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观后感 > 观后感
栏目

有观后感的课外书(8篇)

发布时间:2023-07-02 热度:24

【导语】有观后感的课外书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8篇优秀的有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观后感的课外书,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有观后感的课外书

【第1篇】《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小学生观后感

一节班队课,老师给我们观看了有关《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的视频,主要是从《大学》《中庸》《周易》《论语》等,通过其中的名言警句和道德模范,有诚实守信的赵书兵、义务指路的谢亮、见义勇为的黄菊萍,其中最感动我的是奋不顾身,下水救人的赵子元。

《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有一片段是说下水救人的赵子元,有一天,一位小男孩失足落水,路过河堤的赵子元看到后,奋不顾身,忘记了自己腿脚不方便,救人心切,急急忙忙的走向河堤的护栏边,纵身跳下河去救人,跳入河中,眼看一条无辜的生命即将被河流冲走,赵子元迅速的游往那名小男孩身边,抱起他游向河岸,幸亏救得及时,那名男孩很幸运地没被河流冲走。由于赵子元这种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将自己的生死置身事外,一心只为救人的行为,领路人十分敬佩,都纷纷说:“大哥,你真厉害。”而赵子元却说,再厉害也没有李爷爷厉害。

原来赵子元这种行为是受李爷爷传染的,童年时,李爷爷也是这样,一天,一辆车冲向一位小孩,李爷爷看见后,不顾生死,推开那位小孩,就这样,李爷爷的手臂受伤了!但他却十分幸庆,因为那位孩子没事,正是如此,赵子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决定向李爷爷学习。

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自己,虽然同情落水的人,但没这个勇气,而且更不敢冒着生命危险下去救人,可能只会袖手旁观,连怎样救人的想法都没有,只会瞎着急,着急得来,一条生命即将从世界消失。所以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和行为,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我们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怎会顾得了别人,因此我们应该帮他人求救或报警。

这段视频让我懂得了:“以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应该号召身边的人去学习,见义勇为,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到的。”

《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小学生观后感

【第2篇】有关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

我的父母不仅仅能关心我的成绩。我认为,妈妈最看重我的是意志品质等超出成绩之外的教育。

从小,妈妈就教我读写记,只要有空她就会在我旁边看书,久而久之,我也认为读书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儿,便会和她一起探讨,读读记记,妈妈特别支持我买书,而且直到现在,我们还时常在一起学习《每天一个感悟》《三分做人七分做事》《好爸爸 好孩子》诸如此类的书使我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与其说是这些书本教会我怎么做人,不如说是妈妈教会我怎样面对生活……

而爸爸呢,他最讨厌的事情也许就是面对文字了,可是,只要是我在家,电视机爸爸就从不开,电脑从不碰,我一放学回家,就能看见他在看杂志、看报纸,虽然他很厌烦这些,也许他看那些东西只是看图罢了,可是这更加使我懂得爸妈对我的良苦用心。

我们家里,厕所洗衣机上有书、沙发边有书、床头有书厨房冰箱上有书,甚至墙上还挂着一面白板,上面写着名人名言,时常更换。家里的书有上百本,每本我都看过好几遍,但是这也让我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的,喝杯水能用上半小时,原因是手里拿着书,有时候,看着看着就什么都忘了。

父母不应该溺爱孩子,惯到最后,孩子就会变得娇生惯养,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我爸爸就不这样,什么事情他都只让我本身去面对,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爷爷奶奶灌输我的就是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等等。所以我们家所有人都是经常督促我要明确本身奋斗目标。

可是我认为,作为家中的晚辈,最重要的就是要孝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每个人都在幼儿园时就背过,可是又有几个真正做到的呢?

有很多人说,其实最重要的教育,不是学校的成绩,而是最基本的家庭教育。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一直以来,我的爸妈不管在家庭,生活,还是为人处事上,都是我最好的榜样,给我最受益的人生哲理。我相信这都将是我人生中最无穷的资产。

有关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

在南宫实验教书的日子,过得很快,总是会遇见课很多的日子,不但自己的身体受不了,就连学生都有点儿反常了,总觉得怎么这个老师老是来呀。所以我得想办法哄着学生把作业写完了,然后就是小奖励了。当然,塑造一个学生的思想更重要,所以我更倾向于让他们看些关于感恩或者励志的短片。

今晚,在20班给学生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里面一位位获奖少年都才是上中学的样子,却在家里已经是顶梁柱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或者爸爸。当第一位孩子从家乡推着爸爸出发,跨行500多里,只是为了去上海给爸爸看病。当记者问他的时候,他却说,不累,只是觉得这样有他们陪着就很幸福。当看到有一个姑娘照顾生病的妈妈时,他的那种乐观感动了我,她说,当时条件好的时候她觉得买很多好吃的东西是一种幸福,但是,自从生病花完了家里所有的钱之后,她觉得看到妈妈还活着,还在身边,那就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才是最需要做的。

