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7篇优秀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1
无法忘却的记忆
——读《金陵十三钗》有感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火光满天,枪炮轰鸣,血流成河。
三十万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远定格。
这惨痛的记忆,永远也无法让我们苦难深重的民族忘却。
隔着历史的风云,越过岁月的尘埃,导演们一次次在银幕上重现这一幕,《南京南京》让所有观众泪奔;雕塑家们用血泪雕成凝固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树立的一尊尊雕像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作家们压抑着悲痛将残酷的战争浓缩为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回忆的苦痛……而小说《金陵十三钗》,被改编为电影,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书中以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视角来写,她的见闻、她的感受、她的恐惧……,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让我们再次感受遭受异族侵略和杀戮时的无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这冰冷的枪声中还有一丝余存的人性善意的温情:明知庇护伤兵可能会给教堂带来灭顶之灾,英格曼神父还是收留了无助的他们;五个死里逃生的战士,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人不受连累,甘愿挺身受死;……异常是文章最终,那十三个秦淮河上卖笑的女子、被自视为纯洁的女学生瞧不起、认为她们无耻下流的十三个女子,却在生死关头毅然决然地选择替女学生进入虎口受难……这滴着血的温情,一次次进入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一齐,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胞所遭受的苦头而悲愤!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无忧无虑,像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不会有生命危险,更不会被任何肮脏的东西玷污……可是,战争这个魔鬼却会破坏这完美的一切,让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他不仅仅断送女孩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会将她们送到人间地狱甚至是死亡。那个十五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日记》中的“我期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让所有读过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钗》中的金陵女子学院的女孩被心怀叵测的日本鬼子在圣诞之夜要求去为他们唱赞美歌,手无寸铁的她们面临的是被蹂躏被残杀的命运!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有一面关于外国人保护中国难民的纪念墙,其中一段文字印证了十三钗的命运:每一天晚上,日本人都会来到金陵女子学院,带走20多位十几岁的女孩,而这些被带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来……
掩上书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又一次如黄钟大吕般在耳边响起:“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仅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仅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期望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是的,这段历史永远不能被忘记!同样十四五岁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但我们更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我们该启程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2
最初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吸引到我是因为它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十二个鲜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数百年之后,同在金陵,这个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沦陷以后,日军进行血腥屠城,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此时南京的一个教堂临时成为了避难之所,一个美国殓葬师、一群教会女学生、几个军人和伤兵还有14个沦落风尘的秦淮女子都来到了那里,共同应对一场生死浩劫。最终日军还是闯入了那里,发现了女学生,中国军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价救下了这些女学生。然而日军再一次要求强征女学生前往庆功会表演节目。女大学生们不堪受日军凌辱,决定团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和假扮神父的约翰救下。这12个平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剪,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
想想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读者看到那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耳环和猫而跑出去冒险,而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毕竟她们是遭人嘲笑戏弄的边缘人啊。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同是13岁的豆蔻年华,教堂里的女学生们依然过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一个“坏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春天到来之前就遭受了残忍的摧残,她本该天真无邪的生活彻底被那些逼良为娼的人们所改变了。在这些岁月里,她们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尽,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她们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叹可悲。她们的伟大更显得日军的卑鄙,对她们的敬佩更激发我们队日军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们是第一次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三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终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吴语总柔软,却唱了一曲的刚烈。
在古诗《泊秦淮》里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不然,商女亦知亡国恨!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3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很难不被这十三钗触动,我甚至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妓女。她们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目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骂,走起路来腰肢一扭一扭,满是风尘女子的味道。一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里面肆无忌惮地打牌,换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国人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一群让人生厌的女人。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会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险,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护着一群抗拒她们的孩子。人性——这是我在她们身上最为触动的一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点。我不想谈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这种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说电影里的这群人体现出来的人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里,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将这份人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人。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父的外国人约翰,贪财,好色,怕事儿,应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在日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无力的女学生丢在外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用还在颤抖的手撑起了教堂的红十字旗,大声控诉日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女学生护在身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同伴告知自我仅有唯一一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生”。当然还有那群女人,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身是伤的军人赶出教堂时的气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女学生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这份人性更加动人。电影中的每一个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鲜活。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女学生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狰狞的日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人排成队,用身体挡住坦克,让爆破手尽力接近坦克的画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生命才炸掉了一辆坦克,而敌人后面还有很多辆坦克。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坦克只在镜头里出现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刺痛人心。
