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天道电视观后感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7篇优秀的天道电视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道电视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天道电视剧每一集观后感1
一直甚少看电视剧。有朋友推荐了一部电视剧,名叫《天道》,说值得一看。这个名字起得极大,初看之下,让人想起那个成语:替天行道。
或许导演、编剧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的确是有这个意思的。因为这部电视剧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丁元英是个很特别的人。可以说,他游走在俗世边缘。一开始,他用德国人的资金和自己的头脑,和德国人一起来中国股市捞钱。后来,他退出了私募基金的公司,而因此被冻结了个人的全部分红。他委托助理通肖亚文过古城的刑警芮小丹,在古城租了一套房子,从此过上了深居浅出的生活。他挣钱却不恋钱,有口饭吃就满足了。
这个世界只有男人和女人,所以,只有男人或者只有女人的世界都是不完整的,情节都是不浪漫的,故事都是讲不下去的,电视剧也是没法儿演的。连那个最浪漫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也不能免俗,更何况,芮小丹,美丽,大方,敢作敢为,敢爱敢恨。被这样的女子爱上,怕是哪个男人都拒绝不了的吧。如丁元英一般,一直排斥女人不食人间烟火的汉子,也拒绝不了芮小丹如此这般的绕指柔。
有了爱情,就有了故事。把一个贫瘠的王庙村变富裕的神话,也不过是丁元英送给芮小丹的礼物。两人相爱后,芮小丹说:“古城是留不住你的,我也没有奢望天长地久,你给我留个念想,让我知道,你曾经这样爱过我。”丁元英有这番理论: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于是,他不愿意违背这个情字,于是去导演了一场杀富济贫的戏。
不得不承认,在丁元英的身上,我们看到自己隐藏最深的.梦想。“可以活着,却又在生活之外”,丁元英最初从德国回来,在古城安家的时候,便是这种状态。只保证自己的生活必需,与世隔绝。无须应付人情,无须假装世故,无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无须看那些温情的无情的绝情的脸。他以我们最理想的状态活着——只为自己,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剧中说:“他和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还有道理,像魔,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个极品混混”。在我看来,他是个智者,他的一切作为,不过是做着我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说着我们想说但说不出来的道理,验证着我们常说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的那句话:以出世之心入世。他有着达观的生死态度。
面对父亲的要成为植物人病况,他选择让父亲尊严的死,而不是痛苦的活,观后感《如是观——天道观后感》。这一点,一般人绝难做到。我们都希望亲近的人活着,长命百岁。但我们都忽略了病痛对一个人的折磨——在这里,我只能以一个健康人的身份,来揣测一下被病痛折磨的人的心理。
虽然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生就决定了我们的死,但是大多人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是充满了恐惧和不甘。可我也看到很多饱受活着折磨的病人,他们不仅要承受病痛对身体的折磨,还要承受“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心理的折磨。在这里,我们无法评说哪种折磨更摧残人,但在这双重折磨下,人活着应该是生不如死吧。就算没有心理的折磨,仅从身体上来讲,不能自理,吃饭、穿衣、翻身、大小便都得靠别人,这又是一件多么无奈和痛苦的事。我常羡慕那些无疾而终的人,觉得那应是人生最大的恩惠。若真有一天面对死亡,我希望,我能够在金钱上、精神上不拖累我的亲人,有尊严的死去。
面对芮小丹的死,他说: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由,丫头,不简单呢。芮小丹死,他没有掉一滴眼泪,却伤心至呕血。他这个“从骨子里害怕女人”的男人,没有抵挡住芮小丹的爱恋,他感叹:此生得你红颜知己足矣!芮小丹临死前打来电话,他没有说一句话,致使不能参加她的追悼会。他没有争辩,因为,他对芮小丹的爱“不需要别人的理解,需要理解就是对这种感情的亵渎”。
谁不希望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但常人在厮守的过程中,却往往被那些平淡而琐碎的错误拉远了距离。在丁元英与芮小丹交往的过程中,因为芮小丹的工作性质,其实很多的时候是聚少离多。他们都留给对方足够的空间,用想念和浓浓的关爱来淡化这种“平淡而琐碎”的错误。他们是精神上高度的契合,是一种纯粹的、深刻的、单纯的爱。因为互相吸引,所以彼此相爱。不需要任何形式来证明,不需要别人的理解,爱了,就彼此珍惜,离开也没有遗憾。当枪口对着丁元英时,他用从容镇定表露出了对芮小丹深刻的爱:小丹已经先我一步,我随后而去无缺无憾!不需要什么言语,大爱无言!
至于贯穿全剧的“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原谅我的才疏学浅,我无法表述对这种博大精深的思想的理解。智玄大师说:“进则净土,退则凡尘,这一步之遥难如登天”。丁元英说:“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远在凡尘,离净土非一步之遥。而丁元英,或许是一步净土,一步凡尘,用净土之禅意点化凡尘,用凡尘之灵性参悟净土。
这个电视剧由王志文演丁元英,当真是导演独具慧眼。在当今的男演员中,只有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把丁元英的淡然、孤僻、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为大家。剧中刻画的几个女性形象都很精彩,敢爱敢恨的芮小丹、大气豪爽的欧阳雪、有胆有识的肖亚文,反衬出了叶晓明、刘冰等男人的渺小和自私。
人性本是如此,善恶皆在自心。一个24集的电视剧,不是我三言两语所能说完的。还是用智玄大师的谒语结束此文吧: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天道电视剧每一集观后感2
《天道》是我人生这么久以来第一部感觉到“魔性”的电视剧。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完电视剧之后主动想要写一篇观后感。我感觉到了自己的疯狂,仅仅是对一部电视剧,一种激动的心情,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怀……
《天道》这部电视剧是在“华商·领袖风采”第一阶段的课程中一位大哥推荐给我的。当时我在小组中分享了自己之前的一些经历,也是这三年来一直影响我的一个病根。听完我的分享大哥没有表达太多的观点,给我推荐了两部电视剧:《天道》、《风筝》。他说这两部电视剧或许对我有用,值得我一看。两天的时间我追完了第一部电视剧,我对那个病根产生了理解,也对大哥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气势和那种处世之态增添了一份羡慕与敬佩。或许三年之前我看了这部剧就不会有后面这一系列的事发生。并不是说我对道法,佛法这些东西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我并没有那种道之道的境界,也没有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有的仅仅只是一个感悟,一个“觉”字。
大哥讲的是“根”,一个有禅意的名词,一种与传统文化存在火花的活法。我之前的态度是看不懂,现在只是看不透,不敢说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心里不自主的泛起一种共鸣,一种归属感。曾经与大哥谈起“信仰”和“信念”两个词,我只看到信仰了的威力而无法完美诠释,关于信念在现在看来也只是参透表象。
在剧中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仿佛感觉到这三年的自己不是孤单的,那一个月的沉思并不是颓废,信仰并不仅仅只是力量的源泉,信念不仅仅只是结果的导向,配合这几天的课程培训才发现一切都是这么的简单。“欲”字以外还有什么?我不知道
人的一生有两件事可以做,第一件事是生存,大多数人忙绿短暂的一生是为了这个,第二件事便是寻找人生的意义,大多数人都想要开始第二件事却被“贪嗔痴”困在第一件事中恶性循环。小部分人旨在探索第二件事,一个字“悟”,佛说看佛性道说看道法还有人说看修为,这是我不懂得的,其实每个人都想完成这两件事情,但完成第一件事顺势成了开始第二件事情的先决条件,很多人望而止步。我可能只是路过,我不知道。
电视剧中讲的文化属性,我也不懂。五台山论道我更是不懂。我只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归属感,丁元英的思维方式我触及不到,就连芮小丹的心境修养我都不懂,可能是作为一名观众,但是我对丁元英的做法我有一种特殊的共鸣感,甚至有一种同情感,芮小丹对丁元英的想法我不清晰或者说不敢去评论,丁元英对芮小丹的“此生得你一红颜知己足矣”我也不敢揣摩,由心而发的敬佩让我充满羡慕,丁元英得道所差的这一步可能就是唯一能给我写这篇观后感勇气的吧。
我需要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
天道电视剧每一集观后感3
主人公丁元英是一个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他具有着不同的思维逻辑、处事风格。他遵循天道、人道、法道。其道在与‘觉悟’。觉悟则不成方圆,即方中有圆;圆中有方。一个看似复杂的现象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组成,人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着各种色彩,而恰恰丢失了最宝贵的,也是最原始的简单,即文化属性,脱离了天道。
丁元英是一个被世人看做‘鬼才’的人;而芮小单用剧中的话来讲则是‘天国的女儿’,在拥有金钱、地位的'同时干着一份天职的工作。在世人眼中的两个另类,得到了灵魂上的共鸣,从对方身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元英一直寻找的简单,小单需要的理解、认同),他们相爱了,他们的爱是‘天国之恋’。只有他们彼此才是懂对方的人,从灵魂深处达到了一定的思想境界。
芮小单一个活的简单、死的伟大的女人,在她身上把‘道’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丁元英看得懂其他所有的人,但惟独读不懂她,只因她活的简单。
欧阳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女人,肖亚文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女人,三个不同的女人,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别的成功女性。而她们的共同点是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生活独立。
强势的文化、伦理、道德逼死了林雨峰、小明,但他们在丁元英那里得到了一块净土,找到了生命的归宿,灵魂上得到了安慰。
:我觉的这部电视剧你除了欣赏丁元英外,还喜欢其中的那三个女人及西安的文化、延安的壶口瀑布吧!
在生活中你也属于另类。你是由元英的‘道’,林雨峰的英雄气,父亲的熏陶和自身的因素组成的。男人和女人是一个整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一个借口,相信你也会找到属于自己‘天国之女’。
天道电视剧每一集观后感4
昨天加班加点的看完了《天道》,看完心里特别难受,很想大哭一场,可是终究没有挤出一滴眼泪。
看《天道》,最直接的触动来自于对hl 口口声声那么多年的爱。对于这场他口中的单相思,我一直是排斥态度的,可是当我看完《天道》之后,开始理解,开始理解他对爱情的追求,开始理解为什么知道不现实,却义无反顾的让我终究了他的爱情。给他推荐了《天道》,然后他给我发了长长的观后感,其中提到了他对我的感情。我不知道为什么是我的智慧让他从此不再有贪嗔痴,也不知道为什么是我让他这个一生追求爱情的人从此不再奢望爱情,很多东西我不懂,当年18岁太懵懂,现在21岁了,我依然不懂。只是变得开始去理解。然后在渐行渐远的时候,知道,对于自己而言,在以后漫漫长路中,要想有谁比他更了解我,已然成了奢望。
在不是爱情,甚至是受世俗批判,甚至我自己都不接受里,hl告诉了我什么是感情,什么是爱一个人。
看完,另外一方面,突然就很强烈地怀想我这21来遇到的所有人,师哥、大哥、李帅、高中那帮朋友、现在大学的同学以及遇到的所有的人。发现自己开始把有些事情想得很明白,开始真正的精神上的独立与自主。
比如师哥,曾经和师哥许下的诺言,背上行囊,不带任何家眷,就我们俩,去西藏看布达拉宫,看大昭寺,看经幡,去追寻我们的梦想;去新疆,看大漠,看胡杨……自从认识师哥,自从我们有了这个约定,我就从来没质疑过,从来没想过,想的只是以后我们怎么样去实践我们的诺言。而看完《天道》之后,发现自己原来真的很天真,真的.是个不择不扣的大孩子。我可以做到不带任何家眷,只身一人,背上背包前往西藏,但师哥能吗?如果到时他要带家眷,怎么办?违背了我的初衷,估计到时我会拒绝和师哥同行了,抑或是从此不愿再与他联系。更或者是……我不知道,只是想想等机会合适了,就自己先进藏了吧,追寻梦想,本来就是一个人的私事。
提到梦想,就又不得不提到hl。他说我是有慧根的人,只可惜选择了理科,结果凡事都用理科那一套来分析,结果就没了悟性。我想,他是正确的。这么多年了,凡教过我的语文老师,都特别喜欢我这个怪才,尽管我的语文成绩并不优秀。看完《天道》,肯定的给自己做了决定,还是应该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我的心太飘,需要出去才能释放自己的能量。
质疑,除了质疑自己,自从高考之后,我还并带着质疑了所有人的眼光。hl说,你是潜力股,你的愿望终究会实现,他什么都没有,但唯一有双看人的精准眼光。我质疑,质疑所有跟我说过类似话的人。当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趋近于1的时候,在我眼中,他们这些所有人的说法都只是浮云,都只是安慰我的话语而已。但看完《天道》,我开始相信他们所谓的眼光:一个的睿智,是以阅历为基础的。所以,我应该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到适合我的地方,发光发热。
道法自然,如来。
天道电视剧每一集观后感5
四天的时间看完了电视剧,我想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件事情,产生的结论往往似是而非。仅谈自己的一点感触吧。
首先说说结局。可以说我是一集一集的连续的看下来的,中间没有跳跃。一开篇就是一个旷远、纯净、有磁性的女声,空灵的韵味倒也出来了,悲剧的味道也出来了。如果让两个如此明白的人在柏林享受着爱情,那会羡慕死多少的人,不能想象;如果小丹没有死,是毁容了,残了,那么接下来在元英和小丹之间的就是惨剧,更不能想象;既然总要有一个人的消逝才能保全一段永恒的唯美的爱情,只有让的仙女回到天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也算是天道吧。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一个悲剧,放弃一个惨剧的。在剧中小丹的形象太完美了,敬业,不虚荣、睿智,不世故、不贪图,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有张有弛,不缺物质基础,不少精神追求,要命的是还有一张年轻有气质的脸。一个女人能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一点都没有,现代的完美女性,此样的.人品只应天上有,不能留俗世的。如果说她最后一次的是个意外,倒不如说是成就了一种人性的完美。真的感谢作者对女性有如此高的希望。
再说说里面的女人,个个有品位,个个聪慧。亚文的精干,欧阳的大气,难得的是都不贪婪,丁可以遇见这样的三个女人,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感叹!
