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心得体会 > 教学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栏目

价值观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

发布时间:2022-10-29 热度:8

【导语】价值观教育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8篇优秀的价值观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价值观教育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价值观教育心得体会

【第1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正确价值观

第一心得范文网精心整理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正确价值观》,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一心得范文网精心整理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正确价值观》,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今天我站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议正式召开,结合活动的展开,我向党组织汇报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请党组织批评指正。

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开始,就有两个题目摆在我眼前:第一,为何要加进中国我党;第二,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我党员。经过参加入党积极份子培训班和自我学习实践,我基本上已解决了这两个题目。刚才***同道的发言让我有了更加深入的感受,从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到成为一位合格我党员,其中饱含着她对党的非常酷爱和虔诚,饱含着她执着的信念和辛苦的汗水。经过努力奋斗,她不但从组织上加进了党,更从思想上加进了党,是我们入党积极份子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经过学习范文写作,我有这么几点不成熟的感受:一是加进中国我党,动机态度要端正;二是加进中国我党,密切联系群众不能忘;三是加进中国我党,长时间坚持最重要。

动机态度要端正,就是要建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坚定自己的***主义信念。入党不是宴客吃饭,更不是为自己捞政治资本的门路工具。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惜牺牲一切,建立起正确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端正入党动机。

密切联系群众不能忘,就是要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党章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上风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章关于党的最大政治上风和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的论述,振聋发聩,发人深醒。当前我站展开的“两转变、两服务”活动是为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作展垫、做预备。两项活动的展开是我站响应党中心、国务院和局党组的号召,进一步梳理职能、转变作风、联系群众,推动我站事业向前发展。

长时间坚持最重要,就是要永久用一位合格党员的要求来坚持规范自己。成为入党积极份子,其实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位我党员党;成为一位我党员,其实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成为一位合格的我党员。贵在长时间坚持、锲而不舍。要能将党的要求与自己的平常工作紧密结合,时刻不忘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体现党员同道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是一位合格的我党员。

对比局党组和站班子的要求,看着身旁的榜样,作为一位积极份子,思想汇报专题我下定决心:要严格依照局里和站的要求,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比本身,进一步查找自己的不足,以***同道为榜样,加强学习、勤奋工作、踏实做人,将自己融进到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中往,成为一位合格我党员。在事业获得进步的同时,个人也能得到进步和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寻求和个人价值。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正确价值观

【第2篇】教育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近期,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较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有机整合的多元的价值体系,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贴近百姓,易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作为教师,学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就要深入研究我们要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呢?我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

首先,育人先要育己,教人先要强己。我们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培育自己的学术和人格魅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素质是关键。

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设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学习、科技、文体活动,让我们在践行活动中,深化认识,践行体会,从而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正确的行为影响人。另外,我们要重点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让学生从“做人、学习、生活”中的的基本小事做起,做到“做有样,行有规,言有范”,倡导学生多阅经典,提炼经典。在学习、生活中认同“核心价值”指导自己行为。

总之,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从自身岗位出发,特别是教师,更应该明确身上传播文化与文明的职责。以后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身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教育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第3篇】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政治和法律制度和警察人员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央委员会的深刻把握的一七六中全会精神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武装政法干警思想,提出要组织“忠诚,为人,只是,廉洁”的政治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看出,从中央委员会的关注程度,提高综合素质的政法干警的渴望,在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作用的认识。

我是一个基层司法助理员,领导的领导下,我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委员会的通知要求,努力探索学习活动的本质要求。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的结论是,这项活动是建立和加强了主要矛盾政法干警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使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方向中的作用。一个词:价值取向决定成败。