那十几个女人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生机带进了教堂。敌人是野蛮的,军人是冷酷的,女学生是惊恐而苍白的,仅有这十几个女人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终决定代替女学生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来“婊子无情”“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父在强装地笑,女学生因为逃过一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一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还有机会回来,直到小蚊子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一向没把主角刻画成完美无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个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诉观众,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终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钗们穿过地上大大的红十字架一个个走出去,红十字架是救赎、生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一次离别充满杯具和讽刺色彩。
电影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4
观后对片中多个镜头历历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战争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我们抱怨当年日军暴行的时候,事实上在之前的纳粹二战中,早已上演过。不管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杯具,还是在亚洲大陆上中国的陨落,历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类的贪婪与野心,欲望与自私。片中的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我们都相信在战乱的年代,国人是团结的,中华儿女是齐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国”在当时必须是凝聚众人的基础,信念的所在!大到现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话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灭——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
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礼貌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一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妓女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我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我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终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
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5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我感觉自我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质而流泪。此刻,电影里的画面还在我脑海里轮回。
故事发生在1937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那里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在这战火之中有十二个女学生和一个孤儿陈乔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们的脸上有着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有着难以倾诉的苦楚。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最亲的家人。与此同时,一群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难。那些日本军到处搜捕女学生,对女学生如牲畜般的蹂躏。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这些女学生在他们的庆功大典上唱歌,为他们助兴。就在这火烧眉毛之时。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个女学生。在南京的教堂,那个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职责,为了保护那些教堂的女孩子们,能安全离开那个可怕的南京,不惜自我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卡车,把她们带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终没有交代那些女人最终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们如何,仅有死。
妓女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说他们无情,但她们做的的事情却有情有义。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情义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正是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献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我就想哭。我真为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向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还为中国的腐败而哭,如果那时的中国强大,日本人敢来欺负我们吗?只要强大了,我们谁也不怕。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决于自我的国家,看你坚不坚强,强不强大。此刻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
我们今日的幸福是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金陵十三钗个人观后感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800字1
无法忘却的记忆
——读《金陵十三钗》有感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火光满天,枪炮轰鸣,血流成河。
三十万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远定格。
这惨痛的记忆,永远也无法让我们苦难深重的民族忘却。
隔着历史的风云,越过岁月的尘埃,导演们一次次在银幕上重现这一幕,《南京南京》让所有观众泪奔;雕塑家们用血泪雕成凝固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树立的一尊尊雕像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作家们压抑着悲痛将残酷的战争浓缩为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回忆的苦痛……而小说《金陵十三钗》,被改编为电影,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书中以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视角来写,她的见闻、她的感受、她的恐惧……,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让我们再次感受遭受异族侵略和杀戮时的无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这冰冷的枪声中还有一丝余存的人性善意的温情:明知庇护伤兵可能会给教堂带来灭顶之灾,英格曼神父还是收留了无助的他们;五个死里逃生的战士,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人不受连累,甘愿挺身受死;……异常是文章最终,那十三个秦淮河上卖笑的女子、被自视为纯洁的女学生瞧不起、认为她们无耻下流的十三个女子,却在生死关头毅然决然地选择替女学生进入虎口受难……这滴着血的温情,一次次进入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一齐,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胞所遭受的苦头而悲愤!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无忧无虑,像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不会有生命危险,更不会被任何肮脏的东西玷污……可是,战争这个魔鬼却会破坏这完美的一切,让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他不仅仅断送女孩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会将她们送到人间地狱甚至是死亡。那个十五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日记》中的“我期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让所有读过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钗》中的金陵女子学院的女孩被心怀叵测的日本鬼子在圣诞之夜要求去为他们唱赞美歌,手无寸铁的她们面临的是被蹂躏被残杀的命运!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有一面关于外国人保护中国难民的纪念墙,其中一段文字印证了十三钗的命运:每一天晚上,日本人都会来到金陵女子学院,带走20多位十几岁的女孩,而这些被带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来……
掩上书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又一次如黄钟大吕般在耳边响起:“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仅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仅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期望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是的,这段历史永远不能被忘记!同样十四五岁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但我们更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我们该启程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800字2
最初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吸引到我是因为它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十二个鲜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数百年之后,同在金陵,这个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沦陷以后,日军进行血腥屠城,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此时南京的一个教堂临时成为了避难之所,一个美国殓葬师、一群教会女学生、几个军人和伤兵还有14个沦落风尘的秦淮女子都来到了那里,共同应对一场生死浩劫。最终日军还是闯入了那里,发现了女学生,中国军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价救下了这些女学生。然而日军再一次要求强征女学生前往庆功会表演节目。女大学生们不堪受日军凌辱,决定团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和假扮神父的约翰救下。这12个平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剪,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