我相信丁和小丹之间的爱情,相知,相懂。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在小丹的生死关头的沉默,因为彼此都懂,无需言语,有时语言反倒显出苍白无力,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至于丁元英,我倒是可怜他,生活在尘世中,总想找个干净的地方落脚,可哪有那么多的净土?祝福他有福气能够再遇到一个仙女。如果不能,还是小丹比较幸福,因为满足,因为知足,我相信她是此心澄定,亦无苦楚。
再看看自己,有那么多的嗔念,还好,离做仙女去天国还有很远的距离,感到庆幸。
是一部好剧,剧中人表演个个到位,该高尚的高尚,该圣洁的圣洁,小人物的卑猥入木三分。
看天道电视剧观后感1
《天道》,没有能够如此打动我的视觉形式,《血色浪漫》不行,《士兵突击》不行,那都是匠作。《天道》不同,他有魂。连里面的音乐,天国的女儿,都让我震颤,我在听,那震颤触及了心灵的深处。如同做爱高潮迭起时,从尾骨发起的电流,瞬间贯穿整个脊椎,直达头顶。那种电流在头顶汇集,积聚,终于达到顶点,一束蓝色的光芒从百会穴喷射而出直达苍穹,那耀眼的光芒布满天空,覆盖大地。我这苍白的语言无法予以描述,苍白。
感受美,感受灵魂,是一种能力。
我在劝说自己平静,甚至放下了手中的青瓷酒杯,抵御杯中红色浆液的诱惑。平静。
这样的触动和激动让我难以抑制内心表达的欲望。我和小男说,王志文演的角色大多跟我心理相同,思想一样,就连他以前演的黑冰等等里面反面角色都骨子里和我一样。。我渴望象丁元英一样,一个人,一个城市,一台音箱,一套茶具,一屋子书,每日凉皮、夹馍和冰峰就可以了。特别渴望,一年可以,几个月也可以,心里完全放松。这,才是能让我有些着迷的玩意。
这样的东西是有灵魂。一种形式的美,只有具备了灵魂才能沁人心肺,无论是音乐,美术,故事,只有有灵魂的,才有美,有打动人的能力。那种灵魂,才是艺术的核心。而面对这种美,需要有能力去感受,去通过内在的自我使之最大化,从而生华。这是个体能够控制的。而这种个体的生华也有不同的种类,无优劣之分。有些内敛,有的放纵。不由得不想起年少时看《悲剧的诞生》时虽然看不懂,但就是能够感受到那种对自由的追求,那种超越性的人生。我的主体对形式客体的升华如同尼采的酒神精神或是日神精神,随他便了,洒脱,狂放……在洒脱和狂放中挥洒人作为人的本性。
继续看下去,突然剧中的丁元英说出了“魂”,“雄性的魂”,再次触动。雄性和电视剧、电影一样,都是一种形式,需要魂来承托,这些形式无一不是在魂的基础上升华。冥冥之中有种超越个体主宰的东西,叫天命。如同刚刚对魂的阐述,他在这一集说出这个字就是宿命。这就是沟通,这就是我期望的沟通。沟通未必是用嘴说的,可以用心感受。
我想我是具备这样的灵魂,或者至少,我是期望在人生中不断地寻找这种雄性本身的灵魂。什么叫匠人,什么叫大师。匠人做到顶儿就是个手艺人,没灵魂。大师,有灵魂,境界上去了,拈花一笑。大众,永远是落后的。永远是把大师和匠人在匠人的技术层级去比较,所以社会的评价就摇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于无声处听惊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旦大师憋过了劲,横空出世,又有一帮傻逼跟着吹捧,其实他们并没看懂。
而对于想超越这个境界的人,千万别在乎短时期,甚至一定长的时期内大众的评价,这就是所谓的不在乎。想起纳兰容若的那句“空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抱未曾开”,年少时为此而兴奋,现在,无所谓,不开就不开,已经追求过了叹什么叹。想流芳百世,想大众认可,找不自在。这让我想起来某个牛逼的人说的“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大众永远是愚昧的。其实不是不在乎,是不值得在乎,评价体系不一样。
而对于个体,关键在于不燥,稳得住。这是我现在面对的东西。我在把握。根本不需要浮躁,七八成都把握住了,现在剩那两三成,也不急,慢慢来呗。享受这个过程。
我围绕在呼唤中,如同莫言笔下的肉孩儿,被肉们呼唤。身边,那青瓷,那梅洛红,那玻璃杯和玻璃杯里的清茶,甚至盘中的鸭脖、鸭胗,那白瓷花瓶中盛开的百合,瞬间都有了生命。我听到呼唤,来吃我,来嗅我,来喝我,来看我吧!你强悍的生命和灵魂让我们的存在有了意义,被这样的灵魂升华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我享受这种表达的欲望和自由,享受这种冲动。
看天道电视剧观后感2
一直甚少看电视剧。有朋友推荐了一部电视剧,名叫《天道》,说值得一看。这个名字起得极大,初看之下,让人想起那个成语:替天行道。
或许导演、编剧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的确是有这个意思的。因为这部电视剧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丁元英是个很特别的人。可以说,他游走在俗世边缘。一开始,他用德国人的资金和自己的头脑,和德国人一起来中国股市捞钱。后来,他退出了私募基金的公司,而因此被冻结了个人的全部分红。他委托助理通肖亚文过古城的刑警芮小丹,在古城租了一套房子,从此过上了深居浅出的生活。他挣钱却不恋钱,有口饭吃就满足了。
这个世界只有男人和女人,所以,只有男人或者只有女人的世界都是不完整的,情节都是不浪漫的,故事都是讲不下去的,电视剧也是没法儿演的。连那个最浪漫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也不能免俗,更何况,芮小丹,美丽,大方,敢作敢为,敢爱敢恨。被这样的女子爱上,怕是哪个男人都拒绝不了的吧。如丁元英一般,一直排斥女人不食人间烟火的汉子,也拒绝不了芮小丹如此这般的绕指柔。
有了爱情,就有了故事。把一个贫瘠的王庙村变富裕的神话,也不过是丁元英送给芮小丹的礼物。两人相爱后,芮小丹说:“古城是留不住你的,我也没有奢望天长地久,你给我留个念想,让我知道,你曾经这样爱过我。”丁元英有这番理论: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于是,他不愿意违背这个情字,于是去导演了一场杀富济贫的戏。
不得不承认,在丁元英的身上,我们看到自己隐藏最深的梦想。“可以活着,却又在生活之外”,丁元英最初从德国回来,在古城安家的时候,便是这种状态。只保证自己的生活必需,与世隔绝。无须应付人情,无须假装世故,无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无须看那些温情的无情的绝情的脸。他以我们最理想的状态活着——只为自己,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剧中说:“他和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还有道理,像魔,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个极品混混”。在我看来,他是个智者,他的一切作为,不过是做着我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说着我们想说但说不出来的道理,验证着我们常说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的那句话:以出世之心入世。他有着达观的生死态度。
面对父亲的要成为植物人病况,他选择让父亲尊严的死,而不是痛苦的活。这一点,一般人绝难做到。我们都希望亲近的人活着,长命百岁。但我们都忽略了病痛对一个人的折磨——在这里,我只能以一个健康人的身份,来揣测一下被病痛折磨的人的心理。
虽然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生就决定了我们的死,但是大多人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是充满了恐惧和不甘。可我也看到很多饱受活着折磨的病人,他们不仅要承受病痛对身体的折磨,还要承受“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心理的折磨。在这里,我们无法评说哪种折磨更摧残人,但在这双重折磨下,人活着应该是生不如死吧。就算没有心理的折磨,仅从身体上来讲,不能自理,吃饭、穿衣、翻身、大小便都得靠别人,这又是一件多么无奈和痛苦的事。我常羡慕那些无疾而终的人,觉得那应是人生最大的恩惠。若真有一天面对死亡,我希望,我能够在金钱上、精神上不拖累我的亲人,有尊严的死去。
面对芮小丹的死,他说: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由,丫头,不简单呢。芮小丹死,他没有掉一滴眼泪,却伤心至呕血。他这个“从骨子里害怕女人”的男人,没有抵挡住芮小丹的爱恋,他感叹:此生得你红颜知己足矣!芮小丹临死前打来电话,他没有说一句话,致使不能参加她的追悼会。他没有争辩,因为,他对芮小丹的爱“不需要别人的理解,需要理解就是对这种感情的亵渎”。
谁不希望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但常人在厮守的过程中,却往往被那些平淡而琐碎的错误拉远了距离。在丁元英与芮小丹交往的过程中,因为芮小丹的工作性质,其实很多的时候是聚少离多。他们都留给对方足够的空间,用想念和浓浓的关爱来淡化这种“平淡而琐碎”的错误。他们是精神上高度的契合,是一种纯粹的、深刻的、单纯的爱。因为互相吸引,所以彼此相爱。不需要任何形式来证明,不需要别人的理解,爱了,就彼此珍惜,离开也没有遗憾。当枪口对着丁元英时,他用从容镇定表露出了对芮小丹深刻的爱:小丹已经先我一步,我随后而去无缺无憾!不需要什么言语,大爱无言!
至于贯穿全剧的“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原谅我的才疏学浅,我无法表述对这种博大精深的思想的理解。智玄大师说:“进则净土,退则凡尘,这一步之遥难如登天”。丁元英说:“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远在凡尘,离净土非一步之遥。而丁元英,或许是一步净土,一步凡尘,用净土之禅意点化凡尘,用凡尘之灵性参悟净土。
这个电视剧由王志文演丁元英,当真是导演独具慧眼。在当今的男演员中,只有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把丁元英的淡然、孤僻、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为大家。剧中刻画的几个女性形象都很精彩,敢爱敢恨的芮小丹、大气豪爽的欧阳雪、有胆有识的肖亚文,反衬出了叶晓明、刘冰等男人的渺小和自私。
人性本是如此,善恶皆在自心。一个24集的电视剧,不是我三言两语所能说完的。
看天道电视剧观后感3
当我提起笔时,看完了电视剧《天道》,共24集。一时我真的不知该说点什么。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平生以来,我活了20年以来,看过的让我最为感动的一部电视剧,而且不能用简单的感动来形容。我现在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我内心此时的感受,来自心灵的震撼。
当初老师向我介绍这部电视剧时,根本没有想过,会给自己带来这样的震撼,现在的感觉是心底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在翻腾,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只得马上冲回来,提起笔,认真的思考一下,梳理一番。
这部电视剧是由作者豆豆《遥远的救世主》改编而来。初看时,第一感觉就是,其中的台词尤为的精辟,并且与我所学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有着母与子的联系,这样说或许不够准确,是所学之识的高度概括和历练,而且有的哲理也不是我现在的学识所能启及的。特别是王志文所扮演的主人公丁元英。对他的言语,让我感到由衷的佩服,仰慕,五体投地的折服。在他的身上,我几乎找不到什么词语去形容,言饰了。我是在现有接触的基础上,体味到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博大精深,无边的宽广旷远。品味剧中的台词,仿佛是自己置身于浩瀚的哲理海洋之中,徜徉在其中,受益于其中……
一集一集的观看,一点一点的升华,愈是继续,愈是让我感动,震撼,由佩服——仰慕——折服——震撼,以至于到了瞠目结舌的地步,同时又在感叹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不可量度,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获益,什么是读哲明世,就如那首诗所讲'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一切内涵不是能用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能用简单的心去领悟到的,并且也并非是那些俗世凡人所能达到的精神境界和所能启及的学术范围,或者说是只有那些在常人眼里是疯子,是病态的人,才可以悟到,但也不是全部能理解的。我现在真正的信服于书中所讲的'一个人的觉解程度,直接决定影响到一个人理解通晓事理的能力',不是那些个庸俗小人所能看到,理解得到的,这也是世间的一个悲哀。
剧中左小青所扮演的女主角芮小丹,是一个赋予时代精神的女性。不仅仅是常规法律,特别是在丁元英的影响之下,进入'法'之圣境,西方,东方的伦理道法融于一身,有挥之不掉的超俗魅力。特别是在第22集,因公殉职之时的悲壮场面,更是激起了满腹的震撼,不觉的让自己也进入了戏中的场景。仿佛是自己在经历一般,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这是我平生以来看过的让我震撼的'一部电视剧。之前我也看过比这惨烈的场景的电视剧,也有浓重的视觉刺激,也会让我心头一颤,但这次真的是不一样,在我感觉,有本质上的不一样。以往的电视剧有着不可否认的炒作性和商业性,演绎的大多是普通画面的衔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但这部电视剧给我的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再是虚幻飘渺,可望不可及的,在火光冲天那一刻,我看到了精神的升华,即便我知道这是一部电视剧,一部小说,不是真实的生活。但我感受到了它的力量,沁人心脾的力量,也许吧,这就是魅力,来自于生活的魅力,无法抗拒。在面对死亡之时,是那般的'如法'的从容,我也在想,若是我,恐怕我不会那样去选择,因为我真的没有那么高尚,没有那样的精神境界,我是那样的卑微,主人公的举动不是我所能启及的,同时看到了觉解程度的贫乏,自叹不如……
丁元英,在面对芮小丹离去只时,表现出的沉默,影射出的从容,更不是我们常人所能做到的。'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深刻阐述,道法之神韵,正如片中所说,那时,无须解释,解释便会带出一连串的错,说什么也是他和芮小丹两人爱情的亵渎。我领悟到一点超脱尘世之外的东西,一点物质之外的东西,也觉得自己越来越疯,不愿与那些个庸俗之人往来,憎恶接近他们,怕沾染了自己。因此,我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不能与他们同流合污,仅是和那些在小人眼里和我一样的'非正常人'有话可说,我想这就是所谓投缘而聚吧!