首先,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反应。在实际工作中,更强调的是认识物质的反应,反应的大小决定的司法行政工作的程度。10年前,司法行政系统可以一穷二白,基层司法所不适合剪还乱,有地方行政制度,也有司法行政制度,薪酬是多数乡镇政府发布。工作人员称为“杂牌军”也不为过。但在这种情况下,司法行政系统的前辈为什么能坚守岗位,为司法行政系统开启弹簧门。在“忠诚,为人,只是,廉洁”的价值观,没有优惠的待遇,他们依靠良心和职业道德,依托“忠诚”两字。因此,正确的价值观是工作的保证。

其次,正确的价值观,决定作用还体现在工作提供方法和方向。一件事情的成功不仅在于你的起点,更在你的方向。开玩笑说:“有2,南沿成功的某人,一个向北走成功的铌。说正经的,但我们可以看到,从方向的成功或失败的重要意义。”忠诚,为人公正,廉洁”,执法官员和警察核心价值为政治和法制工作的掌方向,与核心价值武装政法干警,可以做“弱明志,宁静致远,政法干警司法行政系统,明天将是更好的。具体表现为:

第一,“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司法系统前辈们为什么能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坚守岗位,靠的就是“忠诚”二字。心中有了忠诚,我们就会相信司法行政系统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第二,“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是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他解决了政法干警工作为了谁,工作依靠谁,工作相信谁的问题。有了人民大众的支持,政法系统必定有春天。

第三,“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这是职业要求,是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如果司法不公正,伤的是水源,后果不堪设想。可见“公正”作为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一点都不为过。

第四,“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

最后,建立和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是更好地促进政治和法律工作的开展。的理论不能束之高阁,价值观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人民的忠诚,公正,诚实和警察官兵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研究也在正确的价值观,实施全过程的工作,高标准,党赋予的任务和人民的高品质,接受党和人民的审查形式的创新活动。峰寺峰寺司法其实我开展研讨会的联合工作,“发扬传统,在执法人员的坚定信念”主题教育活动,党的300问“知识竞赛活动,由台湾群众的监督和其他形式,丰富教育活动。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第4篇】核心价值观教育心得体会

敬爱的党组织:

根据中、省、市政法委关于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自己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市司局和县局总体安排要求,努力去探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要求。通过参加大学习和大讨论,我总结认为此次活动开展的非常有必要,如何树立和增强政法干警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起到一种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忠于党的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干警,要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执法为民,服务发展,就必须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价值观,不讲求优厚的待遇,讲求的应该是良心和职业道德,践行的应该是“忠诚”二字。因为正确的价值观是工作的保证。

其次,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工作实践。一件事情的成功不仅在于你的起点,更在于你的方向,因为正确的方向对于事情的成败意义重大。“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就是为政法系统工作掌方向的,用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政法干警可以做到“淡薄明志,宁静致远”,司法行政干警素质提高了,工作做好了,司法行政系统的明天才会更美好。这是因为:

第一,“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司法系统前辈们为什么能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坚守岗位,靠的就是“忠诚”二字。心中有了忠诚,我们就会相信司法行政系统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第二,“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是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政法干警的执法理念。他解决了政法干警工作为了谁,工作依靠谁,工作相信谁的问题。有了人民大众的支持,司法行政系统必定有更好的春天。

第三,“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这是职业要求,是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如果司法不公正,伤的是水源,后果不堪设想。可见“公正”作为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一点都不为过。

第四,“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

最后,要学用结合,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政法工作更好的开展。理论不能束之高阁,价值观更不能建“空中楼阁”,“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与自己的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学习也要创新活动形式,把正确的价值观贯彻于工作的全过程,把“忠诚、为民、范文网公正、廉洁”一定带到工作中,努力完成司法局的各项业务,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时刻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汇报人:

日期:xx年x月x日

核心价值观教育心得体会

【第5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导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是国家的未来,培育小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对国家的发展和命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影响长期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中提出了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这是我国本质规定以及社会要求的根本体现,对每一位公民的道德以及行为进行规范。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加强校园文化宣传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宣传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为文化阵地的解说员,向教师和其他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班级的展板、展台以及学校的展室将学校活动的照片、成果以及优秀的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校的文化特色,明确学校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以学校为荣,促进学生与学校共同进步。展台与展板是班级内部的,是将班级中学生的绘画、书法、平时作业等进行展示,促进学生潜力的开发,并且突出班级的文化特色。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校中的走廊等展示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古今人物的优良品质、古诗、论语等,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中