尤其看到最后一队姐弟出现的时候,我突然觉得那位姐姐特别的伟大,为了每次减轻弟弟背篓里的重量,她都要弟弟走在前面,然后,趁其不备,从背篓里拿出一些东西放到自己这里,而弟弟也为了给姐姐减轻重量,他会在未背起背篓的时候,骗姐姐说天上有飞机,然后偷偷往自己的背篓里放一些重物。见过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大的总是让着小得,结果小的孩子会认为所有别人的帮助和施舍都是理所当然。然而这位姐姐,用她的行动帮助弟弟实现了更加正确的人生观,让他勇于承担,会感恩,一个十几岁的姐姐把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弟弟培养成了家里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感动于他们的孝心,可是我更觉得姐姐对弟弟的塑造会更加重要。一个姐姐在牢记妈妈的嘱托(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弟弟)的情况下,对弟弟的性格完成了良好塑造,让他知道了,在这个家里,都是顶梁柱,让他知道,在这个社会上,只有自己努力才会成就,没有谁会一味迁就,一切都得靠自己。所以,在姐姐外出上中学时,11岁的弟弟才会独自撑起一个家,并且自豪的说,我和姐姐管的一样好。加油,那位姐姐,好样的,小伙子。

只是不知道,同样是中学生的这些孩子们,能否在感动的背后读出更多的内涵。

有关《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

【第4篇】《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你有所呼 我必有应

你有所呼 我必有应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最近,身边的同事们貌似都在追剧,《我的前半生》或者是《楚乔传》,还是《军师联盟》?而一部特殊的记录片──央视的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却牢牢地霸占了我的遥控器。

在原本的想象中,此类题材的影片可能会是条条框框、四平八稳的感觉,但是看后才发现,影片旁白气势磅礴,拍摄视角高屋建瓴,分析论点鞭辟入里,这部片子让人耳目一新、激情澎湃,强烈建议大家一睹为快。

“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这一系列时代之问,发人深省;“一个惊艳世界的中国故事,正悄然萌动,徐徐开启……”汇聚万众同心的中国梦使得我们热血沸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四个字更是督促我们加快改革的脚步。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十集的主题词是:人民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的原创性思想。接下来就是一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变革。努力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影片中,镜头从凉山州的“悬崖村”,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田头,到广西龙州县下冻中心小学教室,内蒙古兴安盟林业职工家门口,到处都可以看到习近平主席温暖的身影,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人民的牵挂。医改,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但是从来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中央深改领导小组走访调研实际情况、出台政策性文件、推广先进经验。既涉及立柱架梁的宏观布局,也包括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真材实料”。群众表达诉求,改革及时做出回应。有媒体报道了儿童就医难问题,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输液像是流水线,仅仅两个月后,《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审议通过;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伴随着诸多的新需求,中央随即决定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基本医疗保障网的搭建,医药、医保、医疗的三医联动,取消药品加成,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组合拳频频出击,最难啃的“硬骨头”考验着改革者的魄力和智慧。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们,有建言献策的责任,也有贯彻落实的义务,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正在缓缓展开。

此外,在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过程中,我还得到一个意外的“彩蛋”,那就是收获了诸多的经典语录,感受到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现附部分内容,与君共分享,你我细品读。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每有大事,必相咨访。

有责先有权,用权必担责。

让法之所向,成为民之所盼。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你有所呼  我必有应

【第5篇】雷锋的微笑电影心得体会500字 雷锋的微笑2022观后感有哪些

《雷锋的微笑》这部电影让我们感触颇深,我们看到了一个无私奉献的解放军形象,看到了“傻子”精神对于社会的正能量影响。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雷锋的微笑电影心得体会500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雷锋的微笑电影心得体会500字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雷锋的微笑》,让我感触很多,雷锋叔叔短暂而又平凡的一生,我被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特别是雷锋的微笑那样可爱。

雷锋叔叔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今天该完成的任务绝不拖到明天去完成。在生活中,他省吃俭用,连一毛五分钱的汽水都舍不得买,只喝自己的白开水;袜子穿破了,他补了又补,也不舍得买新的袜子穿,而是把节省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人民和战友生病的母亲。在为人民服务活动中,他帮助正在新建的小学校运砖、帮助风雨中行走的老大娘和小朋友遮风避雨,却也不留姓名,他的品德是多么的高尚啊。

今后,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帮助同学,课堂上仔细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在生活中,不乱花零用钱,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食物。向雷锋叔叔那样,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愿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绽放《雷锋的微笑》!

雷锋的微笑20xx观后感有哪些

雷锋,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虽然来到这个世界普普通通,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却在人们心中烙下了一块儿深深的印记,雷锋的名字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高悬在中华民族现代史的荧屏上,被亿万人民所敬仰,所熟知。

他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的行动,为我们民族的史册上又添了几分厚重,几分秀丽。

雷锋的道德,在于他默默奉献,无心索取,在于他俯首甘为儒子牛,她就像一支蜡烛,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勿以善小而不为,雷锋行动在践行”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事,也没有发明出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物品,他做的仅仅是一些大家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让大家永久记住了他。

他以22岁的生命长度,做了许许多多的事,帮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一切使他的生命更有好处,让他的生命得到了无限延伸!比如:有一次,雷锋从乡下到城里,途中遇到一对老夫妇,他们已经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饿得爬不起来了,雷锋看了,就把身上的食物,水都拿了出来递到老夫妇的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两位老人吃,身旁的路人看到雷锋这样做都说雷锋傻,周围的人都摇着头走开,嘴中还嘟囔着。雷锋不顾别人的冷言冷语继续救老人。过了几天,老人最后康复了……,这些普通的小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雷锋,他不高大,不富有,也没有过多的时间,但却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关键时候说“能”,伸出他温暖的大手,可如今有许多人却对此不屑一顾。嘲笑他的人也许是学者,也许是富翁,但是再多的钱财,再多的所谓的知识,他们的精神都是空虚的,雷锋他也许是贫寒的,但他的精神却异常富有。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六十年代初唱响祖国神州大地的歌曲,是对雷锋精神的真实写照。这首歌曲耳熟能详,一向被人们传唱,人们唱着这首歌,奋战在一个火红的年代。