天道,道法自在其中,看似没有规则,但却真的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遥远的救世主,人们总希望有救世主,可以来救赎自己的灵魂。从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来讲,救世主即是物质之下的意识,但却往往是一味的寄希望于救世主,却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救世主!谁才可能,谁才可以真正的救自己,寄命于天,听天由命,到头来是丧命于尘世。道法,讲求的不是单纯物质的充济,而是'无中有,有中无,有时自有,有时却无'!超脱尘界。我想这大抵就是其中让人难以捉摸,难以悟到参透之处。'你不知道你是你,你才是你,你知道你是你,你不是你'!重要的是你的觉解程度,可以领悟到。再有,那首自嘲'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觉解程度的限制,不能完全掺悟到这其中的内涵和实质。
再有,片中的那首《天国的女儿》,原本感觉来自青藏之颠才会有的天籁,如今却听到了升华之后的版本,更有可言不可尽的神韵所在,当奏响它时,就已经深深的被它所感染,感觉是脱胎换骨一般的涤洗灵魂和精神,在其中感受到的只有美,没世俗的丑恶,更没有俗世的罪恶。仿佛就是驱除了体内所有的污垢,所有的罪恶。这曲子是如此的干净,如此的一尘不染,清净耳根,浑身都是舒服的感觉。当火光冲天时,仿佛在耳畔响起了天国的女儿。丁元英和芮小丹也在演绎着一段俗人难求的天国之恋,诠释爱情的真谛。我在想,她的微笑,应该就是天国的女儿留给人间最好,最美的礼物。天堂和地狱,有多美好,有多可怕,全都融于人们的心间,两者之间,绝对没有一个严格确定的量化评比标准。
死亡,不可抗拒的力量,其实真的没有想象的那样可怕,或许,也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美丽,在选择之间出现的魅力,从容的去面对,去领悟,就会心如止水,就会由激越到平和;或许前世姻缘的造化会带来后世的圆满,或者今世的德善积攒,会换来来世的圆满。这些谁也说不清楚,全都在自己的心中。
另外,佛,道,法,追根溯源,都会与哲学相干,并且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割裂开来,任何事理可以将他们融于一体,进而得到一个近乎完美的解答,而且学习哲学,也也不能仅停留在书本字面,因为那样根本拿不到真谛,拿不到实质,说起来民主需要悟性。三分学,七分悟,有着不上强学可以学到的,并且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一个水平,一个程度的。可能用一生都还不能做好。哲学,这是一条很长很深的路……
我说过多次了,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或者是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都不是仅停留在视觉冲击之中,而是可以引起读者观众的共鸣,引发人们对生活,人生的思考,与以往不同的思考。并且这部电视剧所带来的思考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此,不会止步于此。我想随着自己学识,阅历的增加,还会有新的感悟,新的思考,对生活,对人生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来日方长,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去用心品味理解,它,没有尽头……
最后,希望有看过的朋友,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所收获的感想,大家一起来分享受益……
对于这《天道》部电视剧,对我而言,两个字:震撼!
看天道电视剧观后感4
《天道》这个电视剧我看了三遍,我迷恋于丁元英那惊世骇俗的才华,以及古城那三个音响发烧友发人深思的命运。
冯世杰,叶晓明,刘冰,这三个古城音响发烧友,他们是幸运的。他们幸运于认识了高人丁元英,而丁元英又愿意无偿帮助他们改变命运。如果他们能够一直紧跟丁元英,一直相信丁元英,他们的命运就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从农民变为公司董事,不再为衣食温饱发愁,公司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跻身中国音响界知名品牌行列。
但是,他们的局限性,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自以为是,葬送了他们的锦绣前程,他们是不幸的。他们以为靠上了丁元英这棵大树,就将安心无忧的到达插满鲜花的成功的彼岸。他们认为,公司在丁元英的笼罩下,不可能发生风险。既然发生了风险,只能证明你丁元英并不是高人!于是他们不再相信,不再跟随,扒在井沿上看了一眼,然后又自己松手掉了下去。他们不知道,公司要想有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惊险一跳!他们不知道,通往成功的路,不可能没有挫折!
这三个发烧友里,唯一还存在点被救赎的可能的,只有冯世杰。因为只有冯世杰觉悟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自己的眼界、认知能力,抗风险精神······而叶晓明和刘冰,是不可能得救的,因为他们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完完全全地归结到别人身上,而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叶晓明是聪明的,但他是小聪明;而刘冰更是等而下之,不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试图用卑劣的手段重新上位,野心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而面对同样的事件,肖亚文却因为自己的坚定判断和坚定相信,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格律诗音响公司董事长。欧阳雪同样,因为相信,她获得了丁元英股票上的巨大收益,并因此在自己的饭店之外,同时也成为了格律诗音响公司的二股东。那么芮小丹呢,她在和丁元英的交往过程中,表面上没有得到任何物质利益,她爱丁元英,她愿意为他全身心付出,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但她在精神上,在人生境界上,在格局上,全方位得到了丁元英的滋养和提升。
看天道电视剧观后感5
之前看了手机,知道了那个沉着、冷静的中年男人原来叫王志文,(当然之前也在不少电视剧和电影中看见过他的身影,只不过我这个人不算个追星族,不怎么特意去记住那些演员的名字的)于是上网查了一下他的作品,由于个人比较向往比较有深度的片子,又看见《天道》在豆瓣的五星评价忒多,也就看了看。
看完之后,还是不是很了解这天道具体指的是什么玩意儿,只能说太玄了。说一下整体感受吧,对于导演想拍、敢拍这么玄、这么有深度又不合人情世故的精神表示敬佩,但是导演和编剧明显是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去驾驭这么玄的一部片子,在我看了前4集,我就大概了解了这部片子的几个硬伤:情节拖沓,仅举一例:某一集倒茶这个细节大概就拍了15秒钟,受不了,太慢了;全剧格调由幽伤到忧伤,音乐背景太多了,显得有点装;过多的旁白,淡化了故事性,也显示出了导演的功底不够;朋友(韩楚风和王志文)之间在一起聊得的确不是人话,而是说道,表达天道的形式过于生意了;音乐被神化或者妖魔化了;左小青爱上王志文显得有点跳跃了;第四集,左小青请发烧友、王志文和几个文化人吃饭,饭后欧阳雪的刁难有点说不过去,这算个什么事儿啊,买单的该是左小青才对吧,找错买单对象啦,而且王志文还忒喜欢找嘴就来,要多少钱没问题,要发财也没问题,太不拿钱当钱了,走得就是和偶像剧里面的那些公子爷一样的路线。至于结局,有点儿扯淡,是不是因为左小青达不到王志文那种天道水平,这两人永远在一起会降低王志文的高度而非得搞这么一个事故呢,是不是注定了王志文就必须孤独终老呢!还有那个林雨峰和刘冰的结局都有点扯,人家犯了哪条纪律了,还非得落下死这么个下场,想想都气……
再浅谈一下其它感受:神化或者鬼化了王志文也就是搞个人崇拜主义,这与天道精神肯定是不合的;如果王志文的行事方式与作风是天道之举的话,我觉得这天道也不算个什么东西,要是人人都按照里面王志文的那种生存方式活着的话,这个世界也就冷冰冰的了,这个世界也就不再有可爱之处了。人情世故也好,虚伪客套也罢,其实也就是这个社会机器运行时的润滑剂,润滑剂多了,机器会掉链子;没有了润滑剂,机器可能很快就报废了。所以,我觉着天道不适合社会大众,充其量也就适合社会精英和喜欢哲学的人罢了,我们还是安心做一个老百姓,只要多一分理性就好。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1
电视剧《天道》演绎了1995年丁元英(男主角)在柏林解散私募基金,回到中国某古城隐居,与年轻女警官芮小丹(女主角)结识。芮小丹被丁元英的个性和才华吸引,心生爱慕,两人擦出激情的火花。之后,为了送给芮小丹一个神话礼物,丁元英以非常规的“劫富济贫”方式帮助王庙村扶贫,从而引发社会各色人等在同一文化属性下展现出来的不同人性的故事。
该剧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其剧情基本上沿袭了小说人物命运的脉络,故事情节张驰有度,剧中人物性格特色鲜明,加上演员精彩的演绎,是一部可看性比较强的电视剧。
《天道》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文化属性思考。文化属性是什么?引用丁元英的话,“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 技术、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剧中透过丁元英的视角对文化属性的思考和解读,非常有深度,也比较耐人寻味。从这句话可以(百味书屋网)看出,丁元英看到了文化属性对人生命运的影响,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个影响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道观念的藩篱,成了他画地为牢的囚笼,他到古城隐居,他认为佛法“可悟不可修”,以及他对人和事的算计,无一不是这个影响在他身上的映射。
丁元英长年在德国留学及工作的经历,让他具有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即竞争意识,竞争的结果是强者胜。而丁元英作为一个强者,他参透了文化密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趋势,这让他具备了在股市巧取豪夺的能力,也有了力量去左右和影响他人的命运。这形成了他的强势思维,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征服和掠夺,于是他不遵守世间法则,利用文化密码在法律真空地带对中国股市进行屠杀性掠取;为了送给女友一份神话礼物,利用法律漏洞和农民急于脱贫的心态,设一个具有杀伐之气的扶贫局,把多人都网在其中;算准了人性,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考验人性,而最终导致林雨锋、刘冰的自杀。这也是丁元英未出场,就被评价为“可以是魔,是鬼,但绝对不是人”的原因。
丁元英喜欢谈经论道,但更像是坐而论道,他自认掌握了文化属性,却没有抓到文化之魂,他没有认识到正是传统文化之魂,推动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这个魂便是效法天地,唯道是从,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剧中丁元英、林楚风二人到五台山探访高僧时,丁元英谈到了对佛法的认识,他说“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盘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他的一句“可悟不可修”就可以看出他的境界,他的认知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不愿在行上约束自己。正是因为他不愿在行上下功夫,所以形成了他不管做任何事情,在任何地方都爱钻空子,喜欢走捷径,爱冒风险的行为模式。剧中五台山寺庙的平台上,韩楚风掏出烟给丁元英一支,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这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他的精明和算计。
丁元英似乎看透一切,包容一切,高高在上地看着众生在红尘俗世挣扎浮游,他把自己看作救世主,却不是真正的救世主,他的行为不含悲心,无关救赎。他在王庙村扶贫,不考虑整体和长远,不关心村人的命运,不关心扶贫的结果,甚至不关心王庙村的后续发展,他只关心文化属性与得救之道的讨论,因为这才是他送给芮小丹的礼物。他想游离于文化之外,却不能全身而退,他做私募,做扶贫,包括与芮小丹的爱情,最后的结局都是为社会所不容,讨来一片骂声。剧中借用芮小丹审理王明阳的对话,与其说是为王明阳找灵魂归宿感,不如说这也是丁元英这种带有灵魂负罪感的人性本能的需要。他到古城隐居,恰好是一种寻求避世求解脱的心理。剧中林楚风借用尼采的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来评价丁元英,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也正好说明丁元英的认知不落地,不究竟,所以他的灵魂无所皈依,其人生注定是飘浮不定的。
丁元英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足够的悟性,他以“觉者”自居,但他既不能把握“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这一天道规律,也没有超越文化中惟命是从的价值判断体系,很明显,他不是真正的“觉者”。智玄大师说他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我的理解是,这一步之遥,就是佛与魔的一念之差。丁元英掌握的文化密码就象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造福社会。但丁元英却把它当作掌控他人的武器,他在王庙村设扶贫局,算定了格律诗公司的发展,算定了乐圣公司的命运,但当格律诗公司面临被起诉困境,叶晓明等人对他心生疑虑之时,他故意不将自己的全盘计划告诉他们,其真实的意图就是考验他们的忠诚和信任程度。最终三人因为忠诚和信任度不够强而离开公司,只有自始至终对他深信不疑欧阳雪成了最后的受益者。在这个扶贫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丁元英骨子里是喜欢唯命是从的人。他的强势思维让他不顾及他人感受,随意摆布他人的命运,让人敬而远之,最终落得个孤家寡人。以“觉者”自居的丁元英必然是孤独的。