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课堂的重要作用,实现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学生。课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以及课后作业写作等都是培育人品行的重要过程。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理论知识,还需要强化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意志能力。良好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也是和谐风气形成的过程,和谐的课堂能够使教师得到学生的信任与理解,教师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关怀下能够实现显著地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并利用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评价。

三、强化教师的引导带头作用

在小学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带头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应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自觉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者,发挥引导和带头作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从小开始,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强化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会使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受益。小学阶段的学生以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愿意在学习和生活中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在工作中应注重自身道德建设,建立素质型的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师德的提升,使教师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四、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主题活动的教育,小学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按照相关要求,设计形式多样、主题明确鲜活的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借助于传统节日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根据各年级的特点使德育内容更加规范化。教育活动的内容要与学生相贴近,强化其可行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不同活动的主题,普及和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价值判断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五、加强家长与学校的互动学校可以与家长进行合作互动,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使家长能够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同时完善学生的家庭档案,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促进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的共同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使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比较强,这时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够为今后的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积极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第6篇】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

卡尔-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核心,是要做真实的自我,我认为这就是儒家的诚,儒家的诚,不是坚定不移的善良,不是服务的热忱和意愿,而是与智慧一体的,这种智慧,能够回到生命体验的实质,能够呈现中庸之道之后的事实。这种忠于内心情感原则,就是诚。儒家讲“诚则明也,明则诚也”,诚就是事实,明就是智慧,既然是事实,就不会有欺骗,既然是智慧,就不会受人愚弄。但是,要做真实的自己,要体现自己的真性情,不是那么容易的,做真实的自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终极的目标。

做真实的自己,就不会有委曲求全的感觉,自然是可以长久的。做真实的自己,对生命的态度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态度得到的体验,使个人感觉对生活的胜任感和力量感,甚至是美感。

如果老师回到真实的自己,学生自然回到真实的自己。一个人,回到真实的自己,周围的人也会回到真实的自己,“同气相求”,相互吸引的法则如此。

回到真实的自己,其中一个的问题,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价值观。说到价值观,我就想到人生的信条,但是卡尔罗杰斯关于价值观的理论,大大丰富了价值观的内容,就人格教育来说,这是重大的突破。

今天我们面临的价值观危机不是源于我们丧失了价值观,而是我们的价值观与人生经验的矛盾和分离,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对错,我们的价值观与事实不符,不符合社会现实,不符合自己的经验,一定是我们的价值观错了,我们的价值观错了,社会的价值观就错了,我们是社会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是对社会直接产生影响的部分。价值观错了,人格出现分裂,痛苦和抱怨就产生了。

关于价值观

生物体通过行为表现出对某个客体或者目标的偏好性,这种偏好性称为操作性价值观,他不需要任何认知和概念性思维的参与,仅仅是有机体通过选择某客体、拒绝某客体的价值选择。好像把蚯蚓放在y型迷宫里时,蚯蚓就会选择往光滑的一边爬,而不会选择铺有砂纸的一边,这就是操作性价值。

比如,我的孩子生下来就喜欢吃脆性的凉菜,喜欢吃酸的东西,有的孩子抓岁,多次抓相同的东西。

操作性价值观也可以处理复杂的事情。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把20多种食物放在婴儿面前,孩子自己会取符合自己身体健康的食物。

第二种价值叫构想价值,也就是机体对文字符号(佛法称为名相)客体的偏好。比如“真诚至上”的信念,就是一个构想价值。

通常我们的道德信条都是构想性价值观,可能不是自己真正喜欢和接受的,是虚假的,是“高要求”的,但是我们跟着它走了,久之我们自己也分不清楚,什么是真实的自我,什么是虚假的自我。

案例:一个大孩子去抢小孩子的东西,小孩子不同意,结果大孩子咬了小孩子一口,小孩子的东西被抢走,大哭。这时候,小孩子的妈妈非但不保护自己的孩子,反而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不哭,你要学习孔融让梨,把你的东西让给哥哥玩。”小孩子由于没有得到安慰,一直哭个不停,妈妈对孩子孩子说了六次要学“孔融让梨”。小让大,是妈妈的价值观,但是在小孩子的眼里看来,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人被咬了还要忍让,天理何在!