其实,我们身边也处处有着活雷锋他们为人民奉献着,付出着……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是雷锋的化身,他们即使在非典时期也忠于职守,尽管家里有着生病的孩子也要尽医生的职责;校园里的老师是雷锋精神的化身,他们把自己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盼望着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马路上的清洁工是雷锋精神的化身,他们不顾风吹雨打,不嫌脏,不怕累,一心把马路打扫干净,减少意外的发生,也使环境得到了净化……雷锋精神在那里得到了彰显。

雷锋精神伟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琐碎;神圣,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当国家利益遭到损失时,“雷锋们”挺身而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雷锋们”倾力相助;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不统一时,“雷锋们”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

雷锋是完善人格净化心灵的楷模,我们新一代人就就应做到助人为乐,也许你只是一滴水,但你也能滋润一片土地;也许你只是一粒粮食,你也能哺育有用的生命!让我们学习雷锋,让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

伴随着春风,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秀丽的春天,纪念雷锋叔叔的日子也来了,雷锋多么伟大的名字阿!五十个春秋过去了,人们仍然在怀念着雷锋,呼唤着雷锋精神。

怀想着生活,阳光给予大地的是温暖;雨水给予万物的是滋润;而雷锋精神给予我们的是奋斗的激情和拼搏的人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久坚守你自己的岗位……

每一次当我想起雷锋事迹,就想起了这样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着自己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以前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够像雷锋一样永久的那么富有爱心,永久的那么真诚善良,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那么无悔的付出。

雷锋他那广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那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代代祖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永久的自豪。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雷锋精神就像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指明灯,引领我走向未来,我相信我的未来也必须是完美的,是充满光明的前程。

雷锋精神是被世人所景仰所学习的,也是促进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动力。

因此我认为我的前途不再渺茫,所以我必须会努力奋斗,创造光明未来,实现人生价值,不管在以后的道路中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我都不会轻易放弃的,而是学会努力去挑战困难,克服困难。

即使我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中有太多的坎坷和崎岖,我也要去勇敢的应对一切,因为我相信不管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学会坚持,坚持就是力量,坚持就是一种胜利,坚持就能到达你人生理想中成功的彼岸。

我们要以学习雷锋为好榜样,树立人生目标,展望未来,最后我愿雷锋精神代代传,也愿雷锋精神永放光彩,雷锋精神一路伴我茁壮成长。

雷锋的微笑电影心得体会500字 雷锋的微笑2022观后感有哪些

【第6篇】第23届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人物心得体会有哪些,观后感怎么写

第23届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于昨天在北京举办,通过直播,我们了解到获奖人物背后的感人故事,那些感动与震撼让我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第23届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人物心得体会有哪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23届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人物心得体会有哪些

青年有担当,国家才有希望

从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起,每年的5月4日我国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来纪念青年节。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更是为了纪念在这场运动中发挥重要先锋作用的青年群体。如今的青年群体虽生活在和平安逸的年代,但应谨记先辈们的努力与付出,更应该承担起国家建设的重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人,纵然时代环境改变,品格却应与五四时期青年才俊一脉相承,少点浮躁,多点儿承担,承担起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青年应该无畏。勇气是承担责任的重要部分,没有勇气的人难以担当重任。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无所畏惧,面对国家利益被出卖的局面,毅然与北洋政府、帝国主义抗衡,这是怎样的勇气啊!当代青年人面对安逸的环境,很多已经没有了勇气,在家靠父母,无所事事。青年人的勇气,是面对不平之事仗义执言,是面对不公之事直抒胸臆,以五四青年节为出发点,唤醒青年人的勇气,这是国家发展的持续动力。

青年应该友爱。友爱和团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凝聚力,团结友爱应从青年人做起。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始终存在不团结的现象,这导致西方国家、日本,对我们国家不断地侵略,就是抗日战争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仍有许多人出卖国家、背叛同胞,这导致我国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人民颠沛流离。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民一心团结起来驱逐外来列强、打倒反动派,才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才真正“站起来”了。如今,中国正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更需要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团结一心,为中国发展做出努力。友爱的前提是有爱,青年人的心中该是充满“爱”的,对父母、对家庭、对职业、对国家,青年人心中有爱,国家就能更好地发展。

最重要的是,青年应有担当。周总理自青年时期起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担当,当代青年人也该树立远大志向,自觉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担。

青年人承担起国家的希望,国家的发展就有了光明;青年人承担起国家的未来,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观后感怎么写

在一线战场奋力拼搏的田丰毫无疑问是一名合格的缉毒战士,但他还有不为人知的“学者”一面。田丰介绍,流入重庆的毒品,一直都主要来源于“金三角”,如何有效的遏制毒品从中缅边境流入,他认为可以进行精确分析形成文本供同事间交流。在云南缉毒战线工作期间,他一方面侦办案件,一方面开始收集涉缅毒品案件的特点和应对方法。田丰自豪的说,在边办案边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全长4060公里的整条云南边境线,他都走过。20xx年,田丰调研整理的《涉缅贩毒案件特点及应对措施》一文出炉,被评为20xx年度全国优秀毒情调研报告二等奖。