《天道》能引人以思考,这思考是对文化属性的深入探求与认知,更是在掌握文化密码之后的选择,是启迪人以觉悟造福人类和社会,还是让它成为私有武器而任意杀伐?看罢电视,我想每个人的心中自会有一个答案。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2
在闲聊中,听到朋友多次推荐《天道》这部剧,点开第一集后一发不可收拾,于是这个周末刷完了整部剧。关于这部作品,每个人看完都有不同的思考,或者说同一人每看完一遍都应该会引发一些新的思考,不要对剧名感到不知所措,这也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爱情片,据说不少商学院的教授都有推荐这部剧给学生,今天我推荐给大家。
这部剧取名天道,从名字而言就意境高远,天是道,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整部剧中佛、道、基督之警句让人不断的陷入思考之中。
主人公经过名利场后,淡泊的生活方式,让人不禁想起尼采的那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问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一次酒醉后的那首诗,“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万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祸福,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更能表明其当时的内心所想。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句话贯穿全剧,是主人公思想的概括,似乎超越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何为“神即道”?我国唯心主义认为道是宇宙、精神的本源,而唯物主义又提到道是事物的普遍规律,《圣经》里有“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而神是指宗教及神话中具有人格和意识的超然存在体。何为“道法自然”?《老子》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是我国道家思想的精华,道重在自然而非强力人为。何为“如来”?如来既是释迦牟尼的十种称号之一,更是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通常是佛的自称。
神、道、佛本就不是一家,我不赞同那种硬说成同宗同源的说法,不过宗教之间确有些相通之处。仅从信奉的人物而言,我国的儒释道,儒家将关羽称为关圣人、圣帝;道家将关羽称为武财神、翊汉天尊;而佛家称其为伽蓝菩萨。本剧里面夹杂各派的思考方式自成一体,这也是我认为的最值得看一处,不过如果尽信则不如不看了。
上次听一个教授的课,谈到我国文化在几十年前的那次摧残后,一蹶不振,而如今的现实也展现出,过重的唯物主义促进下,人们心无畏惧,出现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不足为奇了,本剧中不少角色的结局也凸显出这类人的悲哀。每次跟国外的华人聊天,其实会不断打开我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许融合多种文化后,思维才能具有一个高度。其实我有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出现进化论的西方,如今美国总统就职的时候,还要手按圣经并宣读自己的誓言,誓言这样的唯心主义产物却能和科学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另外本剧的重点,或许也在自创的一个词“文化属性”上,提出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概念,并用全局去阐释,自助者天助的强势文化。但无论剧中人,还是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却依赖着靠他人的弱势文化,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宅男面前靠政府,实在不行就想着依靠神灵。而这部剧的剧本正是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这个遥远的救世主或许就是天道,天道相助的则是自助者。
对于父母亲情这一段,主人公表现出的理性态度引起兄弟姐妹之间的不和,不过这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只是交换,这样家庭里的孩子,从一出生起就背着还不完的债,如何能直起腰板。这也让我想起罗辑思维ceo脱不花之前的分享,当她发现自己怀孕了,第一个反应就是家里来了一位常住的房客。而她对孩子的定位不是自身生命的延伸物,更不是自己的产品或要一直控制的对象,而是一个很多年的舍友。并且会陪他走过人生里非常重要的一段,会给其提供关键的帮助,但是彼此之间是两个平等的人。
还记得剧中,主人公知道自己“杀富济贫”的做法会遭之另一面有识之士的声讨、责骂,于是前往五台山询问高僧讨一心安,得到大师相赠“大爱不爱”。恰好本周看到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专栏中的一句话,不管你站在那里,总有一半人在你的对面,靠获取所有人的认同去生活,是一场永无宁日、绝不胜算的自我恐怖主义。
由于最近几个月我一直在看人工智能方面的信息,而在《未来简史》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宗教只是人的一种想象体。可是在量子理论出现后,我们发现很多宗教里描述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可能是存在的,或许真的有一天,等科学家好不容易爬到山顶的时候,发现早有人等候在那里。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当下能做的就是多见多思,继续维护认为有价值的想象体,并且继续追问自己内心到底想什么。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3
电视剧中最常听到的是文化属性这个词,我想作者写这部剧的深层含义就是为了让观众和读者重新思考我们的文化属性。重新的站在彻底的角度来思考很多我们常人观念中的思考方式的电影。
丁元英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他这种超乎自然平常的、有点冷漠的思想,给他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适合与一般人的亲密关系。在这个传统文化很重的社会,丁元英对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成见,同时,他对世界对他人的友好却没有得到一般人的认同。他的“法即倒,道法自然,如来”的佛道思想,交叉结合了现代的科学理论,佛家思想,道教思想。同时,他看透世事是依靠自己掌握的自然法则,依靠法则办事。
比如在电视剧的中心音响公司来实现王庙村的脱贫之前,用了很多的生活细节来展示丁元英这个角色。在其父亲得了脑血栓之后,居然问医生的问题是如何让父亲死,其在与母亲讨论养儿防老的这个观念上,也是表达出了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的观点。在前面的剧情中说了,丁元英是一个超越常人思维,对传统中国文化有着极大成见的人。或许是人家的思想摆脱了文化属性的束缚,实现了真正的思想自由。
本电视剧的核心是格律诗公司的创造及其为王庙村脱贫的事件,实现扶贫的关键是杀富济贫,就是使用市场的杠杆在音响市场找龙头公司口中分一杯羹。充分利用了国内发展不完全的农村合作形式的工作坊的特点。在企业人的眼中看来,这是国内市场的不健全造成的。这也是印证了一句话硬币永远有两个面,有正面的必定会有负面,有优点必定会有缺点。
同时,格律诗和乐圣之间的官司风波中的三人急忙退股权的行为,说明了很多人的法律观念,电视剧直接斥责了很多人的法律观念,认为法律一定会尊重事实,保障正当人的合法权益,其实,法律就是一个工具,保证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的人之间的运作。
最后从刘冰的遭遇来看,贪欲吞没了他,现在社会上不是很多贪欲满满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没有反思自己,最后被自己的欲望给吞噬。是一个很为可怕的结局。
很是惊叹十年之前的电视剧,其中蕴含的观念也更为开放。真的很难相信这十年前的电视剧比现在的更为开放。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4
丁元英的一首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可见丁元英的十足的个人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他的过人之处在如下几个方面显得淋漓尽致。
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自居,却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
二、文化属性:芮小丹问,文化属性?没听过这个词,这个很重要吗?《天道》中丁元英说,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孝道:讲责任本来就已经错,说孝道再加个美德就更是错,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孝顺是到底个什么东西?是美德,是非得把所有的干净地儿弄脏了,才踏实的东西。
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我就真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东西了。
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就让每个人都直不起腰来。而老人越是觉得养儿防老,就越容易觉得吃亏,心里就越苦。
四、五台山论道:这段是经典中的经典,也是拍成电视剧被删减得最多的地方,五台山智玄大师是如何评价丁元英:施主身上乃三气居中,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气住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 不戒,如是涅槃。
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五、布局思维:在丁元英的布局中,丁元英从目标,结果进行倒推,用哪些城市做托,什么时间在哪个展厅做声势,甚至连对方起诉,打官司都是预计好的,所有的设计都是预期的,包括对刘冰,叶晓明,冯世杰他们的反应也有所预测。
丁元英不仅仅精心设计了这个布局,而且对过程中的人、事、物做了预测,留存了一定的变量,并且有做好了相应的对策。丁元英用这种布局迅速完成了三级跳,让格律诗这匹黑马,仅仅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走到了其它品牌多年都没有走到的位置。
世界上最厉害的不是招数,不是策略,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掌握它的人都是商界高手,明白这些思维模式的人都可以倍增时间,倍增效率,并且能让你看清一切布局中隐藏的秘密……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5
夜很深了,在一个好朋友的介绍下,现在“终于”看完了24集的《天道》电视剧,用“终于”是想说明一下,不是《天道》不好看,如果不好看,按我的生活习惯现在早就在梦里畅游了,我是想说自己好多年很少看电视,更别说是看电视剧了,但《天道》有吸引人的地方,让我看完了,而且内心不平静,想写点东西,顺手写下了观后感。
《天道》是由《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的电视剧,在剧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就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句将三种宗教结合一体的观点是经典中的经典,这更是哲学,精神的本源。
用女主人公小丹的话解释的话就是“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还有一句偏注“能做到实事求是就是神话”。
那什么是“实事求是”呢?实,就是客观;事,就是情况;求,就是发掘;是,就是规律。也就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来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规律,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是这么的实在。
这是我从这部电视剧得到的知识,甚至是秘诀。
我说了,最大的是感受到了差距,精神世界的差距。男主人公丁元英是一个对宗教、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皆精通的全才,最令我佩服的是他血液中的哲学思想,包括的宗教的认识,对文化内在属性的分析,对政治立场的判定,对经济形势的把握,这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由于这种哲学思想的存在,可以让他对国民经济的情侣表有准确的预测,让他对商业决定有全局的规划并按部就班的实施,对金钱和名利看淡,甚至是能杀人于无形,或者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永不失身的境地而将一切人都成为手中的棋子而随意操控。
但真正让我佩服的确是对人生的态度,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生活,也包括爱情。就像亚文评价他的一样,他用一种包容的眼光居高临下的看待一切世俗的问题。这就是觉悟。能做到这点很难,但那会有内心的一种平安。
当我羡慕他的精神生活的同时,我又感到了悲哀。当他得知了小丹的死讯后,因为他爱小丹,所以他伤心。“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丫头不简单呀”。
天道电视剧的观后感1
丁元英的一首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可见丁元英的十足的个人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他的过人之处在如下几个方面显得淋漓尽致。