构想价值观越接近操作价值观,合理性越好。比如,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应该是物权主人优先原则,别人要用自己的东西,是要经过自己同意的。这种价值观是否会让孩子长大后变得自私呢?回答是否定的。一个物权得到尊重的人,他因而更有安全感,更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一个从小物质不匮乏的人,他成人后,精神层面的匮乏感就弱,大方的可能性就很大;小孩子的自私得到满足,物权主体资格得到尊重,他就会逐渐变得慷慨。所以,儒家提倡先满足一定程度的自私,来塑造一个人为公的精神。真正的贪欲,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贫乏,这是一种负面的力量。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要大方”的教育,有可能从此就走上虚假的自我,这种人是“优秀”的,但是也是紧张的,这种紧张,感召来的人和事,终究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人生的际遇大多不够理想。有天,我对我对一位常做善事且对孩子严格的朋友说:“以你的为人来说,积了德给子孙后代,你的孩子会很有作为,但是他的人生多半是不幸福的。”

关于构想价值观,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那么“己所欲”呢?要慎施于人。

最后一种叫客体价值,就是从客体可取性方面考虑,而不管是否为他人所接受。比如:失去自我的父母,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以为给孩子的关注越多越好,结果成了关爱强迫症,让孩子痛苦不看,但是却总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

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

【第7篇】幼儿教学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

卡尔-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核心,是要做真实的自我,我认为这就是儒家的诚,儒家的诚,不是坚定不移的善良,不是服务的热忱和意愿,而是与智慧一体的,这种智慧,能够回到生命体验的实质,能够呈现中庸之道之后的事实。这种忠于内心情感原则,就是诚。儒家讲“诚则明也,明则诚也”,诚就是事实,明就是智慧,既然是事实,就不会有欺骗,既然是智慧,就不会受人愚弄。但是,要做真实的自己,要体现自己的真性情,不是那么容易的,做真实的自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终极的目标。

做真实的自己,就不会有委曲求全的感觉,自然是可以长久的。做真实的自己,对生命的态度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态度得到的体验,使个人感觉对生活的胜任感和力量感,甚至是美感。

如果老师回到真实的自己,学生自然回到真实的自己。一个人,回到真实的自己,周围的人也会回到真实的自己,“同气相求”,相互吸引的法则如此。

回到真实的自己,其中一个的问题,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价值观。说到价值观,我就想到人生的信条,但是卡尔罗杰斯关于价值观的理论,大大丰富了价值观的内容,就人格教育来说,这是重大的突破。

今天我们面临的价值观危机不是源于我们丧失了价值观,而是我们的价值观与人生经验的矛盾和分离,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对错,我们的价值观与事实不符,不符合社会现实,不符合自己的经验,一定是我们的价值观错了,我们的价值观错了,社会的价值观就错了,我们是社会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是对社会直接产生影响的部分。价值观错了,人格出现分裂,痛苦和抱怨就产生了。

关于价值观

生物体通过行为表现出对某个客体或者目标的偏好性,这种偏好性称为操作性价值观,他不需要任何认知和概念性思维的参与,仅仅是有机体通过选择某客体、拒绝某客体的价值选择。好像把蚯蚓放在y型迷宫里时,蚯蚓就会选择往光滑的一边爬,而不会选择铺有砂纸的一边,这就是操作性价值。