除《涉缅贩毒案件特点及应对措施》一文,田丰还有另外论文分别在国家级期刊和省部级刊物上发表。其中,他起草的《全国治理利用特殊群体贩毒专项行动总结》一文受到公安部领导高度评价并呈报中央领导审阅;《重庆市公安禁毒部门侦破公安部目标案件经验总结》一文受到公安部禁毒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以公安禁毒简报予以刊载。

作为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二支队支部书记,结合青少年涉毒问题日趋严重的现实状况,田丰创新性提出“宽严相济挽救在校失足学生,标本兼治化解涉毒社会矛盾”的理念,挽救失足学生。同时,田丰率领民警开展爱心接力,为“毒品孤儿”撑起温暖的家;结对帮扶,帮助失足少女重获人生希望。20xx年,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13家部委联合授予田丰同志所在支队“全国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代表了80后年轻禁毒力量的缉毒民警,作为一名能文能武的80后缉毒尖兵,今年五四青年节,田丰荣获 “重庆青年五四奖章”。据悉,田丰是20xx年荣获此殊荣的唯一一名重庆市政法系统工作者。对此,田丰很珍视,也感到压力。重庆禁毒工作任务坚巨,任重道远,为禁毒工作默默付出,为禁绝毒品贡献青春,田丰无怨无悔,执着前行。

20xx第23届青年五四奖章人物先进事迹

王中美

女,汉族,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专学历,中铁高新工业九桥工程有限公司电焊工,特级技师,党的十九大代表。作为公司“首席焊工”,她以技立业,默默坚守一线,曾参与完成了武汉天兴洲、南京大胜关等40多座国内外知名桥梁钢梁制造,攻克了无数焊接技术难题。她勤奋执着,苦练焊工本领,由她创新得出的多项焊接工艺填补了我国多项技术空白,她勇于创新,不断突破,目前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学习工作室”。

王立平

男,汉族,1980年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带领青年创新团队在极端环境材料的研制与工程应用方面攻坚克难,研制的系列特种功能防护材料成功应用于航天动力、航空传动、核电反应堆以及海洋工程与装备等苛刻环境下的关重件和构件。先后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对象。

王勇

男,汉族,1980年9月生,中共党员,肢残3级,医学博士。先后荣获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创业创新新闻人物”、中医药创新创业大赛最佳风采奖、“中国残疾人事业助残新闻人物”特别提名等称号。他现任8家企业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残疾职工有50余名。20xx年他主持研发的“博览医书”中医大数据平台,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他组织策划100余场助残活动,累计捐款500余万元,做120多场励志报告,受众数万人。

田丰

男,汉族,1982年9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三级警督,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三支队支队长。他长期扎根缉毒一线,先后参与侦办重特大毒品案件300余起,缴获各类毒品1100余公斤。作为重庆市公安禁毒情报部门的领头人,他创新性地在云南边境建立工作站,破获特大毒品案件230余起。他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5次;20xx年荣获重庆市青年五四奖章;20xx年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刘冬

女,汉族,1984年1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盛纺织分公司职工。在十几年中,她苦练技术,看车效率始终达到90%以上,高出车间平均20%,她创新操作法,生产效率高,质量好。她重视带徒传技,把带好徒弟也当作一种贡献,在她的努力下,几位徒弟都成为轮班生产的新生力量。曾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巾帼标兵、青年五四奖章、中国棉纺织行业“传承大工匠”、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中国纺织大工匠等荣誉。

齐俊桐

男,汉族,1981年9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主持国家项目等40余项。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等称号。他创立并发展了无人机自主行为及集群控制产业化方向。带领团队被国际权威媒体评价为全球前十大有影响力的飞行机器人研发和应用团队,中国唯一入选。

次仁曲巴

男,藏族,1986年8月生,中共党员,初中学历,现在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从事邮递员工作,他放弃多次调到县城工作的机会坚守一线,每天的行程平均为50公里,有一半路程只能徒步行走。多年来,他的投递里程达23万公里,投送报纸上百万份,信件近2万封,包裹在万数以上,从没发生一起误投和漏投。曾获得20xx年西藏自治区第四届劳动模范称号、20xx年西藏自治区十佳邮递员荣誉称号。

那靖

男,白族,1982年8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复杂机电系统智能控制研究所所长。作为少数民族青年典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学成后多次放弃国外和发达地区优厚工作机会,返回家乡投身西部地区教育和科研事业。扎根西部高校,潜心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科研成果,为我国核聚变、汽车以及巡飞器等领域突破部分关键技术做出了贡献,并为西部边疆地区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

严克美

女,汉族,1983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党的xx大、十九大代表,现任重庆市巫山县当阳乡党政办主任(挂职巫山县团委副书记)。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等称号。扎根基层10余年,在她的带领下,两个特级贫困村648户2100余人全部脱贫,为县整体脱贫摘帽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深山里飞出的金凤凰、把青春奉献给乡村振兴的第一书记典范。

李庆昆

男,汉族,1987年4月生,20xx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65426部队500分队分队长。20xx年参加全军特种兵比武,获3金1银1铜。20xx年报名赴马里参加维和行动,任首批维和警卫分队快反中队副中队长,多次处置恐怖袭击等突发情况。20xx年再次主动报名,赴马里参加维和行动。被原四总部联合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被陆军表彰为“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被原沈阳军区表彰为学雷锋标兵,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2次。