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自居,却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
二、文化属性:芮小丹问,文化属性?没听过这个词,这个很重要吗?《天道》中丁元英说,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孝道:讲责任本来就已经错,说孝道再加个美德就更是错,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孝顺是到底个什么东西?是美德,是非得把所有的干净地儿弄脏了,才踏实的东西。
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我就真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东西了。
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就让每个人都直不起腰来。而老人越是觉得养儿防老,就越容易觉得吃亏,心里就越苦。
四、五台山论道:这段是经典中的经典,也是拍成电视剧被删减得最多的地方,五台山智玄大师是如何评价丁元英:施主身上乃三气居中,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气住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 不戒,如是涅槃。
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五、布局思维:在丁元英的布局中,丁元英从目标,结果进行倒推,用哪些城市做托,什么时间在哪个展厅做声势,甚至连对方起诉,打官司都是预计好的,所有的设计都是预期的,包括对刘冰,叶晓明,冯世杰他们的反应也有所预测。
丁元英不仅仅精心设计了这个布局,而且对过程中的人、事、物做了预测,留存了一定的变量,并且有做好了相应的对策。丁元英用这种布局迅速完成了三级跳,让格律诗这匹黑马,仅仅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走到了其它品牌多年都没有走到的位置。
世界上最厉害的不是招数,不是策略,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掌握它的人都是商界高手,明白这些思维模式的人都可以倍增时间,倍增效率,并且能让你看清一切布局中隐藏的秘密……
天道电视剧的观后感2
《天道》,没有能够如此打动我的视觉形式,《血色浪漫》不行,《士兵突击》不行,那都是匠作。《天道》不同,他有魂。连里面的音乐,天国的女儿,都让我震颤,我在听,那震颤触及了心灵的深处。如同做爱高潮迭起时,从尾骨发起的电流,瞬间贯穿整个脊椎,直达头顶。那种电流在头顶汇集,积聚,终于达到顶点,一束蓝色的光芒从百会穴喷射而出直达苍穹,那耀眼的光芒布满天空,覆盖大地。我这苍白的语言无法予以描述,苍白。
感受美,感受灵魂,是一种能力。
我在劝说自己平静,甚至放下了手中的青瓷酒杯,抵御杯中红色浆液的诱惑。平静。
这样的触动和激动让我难以抑制内心表达的欲望。我和小男说,王志文演的角色大多跟我心理相同,思想一样,就连他以前演的黑冰等等里面反面角色都骨子里和我一样。。我渴望象丁元英一样,一个人,一个城市,一台音箱,一套茶具,一屋子书,每日凉皮、夹馍和冰峰就可以了。特别渴望,一年可以,几个月也可以,心里完全放松。这,才是能让我有些着迷的玩意。
这样的东西是有灵魂。一种形式的美,只有具备了灵魂才能沁人心肺,无论是音乐,美术,故事,只有有灵魂的,才有美,有打动人的能力。那种灵魂,才是艺术的核心。而面对这种美,需要有能力去感受,去通过内在的自我使之最大化,从而生华。这是个体能够控制的。而这种个体的生华也有不同的种类,无优劣之分。有些内敛,有的放纵。不由得不想起年少时看《悲剧的诞生》时虽然看不懂,但就是能够感受到那种对自由的追求,那种超越性的人生。我的主体对形式客体的升华如同尼采的酒神精神或是日神精神,随他便了,洒脱,狂放……在洒脱和狂放中挥洒人作为人的本性。
继续看下去,突然剧中的丁元英说出了“魂”,“雄性的魂”,再次触动。雄性和电视剧、电影一样,都是一种形式,需要魂来承托,这些形式无一不是在魂的基础上升华。冥冥之中有种超越个体主宰的东西,叫天命。如同刚刚对魂的阐述,他在这一集说出这个字就是宿命。这就是沟通,这就是我期望的沟通。沟通未必是用嘴说的,可以用心感受。
我想我是具备这样的灵魂,或者至少,我是期望在人生中不断地寻找这种雄性本身的灵魂。什么叫匠人,什么叫大师。匠人做到顶儿就是个手艺人,没灵魂。大师,有灵魂,境界上去了,拈花一笑。大众,永远是落后的。永远是把大师和匠人在匠人的技术层级去比较,所以社会的评价就摇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于无声处听惊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旦大师憋过了劲,横空出世,又有一帮傻逼跟着吹捧,其实他们并没看懂。
而对于想超越这个境界的人,千万别在乎短时期,甚至一定长的时期内大众的评价,这就是所谓的不在乎。想起纳兰容若的那句“空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抱未曾开”,年少时为此而兴奋,现在,无所谓,不开就不开,已经追求过了叹什么叹。想流芳百世,想大众认可,找不自在。这让我想起来某个牛逼的人说的“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大众永远是愚昧的。其实不是不在乎,是不值得在乎,评价体系不一样。
而对于个体,关键在于不燥,稳得住。这是我现在面对的东西。我在把握。根本不需要浮躁,七八成都把握住了,现在剩那两三成,也不急,慢慢来呗。享受这个过程。
我围绕在呼唤中,如同莫言笔下的肉孩儿,被肉们呼唤。身边,那青瓷,那梅洛红,那玻璃杯和玻璃杯里的清茶,甚至盘中的鸭脖、鸭胗,那白瓷花瓶中盛开的百合,瞬间都有了生命。我听到呼唤,来吃我,来嗅我,来喝我,来看我吧!你强悍的生命和灵魂让我们的存在有了意义,被这样的灵魂升华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我享受这种表达的欲望和自由,享受这种冲动。
天道电视剧的观后感3
这个电视剧我看了三遍,我迷恋于丁元英那惊世骇俗的才华,以及古城那三个音响发烧友发人深思的命运。
冯世杰,叶晓明,刘冰,这三个古城音响发烧友,他们是幸运的。他们幸运于认识了高人丁元英,而丁元英又愿意无偿帮助他们改变命运。如果他们能够一直紧跟丁元英,一直相信丁元英,他们的命运就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从农民变为公司董事,不再为衣食温饱发愁,公司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跻身中国音响界知名品牌行列。
但是,他们的局限性,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自以为是,葬送了他们的'锦绣前程,他们是不幸的。他们以为靠上了丁元英这棵大树,就将安心无忧的到达插满鲜花的成功的彼岸。他们认为,公司在丁元英的笼罩下,不可能发生风险。既然发生了风险,只能证明你丁元英并不是高人!于是他们不再相信,不再跟随,扒在井沿上看了一眼,然后又自己松手掉了下去。他们不知道,公司要想有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惊险一跳!他们不知道,通往成功的路,不可能没有挫折!
这三个发烧友里,唯一还存在点被救赎的可能的,只有冯世杰。因为只有冯世杰觉悟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自己的眼界、认知能力,抗风险精神······。而叶晓明和刘冰,是不可能得救的,因为他们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完完全全地归结到别人身上,而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叶晓明是聪明的,但他是小聪明;而刘冰更是等而下之,不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试图用卑劣的手段重新上位,野心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而面对同样的事件,肖亚文却因为自己的坚定判断和坚定相信,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格律诗音响公司董事长。欧阳雪同样,因为相信,她获得了丁元英股票上的巨大收益,并因此在自己的饭店之外,同时也成为了格律诗音响公司的二股东。那么芮小丹呢,她在和丁元英的交往过程中,表面上没有得到任何物质利益,她爱丁元英,她愿意为他全身心付出,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但她在精神上,在人生境界上,在格局上,全方位得到了丁元英的滋养和提升。
天道电视剧的观后感4
丁元英未出场,就被评价为“可以是魔,是鬼,但绝对不是人”。因为他有着超常人的思维和睿智,仿佛一切的人和事都在他的算计之中;而他为人处世与众不同,不按常规出牌,个性极不入世,又让人不可理喻。其实,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而已。他只是一个善于拨开表象看本质的思辩者。之所以说“善于”,是因为他在不断地经历着觉和悟的过程。很少有人真正懂他,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和他站在一个高度、一个层面对话,因此他是孤独的,这种孤独让人觉得悲凉;他精神的超现实某种程度也决定着在生活中的格格不入,他的这种自我修炼有点出家人修行的味道,这也应了小丹那句“剃了头发就可以当和尚”。
他评价自己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极具偏见的人”。“偏见”,也就是说有着对当下的主流文化不同的声音。为什么用“偏”字,本身就说明传统文化对非主流文化的不包容性,才会让人们觉得他怪,觉得他身上充满了“不合时宜”。他有着长时间在国外留学和生活的背景,使他得以感受不同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从而比更多人有了抽身而出反观中华文化的机会,对于传统文化与现实的不适他有着更深刻的体会。而恰恰是这种普通人所没有的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使得丁元英对周遭的人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恰恰由于有了“偏见”,他才会深刻反思一个人在主流文化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悟到保存自我、尊重规律的重要,他以对天道的认识和思辩,以对文化属性的抽身反思,获得了缜密的智慧;以毫无圆通却真率的人品赢得了信任和广泛的社会关系,从而使格律诗公司海外检验通过、市场顺利打开;以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预料到了一桩桩事件、策划了成功的扶贫商战;而他的智慧和劳动又没有用来为自己、为小丹有所图!他的想法和行为,在这个金钱和权利已成为推动力的社会里太凤毛麟角了,太标新立异了,这样的大智慧、大境界,有几个人能够理解?
丁元英与世俗文化的格格不入,还体现在有一种执拗。通常看来,被认为处世成熟的人,也就是那种常常被主流文化所肯定的人,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现是可以从容变换的,而被人们认为“不合事宜”的人往往不屑于为了主流文化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外在言行,因为他们认为那种改变是虚伪。当元英要去五台山小丹说没有办法请假陪他时,丁元英的回答很直接,小丹不免嗔怪他不能顺便装着表示一下遗憾,丁元英就回答:“这就是圆融世故,不显山不露水,各得其所。可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条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可看出他那他不愿意向世俗文化妥协的孩子气般的.执拗率真。
他其实是很善良的,希望人们能够充分认识文化属性,尊重客观规律,抓住机遇勤奋获取,他所做的一切也是在循循引导着身边人。但他坚守一条,就是帮助不是给予,人必须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他帮人不是帮在表面,而是内心,是意图改变人们故以为是的世界观,让自己的认识从主流文化中冲出来,转变观念,尊重天道,回归自我。因此,接近他、了解他的人,逐渐被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而认识了、理解了这种世界观,不知不觉中,“觉悟天道,名开天眼”,就被他“扒拉了灵魂”。
通常我们会认为孤独的人,内心爱的能力较弱。但从丁元英对小丹的感情来看,恰恰是孤独的人,一旦真爱起来,是会强烈、专注到极致的。他真的把小丹视为知己,至情至圣:“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没招没术的感情,剩下的,就是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小丹回德国探亲,思念驱使他不远万里飞特拉维夫,陪伴她游耶路撒冷。当所有人都指责他对小丹临别前电话的冷漠、质疑他对小丹的情感时,他沉默着,他的感情没必要向任何人辩解、证明!“情感不需要证明,证明本身就是对情感的亵渎”,这只有小丹才能理解!他伤恸得吐血了,他是动了真情的啊!
但作为一个思索者,丁元英又是矛盾的。他“处处体现出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这种包容,其实就是自己坚信的真理无法融入实践的一种无奈的姿态。他在格律诗创办之初去五台山见佛,求的是个心安。他在边缘思索,企图清静无为,……小丹的坦然赴死,触击了他灵魂深处的所谓居高临下的包容!小丹抢先一步进了基督的窄门,她才是真正的明白人。小丹所达到的,就是他一直希望而没有达到的高度。佛讲一门深入,道讲清净自然,基督讲善恶有报。基督最了解人类,是基础;佛最了解宇宙,是升华后的更高境界;道教取法自然,或者规律。但是首先要了解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自然成就人,人也成就自然,人不能脱离自然独在,当人希望改变自然、实现自我的时候,清净无为就无地自容了。小丹要丁元英给她造一个神话,只是一个善巧方便,不如说她给丁元英指了一个安心的法门。她不怕失去他,因为丁元英的缘起为她打开了窄门,她成神了,所以她可以继续讲故事。丁元英如果想进窄门,也只能沿着小丹的路继续走下,找到自己的安心之所。若是继续清净无为的话,则永远只是一个身处其中、却欲冷眼旁观的消极避世者,他的心将永远不得安宁。
天道电视剧的观后感5
电视剧中最常听到的是文化属性这个词,我想作者写这部剧的深层含义就是为了让观众和读者重新思考我们的文化属性。重新的站在彻底的角度来思考很多我们常人观念中的思考方式的电影。