想想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读者看到那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耳环和猫而跑出去冒险,而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毕竟她们是遭人嘲笑戏弄的边缘人啊。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同是13岁的豆蔻年华,教堂里的女学生们依然过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一个“坏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春天到来之前就遭受了残忍的摧残,她本该天真无邪的生活彻底被那些逼良为娼的人们所改变了。在这些岁月里,她们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尽,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她们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叹可悲。她们的伟大更显得日军的卑鄙,对她们的敬佩更激发我们队日军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们是第一次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三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终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吴语总柔软,却唱了一曲的刚烈。
在古诗《泊秦淮》里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不然,商女亦知亡国恨!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800字3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很难不被这十三钗触动,我甚至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妓女。她们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目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骂,走起路来腰肢一扭一扭,满是风尘女子的味道。一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里面肆无忌惮地打牌,换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国人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一群让人生厌的女人。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会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险,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护着一群抗拒她们的孩子。人性——这是我在她们身上最为触动的一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点。我不想谈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这种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说电影里的这群人体现出来的人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里,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将这份人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人。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父的外国人约翰,贪财,好色,怕事儿,应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在日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无力的女学生丢在外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用还在颤抖的手撑起了教堂的红十字旗,大声控诉日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女学生护在身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同伴告知自我仅有唯一一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生”。当然还有那群女人,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身是伤的军人赶出教堂时的气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女学生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这份人性更加动人。电影中的每一个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鲜活。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女学生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狰狞的日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人排成队,用身体挡住坦克,让爆破手尽力接近坦克的画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生命才炸掉了一辆坦克,而敌人后面还有很多辆坦克。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坦克只在镜头里出现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刺痛人心。
那十几个女人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生机带进了教堂。敌人是野蛮的,军人是冷酷的,女学生是惊恐而苍白的,仅有这十几个女人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终决定代替女学生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来“婊子无情”“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父在强装地笑,女学生因为逃过一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一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还有机会回来,直到小蚊子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一向没把主角刻画成完美无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个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诉观众,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终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钗们穿过地上大大的红十字架一个个走出去,红十字架是救赎、生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一次离别充满杯具和讽刺色彩。
电影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800字4
观后对片中多个镜头历历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战争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我们抱怨当年日军暴行的时候,事实上在之前的纳粹二战中,早已上演过。不管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杯具,还是在亚洲大陆上中国的陨落,历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类的贪婪与野心,欲望与自私。片中的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我们都相信在战乱的年代,国人是团结的,中华儿女是齐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国”在当时必须是凝聚众人的基础,信念的所在!大到现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话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灭——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
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礼貌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一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妓女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我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我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终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
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800字5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我感觉自我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质而流泪。此刻,电影里的画面还在我脑海里轮回。
故事发生在1937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那里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在这战火之中有十二个女学生和一个孤儿陈乔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们的脸上有着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有着难以倾诉的苦楚。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最亲的家人。与此同时,一群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难。那些日本军到处搜捕女学生,对女学生如牲畜般的蹂躏。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这些女学生在他们的庆功大典上唱歌,为他们助兴。就在这火烧眉毛之时。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个女学生。在南京的教堂,那个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职责,为了保护那些教堂的女孩子们,能安全离开那个可怕的南京,不惜自我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卡车,把她们带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终没有交代那些女人最终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们如何,仅有死。
妓女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说他们无情,但她们做的的事情却有情有义。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情义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正是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献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我就想哭。我真为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向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还为中国的腐败而哭,如果那时的中国强大,日本人敢来欺负我们吗?只要强大了,我们谁也不怕。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决于自我的国家,看你坚不坚强,强不强大。此刻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
我们今日的幸福是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金陵十三钗个人观后感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1)