杨会芳

女,汉族,1994年11月生,共青团员,专科学历,现任河北省邯郸市曲舟县幼教特教中心康复班教师,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曾获全国最美中职生、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自强之星、河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孝女星等荣誉。她是家里的独生女,母亲先天性痴呆,父亲在她6岁时突发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小小年纪便担负起了照顾双亲的重任。她中断上学坚持自学,20xx年考入大学,带着父母继续她的求学之路。

杨晓玲

女,满族,1982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内蒙古自治区“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她带领团队救护孕26周出生体重600g早产儿,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在医院领导、同事的支持下创建了西部地区第一家母乳库和早产儿诊疗中心。

吴云波

男,蒙古族,1979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等称号。他带领乡亲成立新型农牧民合作社组织,形成党支部+合作社+牧户的经营模式,带动132户精准扶贫户全部脱贫。

宋彪

男,汉族,1998年11月生,共青团员,大专在读,现为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学生。作为一名学生,他不懈努力,通过学校、全省及全国的层层选拔,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赛场上, 他作为中国队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选手,以所有参赛选手最高分获得大赛唯一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尔大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选手。曾获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政府一等功、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张玉滚

男,汉族,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他先后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20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等称号。20xx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20xx年师范毕业后,他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20xx年来他相继资助了300余名儿童。

张芳

女,汉族,1986年5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黑龙江省和粮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五一巾帼奖章、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20xx年辍学回乡创业,10余年来,带领企业资产总额增长206倍。利用“互联网+”的新营销模式,季节性用工2万余人,带动6700余农户增产增收3530万元。每年为1500余名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先后拿出200余万元用于公益事业。

张超

男,满族,1988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一级警司,现任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侦支队中队长。他为保卫“两会”安全勇斗嫌犯、左胸中刀、命悬一线。他经过长期的线索摸排和上千个小时的数据比对,成功侦破20xx年前的涉车杀人案。他负伤后收到的5万爱心款悉数捐给山村小学,并连续7年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曾获得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奖、20xx北京市青年榜样·时代楷模,并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阿合尔以

男,彝族,1990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簸箕梁子乡觉普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曾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他21岁当上村主任,采取信用赊账补缺口,解决村民饮水难题。他吃住都在工地,2.2公里的通组路盘旋绝壁。他白天在彝家新寨建设工地奔忙,晚上回家照顾生病卧床母亲。他带领全村种植核桃6万多株、养殖山羊1200只,50%以上的村民掌握了1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陈建新

男,汉族,1979年12月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曾任嫦娥二号热控分系统主管设计师等职,现任嫦娥四号热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等职。针对月球背面复杂热效应,他努力探索最终突破“月背生存难题”,为人类首次揭秘月背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创新设计相关领域技术体系,确保实现国际首次获取月背月壤昼夜温度。他带领团队实现了3项国际首创技术,填补了3项国内空白。20xx年起,他带领团队促进我国深空探测热控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周树云

女,汉族,1979年9月生,群众,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为清华大学物理系长聘教授,20xx年归国任教,从事凝聚态实验物理研究。回国后,她从一个空白的实验室开始,带领学生搭建仪器、做实验。经过几年的摸索,在新型外尔拓扑半金属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作为老师,她言传身教通过前沿科学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创造机会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曾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

周皓

男,汉族,1980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钳工。他针对进口先进设备与国产设备无法通用的问题,设计制造多种转换装置,使进口仪器与国产仪器兼容,最大的发挥科研仪器的应用范围。在三次马里亚纳远洋科考航次中,共解决各项海试科研装备的技术难题156项,对科考装备合理升级改造58项,使国产科研装备取得多项国际、国内第一。在国产4500米“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总装过程中,成功解决水平尾翼安装技术难题。

孟祥飞

男,汉族,1979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工程师,现任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支部书记、应用研发部部长。他长期负责我国重大自主创新、军民融合创新成果“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应用技术研发与开拓。他立足“天河”超级计算机,依托技术牵引,为利用超级计算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做出了贡献,推动中国“计算驱动创新”的新阶段,使“天河”超级计算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赵晶晶

女,回族,1982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现任安顺市关岭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指导员。从警近20xx年,她坚守在法医岗位,共参与出勤各类大要案事件现场1200余起,提取生物物证2万余份,参与故意杀人、交通事故、非正常死亡等尸体检验900余具,活体损伤检验约1500余人次,共采集违法犯罪嫌疑人dna样本8000余份,录入失踪、被拐人员dna样本100余份。参与许多重特大案件的检验、鉴定和侦破工作。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

钟瑛

女,汉族,1981年7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岳阳新和美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湖南省青联委员。曾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湖南省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十大风云人物等称号。20xx年辞职创业,帮助农民实现粮食增产8万多吨。解决3600多农村人口就业,扶助贫困户1000余户,带动近万贫困人口脱贫;每年捐款数十万元帮助受灾和困难群众。

洪润浩

男,汉族,1985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现任哈尔滨市道外区青春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会长、洪润浩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中华助残阳光奖章”“全国首批五星级志愿者”等称号。他身残志坚,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发展到6800人,服务分队22支。十三年来,他带领志愿者先后爱心辅导870多名外来务工子女、贫困家庭孩子。