丁元英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他这种超乎自然平常的、有点冷漠的思想,给他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适合与一般人的亲密关系。在这个传统文化很重的社会,丁元英对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成见,同时,他对世界对他人的友好却没有得到一般人的认同。他的“法即倒,道法自然,如来”的佛道思想,交叉结合了现代的科学理论,佛家思想,道教思想。同时,他看透世事是依靠自己掌握的自然法则,依靠法则办事。
比如在电视剧的中心音响公司来实现王庙村的脱贫之前,用了很多的生活细节来展示丁元英这个角色。在其父亲得了脑血栓之后,居然问医生的问题是如何让父亲死,其在与母亲讨论养儿防老的这个观念上,也是表达出了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的观点。在前面的剧情中说了,丁元英是一个超越常人思维,对传统中国文化有着极大成见的人。或许是人家的思想摆脱了文化属性的束缚,实现了真正的思想自由。
本电视剧的核心是格律诗公司的创造及其为王庙村脱贫的事件,实现扶贫的关键是杀富济贫,就是使用市场的杠杆在音响市场找龙头公司口中分一杯羹。充分利用了国内发展不完全的农村合作形式的工作坊的特点。在企业人的眼中看来,这是国内市场的不健全造成的。这也是印证了一句话硬币永远有两个面,有正面的必定会有负面,有优点必定会有缺点。
同时,格律诗和乐圣之间的官司风波中的三人急忙退股权的行为,说明了很多人的法律观念,电视剧直接斥责了很多人的法律观念,认为法律一定会尊重事实,保障正当人的合法权益,其实,法律就是一个工具,保证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的人之间的运作。
最后从刘冰的遭遇来看,贪欲吞没了他,现在社会上不是很多贪欲满满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没有反思自己,最后被自己的欲望给吞噬。是一个很为可怕的结局。
很是惊叹十年之前的电视剧,其中蕴含的观念也更为开放。真的很难相信这十年前的电视剧比现在的更为开放。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800字1
《天道》,没有能够如此打动我的视觉形式,《血色浪漫》不行,《士兵突击》不行,那都是匠作。《天道》不同,他有魂。连里面的音乐,天国的女儿,都让我震颤,我在听,那震颤触及了心灵的深处。如同做爱高潮迭起时,从尾骨发起的电流,瞬间贯穿整个脊椎,直达头顶。那种电流在头顶汇集,积聚,终于达到顶点,一束蓝色的光芒从百会穴喷射而出直达苍穹,那耀眼的光芒布满天空,覆盖大地。我这苍白的语言无法予以描述,苍白。
感受美,感受灵魂,是一种能力。
我在劝说自己平静,甚至放下了手中的青瓷酒杯,抵御杯中红色浆液的诱惑。平静。
这样的触动和激动让我难以抑制内心表达的欲望。我和小男说,王志文演的角色大多跟我心理相同,思想一样,就连他以前演的黑冰等等里面反面角色都骨子里和我一样。。我渴望象丁元英一样,一个人,一个城市,一台音箱,一套茶具,一屋子书,每日凉皮、夹馍和冰峰就可以了。特别渴望,一年可以,几个月也可以,心里完全放松。这,才是能让我有些着迷的玩意。
这样的东西是有灵魂。一种形式的美,只有具备了灵魂才能沁人心肺,无论是音乐,美术,故事,只有有灵魂的,才有美,有打动人的能力。那种灵魂,才是艺术的核心。而面对这种美,需要有能力去感受,去通过内在的自我使之最大化,从而生华。这是个体能够控制的。而这种个体的生华也有不同的种类,无优劣之分。有些内敛,有的放纵。不由得不想起年少时看《悲剧的诞生》时虽然看不懂,但就是能够感受到那种对自由的追求,那种超越性的人生。我的主体对形式客体的升华如同尼采的酒神精神或是日神精神,随他便了,洒脱,狂放……在洒脱和狂放中挥洒人作为人的本性。
继续看下去,突然剧中的丁元英说出了“魂”,“雄性的魂”,再次触动。雄性和电视剧、电影一样,都是一种形式,需要魂来承托,这些形式无一不是在魂的基础上升华。冥冥之中有种超越个体主宰的东西,叫天命。如同刚刚对魂的阐述,他在这一集说出这个字就是宿命。这就是沟通,这就是我期望的沟通。沟通未必是用嘴说的,可以用心感受。
我想我是具备这样的灵魂,或者至少,我是期望在人生中不断地寻找这种雄性本身的灵魂。什么叫匠人,什么叫大师。匠人做到顶儿就是个手艺人,没灵魂。大师,有灵魂,境界上去了,拈花一笑。大众,永远是落后的。永远是把大师和匠人在匠人的技术层级去比较,所以社会的评价就摇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于无声处听惊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旦大师憋过了劲,横空出世,又有一帮傻逼跟着吹捧,其实他们并没看懂。
而对于想超越这个境界的人,千万别在乎短时期,甚至一定长的时期内大众的评价,这就是所谓的不在乎。想起纳兰容若的那句“空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抱未曾开”,年少时为此而兴奋,现在,无所谓,不开就不开,已经追求过了叹什么叹。想流芳百世,想大众认可,找不自在。这让我想起来某个牛逼的人说的“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大众永远是愚昧的。其实不是不在乎,是不值得在乎,评价体系不一样。
而对于个体,关键在于不燥,稳得住。这是我现在面对的东西。我在把握。根本不需要浮躁,七八成都把握住了,现在剩那两三成,也不急,慢慢来呗。享受这个过程。
我围绕在呼唤中,如同莫言笔下的肉孩儿,被肉们呼唤。身边,那青瓷,那梅洛红,那玻璃杯和玻璃杯里的清茶,甚至盘中的鸭脖、鸭胗,那白瓷花瓶中盛开的百合,瞬间都有了生命。我听到呼唤,来吃我,来嗅我,来喝我,来看我吧!你强悍的生命和灵魂让我们的存在有了意义,被这样的灵魂升华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我享受这种表达的欲望和自由,享受这种冲动。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800字2
丁元英未出场,就被评价为“可以是魔,是鬼,但绝对不是人”,电视剧《天道》观后感。因为他有着超常人的思维和睿智,仿佛一切的人和事都在他的算计之中;而他为人处世与众不同,不按常规出牌,个性极不入世,又让人不可理喻。其实,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而已。他只是一个善于拨开表象看本质的思辩者。之所以说“善于”,是因为他在不断地经历着觉和悟的过程。很少有人真正懂他,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和他站在一个高度、一个层面对话,因此他是孤独的,这种孤独让人觉得悲凉;他精神的超现实某种程度也决定着在生活中的格格不入,他的这种自我修炼有点出家人修行的味道,这也应了小丹那句“剃了头发就可以当和尚”。
他评价自己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极具偏见的人”。“偏见”,也就是说有着对当下的主流文化不同的声音。为什么用“偏”字,本身就说明传统文化对非主流文化的不包容性,才会让人们觉得他怪,觉得他身上充满了“不合时宜”。他有着长时间在国外留学和生活的背景,使他得以感受不同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从而比更多人有了抽身而出反观中华文化的机会,对于传统文化与现实的不适他有着更深刻的体会。而恰恰是这种普通人所没有的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使得丁元英对周遭的人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恰恰由于有了“偏见”,他才会深刻反思一个人在主流文化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悟到保存自我、尊重规律的重要,他以对天道的认识和思辩,以对文化属性的抽身反思,获得了缜密的智慧;以毫无圆通却真率的人品赢得了信任和广泛的社会关系,从而使格律诗公司海外检验通过、市场顺利打开;以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预料到了一桩桩事件、策划了成功的扶贫商战;而他的智慧和劳动又没有用来为自己、为小丹有所图!他的想法和行为,在这个金钱和权利已成为推动力的社会里太凤毛麟角了,太标新立异了,这样的大智慧、大境界,有几个人能够理解?
丁元英与世俗文化的格格不入,还体现在有一种执拗,读后感《电视剧《天道》观后感》。通常看来,被认为处世成熟的人,也就是那种常常被主流文化所肯定的人,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现是可以从容变换的,而被人们认为“不合事宜”的人往往不屑于为了主流文化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外在言行,因为他们认为那种改变是虚伪。当元英要去五台山小丹说没有办法请假陪他时,丁元英的回答很直接,小丹不免嗔怪他不能顺便装着表示一下遗憾,丁元英就回答:“这就是圆融世故,不显山不露水,各得其所。可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条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可看出他那他不愿意向世俗文化妥协的孩子气般的执拗率真。
他其实是很善良的,希望人们能够充分认识文化属性,尊重客观规律,抓住机遇勤奋获取,他所做的一切也是在循循引导着身边人。但他坚守一条,就是帮助不是给予,人必须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他帮人不是帮在表面,而是内心,是意图改变人们故以为是的世界观,让自己的认识从主流文化中冲出来,转变观念,尊重天道,回归自我。因此,接近他、了解他的人,逐渐被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而认识了、理解了这种世界观,不知不觉中,“觉悟天道,名开天眼”,就被他“扒拉了灵魂”。
通常我们会认为孤独的人,内心爱的能力较弱。但从丁元英对小丹的感情来看,恰恰是孤独的人,一旦真爱起来,是会强烈、专注到极致的。他真的把小丹视为知己,至情至圣:“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没招没术的感情,剩下的,就是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小丹回德国探亲,思念驱使他不远万里飞特拉维夫,陪伴她游耶路撒冷。当所有人都指责他对小丹临别前电话的冷漠、质疑他对小丹的情感时,他沉默着,他的感情没必要向任何人辩解、证明!“情感不需要证明,证明本身就是对情感的亵渎”,这只有小丹才能理解!他伤恸得吐血了,他是动了真情的啊!
但作为一个思索者,丁元英又是矛盾的。他“处处体现出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这种包容,其实就是自己坚信的真理无法融入实践的一种无奈的姿态。他在格律诗创办之初去五台山见佛,求的是个心安。他在边缘思索,企图清静无为,……小丹的坦然赴死,触击了他灵魂深处的所谓居高临下的包容!小丹抢先一步进了基督的窄门,她才是真正的明白人。小丹所达到的,就是他一直希望而没有达到的高度。佛讲一门深入,道讲清净自然,基督讲善恶有报。基督最了解人类,是基础;佛最了解宇宙,是升华后的更高境界;道教取法自然,或者规律。但是首先要了解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自然成就人,人也成就自然,人不能脱离自然独在,当人希望改变自然、实现自我的时候,清净无为就无地自容了。小丹要丁元英给她造一个神话,只是一个善巧方便,不如说她给丁元英指了一个安心的法门。她不怕失去他,因为丁元英的缘起为她打开了窄门,她成神了,所以她可以继续讲故事。丁元英如果想进窄门,也只能沿着小丹的路继续走下,找到自己的安心之所。若是继续清净无为的话,则永远只是一个身处其中、却欲冷眼旁观的消极避世者,他的心将永远不得安宁。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800字3
应朋友的特别推荐我看了电视剧《天道》,场景的唯美一出场就出卖了作者的性别。时空、人物背景的处理让该剧定位在一个较高的层面。此剧涵概哲学、佛法、道教、禅理、基督及音乐艺术领域的形而上理论。一句“神即是道,道法自然,如来”的台词,就包含了儒、道、佛、精深玄机。必须承认作品很有思想性和值得现代人思索的人生哲学。精彩的台词是本剧最大的亮点。著名影星王志文、左小青饰演的男女主角是一大看点。好听的我就不多说了,看完作品静下来写点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观众对作品的肯定和尊重了。一部好作品是要经得起思考和推敲的,我就说点自己在观看后的直接感受吧!谨代表个人意见。
编导意在用一个高层面的视角展开一部富有传奇色彩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现代商战片。它的很多思想很有思考价值,却有无以为凭的空泛之嫌。随着剧情发展,那种文化属性理论的表达与其说是强化男主角丁元英的智慧之光和思想张力,还不如说是剧本的自我推销或卖弄。那种表达超越了叙事的本身,遗落了刻意的痕迹。尽管贯穿全剧的精彩台词给人云山雾罩、深高莫测地耳目一新,有深度,长见识,受教育,对忙于生计只善形象思维的芸芸众生来说很难参透里面的精要含义。很多觉悟只浮于浅表而未达境界!也许太在乎高论立意的精湛了,反而染了一丝匠气。
天道即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文化属性决定命运。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属性,而中国五千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颠覆或改变的。一个标志性弱势文化属性的民族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挑战及抉择呢?对于剧中角色丁元英这样的明白人来说又是那么的无奈,他只有以自己的一种姿态保持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属性?我们这个民族他又将它归类于什么样的文化属性呢?严谨的逻辑思维、开阔的视野、特立独行价值观、人生观、思辩能力又给这个角色涂抹了什么样的色彩?观后发人深省。从写作构思上本人有如下看法:
一、作为音乐发烧友对音乐的评论太过简单。少了深层次挖掘的内涵,仅凭《流浪者之歌》的三个版本小提琴演奏的阐述是不够音乐发烧级的评论档次的,缺少更多具体音乐表现手法浓墨重彩的重点品味与描述。音乐是天赋、悟性、文化修养、艺术境界的融汇。作为贫困县最贫困的王庙村三个农民都是音乐发烧友的设计背离了现实状态。一个偶然有可能,三个太过牵强。
二、商战序幕的拉开构架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程序式神话。很有戏剧效果,却忽略了程序谋略的实际操作性。一石击起千层浪的跳跃性思维,使得千万资产的民营企业溃不成军地瘫痪惨败,其夸张性让人哑然失笑,不作采信。