《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是讲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的故事。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片战乱,到处都是尸体,民众扶老携幼仓皇出逃。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可惜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先进,损失惨重。
看到这里,我心想:日本人太残忍了,杀死了那么多中国人,简直惨无人道。镜头转向教堂内,管理这个教堂的是一个外国人,他细心地照顾着中国伤兵,这一幕与日本人的残暴行为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同时藏在教堂里的还有十三个女学生和一群风尘女子。
有一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一次,日本兵在追杀时,躲在一个草堆中的人发出了一些声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我原以为他们会把那几个人找出来,谁知,他们竟然用刺刀狠狠扎进去,我清晰地看到,拔出来的刺刀上已经染上了殷红的鲜血,我的心颤抖了一下。
虽然我早在历史书上了解到日本鬼子无恶不作,但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还是震撼了,日本人太可恶了。而另一场戏,是日本军队到教堂搜查,女学生和风尘女子都在四处逃窜,当十四个风尘女子躲进地窖后,地窖里发生了一场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紧紧顶住,只有一个叫墨玉的,一直说着:“让学生进来。”
而当女学生逃到地窖口时,日本人也已追到门口,其中一位学生毅然决然地带着同学们离开了地窖,朝楼上逃去,这一刻,我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安危的态度,一种是无私的态度,处处为别人考虑,反差真的很大。我事后想了很多,其实这两种态度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两种人啊,看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心都是一样的,有善良就会有自私啊。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2)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影片筹备4年,投资6亿元人民币。瞄准全球市场,首度邀请好莱坞战争特效团队和一线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并启用数十位新人出演。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上映,获得国内普遍好评,口碑令其票房不断攀升,在国内累计取得6。2亿人民币的票房,该片是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
原作者严歌苓表示,她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是从1993年开始的。那时在芝加哥,华人社区展示了第一批大屠杀的图片。之后的每年,她都参加大屠杀纪念活动,之后也参加了1997年在南京举行的由中、日双方举办的“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大会。她就是在参观一个个大屠杀刑场时,感到得为这个历史大杯具写一个作品。于是才有了这部小说,也才有了张艺谋的力作。:
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战利品。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并且无论在何种文化里,处女都象征必须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这就是男性游戏——战争致于女性的杯具。
严歌苓说,这个故事是献给南京大屠杀中的女性牺牲者的,当故事中的牺牲铺展开来时,她期望读者和她一样发现,她们的牺牲不仅仅悲惨,而且绚烂。
张艺谋是在北京奥运会前看到严歌苓的这个小说,随后便买下版权,他说故事的视角很独特,从13个金陵风尘女子传奇性的角度切入,表达一个救赎的主题,反映了崇高的人道主义。他期望影片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以往的感受,肯定与以往的南京题材影片都不一样。张艺谋称,与原著相比,影片中加入了表现中国人浴血抗争一条故事线索,需要表现中国人的血性、不屈不挠的精神。片中也有不少战争场面,但是不会太过强调大场面,战争场面是要靠细节才能让人记得住。
张艺谋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他和陈凯歌、田壮壮等一齐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五代”。从1981年独立执导《红高粱》,之后又连续导演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影片,让中国电影走形了世界。几乎所有作品都入围国际重要电影节。张艺谋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浓烈的民族意蕴和浓郁的中国特色。
张艺谋专业主修摄影,因此他在美术方面很有造诣,尤其是在色彩方面。他似乎最偏爱红色,个性是对红色、黑色的强调,加强了视觉冲击。他很会运用色彩,不论他的哪部电影都能很好地体现出他对色调的灵活运用。
这次他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也有许多出彩的地方。故事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应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之后,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群众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故事的一开始,人物就在漫天的战争的硝烟中由远及近,渐渐浮现。导演也采用了推镜头的方式,让电影的女主角的形象渐渐清晰,进而引发了之后一系列的故事。随后男主角也在中日双方的交战中进入人们视野,只是这部影片的男主角是美国人。该片动用了国际影星和团队,我们不得不怀疑,张艺谋这部电影有要冲击奥斯卡金像奖的嫌疑。事实也是如,凭借着超高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金陵十三钗》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六项提名、第三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一项提名和第五十九届美国金卷轴奖最佳外语片音效剪辑奖。虽然没有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但是总体来说这部影片还是相当不错的。
人物的塑造,是电影的重中之重。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因此,张艺谋在演员的选取上也下着实下了不少功夫。张开艺谋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演员的征选,由于故事发生在南京,因此他期望选取南京籍艺人。但是南京籍艺人屈指可数,于是他决定启用新人。很幸运,倪妮被选为了女主角。玉墨扮演者倪妮风情万种,而在银幕上光鲜靓丽的背后,则是这位新人付出的发奋:走路的姿态,坐的姿态,都要训练。还要学习打麻将,抽香烟。请了很多老师,还请来一些家人以前有过风月场经历的老人家,描述那个年代的风月女子是什么样的举止。倪妮在片中很好的诠释了那时风尘女子的仪容姿态和心里思想上的斗争,一度获得专业人士和观众的好评。
当然,故事中的男主角也是不容小觑,克里斯蒂安·贝尔,他曾是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获的者,在《斗士》中饰演的主角——也就是获奖的主角被称为“最富创造性的主角”。他只身一人来到南京,和完全陌生的团队共处了4、5个月,完全没有大牌明星的架势,平易近人,明白他人,这让张艺谋大为赞叹。贝尔他在片中饰演敛状师约翰,他去教堂是为了给牧师化妆殡葬,但是牧师的遗体应经被炸飞了。但是他还是要钱,乔治没有钱给他,他就呆在教堂里不走了。因此也才有了下方他奋不顾身地去救那些女学生的一幕。
我们不得不承认,张艺谋在人物塑造上做的是很成功的。至少他所塑造的两个主人公已经完全抓住了我们的心。但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张艺谋似乎夸大了约翰这个美国人的英雄形象,而对在一开始就拼命和日军战斗保护女学生的教导队完全忽视了。李教官的扮演者佟大为在整部影片中脸都被灰尘沙土覆盖,完全没有一张清晰的面容。李教官舍生忘死,和教导队的那么多弟兄战死沙场,最后却没有人记得。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也许张艺谋就应在以后的作品中仔细思考思考这个问题。
为了让自己精心塑造的人物鲜活富有生命力,张艺谋在场景的设置和拍摄上花费了不少时刻和资金。故事发生在金陵,也就是南京,因此张艺谋在南京布置场景。故事一开始在硝烟迷漫中,被战争摧毁的楼房化为了废墟,教导队和日军就在那里大大开火,教导队为了炸坦克,用队员做掩护,最后都牺牲了。说实话,战争场面算不上宏大,也算不上激烈,而且在这么大的制作中,战场上居然就出现了几辆坦克,丝毫看不出这是大制作的电影。就我认为张艺谋的这场战争戏完全没有冯小刚拍摄的好。
前面已经谈到张艺谋对色彩运用的美学十分有造诣,因此在这部影片中也能很好地体现。女学生书娟在彩色大玻璃窗中看秦淮河里的那些女生,在灰色调的空间里突然出现鲜艳的色彩,顿时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也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必须的冲击。似乎这个彩色大玻璃是教堂与外界交流的一个媒介,许多场面都发生在那里。书娟一向透过这个彩色大玻璃观看外面的状况,而外面的子弹也是透过这个玻璃打中了教堂里的人。当被子弹震破的彩色玻璃碎片散落时,我们也会被色彩的转换和光线的映射晃了眼。这就是光线与色彩有效结合的效果。我们也说过张艺谋尤其偏爱红色,在这部电影中也有必须的体现。红色代表了血腥,在这种状况下,选用红色无非是想表达战争的残酷和血腥。确实,战争是无情的残酷的,多少人都正因战争丢了自己的性命。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张艺谋的这部影片的风格就是具有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教导队为了救女学生献出了生命,玉墨她们为了救女学生代替她们去庆功会,乔治为了救人男扮女装也要去,约翰为了这些从不相识的人也开始了解救这些女学生的生活。每个人都有牺牲自我解救他人的精神。我们大可赞叹这种精神的高贵,但是我们转而想想,真的牺牲玉墨她们去救书娟她们,真的是正确的吗?我没法评论,严歌苓在书的序言中就写道:处女都象征必须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因此所有人都在拼命的保护书娟她们,保护我们的尊严不遭到践踏。我想,这样说来,我们完全能够明白了。
说完了电影的风格,我们不得不再提提这部影片的情节。纵观世界各国的故事片的样式,故事的结局基本存在四种模式:情理之中,预料之中;情理之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外,预料之中;情理之外,预料之外。而本部影片呢则属于情理之中,意料之中。说实话,在看到电影的三分之二时,我就已经预料到结局。不能说影片烂俗,至少我觉得张艺谋在拍摄和导演方面还是做得很不错的。
这部片子整体看来还是很大气的,这点在语言的使用上有很好的体现。整部影片融入了很多英文对白,特色的南京话加上少量的普通话,着实让人感觉大气了不少。这是一部张艺谋版的女生大戏,基本上能够说这是一部歌颂的妓女的片子。这是一部表达了诸多的人性对立之后的解放思想,同时,让人看到了一位有文化的妓女是多么的受人尊敬。从这点来看,我还是很喜爱这部影片的。他揭示了很多人性的弱点和高尚的人性光辉。
好了,说完了电影专业的东西,我想谈谈自己的观影感受。我对其中几个场景和片段印象比较深刻,也比较感动。其中一幕是佟大为扮演的李教官在送下浦生之后,又去给女学生还鞋,眼中含着泪。在这之后,他本能够换上便衣逃命,但是他没有离开,而是在教堂对面的废墟上守着他们。当时看到那里我哭了,没有矫情,确确实实那里真的打动了我。
在一个就是美国人约翰,他最初是为了钱才留在教堂,之后遇到玉墨她们,经过一段时刻的相处,他们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约翰爱上了玉墨。约翰在经过心里的挣扎过后,决定帮忙她们离开南京。以致于再之后约翰遇到自己的同行的朋友泰瑞,泰瑞要他和自己一齐坐船离开时,他果断拒绝了。这一点我也很是佩服和赞赏。只是战争中的感情太残酷,玉墨和约翰还是没法在一齐。玉墨和她的姐妹们选取了代替书娟她们去庆功会,结果可想而知。但就是这样,玉墨还是很果决地选取了赴宴,她觉得即使是妓女,也要死得壮烈,也要死有所得。而救书娟她们就是一件很有好处的大事。影片的最后并没有写玉墨她们的结局,但是从约翰和书娟噙着泪的眼睛里能够推测出结局。只是,我们仍怀有幻想和期望,玉墨她们会活下来的。
在看这部影片时,虽然时刻很长,大概两个半小时,但是我丝毫没有急躁和厌倦的情绪,我很安静地看完。也许我不能够完全体会到张艺谋拍摄这部影片的感受,但是我还是深受感动。暂且不去评论这部影片的好与坏,这部影片让我动了情,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就觉得它是好的!