袁辉

男,汉族,1988年8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巴东县清太坪镇白沙坪小学志愿支教教师。曾获中国好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荆楚楷模年度人物等称号。20xx年9月来到巴东县清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从事支教工作,后进入白沙坪小学,工作至今。支教近7年来,他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援助本地教育和困境儿童。他每周三次步行或骑车10多公里,无偿为患有成骨不全症而不能到校学习的孩子上门送教。

郭旭光

男,汉族,1982年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他率领青年科研团队开展页岩油富集规律勘探技术研究,丰富了陆相页岩油富集理论,形成了页岩油勘探技术体系。他带领团队创立凹陷区砾岩成藏新模式、创新配套技术,发现了玛湖和吉木萨尔两个10亿吨级大油田,参与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石油资源有效接替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彭星

男,土家族,1987年7月生,20xx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武警部队广东省总队某部中队长。20xx年参加武警部队反劫机干部骨干集训比武,夺得5个单项科目第一;20xx年参加全军特种作战青年军官联合培训,夺得2个单项科目第一。20xx年参加“雷霆扫毒”专项行动,缴获成品冰毒100多公斤、半成品300多公斤。20xx年参加抗击台风“天鸽”任务。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

魏福海

男,汉族,1982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南极考察站昆仑站、泰山站常任站长。他曾9次参加中国南极考察,多次带队深入南极高寒、低氧的内陆“生命禁区”,完成昆仑站和泰山站建设;多次带队执行南极海冰卸货高危作业;坚持一线锤炼团队,培养多名具有丰富南极现场经验的年轻骨干。曾荣获中国极地考察先进个人,国土资源部青年五四奖章,国家海洋局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和嘉奖等荣誉。

第23届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人物心得体会有哪些,观后感怎么写

【第7篇】2022纪律片《中国有故事》观后感精选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xx纪律片《中国有故事》观后感精选_观《中国有故事》有感心得,希望你喜欢。

20xx纪律片《中国有故事》观后感篇一

9月26日,《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在全网开播。该节目由共青团中央出品,中国青年报社、中央企业团工委、江苏广电总台互联网产品中心联合出品,是为新中国70周年献礼之作。

点击量到多少了?弹幕和留言都有什么意见,是批评还是表扬?

每次节目上线后,推广组的小伙伴就成了最活跃的人。搜集用户意见反馈给节目组,再进行节目调整,这是全新的工作方式。

第一集《一种相思 两段传奇》播出后,讲述人的开场穿越,成为被“吐槽”最多的点。网友毫不客气地批评抠图粗糙。节目组进行内部反思,改进技术,等到制作《那一眼,看破星辰》时,仍然使用抠图技术,但是没有用户再批评,甚至有人认为讲述人真的去了贵州“中国天眼”出差,表示“羡慕”。

每一集的标题,都要出十几个备选,反复讨论。《一把二胡震天响》这个标题,就是因为颇具“网感”而胜出。

每一次,《中国有故事》在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微信、微博播出,都会收到大量用户留言。

《可可托海的秘密》讲述的是“两弹一星”功勋矿可可托海被尘封多年的传奇,最多时有上万人保守同一个秘密。“团团太棒啦,这系列都很好看!伟大的中国人民!”“六月份的时候刚去过,看到那个螺旋型的矿坑,我被震撼了”“这样的节目好有意义,期待”“我就是可可托海人,每次说到三号矿脉,备感骄傲!”

推广组的胡果果想搜集一些负面评价,结果除了第一集抠图粗糙和希望增加男讲述人之外,“真没找到其他批评意见”。

《中国有故事》由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微信首发后,在中国青年报社所有平台发布,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转载,并获得学习强国app、腾讯视频、优酷、pptv等大流量平台首页关键位置推荐。被称为“青少年网络聚集地”的哔哩哔哩网站和qq空间上,也有大量用户关注了《中国有故事》。

在微博上,#中国有故事#话题阅读量已近4000万,@共青团中央发布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地方团委账号@江苏新闻@荔枝新闻等上百家媒体账号转发。

截至发稿时,该节目已播出9期,全网累计播放量超过7000万次。

《中国有故事》还被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师从网络上下载,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训练课堂上给学生们展示,并以视频的内容作为实例课程讲解。

20xx纪律片《中国有故事》观后感篇二

导演组的故事,似乎更多是“痛并快乐着”。

《中国造“星”记》送审那天,因为纠结于节目中一处细微的表述,导演组决定重新拍摄。那个周日的凌晨1时,讲述人梁艳被电话叫醒,从通州赶回报社补拍。

11月13日0时12分,《中国有故事》项目组的群里又热闹起来。在每一集节目送审和上线的日子,这种半夜讨论已经是一种常态。

刚在医院打完点滴的导演高旭,在回家路上就对样片“狠狠地”提了多处修改意见。讲述人蒋佩珊忽然有了灵感,重新设计了一个开场穿越情节,这个设计和原来的脚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思路,编导、后期、撰稿人都“冒”了出来,各抒己见,最后干脆发起一场投票,看哪个方案更好。

讨论进行得正热闹,群里的高旭突然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陌生的id通过二维码入群,开始对修改方案“指手画脚”——原来,高旭从医院回到家,父母担心他身体状况不佳,没收了手机。高旭只得偷偷拿出备用手机,重新进群加入讨论。