比如,我的孩子生下来就喜欢吃脆性的凉菜,喜欢吃酸的东西,有的孩子抓岁,多次抓相同的东西。

操作性价值观也可以处理复杂的事情。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把20多种食物放在婴儿面前,孩子自己会取符合自己身体健康的食物。

第二种价值叫构想价值,也就是机体对文字符号(佛法称为名相)客体的偏好。比如“真诚至上”的信念,就是一个构想价值。

通常我们的道德信条都是构想性价值观,可能不是自己真正喜欢和接受的,是虚假的,是“高要求”的,但是我们跟着它走了,久之我们自己也分不清楚,什么是真实的自我,什么是虚假的自我。

案例:一个大孩子去抢小孩子的东西,小孩子不同意,结果大孩子咬了小孩子一口,小孩子的东西被抢走,大哭。这时候,小孩子的妈妈非但不保护自己的孩子,反而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不哭,你要学习孔融让梨,把你的东西让给哥哥玩。”小孩子由于没有得到安慰,一直哭个不停,妈妈对孩子孩子说了六次要学“孔融让梨”。小让大,是妈妈的价值观,但是在小孩子的眼里看来,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人被咬了还要忍让,天理何在!

构想价值观越接近操作价值观,合理性越好。比如,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应该是物权主人优先原则,别人要用自己的东西,是要经过自己同意的。这种价值观是否会让孩子长大后变得自私呢?回答是否定的。一个物权得到尊重的人,他因而更有安全感,更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一个从小物质不匮乏的人,他成人后,精神层面的匮乏感就弱,大方的可能性就很大;小孩子的自私得到满足,物权主体资格得到尊重,他就会逐渐变得慷慨。所以,儒家提倡先满足一定程度的自私,来塑造一个人为公的精神。真正的贪欲,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贫乏,这是一种负面的力量。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要大方”的教育,有可能从此就走上虚假的自我,这种人是“优秀”的,但是也是紧张的,这种紧张,感召来的人和事,终究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人生的际遇大多不够理想。有天,我对我对一位常做善事且对孩子严格的朋友说:“以你的为人来说,积了德给子孙后代,你的孩子会很有作为,但是他的人生多半是不幸福的。”

关于构想价值观,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那么“己所欲”呢?要慎施于人。

最后一种叫客体价值,就是从客体可取性方面考虑,而不管是否为他人所接受。比如:失去自我的父母,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以为给孩子的关注越多越好,结果成了关爱强迫症,让孩子痛苦不看,但是却总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

价值观的演变与回归

操作性价值观不只是婴儿有,一个人格成熟的人,总是以操作性价值观为主导,所以孟子讲,一个成熟的人,即大人,是“保其赤子之心”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从婴儿来看,婴儿有如下现象:

婴儿饥饿时不舒服,会哭,会大声而明确的表达出来(成人经常撒谎)。

食物是美好的,但是婴儿吃饱以后,不再留恋和喜欢,甚至表现出厌恶,从来不会占有食物(成人不是这样)。

婴儿喜欢被关注、拥抱等能够带来安全感的行为。(成人喜欢被拥抱的情况极少,要选择对象)。

婴儿喜欢来自于自己身体的新奇的体验,即使发现自己的脚趾头都会快乐,探索性和好奇心都很强(成人变得保守呆板)。

婴儿不喜欢苦味,疼痛和突发的巨大声响(成人有改变)。

可以看出,婴儿的操作性价值观,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价值判断过程,而不是一个不变的固定系统。正如对同一种食物,他有时喜欢,有时厌恶,他喜欢安全和轻松,但是为了满足好奇,他又可以放弃这种环境。这种价值,来自内部的天然的感觉,是一种本有的智慧。不象我们成人,被父母的意愿,宗教的经文、某个领域的权威或者广告宣传所左右。婴儿喜欢清楚地知道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哪个人对他好哪个人对他不好。而成人很多时候不知好歹,不知主次,相反,成人的的价值判断很多时候都是僵化、无效和不明确的,成人是怎么从婴儿完美而有效的价值判断状态退变的呢?