这部影片被外国人成为“theflowersofwar”,也就是战争之花。没错,玉墨她们就像战争中的娇艳的花,最后绚烂地盛开在南京这片热土。她们的牺牲不仅仅悲惨,而且绚烂。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3)
一部十分有张力,看后久久回味的影片。
整部片子由很多“比较”组成。教堂里人性的温暖关怀与教堂外横尸遍野残壁断桓的比较;
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脸与后面负职责有担当的比较;十三钗开始自私地抢地窖与后面代替学生送死侠义柔情的比较;士兵开始有退缩情绪,到后面英勇抗敌舍生取义的比较;孟先生带着汉奸的袖套,之后却冒死带来修车的工具,贡献出通行证;教堂小男子汉小小柔弱的年纪个头却充满了大男生的大义凌然有担当负职责,为了养父的嘱托保护女孩子们,最后为了凑数走进送死的队伍;还有十三钗风尘味十足的打扮和之后短发蓝袍的清纯味道的比较,墨玉沉稳大气有担当与他的姐妹们的比较,墨玉对假神父开始的不屑厌恶与后面的相知相爱的比较。
电影里每一部分人都是主角,情节的设计,演员的演绎,使得每一部分人都那么感人,那么丰满。关于墨玉关于假神父,评价的人太多,我这天只说说配角。
军人以人体盾牌冲向坦克,那个镜头个性有冲击力,最后的班长用智慧杀敌,与敌人同归于尽,班长在教堂外关注着这些孩子,关键时候开枪救了孩子们,班长将濒死的浦生送进教堂,让他“在温暖一点的地方死去”。军人的英勇,智慧,侠骨柔情,在这一组组镜头间展现无遗。整部戏战争场面不多,但是表达得很充分,悲壮的情绪基调里,有着军人们与日本兵斗智斗勇消灭两帮敌人的淡淡的喜悦。
教堂里的小男子汉话不多,但是个性有男子汉的味道。拿着竹篙阻止十三钗__进来,之后却主动要求和假神父去找那两个溜出去拿东西的姐姐。请求假神父留下来作为教堂的挡箭牌,女孩子的名额少了一个,他强烈要求自己冒名顶替走进送死的队伍。(lz13)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神父的嘱托。多么让人敬佩的男子汉啊!那个没有现面的逃跑的厨子老陈,作为教堂里唯一的成年男生,很好的衬托了小男子汉的高大形象。
为什么墨玉能提出舍生保护女学生?正因她13岁前也是教会学校的学生,保护学生就是保护以前的自己。假神父的女儿如果在世,也是13岁,他是在保护自己的女儿。影片的这些细节,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浦生送进教堂,不仅仅表现了军人的柔情,更造成了之后拿琵琶玄的女孩子送命,姐妹的悲惨遭遇激起了墨玉的仇恨,也让墨玉为素昧平生的女学生送命准备了感情基础。女孩子关键时候从地窖边跑开,避免了十三钗被日本人发现——这让开始还不准学生进去的十三钗们自责,感动。墨玉大姐大气场的渲染,为后面姐妹们为她所动同意一齐代替孩子们送死做了铺垫。一个个小细节,为影片最后荡气回肠的高潮情节打好了基础,让人觉得十三钗们的决定自然,不会太突兀,不做作。
在横尸遍野的南京,这些社会下层的不够光鲜体面让人鄙夷的社会底层人们,以人性的光辉带来观众们的温暖和期望。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也许奥斯卡正因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的固有的偏见,不会给我们颁奖。但是,在我心中,这是足以胜过任何奥斯卡电影的好作品。当然,如果音乐方面能更精致一点就更好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4)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我感觉自我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质而流泪。此刻,电影里的画面还在我脑海里轮回。
故事发生在1937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那里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在这战火之中有十二个女学生和一个孤儿陈乔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们的脸上有着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有着难以倾诉的苦楚。
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最亲的家人。与此同时,一群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难。那些日本军到处搜捕女学生,对女学生如牲畜般的蹂躏。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这些女学生在他们的庆功大典上唱歌,为他们助兴。就在这火烧眉毛之时。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个女学生。在南京的教堂,那个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职责,为了保护那些教堂的女孩子们,能安全离开那个可怕的南京,不惜自我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卡车,把她们带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终没有交代那些女人最终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们如何,仅有死。
__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说他们无情,但她们做的的事情却有情有义。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情义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正是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献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我就想哭。我真为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向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还为中国的腐败而哭,如果那时的中国强大,日本人敢来欺负我们吗?只要强大了,我们谁也不怕。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决于自我的国家,看你坚不坚强,强不强大。此刻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
我们今日的幸福是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5)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很难不被这十三钗触动,我甚至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妓女。她们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目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骂,走起路来腰肢一扭一扭,满是风尘女子的味道。一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里面肆无忌惮地打牌,换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国人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一群让人生厌的女人。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会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险,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护着一群抗拒她们的孩子。人性——这是我在她们身上最为触动的一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点。我不想谈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这种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说电影里的这群人体现出来的人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里,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将这份人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人。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父的外国人约翰,贪财,好色,怕事儿,应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在日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无力的女学生丢在外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用还在颤抖的手撑起了教堂的红十字旗,大声控诉日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女学生护在身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同伴告知自我仅有唯一一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生”。当然还有那群女人,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身是伤的军人赶出教堂时的气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女学生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这份人性更加动人。电影中的每一个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鲜活。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女学生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狰狞的日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人排成队,用身体挡住坦克,让爆破手尽力接近坦克的画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生命才炸掉了一辆坦克,而敌人后面还有很多辆坦克。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坦克只在镜头里出现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刺痛人心。