最后的结论,是让后期团队和讲述人早上9点奔赴大兴机场,把两种方案都拍摄一遍,再根据效果选择。然而,等编导母建鑫剪完片子、摄像苏诗写完稿子,天都快亮了,他们抬上机器,直奔机场而去。等其他同事来上班时,他们已经在拍完回程的路上。

这一集的讲述人蒋佩珊偷偷用手机录了一段花絮——编导和摄像在出租车上睡着了。她自己也只睡了两个小时,“梦里一直在等审片,感觉才看了两遍片子,大家还有好多修改意见,然后导演说了句‘拍去吧’,我的闹钟就响了。一看才4时30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睡着没有。”

拍摄《“北漂”去荒原》时,他们设计了讲述人穿越到田野上参与开荒的镜头。贾梦梦、张勇、陈一雄把设备和绿幕都搬到北京郊区一块农地里。为了有较好的融入效果,三个男生扛起锄头锄地,把泥土翻出来。结果锄了一阵子,发现下面是水泥地,完全出不来效果。只好换一块地,重新锄地,等效果满意了,再架起绿幕。大家自嘲,没想到拍个片子,还要真当一次农民。正是这样“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换来了节目的高质量。

20xx纪律片《中国有故事》观后感篇三

为讲好中国奋斗故事,使微纪录片呈现完美的效果,主创人员深入档案馆、资料室,接触当事人,寻找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精心筛选素材,挖掘感人至深的新闻故事,每一集的剧本都数易其稿,有的甚至改了十几遍,力争讲得曲折动人。

《中国造“星”记》和《那一眼,看破星辰》,讲的都是科学领域重大成就。一个讲的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另一个讲的是“中国天眼”fast提出者、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从字面上看,一个讲的是物,一个讲的是人,但其实都是中国科技成就背后的人文故事。

不管是“东方红一号”还是南仁东,都是各家媒体已经反复报道过的题材。当记者和中科院对接时,对方一开始也有疑问,还有什么新的报道空间?

一位关心节目的领导在和节目组讨论时说:我们当然可以说,节目有穿越设计的新意,但当用户看完一期节目之后发现,很多东西他之前都知道,那就会对节目丧失兴趣。“新闻新闻,你不新,别人怎么会愿意闻?”

对撰稿人来说,挖掘出旧题材中的新内容,筛选出旧故事中的新角度,就成了重中之重。“务去陈言”四个字,被传达给每一位团队成员。

《中国造“星”记》前期团队进行了两次深入采访。一次前往北京郊区的航天城,采访造卫星的航天五院的相关同志。遗憾的是,只得到一些间接线索,并确认当年造卫星的这家科研单位并不具备影像录制的能力。第二次采访是在一位参与造卫星的老人家里。聊到一些比较鲜活的故事,也翻拍了很多老照片。可惜,这位老人的故事和整体脚本并不完全契合,最终不得不舍弃。

通过这两次采访,记者发现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就是东方红卫星升空之后,人们抬头睁大眼睛找寻的这颗中国“星”,并非卫星,而是它的“围裙”——观测体。和团队交流之后,发现用户对这样的细节挖掘非常有感觉。

顺藤摸瓜,发掘了类似其他细节。比如当年为了保障通信顺畅,出动60万民兵,每一根电线杆底下都站着一位民兵。这样的细节,这样的影像,就是那个年代中国集中资源干大事的最好写照。

“铁人”王进喜也是一个被反复报道的老选题。最初的脚本设计是描述大庆三代“铁人”的传承,从而展现新中国石油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记者查阅了大量石油产业数据,读了行业论文和中石油、中石化的年报。讨论剧本时,“砍”掉了其他所有副线,只保留了王进喜一人的故事。而他在鞋子里藏了300元钱,临终前交给弟弟,嘱咐他“给母亲买些奶粉”的感人细节,是从大庆博物馆提供的上百张资料照片中发掘出来的。

为了写好南仁东的故事,记者读了有关南仁东的报告文学、南仁东报道集,看完10多部长短不一、总时长将近20个小时的纪录片,终于找到一个此前未被聚焦的细节——“小飞人”试验。那一年,南仁东69岁,主动要求被吊到半空中,第一个做这项关乎着“天眼”锁网成败的试验。节目组好不容易找到当时试验现场仅有的两张照片,并对照片进行技术处理,把静态的照片变成动态的,还原了南仁东做试验的现场。

参与的记者们都很感慨,《中国有故事》是一个融媒项目,但好新闻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综合素质。最让人感动的细节或者故事,很可能还是“带着泥土味儿”的,一定是用脚板“踩”出来的。

20xx纪律片《中国有故事》观后感篇四

半个多世纪前,为了对抗大面积侵袭全国的流行病,在云南花红洞的一片荒山中,几位病毒学家默默炼起了“仙丹”。

有时候,饲养员会饿得去偷实验猿猴的饲料做口粮;还有的研究人员,竟然不惜用自己年幼的孩子来做药物实验。

在如此艰苦卓绝的工作条件下,他们成就了一项“甜蜜的事业”。

这份甜,你我都有幸品尝过,它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跟着“糖丸爷爷”顾方舟细细品味。

你小时候吃过糖丸吗?