婴儿需要爱,他也同样爱父母,对父母表现出无限的忠诚性,所以他为了爱改变自己。比如,一个孩子喜欢扯姐姐的头发,他觉得听到姐姐又哭又闹很开心,但是家长会给他惩戒。多次以后,他就会形成一个概念,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好,坚持自己的偏好,可能失去成人对自己的爱,拒绝爱的行为,是反生命的。他会把别人的价值判断内化,变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为了爱,他远离了自己先天的判断机制,放弃了自己的内部评价,以别人的价值预设引导自己的行为。

案例

一个男孩,从小梦想自己成为艺术家,但他感觉到父母更愿意他成为一个医生,于是他迁就父母,表示有意向成为一个医生,这时候,父母给他更多的爱和鼓励,他成为医生的意愿逐渐坚定起来,进入医学院以后,他很多科的成绩都不及格,咨询师发现从智力上看,孩子完全有能力取得好成绩,但是,事实相反。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他疏离了自己天然的判断机制,疏离了内心的判断过程,自己从来都没有真正想过要当一名医生。对另一个孩子来说,则有可能是自己想当医生,最后顺从了父母的意愿做了艺术家,同样是悲剧。

当今社会严重的心理问题,与自己的价值判断有直接的关系,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所以面临选择时不果断,总是受到情绪上面的困扰,一但选择,选择的或者得到的又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美国,卡尔.罗杰斯对师范学校的学生做了调查,问:如果你们成为老师,最想教给孩子的价值观是什么,结果他们列举出了“说话用词恰当”、“不用非正式的口语”、“干净”、“遵守纪律”、“按照老师的指导做事”、“老师的指导要说一不二”等等,卡尔.罗杰斯为这些准老师感到汗颜。反观我们自己,也是把那些掩饰自己胆怯的经验,把那些禁锢我们自己的规条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而不是尽量保留孩子们本有的智慧。

个体为了保持得到爱、赞赏和自尊,不惜把自己的价值评判权拱手让人,个体从小就不信任自己的经验的可靠性,不相信仅仅靠自己就可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从别人那里学来一堆构想价值观,不管自己的这些观点多么背离了自己的真实体验!因为这些观点不是自己的,所以显得生硬、不能变通。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把环境中的与自己生命经验无关和事实矛盾的价值观,盲目地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价值观的病态内化,举例如下。

性欲和性行为是罪恶的。每年有很多青少年因为缺乏对性的了解和认识,造成上百万人未婚先孕。(误区来自道德常识)

(通过实践发现,大人坦荡地告诉孩子生命的由来,孩子自然就不讲粗话,可以顺利地解决早恋问题。儒家讲“食色性也”,从来不回避性这个问题,目前中国的结婚年龄,可能是历的,所以性压抑的时间很长,由于缺乏对性问题的正确认识,有些人即使体验了性生活,偏执的性观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又把这些错误的观念复制给后一代。我不是提倡性泛滥,而是希望早些告诉孩子关于性和生命来由的真相,可淡化孩子们跨越性禁区的成就感,通过实践发现,孩子们都表示明白这层道理后,更能妥善对待性问题,以后有机会再举相关案例。关于性于心理行为的关系,《夏山学校》的尼尔,理解很彻底,辅导方法趋近于完美,大家可以阅读相关章节。回想起自己初中时候的生理老师,讲到有关性的章节时,总是紧张兮兮的。很多老师自己对性问题都缺少承认事实的勇气。)

已经内化的社会价值观的误区

挣钱越多越好。(来自社会,已经深刻影响到家庭)

人们最需要学习的是知识,这是精英与平庸的区别。(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

浏览和娱乐性、探索性的阅读不被人认可。(来自学校)

紧跟潮流很重要。(来自于媒体和商业广告)

爱自己周围的人是美德。(来自于宗教)