那十几个女人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生机带进了教堂。敌人是野蛮的,军人是冷酷的,女学生是惊恐而苍白的,仅有这十几个女人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终决定代替女学生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来“婊子无情”“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父在强装地笑,女学生因为逃过一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一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还有机会回来,直到小蚊子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一向没把主角刻画成完美无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个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诉观众,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终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钗们穿过地上大大的红十字架一个个走出去,红十字架是救赎、生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一次离别充满杯具和讽刺色彩。
电影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无法忘却的记忆
——读《金陵十三钗》有感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火光满天,枪炮轰鸣,血流成河。
三十万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远定格。
这惨痛的记忆,永远也无法让我们苦难深重的民族忘却。
隔着历史的风云,越过岁月的尘埃,导演们一次次在银幕上重现这一幕,《南京南京》让所有观众泪奔;雕塑家们用血泪雕成凝固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树立的一尊尊雕像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作家们压抑着悲痛将残酷的战争浓缩为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回忆的苦痛……而小说《金陵十三钗》,被改编为电影,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书中以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视角来写,她的见闻、她的感受、她的恐惧……,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让我们再次感受遭受异族侵略和杀戮时的无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这冰冷的枪声中还有一丝余存的人性善意的温情:明知庇护伤兵可能会给教堂带来灭顶之灾,英格曼神父还是收留了无助的他们;五个死里逃生的战士,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人不受连累,甘愿挺身受死;……异常是文章最终,那十三个秦淮河上卖笑的女子、被自视为纯洁的女学生瞧不起、认为她们无耻下流的十三个女子,却在生死关头毅然决然地选择替女学生进入虎口受难……这滴着血的温情,一次次进入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一齐,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胞所遭受的苦头而悲愤!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无忧无虑,像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不会有生命危险,更不会被任何肮脏的东西玷污……可是,战争这个魔鬼却会破坏这完美的一切,让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他不仅仅断送女孩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会将她们送到人间地狱甚至是死亡。那个十五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日记》中的“我期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让所有读过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钗》中的金陵女子学院的女孩被心怀叵测的日本鬼子在圣诞之夜要求去为他们唱赞美歌,手无寸铁的她们面临的是被蹂躏被残杀的命运!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有一面关于外国人保护中国难民的纪念墙,其中一段文字印证了十三钗的命运:每一天晚上,日本人都会来到金陵女子学院,带走20多位十几岁的女孩,而这些被带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来……
掩上书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又一次如黄钟大吕般在耳边响起:“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仅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仅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期望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是的,这段历史永远不能被忘记!同样十四五岁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但我们更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我们该启程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最初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吸引到我是因为它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十二个鲜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数百年之后,同在金陵,这个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沦陷以后,日军进行血腥屠城,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此时南京的一个教堂临时成为了避难之所,一个美国殓葬师、一群教会女学生、几个军人和伤兵还有14个沦落风尘的秦淮女子都来到了那里,共同应对一场生死浩劫。最终日军还是闯入了那里,发现了女学生,中国军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价救下了这些女学生。然而日军再一次要求强征女学生前往庆功会表演节目。女大学生们不堪受日军凌辱,决定团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和假扮神父的约翰救下。这12个平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剪,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
想想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读者看到那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耳环和猫而跑出去冒险,而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毕竟她们是遭人嘲笑戏弄的边缘人啊。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同是13岁的豆蔻年华,教堂里的女学生们依然过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一个“坏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春天到来之前就遭受了残忍的摧残,她本该天真无邪的生活彻底被那些逼良为娼的人们所改变了。在这些岁月里,她们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尽,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她们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叹可悲。她们的伟大更显得日军的卑鄙,对她们的敬佩更激发我们队日军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们是第一次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三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终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吴语总柔软,却唱了一曲的刚烈。
在古诗《泊秦淮》里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不然,商女亦知亡国恨!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很难不被这十三钗触动,我甚至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妓女。她们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目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骂,走起路来腰肢一扭一扭,满是风尘女子的味道。一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里面肆无忌惮地打牌,换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国人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一群让人生厌的女人。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会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险,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护着一群抗拒她们的孩子。人性——这是我在她们身上最为触动的一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点。我不想谈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这种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说电影里的这群人体现出来的人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里,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将这份人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人。