三、作者过多地强调了立论的精髓,学识的高深莫测,欠缺对男主人公塑造有血有肉的饱满和个性的多层次感。明显地看出作者女性身份对男性人物内心刻画的局限性。
编剧通过两个有着特殊背景传奇男女的爱情礼物引出杀富济贫的商战主线,通过蓄意的操控谋划让王庙村穷人上井沿看一眼天,摸一会老虎屁股。从而警醒人们:这世上原来就没有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神不是外来的,神就是你自己,所以,作为自主的人不要靠神、靠别人来拯救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800字4
电视剧《天道》演绎了1995年丁元英(男主角)在柏林解散私募基金,回到中国某古城隐居,与年轻女警官芮小丹(女主角)结识。芮小丹被丁元英的个性和才华吸引,心生爱慕,两人擦出激情的火花。之后,为了送给芮小丹一个神话礼物,丁元英以非常规的“劫富济贫”方式帮助王庙村扶贫,从而引发社会各色人等在同一文化属性下展现出来的不同人性的故事。
该剧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其剧情基本上沿袭了小说人物命运的脉络,故事情节张驰有度,剧中人物性格特色鲜明,加上演员精彩的演绎,是一部可看性比较强的电视剧。
《天道》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文化属性思考。文化属性是什么?引用丁元英的话,“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 技术、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剧中透过丁元英的视角对文化属性的思考和解读,非常有深度,也比较耐人寻味。从这句话可以(百味书屋网)看出,丁元英看到了文化属性对人生命运的影响,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个影响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道观念的藩篱,成了他画地为牢的囚笼,他到古城隐居,他认为佛法“可悟不可修”,以及他对人和事的算计,无一不是这个影响在他身上的映射。
丁元英长年在德国留学及工作的经历,让他具有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即竞争意识,竞争的结果是强者胜。而丁元英作为一个强者,他参透了文化密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趋势,这让他具备了在股市巧取豪夺的能力,也有了力量去左右和影响他人的命运。这形成了他的强势思维,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征服和掠夺,于是他不遵守世间法则,利用文化密码在法律真空地带对中国股市进行屠杀性掠取;为了送给女友一份神话礼物,利用法律漏洞和农民急于脱贫的心态,设一个具有杀伐之气的扶贫局,把多人都网在其中;算准了人性,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考验人性,而最终导致林雨锋、刘冰的自杀。这也是丁元英未出场,就被评价为“可以是魔,是鬼,但绝对不是人”的原因。
丁元英喜欢谈经论道,但更像是坐而论道,他自认掌握了文化属性,却没有抓到文化之魂,他没有认识到正是传统文化之魂,推动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这个魂便是效法天地,唯道是从,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剧中丁元英、林楚风二人到五台山探访高僧时,丁元英谈到了对佛法的认识,他说“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盘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他的一句“可悟不可修”就可以看出他的境界,他的认知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不愿在行上约束自己。正是因为他不愿在行上下功夫,所以形成了他不管做任何事情,在任何地方都爱钻空子,喜欢走捷径,爱冒风险的行为模式。剧中五台山寺庙的平台上,韩楚风掏出烟给丁元英一支,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这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他的精明和算计。
丁元英似乎看透一切,包容一切,高高在上地看着众生在红尘俗世挣扎浮游,他把自己看作救世主,却不是真正的救世主,他的行为不含悲心,无关救赎。他在王庙村扶贫,不考虑整体和长远,不关心村人的命运,不关心扶贫的结果,甚至不关心王庙村的后续发展,他只关心文化属性与得救之道的讨论,因为这才是他送给芮小丹的礼物。他想游离于文化之外,却不能全身而退,他做私募,做扶贫,包括与芮小丹的爱情,最后的结局都是为社会所不容,讨来一片骂声。剧中借用芮小丹审理王明阳的对话,与其说是为王明阳找灵魂归宿感,不如说这也是丁元英这种带有灵魂负罪感的人性本能的需要。他到古城隐居,恰好是一种寻求避世求解脱的心理。剧中林楚风借用尼采的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来评价丁元英,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也正好说明丁元英的认知不落地,不究竟,所以他的灵魂无所皈依,其人生注定是飘浮不定的。
丁元英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足够的悟性,他以“觉者”自居,但他既不能把握“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这一天道规律,也没有超越文化中惟命是从的价值判断体系,很明显,他不是真正的“觉者”。智玄大师说他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我的理解是,这一步之遥,就是佛与魔的一念之差。丁元英掌握的文化密码就象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造福社会。但丁元英却把它当作掌控他人的武器,他在王庙村设扶贫局,算定了格律诗公司的发展,算定了乐圣公司的命运,但当格律诗公司面临被起诉困境,叶晓明等人对他心生疑虑之时,他故意不将自己的全盘计划告诉他们,其真实的意图就是考验他们的忠诚和信任程度。最终三人因为忠诚和信任度不够强而离开公司,只有自始至终对他深信不疑欧阳雪成了最后的受益者。在这个扶贫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丁元英骨子里是喜欢唯命是从的人。他的强势思维让他不顾及他人感受,随意摆布他人的命运,让人敬而远之,最终落得个孤家寡人。以“觉者”自居的丁元英必然是孤独的。
《天道》能引人以思考,这思考是对文化属性的深入探求与认知,更是在掌握文化密码之后的选择,是启迪人以觉悟造福人类和社会,还是让它成为私有武器而任意杀伐?看罢电视,我想每个人的心中自会有一个答案。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800字5
之前看了手机,知道了那个沉着、冷静的中年男人原来叫王志文,(当然之前也在不少电视剧和电影中看见过他的身影,只不过我这个人不算个追星族,不怎么特意去记住那些演员的名字的)于是上网查了一下他的作品,由于个人比较向往比较有深度的片子,又看见《天道》在豆瓣的五星评价忒多,也就看了看。
看完之后,还是不是很了解这天道具体指的是什么玩意儿,只能说太玄了。说一下整体感受吧,对于导演想拍、敢拍这么玄、这么有深度又不合人情世故的精神表示敬佩,但是导演和编剧明显是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去驾驭这么玄的一部片子,在我看了前4集,我就大概了解了这部片子的几个硬伤:情节拖沓,仅举一例:某一集倒茶这个细节大概就拍了15秒钟,受不了,太慢了;全剧格调由幽伤到忧伤,音乐背景太多了,显得有点装;过多的旁白,淡化了故事性,也显示出了导演的功底不够;朋友(韩楚风和王志文)之间在一起聊得的确不是人话,而是说道,表达天道的形式过于生意了;音乐被神化或者妖魔化了;左小青爱上王志文显得有点跳跃了;第四集,左小青请发烧友、王志文和几个文化人吃饭,饭后欧阳雪的刁难有点说不过去,这算个什么事儿啊,买单的该是左小青才对吧,找错买单对象啦,而且王志文还忒喜欢找嘴就来,要多少钱没问题,要发财也没问题,太不拿钱当钱了,走得就是和偶像剧里面的那些公子爷一样的路线。至于结局,有点儿扯淡,是不是因为左小青达不到王志文那种天道水平,这两人永远在一起会降低王志文的高度而非得搞这么一个事故呢,是不是注定了王志文就必须孤独终老呢!还有那个林雨峰和刘冰的结局都有点扯,人家犯了哪条纪律了,还非得落下死这么个下场,想想都气……
再浅谈一下其它感受:神化或者鬼化了王志文也就是搞个人崇拜主义,这与天道精神肯定是不合的;如果王志文的行事方式与作风是天道之举的话,我觉得这天道也不算个什么东西,要是人人都按照里面王志文的那种生存方式活着的话,这个世界也就冷冰冰的了,这个世界也就不再有可爱之处了。人情世故也好,虚伪客套也罢,其实也就是这个社会机器运行时的润滑剂,润滑剂多了,机器会掉链子;没有了润滑剂,机器可能很快就报废了。所以,我觉着天道不适合社会大众,充其量也就适合社会精英和喜欢哲学的人罢了,我们还是安心做一个老百姓,只要多一分理性就好。
天道电视剧中小学的观后感大全(1)
夜很深了,在一个好朋友的介绍下,现在“终于”看完了24集的《天道》电视剧,用“终于”是想说明一下,不是《天道》不好看,如果不好看,按我的生活习惯现在早就在梦里畅游了,我是想说自己好多年很少看电视,更别说是看电视剧了,但《天道》有吸引人的地方,让我看完了,而且内心不平静,想写点东西,顺手写下了观后感。
《天道》是由《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的电视剧,在剧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就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句将三种宗教结合一体的观点是经典中的经典,这更是哲学,精神的本源。
用女主人公小丹的话解释的话就是“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还有一句偏注“能做到实事求是就是神话”。
那什么是“实事求是”呢?实,就是客观;事,就是情况;求,就是发掘;是,就是规律。也就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来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规律,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是这么的实在。这是我从这部电视剧得到的知识,甚至是秘诀。
我说了,最大的是感受到了差距,精神世界的差距。男主人公丁元英是一个对宗教、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皆精通的全才,最令我佩服的是他血液中的哲学思想,包括的宗教的认识,对文化内在属性的分析,对政治立场的判定,对经济形势的把握,这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由于这种哲学思想的存在,可以让他对国民经济的情侣表有准确的预测,让他对商业决定有全局的规划并按部就班的实施,对金钱和名利看淡,甚至是能杀人于无形,或者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永不失身的境地而将一切人都成为手中的棋子而随意操控。
但真正让我佩服的确是对人生的态度,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生活,也包括爱情。就像亚文评价他的一样,他用一种包容的眼光居高临下的看待一切世俗的问题。这就是觉悟。能做到这点很难,但那会有内心的一种平安。当我羡慕他的精神生活的同时,我又感到了悲哀。当他得知了小丹的死讯后,因为他爱小丹,所以他伤心。“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丫头不简单呀”。
天道电视剧中小学的观后感大全(2)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天道》,虽然只有24集,而且年代比较久了,但是影片中的商业思维,男女主角的传奇人生,还有配角的情商等等这些放在现在来看都有很多的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下面几天我就来分享一些我的一些小感悟。
男主丁元英是一个商界奇才,为了给女朋友小丹送一份礼物,利用他的才智在贫困村创立一个神话。说是神话是因为大家都不敢相信奇迹会发生在这片特穷的土地上。实际上他的方案很简单,就是两个字,能和忍。
就是让贫穷的农户们在能和忍之间寻找生存空间,如果能做到别人不能做的,或者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那么他们生存空间会更大,付出越多,收获也更多。
天道电视剧中小学的观后感大全(3)
灵感需要刺激,但是这样让人痛彻心扉的灵感还是少来吧。
湘推荐的《天道》看完了。如果不是心情悲伤什么事都做不下去,也许还不会有这个耐心看进去。
很不错的剧本,构思新颖,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是沉下心来看却是有很深刻含义,从音响行业这个商业题材入手来反映国内经济市场的冰山一角,揭示了一些商业模式的运作内幕,及城乡巨大贫富差异的社会问题。
高人丁元英,不是普通知识结构的人能读懂的,貌不惊人的王志文把丁元英这个角色演绎的非常好,以至于我在想我们国家的权利机构里如果能多几个丁元英这样的“神人”该是中华民族多大的福音啊!
剧中提出透视社会的三个因素,技术 制度和文化,多次提到文化属性这个词。虽然受知识层次的局限有很多看不懂的,但是该剧看后有触动,有思考。
用芮小丹的爱情故事做媒介,然后顺势引出所要表现的剧情主题,杀富济贫,平衡贫富两极分化,改变商品成本结构,林雨峰一个人的死换来一个贫困乡村人的脱贫故事。手法自然新颖引人入胜。
名角不多,我熟悉的只有王志文和左小青,两个中心人物足足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角色性格人物形象演绎的酣畅淋漓,剧中每个角色都有特定的代表性,在表演的细节中展现着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像,很受教育。
丁元英是智慧的化身,芮小丹是女人中的极品。由此演绎出的天国之恋悲壮打动人心。
亚文,欧阳雪,韩楚风,在剧中是友谊和铁闺蜜的代言,当今独生子女时代在社会上打拼,除了自己的努力,拥有友谊和伙伴是多么的珍贵和重要!品性,人格还有双方真诚的付出给予和信任才能获取这世上最可贵的情感财富。
冯世杰无疑是现今社会农村里先进的群体代表,有一定的眼光和公心。淳朴善良勤劳的本性是我们民族的根本。守住这份根本,再经过知识文化的浸泡,就会成为支撑脊梁的精英!