竞争比合作好。(来自于商业公司)

产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来自于商业宣传)

南怀瑾先生讲,人格独立,要“卓尔不群”,但是有多少人做得到呢?似乎没有人提倡过,人类作为个体,更应该相信自己的感觉和信念,我们都活在人云亦云之中。佛法提倡自己的本有的智慧,提倡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就是超越思维的感觉,但是知之者甚少,很多人都落入宗教的窠臼,可叹。

机遇

当我们寻求内在的独立,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时,转机就出现了。心理辅导发现,自主意识的出现,自己准备做真实的自我时,治愈就开始了,这是所有有效心理辅导的共同特征。当我们感到自己是活生生的人,感到有趣,感到胜任,感到自豪,我们就会慢慢珍惜和欣赏自己的方方面面,慢慢地敏锐于自己每时每刻的感受和反应,这就是活在当下,活在感觉而不是活在思维里,自我的觉醒就开始了。如此,我们会对自己的体验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甚至与自己的体验融为一体,我们的价值取向将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婴儿期的价值取向又重新出现,即来自内部感觉的的特异性的、情境性的反应能力,这比笼统的道理强过百倍。这样,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可以趋近于知时知量,趋近于中庸之道。

对于外部的价值观,我们也是要考量的,但要批判性地看待,它只是参考,远不如我们的经验和直觉更有用。对待外部的价值观,就像服中药,要看它是否能够恢复或者强化机体本有的运转机制。

成熟的人格体现

理想的价值观:我们既能调动丰富的经验与认知功能,又能相信来自自己身体内部的真实的感受。

对于成熟的个体来说,价值判断的趋向于客体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自己主体的需要,使自己更完美,更富有,更强壮。这听起来是自私的,是否会损害到人际关系?事实上,美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有足够真实自我感的人,他自然会保持自利利他的平衡,由于他的人格的稳定性,更能够给他人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与人保持亲密而互助的关系。纯粹的利己和利他,都会给人压力,从而产生人际关系的疏离感,良好而轻松的人际关系,是平等而互利的。成熟的人的价值判断,果断的特质与婴儿相似,但是前者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参考。

有时候,即使人格成熟的人,价值判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判断就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态度,正视自己的缺点,允许自己犯错误,就会更好地在错误经验里学习,使我们的判断模式不断趋近于完善,从而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如果我们信任自己,运用自己的感觉和直觉做判断,将比单纯地使用理论知识更为明智;一个完整人格的人所做的判断,要比单独的一个头脑所做的判断要敏感准确的多。

卡尔.罗杰斯根据自己研究发现,所有人格健全的人都心胸开阔,价值取向都是有利于个人、周围的人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给孩子爱和自由,得到重视,能够自由体验生活时,他来自自我的价值导向就会出现,成人也是如此。

我们不需要哲学家和统治者或者牧师从外界强加一个普适的价值观到我们身上,相反,做真实的自己,就可以从我们的经验中,浮现出普适的价值观,在把这种价值观,与《论语》诸书做个对照,发现圣人的语言,不是说教,而是可以印证我们自己真实的感受。所以我们批评社会价值观同时,更多地要从自己做起,这是现实可行的。

对自己了解多少,对社会就了解多少,自己改变多少,世界就改变多少。

幼儿教学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

【第8篇】幼儿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

卡尔-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核心,是要做真实的自我,我认为这就是儒家的诚,儒家的诚,不是坚定不移的善良,不是服务的热忱和意愿,而是与智慧一体的,这种智慧,能够回到生命体验的实质,能够呈现中庸之道之后的事实。这种忠于内心情感原则,就是诚。儒家讲“诚则明也,明则诚也”,诚就是事实,明就是智慧,既然是事实,就不会有欺骗,既然是智慧,就不会受人愚弄。但是,要做真实的自己,要体现自己的真性情,不是那么容易的,做真实的自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终极的目标。