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父的外国人约翰,贪财,好色,怕事儿,应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在日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无力的女学生丢在外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用还在颤抖的手撑起了教堂的红十字旗,大声控诉日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女学生护在身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同伴告知自我仅有唯一一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生”。当然还有那群女人,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身是伤的军人赶出教堂时的气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女学生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这份人性更加动人。电影中的每一个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鲜活。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女学生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狰狞的日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人排成队,用身体挡住坦克,让爆破手尽力接近坦克的画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生命才炸掉了一辆坦克,而敌人后面还有很多辆坦克。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坦克只在镜头里出现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刺痛人心。
那十几个女人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生机带进了教堂。敌人是野蛮的,军人是冷酷的,女学生是惊恐而苍白的,仅有这十几个女人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终决定代替女学生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来“婊子无情”“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父在强装地笑,女学生因为逃过一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一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还有机会回来,直到小蚊子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一向没把主角刻画成完美无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个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诉观众,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终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钗们穿过地上大大的红十字架一个个走出去,红十字架是救赎、生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一次离别充满杯具和讽刺色彩。
电影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
观后对片中多个镜头历历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战争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我们抱怨当年日军暴行的时候,事实上在之前的纳粹二战中,早已上演过。不管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杯具,还是在亚洲大陆上中国的陨落,历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类的贪婪与野心,欲望与自私。片中的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我们都相信在战乱的年代,国人是团结的,中华儿女是齐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国”在当时必须是凝聚众人的基础,信念的所在!大到现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话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灭——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
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礼貌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一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妓女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我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我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终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
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我感觉自我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质而流泪。此刻,电影里的画面还在我脑海里轮回。
故事发生在1937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那里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在这战火之中有十二个女学生和一个孤儿陈乔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们的脸上有着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有着难以倾诉的苦楚。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最亲的家人。与此同时,一群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难。那些日本军到处搜捕女学生,对女学生如牲畜般的蹂躏。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这些女学生在他们的庆功大典上唱歌,为他们助兴。就在这火烧眉毛之时。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个女学生。在南京的教堂,那个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职责,为了保护那些教堂的女孩子们,能安全离开那个可怕的南京,不惜自我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卡车,把她们带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终没有交代那些女人最终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们如何,仅有死。
妓女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说他们无情,但她们做的的事情却有情有义。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情义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正是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献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我就想哭。我真为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向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还为中国的腐败而哭,如果那时的中国强大,日本人敢来欺负我们吗?只要强大了,我们谁也不怕。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决于自我的国家,看你坚不坚强,强不强大。此刻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
我们今日的幸福是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如我所料,观后对片中多个镜头历历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战争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我们抱怨当年日军暴行的时候,事实上在之前的纳粹二战中,早已上演过。不管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悲剧,还是在亚洲大陆上中国的陨落,历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类的贪婪与野心,欲望与自私。片中的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我们都相信在战乱的年代,国人是团结的,中华儿女是齐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国”在当时一定是凝聚众人的基础,信念的所在!大到现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话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灭——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己的世界里求生存。
那曲《秦淮景》,第一次是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四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后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
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 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文明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妓女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己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己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后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
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纵然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繁华的车水马龙的城市,天空仍留着一抹历史的烟云,挥散不去。