叶晓明,有点小聪明,不能吃亏,因此他参不透丁元英的大智若愚,所以永远也占不了大便宜,结局就是看着别人弄潮。
剧中最惨痛的是刘冰,是一个活不明白的人,想着靠投机发财,过上天上掉馅饼的好日子。为了私欲而摒弃良心,违背为人之道,最终自己葬送了自己。
好的文艺作品荡涤心灵,《天道》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思想深刻的文艺作品。
天道电视剧中小学的观后感大全(4)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花了大概三天的时间看完了24集的国产剧《天道》。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我也挺喜欢。但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是朋友的推荐,我可能在第七集的时候就弃剧,并误以为它讲的是一个狗血爱情故事。所以还是得感谢这位朋友,因为他我才没有错过这部剧真正精彩之处。 这是一部讲人性,编剧借角色之口讲诉自己对于“天道”理解的剧,所以看的人有的觉得受益良多,有的则觉得刷新三观——想在社会混出点名堂,必然需要对人性有深刻的了解;而那些不曾思考,从小到大只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人,遇到这样的“新”思想,自然一时间无法理解。 我喜欢这部剧的最大原因,在于它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拥有了大量的知识,几乎等同于拥有大量财富。
看完这部剧,你会猛然发现无论是丁(主人公)对人性深刻的了解,还是对市场规则,商业法律等等的熟知,都是实打实的知识。 剧里没有详细讲丁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因为这一点不是很重要。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很多,每个人获取知识的途径也都不同,但是有最简单有效,也是最普遍的方法就是读书。比如丁“扶贫”前详细阅读了许多资料。 剧里主要讲这些知识是如何使得丁轻而易举地获取他想得到的东西,并且像算命大师一般提前“算出”他人的命运。这是最激动人心的。编剧通过丁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拥有了一定的知识量,原来可以活得如此通透潇洒自如。随随便便赢了股票,获得女人青睐得到一份绝美爱情,拥有强大人脉关系,看透别人的命运,再顺手成功开个公司又扶了贫,一辈子基本不愁没钱花,十足的人生赢家。最重要的是,他是完完全全靠知识得来的,几乎没有一点运气成分。
但我相信有一部分人会错了编剧的意,去揣测里边的商业成功模式。如果编剧导演想要拍一部商业成功剧,就不会等到七八集才出现这部分了。它其实还是为了服务于“拥有了大量的知识,几乎等同于拥有大量财富”这个主题思想,把这个主题思想推到高潮。因为他拥有丰厚的关于商业和人性的知识,所以他成功把他的“格律诗”做大做强,找到了最合适的守护者,在最后还用计断绝刘冰破坏“格律诗”的可能,把“格律诗”保护得滴水不漏。这一切,其实都是知识的力量。 说实话,如果单说这个商业成功案列的话,它对你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完全没用。
为什么?因为你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遇到里面那一模一样的人物,单单这一个因素,你就不可能复制他的成功。更别说商业规则模式一直在变化。但是如果你学习丁的思考方法,努力让自己拥有他一般的雄厚知识,那即便是在与剧里不同的环境中遇到不同的人,你也可以创造出像剧里一样的成功商业,或者在别的地方取得巨大成就。用一句大白话说,你看哪个长期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不是绝顶聪明的人? 而里边为人处事的方法,我觉得更是没必要去学习。就拿王明阳那一段剧情来说,撇开那么有知识的人为什么要去犯罪这些问题不谈,你觉得现实生活中一个自己都不理解“道”,反问别人“道”有何用的人,怎么做到和一个深谙“道”的罪犯论“道”,最后还论到罪犯心服口服的?事实是那个深谙“道”的人随便反问一个问题,你就完全傻了,几乎不可能辩论赢。这跟你如果不理解那些物理公式,光靠背是没法取得高分的道理是一样的。 因为总体来说编剧已经很好地表达了主题思想,所以我可以原谅里边这些我觉得很不合理,甚至有点蠢的小情节,还有不好好说人话的坏毛病。动不动引用晦涩难懂名人名言并不能证明你有多聪明。 不管如何,这是一部值得找一个空闲假期认真观看的电视剧。不管它是在哪个年代拍成的,不管里面的商业规则法律知识等等是不是已经过时,它多多少少都可以带给你一些东西。因为知识和智慧永远不会过时。
天道电视剧中小学的观后感大全(5)
四天的时间看完了电视剧,我想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件事情,产生的结论往往似是而非。仅谈自己的一点感触吧。
首先说说结局。可以说我是一集一集的连续的看下来的,中间没有跳跃。一开篇就是一个旷远、纯净、有磁性的女声,空灵的韵味倒也出来了,悲剧的味道也出来了。
如果让两个如此明白的人在柏林享受着爱情,那会羡慕死多少的人,不能想象;如果小丹没有死,是毁容了,残了,那么接下来在元英和小丹之间的就是惨剧,更不能想象;既然总要有一个人的消逝才能保全一段永恒的唯美的爱情,只有让的仙女回到天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也算是天道吧。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一个悲剧,放弃一个惨剧的。
在剧中小丹的形象太完美了,敬业,不虚荣、睿智,不世故、不贪图,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有张有弛,不缺物质基础,不少精神追求,要命的是还有一张年轻有气质的脸。一个女人能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一点都没有,现代的完美女性,此样的人品只应天上有,不能留俗世的。如果说她最后一次的是个意外,倒不如说是成就了一种人性的完美。真的感谢作者对女性有如此高的希望。
再说说里面的女人,个个有品位,个个聪慧。亚文的精干,欧阳的大气,难得的是都不贪婪,丁可以遇见这样的三个女人,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感叹!
我相信丁和小丹之间的爱情,相知,相懂。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在小丹的生死关头的沉默,因为彼此都懂,无需言语,有时语言反倒显出苍白无力,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至于丁元英,我倒是可怜他,生活在尘世中,总想找个干净的地方落脚,可哪有那么多的净土?祝福他有福气能够再遇到一个仙女。如果不能,还是小丹比较幸福,因为满足,因为知足,我相信她是此心澄定,亦无苦楚。
再看看自己,有那么多的嗔念,还好,离做仙女去天国还有很远的距离,感到庆幸。
是一部好剧,剧中人表演个个到位,该高尚的高尚,该圣洁的圣洁,小人物的卑猥入木三分。
天道电视剧大学生观后感大全(1)
昨深夜1:30,整整3天,看完了24集国产片电视剧《天道》。作者以独特的审视人性的视角,导演以话外音的编导手法,其整部影片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天道》确实是一部有思想深度的影剧,剧中对人性的内心世界的剖析很真实与到位。
男主角丁元英到底是“人”是“魔”?社会人自会有各自的评价。作为刑警的女主角芮小丹的思想构架也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剧中所有人物的命运以及事件的发生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文化属性问题。不同的文化属性与观念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各个人物的命运也无不是文化属性的产物以及牺牲品。
很久未看到如此独特风格的影片了,真是悲惨啊!
如近几年,国外的获奥斯卡的影片已很难看到,前几天,上海《财富人生》频道采访曾经在电视剧《暗算》中扮演男主角的演员(现在是制片、导演、演员于一身)柳云龙时,他说道:为什么这几年中国不在进口获奥斯卡的影片,不是花钱太贵的问题,主要是怕这样的影片冲击中国的影视市场,减少票房收入。
一句话点破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属性的命脉!
天道电视剧大学生观后感大全(2)
《天道》这部电视剧,两年前看过两次,一直在我脑海里反复回味,那天又下定决心下载下来,再看一遍。总是回味着剧中一句句精彩的对白,一下子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不光是感动这么简单,它很饱满,像一场精神会餐。于我来说,看它,感觉就如剧中的肖亚文评价男主人公丁元英时说的:“就象开了一扇窗户,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让你思考、觉悟。”我从未象现在这样,被难以言喻的感悟一遍一遍地撞击着,不停地思考。
《天道》以独特的视角和高度,刻画了一对超脱凡俗的男女,一段可以说天国里才有的爱情,一个现代版的既合国法又合佛法的杀富济贫的商战神话。男主人公丁元英是个与当今社会价值体系和常理格格不入的边缘人,他从私募资金金盆洗手,隐居古城以图清静无为,却与女刑警芮小丹相识。芮小丹的率性、勤奋、豁达和对爱的真挚感染了他,两人成为知己。通过对“文化属性”的讨论和实践,为了承诺的给芮小丹爱的礼物,丁元英为几个古城的音乐发烧友和贫穷的王庙村创立了格律诗音响公司,设计了一场几乎不可思议的杀富济贫的神话。而就在神话即将实现、这对睿智知己的爱情和人生观已升华一致的时候,芮小丹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遇难了。对传统文化的公然挑战,加上一系列的变故,让丁元英惹来了更多的骂名……
无论从思想境界、知识结构、人物塑造、写作手法、语言对话方方面面都是精品,它透彻地探讨了宗教与人性、社会规律与文化属性等深层次问题,展现了丰富专业的宗教理论、融资股票、音乐音响、商业法律等知识,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但相信不是很多人能看得懂或者耐烦看的,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人们毕竟容易接受融合自己口味的快餐文化。剧中繁多的宗教、音乐音响和商战知识,听了需要慢慢地消化,而主要人物的观点和思维对我们常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甚至可能有遥远、陌生、压抑的感觉,即便能理解,但那种境界,可能也会让人产生可望不可及的酸楚滋味。但是,静得下心来,逐字品味,难以名状的共鸣感会逐渐地包围过来,再品深一点,才发现自己因它,已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悟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那个前生注定?袈纱本无清静,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智玄大师将其上阕改为: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必取真经,一生一灭一枯荣,前生因缘注定。
好喜欢的诗句,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了男主人公,可是现实中,若真有这样的男人,自己真的能受得了吗?这个问题很值得质疑,不论是从价值观上还是觉悟认识上,实在是敬而远之!
还有剧中的音乐,天国的女儿,如饥似渴,反复一遍又一遍的听着,一直被那种纯净到一尘不染、震撼到人的灵魂深处的声音激荡着,感悟到自己要真正用心灵去欣赏音乐,去发现音乐那种净化心灵的力量,识之不易啊!
最后,我才知道,《天道》的导演就是《亮剑》的名导张前导演!
天道电视剧大学生观后感大全(3)
《天道》这个电视剧我看了三遍,我迷恋于丁元英那惊世骇俗的才华,以及古城那三个音响发烧友发人深思的命运。
冯世杰,叶晓明,刘冰,这三个古城音响发烧友,他们是幸运的。他们幸运于认识了高人丁元英,而丁元英又愿意无偿帮助他们改变命运。如果他们能够一直紧跟丁元英,一直相信丁元英,他们的命运就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从农民变为公司董事,不再为衣食温饱发愁,公司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跻身中国音响界知名品牌行列。
但是,他们的局限性,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自以为是,葬送了他们的锦绣前程,他们是不幸的。他们以为靠上了丁元英这棵大树,就将安心无忧的到达插满鲜花的成功的彼岸。他们认为,公司在丁元英的笼罩下,不可能发生风险。既然发生了风险,只能证明你丁元英并不是高人!于是他们不再相信,不再跟随,扒在井沿上看了一眼,然后又自己松手掉了下去。他们不知道,公司要想有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惊险一跳!他们不知道,通往成功的路,不可能没有挫折!
这三个发烧友里,唯一还存在点被救赎的可能的,只有冯世杰。因为只有冯世杰觉悟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自己的眼界、认知能力,抗风险精神······。而叶晓明和刘冰,是不可能得救的,因为他们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完完全全地归结到别人身上,而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叶晓明是聪明的,但他是小聪明;而刘冰更是等而下之,不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试图用卑劣的手段重新上位,野心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而面对同样的事件,肖亚文却因为自己的坚定判断和坚定相信,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格律诗音响公司董事长。欧阳雪同样,因为相信,她获得了丁元英股票上的巨大收益,并因此在自己的饭店之外,同时也成为了格律诗音响公司的二股东。那么芮小丹呢,她在和丁元英的交往过程中,表面上没有得到任何物质利益,她爱丁元英,她愿意为他全身心付出,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但她在精神上,在人生境界上,在格局上,全方位得到了丁元英的滋养和提升。
天道电视剧大学生观后感大全(4)
前段时间经老师推荐去看《天道》这部电视剧。是有王志文,左小青主演的都市家庭剧。他是根据《遥远的救世主》一书改编。
如果没有老师的推荐,我永远也不会知道这部电视剧。这部剧是06年拍摄的,我记得我当时上半年在浙江的宁波,那时候在工厂里面做流水线工人,并不喜欢看电视剧。因为整个厂只有食堂有一部电视,而且遥控器都掌握在别人手里。那些古装剧我也不爱看。最喜欢的就是躲在宿舍里看书。下半年又去了广东的佛山,还是做一线工人。加班加的厉害,更加没有接触这样的电视剧。这段时间已经是看第3遍了。感觉有点小遗憾,为什么之前没有去看这部剧?
一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24集全部看完都没有看懂是什么?只知道里面的定原因,和芮小丹谈了一场恋爱后来接着又反复看了两遍。才明白到其中的一点点意思,觉得这部电视剧开启了一个人的思维格局和意识,老师说这里面只有一个主导的思维模式,就是逆向思维的多米诺布局。不过我到现在也没明白什么是多米诺布局?不知各位朋友可否解释一下?
剧中的丁元英,它是运用结果思考方式来生活。感觉他把人与事都看得很透,就像他妹妹说的一句话,他们兄妹之间相处都会觉得很累。因为哥哥说的妹妹,听不懂。感觉就是世外高人。像他这样面对父亲病危的状况,这么冷静的人确实极为少见。特别是丁元英跟哥哥和妹妹在家里那一段对话。我到现在反复推敲了几次,其实他说的确实是没有错。可惜我们世俗的眼光根很难容忍这样的人。为此你赞同吗?
天道电视剧大学生观后感大全(5)
天道是一种文化属性大指社会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小指人的文化及受教育程度。
主人公丁元英是一个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他具有着不同的思维逻辑、处事风格。他遵循天道、人道、法道。其道在与‘觉悟’。觉悟则不成方圆,即方中有圆;圆中有方。一个看似复杂的现象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组成,人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着各种色彩,而恰恰丢失了最宝贵的,也是最原始的简单,即文化属性,脱离了天道。
丁元英是一个被世人看做‘鬼才’的人;而芮小单用剧中的话来讲则是‘天国的女儿’,在拥有金钱、地位的同时干着一份天职的工作。在世人眼中的两个另类,得到了灵魂上的共鸣,从对方身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元英一直寻找的简单,小单需要的理解、认同),他们相爱了,他们的爱是‘天国之恋’。只有他们彼此才是懂对方的人,从灵魂深处达到了一定的思想境界。
芮小单一个活的简单、死的伟大的女人,在她身上把‘道’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丁元英看得懂其他所有的人,但惟独读不懂她,只因她活的简单。
欧阳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女人,肖亚文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女人,三个不同的女人,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别的成功女性。而她们的共同点是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生活独立。
强势的文化、伦理、道德逼死了林雨峰、小明,但他们在丁元英那里得到了一块净土,找到了生命的归宿,灵魂上得到了安慰。
我觉的这部电视剧你除了欣赏丁元英外,还喜欢其中的那三个女人及西安的文化、延安的壶口瀑布吧!
在生活中你也属于另类。你是由元英的‘道’,林雨峰的英雄气,父亲的熏陶和自身的因素组成的。男人和女人是一个整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一个借口,相信你也会找到属于自己‘天国之女’。
89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65位用户关注
14位用户关注
37位用户关注
90位用户关注
10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