永远自信。信任对方如同于赋予对方另一种生命的感觉。教师面对自己的学生,首先要对其充满信心,相信他们都能做得很好,并努力创设条件和机会促使每个孩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除此,每一个老师都要尊重学生,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为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学习环境,不要随便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相信:老师的赏识和肯定能增强后进生学习的内部动力。通过学习,个人认为:只要我们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多和学生沟通,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生活方面的指导员、人生路上的导航员。那么,每一个后进生都能充满自信,产生巨大的内部学习动力的。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成功者”,身为教师,别轻易放弃便是了。
尽管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已经结束却总让我忍不住将思绪飘向远方,毕竟无论是活动期间的经历还是这些留守儿童的模样都深深烙印在自己的脑海中,至少当这群孩子念叨自己父母的时候令我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因此这次意义深远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令身为大学生的自己心生感慨。
当我们初次来到这个村落的时候还在谈论着活动期间将会经历些什么,毕竟平时谈论或者在电视上看到有关留守儿童的话题远不如亲眼见到震撼,那一双双充满殷切期盼与困惑不解的眼神与我们对视以后才觉得自己的想法过于肤浅了,毕竟如何去关爱留守儿童从而帮助到他们才是自己关心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把控好关爱的方式以免因为些许举动伤害了他们幼小而敏感的自尊心,正如弱势群体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善意的同情而受到伤害,所以在活动之初我们便尽量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从而真正融入他们的内心之中,实际上当我们从这个村落眺望远方唯一的进出口以后难免会在内心感到十分震撼。
正如在电视看到的'一般许多留守儿童闲来无事都会在村口眺望远方,当我们接近并想要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似乎遭到拒绝,但是我们能够体会到留守儿童在村口位置眺望的时候或许在思念着自己的父母吧,在他们的内心中这条小小的路或许便是自己父母回来看望的唯一路线吧,尽管平均一年只有一次或者更少却依旧无法阻隔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相比之下能够经常和父母联系甚至嫌弃他们唠叨的大学生是拥有宝库尚不自知。
也许是为了给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才会让这群留守儿童的父母选择外出打工,为了节省路费有的甚至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回来看望自己的孩子了,似乎每年给家中寄钱便成了留守儿童得知父母消息的唯一渠道,扪心自问他们的父母也希望能够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进行照顾,然而家庭的贫困导致前往外地打工似乎成为了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方式,在我们同情留守儿童遭遇的时候也应该反思如何做才能够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可以得知的便是我们拜访的这群留守儿童不过是庞大群体中的一部分罢了,正因为如此才会让这种触目惊心的事实成为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也许身在校园享受父母关心的我们从未想过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应该如何自处,但是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学习的机会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关注这类问题才能够帮助到留守儿童。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完美心灵的塑造者。所以,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我。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职责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所以,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我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仅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能够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此刻“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高,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仅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能够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此刻他对自我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必须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仅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我,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我,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所以教师应当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职责、有义务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经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完美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15位用户关注
10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4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1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