这个病叫脊髓灰质炎,老百姓习惯叫它小儿麻痹症,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这样恐怖的传染病,半个多世纪前,曾大面积侵袭全国。最后,居然被一颗小小的“糖丸”完全消灭了。

1955年,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牵头研制疫苗,对抗脊髓灰质炎。在云南花红洞的这片荒山中,团队用9个月的时间,建起了实验室。

研发的过程,赶上自然灾害,每天只能吃几两粮食,重体力活、高强度脑力劳动却一天也不能停。一次,实验用的猿猴室发生骚乱,饲养员偷吃猴子的粮食被发现了,令人既愤怒又心酸。人居然饿得去偷猴子的口粮。

疫病爆发,顾方舟跟死神争分夺秒。面对未知的风险,他甚至用自己的孩子试验疫苗。幸运的是,实验终获成功。1960年底,首批500万人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流行病的高峰退了下去。

欢欣鼓舞的同时,新的难题又来了,要保证疫苗活性,同时能让疫苗有效地覆盖全国,储藏和运输成了大问题。当时的中国没有冷链运输条件,城市还好说,可疫苗怎么运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呢?

一筹莫展的顾方舟想到了孩子们爱吃的糖果。

对啊,用摇汤圆的方式,把液体疫苗包在糖和奶粉里,做成“糖丸”,装在保温瓶中,再把冰块放进去,就解决了储运问题。

“糖丸”好吃又方便,“土办法”可是解决了大难题!就这样,顾方舟成了大家口中的“糖丸爷爷”,这一叫就是半个多世纪。

20xx年7月11日,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在顾方舟从医55年的聚会上,白发苍苍的顾方舟和老同事们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回首往事时,不应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同志们,我们为消灭小儿麻痹,奉献了一生,值不值?”

大家齐声说道:“值!”

20xx纪律片《中国有故事》观后感篇五

在1984年的时候,联合国评出了“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第三名是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二名是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那第一名它是什么呢?

很少有人能够想象,它其实是中国的一条偏僻的铁路——成昆铁路。

这儿地质环境极为恶劣,被外国专家称作是“铁路禁区”。

在那个装备技术落后的年代,建设者只能凭借血肉之躯去挑战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埋骨他乡的23座烈士陵园至今仍静静地守护在铁路两旁。

在老成昆铁路建设期间,仅铁道兵就牺牲2100多人,平均每一公里就牺牲一名铁道兵战士。

他叫韩礼芳,曾是成昆铁路30万铁道兵的一员。1965年,他挥别了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

多年后,家人仅仅收到了一张他的照片,和一封未寄出的家书。

转眼到了20xx年,中铁隧道集团重返大凉山,再战成昆线。新成昆线的建设队伍中有一位名叫母永奇的年轻人。

在他离家时,外婆叮嘱他:“你呀,是替外公去完成心愿的,一定要把他没打通的隧道打通。”

20xx年的一天,母永奇和同事们来到附近的一座烈士陵园给先烈献花,在一座座墓碑中,他看到了一个名字和自己的外公同名。他急忙拍照发给了母亲,等待确认的电话,像是等了整整一个世纪。

铃声响起,电话那头的母亲已经是泣不成声,85岁高龄的外婆连夜赶来,颤抖着双手捧出外公留下的唯一照片,在墓碑旁长跪不起。

母永奇和外公两代人半个世纪的青春接力,使成都到昆明由19个小时缩短到6个多小时,促成了成昆铁路从通车到高铁的质变,也换来了新中国铁路网建设的蓬勃发展。

2022纪律片《中国有故事》观后感精选

【第8篇】观《创新中国》有感800字 《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

观《创新中国》有感800字 《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

工会 张娟

都说创新引领梦想、塑造超越,也带来自豪与信心。近几周来,在我们部门学习并观看《创新中国》后,大家对创新颇有感触。六集的纪录片总体讲述了中国最新科技成就和创新精神。它将我国最前沿的科技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热点一一展示,同时还涉及到大量的最新科研成就,比如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空间站计划、智能制造、基因编辑技术、世界首例3d打印距骨植入手术等等。本纪录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与世界的距离,同时也让我们普通人了解到了我们国家在大众未知领域一直未有的成就与骄傲。

本片借用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记录了在现今中国发生着充满激情活力、才思不竭的创意,看到闻鸡起舞的干劲和永无止境的追求。比如顺丰快递员学习无人驾驶技术、中石化开发的新型能源--生物航空燃料;华大自主研发的基因测序仪打破国外垄断、几百位志愿者体验'天宫一号'6个月等;从航天航海到生命科学,从中科院的院士到企业从业人员,在每一个或陌生或熟悉的领域,无论谁置身于这个时代,他们用实际行动和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主动接受新鲜思想并且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才能更加自信的面向未来。

在大家惊叹于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不禁有了忧患意识。作为社会中存在的人们,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终究是要被淘汰的。

这算是创新带给我们的启示?我想如此。创新让我们有了方向,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时代,事物都是在不断更替变化,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发展和脉搏,找准方向,走在前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创新还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顺应发展。与此同时,创新让我们有了更大地底气。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国家或个人更应如此,如果固步自封,思维固化,感觉良好就不去前进,那么只有挨打的份。

古往今来,创新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禀赋,只有敢于创新才有话语权,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新的时代赋予一个国家和人民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在我们为之自豪的同时,应当继续前进,在薄弱的环节奋起直追。人说,探索者无畏,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观《创新中国》有感800字 《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

《有观后感的课外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