做真实的自己,就不会有委曲求全的感觉,自然是可以长久的。做真实的自己,对生命的态度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态度得到的体验,使个人感觉对生活的胜任感和力量感,甚至是美感。

如果老师回到真实的自己,学生自然回到真实的自己。一个人,回到真实的自己,周围的人也会回到真实的自己,“同气相求”,相互吸引的法则如此。

回到真实的自己,其中一个的问题,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价值观。说到价值观,我就想到人生的信条,但是卡尔罗杰斯关于价值观的理论,大大丰富了价值观的内容,就人格教育来说,这是重大的突破。

今天我们面临的价值观危机不是源于我们丧失了价值观,而是我们的价值观与人生经验的矛盾和分离,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对错,我们的价值观与事实不符,不符合社会现实,不符合自己的经验,一定是我们的价值观错了,我们的价值观错了,社会的价值观就错了,我们是社会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是对社会直接产生影响的部分。价值观错了,人格出现分裂,痛苦和抱怨就产生了。

关于价值观

生物体通过行为表现出对某个客体或者目标的偏好性,这种偏好性称为操作性价值观,他不需要任何认知和概念性思维的参与,仅仅是有机体通过选择某客体、拒绝某客体的价值选择。好像把蚯蚓放在y型迷宫里时,蚯蚓就会选择往光滑的一边爬,而不会选择铺有砂纸的一边,这就是操作性价值。

比如,我的孩子生下来就喜欢吃脆性的凉菜,喜欢吃酸的东西,有的孩子抓岁,多次抓相同的东西。

操作性价值观也可以处理复杂的事情。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把20多种食物放在婴儿面前,孩子自己会取符合自己身体健康的食物。

第二种价值叫构想价值,也就是机体对文字符号(佛法称为名相)客体的偏好。比如“真诚至上”的信念,就是一个构想价值。

通常我们的道德信条都是构想性价值观,可能不是自己真正喜欢和接受的,是虚假的,是“高要求”的,但是我们跟着它走了,久之我们自己也分不清楚,什么是真实的自我,什么是虚假的自我。

案例:一个大孩子去抢小孩子的东西,小孩子不同意,结果大孩子咬了小孩子一口,小孩子的东西被抢走,大哭。这时候,小孩子的妈妈非但不保护自己的孩子,反而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不哭,你要学习孔融让梨,把你的东西让给哥哥玩。”小孩子由于没有得到安慰,一直哭个不停,妈妈对孩子孩子说了六次要学“孔融让梨”。小让大,是妈妈的价值观,但是在小孩子的眼里看来,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人被咬了还要忍让,天理何在!

构想价值观越接近操作价值观,合理性越好。比如,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应该是物权主人优先原则,别人要用自己的东西,是要经过自己同意的。这种价值观是否会让孩子长大后变得自私呢?回答是否定的。一个物权得到尊重的人,他因而更有安全感,更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一个从小物质不匮乏的人,他成人后,精神层面的匮乏感就弱,大方的可能性就很大;小孩子的自私得到满足,物权主体资格得到尊重,他就会逐渐变得慷慨。所以,儒家提倡先满足一定程度的自私,来塑造一个人为公的精神。真正的贪欲,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贫乏,这是一种负面的力量。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要大方”的教育,有可能从此就走上虚假的自我,这种人是“优秀”的,但是也是紧张的,这种紧张,感召来的人和事,终究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人生的际遇大多不够理想。有天,我对我对一位常做善事且对孩子严格的朋友说:“以你的为人来说,积了德给子孙后代,你的孩子会很有作为,但是他的人生多半是不幸福的。”

关于构想价值观,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那么“己所欲”呢?要慎施于人。

最后一种叫客体价值,就是从客体可取性方面考虑,而不管是否为他人所接受。比如:失去自我的父母,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以为给孩子的关注越多越好,结果成了关爱强迫症,让孩子痛苦不看,但是却总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

幼儿教育心得:价值观与人格教育培养

《价值观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