《金陵十三钗》的上映,无疑在国人的心头又抹上了一层挥不去的阴霾,它讲述了十四个青楼女子为躲避日军的追杀而逃到一座有十三个女学生,一个男学生以及一个美国人的教学,她们都想让那个美国人带她们出城,可是那个人只是一位爱财如命的殓葬师,无意做这样的冒险,然而随着日军的进攻和接连发生的悲剧,改变了他和那十四个青楼女子。最后,那些女子替女学生坐上了日军的卡车,踏上了不归路,美国人则带领那十几个学生逃离了南京的故事。
《金陵十三钗》反映的并不只有南京大屠杀,而是借这个事件完美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比如那个美国人约翰,他之当初进入教堂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一些钱财好让他离开南京,他冷漠无情,拒绝了她们想借他离开南京的请求,但是他却在日军强行夺入教堂,企图伤害那些女学生时,他本不是神父,却以高于神父的姿态挺身而出,像个伟大的审判官一样,厉声阻止他们的罪行,在经历身边一个个的伙伴离他而去之后,他开始重视人生的意义,当他为了寻找两位离开教堂的女子时,他遇到了与他一同来到中国的朋友汤姆,汤姆告诉他,现在有一条船可以离开南京,希望与他一起离开。但是约翰却在短暂的动摇之后,拒绝了汤姆,并说了一句让我感慨万千的话:“不,我不能离开,他们需要我。”
是什么导致了约翰的改变?
我想应该是人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吧,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使约翰在紧急关头站了出来,冒着生命危险避开日军的耳目,修好教学中那辆破旧的卡车,载着十二位女学生离开南京城,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似乎已经丧失了那种责任感,近段时间一连串的事件正在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我们何时才能唤醒这些鲁迅笔下的看客?何时才能像片中的人们一样,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
我也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在我们身边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我会不会勇敢地面对灾难?如果面前有数不胜数的虎狼之狮,势单力薄的我会不会为拯救他人而牺牲自己?是否我们都应该在紧急的时刻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
所有人都具备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奉献,他们都为了别人奋不顾身地做着一切自己能做到的事,我们这种精神应该才是《金陵十三钗》最想呈现给大家的吧!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说实话,如果不是组织的话我是不愿看这部电影的。害怕会太悲壮而抑制不住嚎啕大哭。果然不出我所料,电影开场才十分钟我就已经眼眶湿润了。其实我很害怕写这次的观后感,我怕我的文学功底无法将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更无法将电影中各种伟大的人物表现出来。
《金陵十三钗》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不得不说是张艺谋又一部恢弘又催人泪下的经典战争史诗电影。电影是以一位女学生的回忆为线索,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一个教堂发生的惨事。影片一开始是一段南京话的旁白,一时让人重回了现场。接着是中国军队和日本人的坦克大战,坦白说,在“神枪手”在大楼里和小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我哭了。最后约翰和女学生的出现,然后逃进天主教堂避难,接着是14个女子的进入,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压抑的气息。
在天主教堂里,女学生单纯、善良、纯洁,她们不谙世事,但却不幸地见证了南京的沦陷,在本该快乐飞翔的日子里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残酷现实。在天主教堂里,风尘女子世俗、放荡、妖艳,她们出于无奈,却不得不以成人的角度让自己的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然而最后她们还是选择了保护她们。在天主教堂里,乔治善良、感恩、责任,他甘于奉献,时刻保护着教堂和女学生们,这是他对老神父的承诺,最后献出了自己。约翰,我更愿意叫他神父,帅气、友好、善良,他不畏强权,在异国他乡他愿意用性命来保护女学生。
电影的结局是悲哀的,尽管女学生们逃出了南京城,但是十三钗的命运却映射了那个时期整个南京社会底层的女人的命运。她们遭受凌辱,被人唾弃,每天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她们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但是在人情面前,她们一样需要关切,她们同样懂得珍惜。尽管她们曾和女学生斗嘴、吵架,但在危难关头她们却愿意代替女学生前往日军的庆功宴,尽管她们知道前方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她们仍然义无反顾。是这群世人眼中的“窑姐”用生命告诉世人“商女亦知亡国恨”,是她们用鲜血在姑苏城畔谱写了《秦淮景》这首壮丽乐章。
看完整部电影,我为很多场景所感动。其实看到一半时我曾想放弃观看,因为太血腥,太不人道。但是我想到当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人们就是经历这些痛苦存活下来的,想到她们都如此坚强,我更加应该正视历史,铭记历史,不让悲惨再次发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十三钗的命运无疑是悲哀的。这是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人,真正的社会底层,走到街上被鄙视被唾弃的一群女人,她们出卖自己的身体,每日醉生梦死,在有些人眼里她们甚至是连垃圾都不如的存在。可是,她们出卖的只是身体,被唾骂被遗弃,人生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走到那样的一条路上去。他们自甘堕落、麻木自欺,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是这也是她们命运的愚弄。如果她们的“命好”,她们本来是可以同唱诗班的孩子一样,享受正常的教育,抬眼可见青天。正如玉墨,一个不一样的女子。她端庄、雅静、温柔,说话上得了台面,理性而通透。一个举手投足间就能让男人陶醉的女子,但偏偏,她是一个妓女,一个人尽可夫的妓女,只能沦落为下贱女人行列。想到这样美丽的一个女子,却只能以这种方式存活在人世间,确实是种悲哀。以赵玉墨为首的女子,深陷泥淖,心里其实是悲哀的,同样身为女人,那些女学生都可以在那样安静的圣洁的圣堂里,安心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可是她们却一双玉臂千人枕,却还要被迫在战火之下颠沛流离。然而正是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贱女子,却在生死关头上演了令人感动地一幕。她们选择了代替女大学生们前往日军的庆功宴,她们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种可能连死都不如的结局。她们,只是简单的中国女流之辈却用血的洗礼使这群“特殊女人”完成了由丑陋耻辱到圣洁善良人性的蜕变。
其实,人人生而平等。即便那12个风尘女子是以出卖肉体为生,但是她们的人格和女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她们和女学生相比没有贵贱之分,只有身份之别,所以他们在道德范畴内没有义务去代替女学生英勇赴义的。但是她们做到了!她们也是侠肝义胆的人,她们也是有情有义的人!!
谁说商女无情。在这里,商女亦知亡国恨。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在战争中体现大无畏精神,在战火中无论什么样的人,只要有点人性无不为之流泪,战争史残酷的无情的。但是有一种不灭的就是名族精神,秦淮河里的女子虽然被世俗看成最肮脏的女子,但是在战争她们体现的是一种奉献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南京大屠杀在这里虽然没有拍,但是可想一个教堂竟然有这样的无耻卑鄙的行为,其他的地方可想而知。
在凇沪会战的期间,国军投入重兵,但是依然没有守住上海和南京,退回重庆大西南。整个华东被日寇占领,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所以至今南京在12月13日整个城市拉警报。不忘耻辱,不忘血的教训,落后的国家必将遭到有野心的国家欺凌。影片的战争虽然只有一段,但那一段绝对的震撼,这也是很多人为之掉泪的情节。最后一死也要拼搏到底,在战争里人性美和那份团结。
但是有一些地方我觉得做的不好,在电影院看了一回,在电脑上看了三回。每次都能找到一些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巷战。很大程度模仿《兵临城下》,突破性不高,很多镜头会想到那部电影。而且电影竟然有两个女的逃出去了,要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大家不一起学那样的方法,影院没有交代》。我觉得逃出去的概率太小了,还有就是一起冲到坦克下面,每个人都带着湿棉被,虽然可以阻挡一定的杀伤力,但是镜头中竟然是一排一排的,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根本看不到前面的,而且坦克没有前进,只是停留在那里,你要能进攻根本不可能。只有一种别人掩护,你冲到坦克下面。一排一排的成功几率等于0,除非对方是脑残的部队。
还有就是,为什么会把学生关在教堂呢?你可以把他们全部带走关在总部之类的地方,还派兵监视他们,简直侮辱日本人的智商。他们一定会把他们抓起来,省的还跑来跑去,而且那样更安全。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故事的需要,而且美化英雄,这也是中国拍抗日最习惯的方法,丑化敌人,搞得对方是弱智,要知道我们跟弱智打了艰苦的八年啊。相反我们把敌人强化点,我们还战胜,这就是解放军和人们的努力。
无论怎样,我觉得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从电影角度看这部的确是一步经典之作。爆破技术和人物对话体现的那份战争残酷及大无畏的精神。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战争片,是一部不一样的战争片,很震撼,也很有商业价值(票房号称要突破10亿元),值得一看。只要你是一个还有一些理性的人,你就会为影片人物的命运而感叹。侵略者的残暴与伪善(就是这一点伪善,在历史上以及在文艺作品中都很稀缺),老百姓的无助和屈辱,守城国军的英勇牺牲,以及假神父约翰人性的跨越、假汉奸孟先生对女儿进而对一群女学生生命的担当,都淋漓尽致。你会恨,你会痛苦,你会怜悯,你还会积存起复仇雪耻的念头。
我最佩服影片中的三个人物。一是国军的优秀代表。尽管强敌之下、大势已去,但军人的责任让他和他的战友把生命献给了一群应该努力去保护的人;尽管势单力薄,但他勇于牺牲自我塑造了完美,他其实就是民族的英雄或者是杰出代表。对他,我们不应该忘记,去北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时候,别忘了怀念他。二是假神父约翰。作为一个外国人,有正义感,尽管不能面对战争主持公道(他的国家也不能,也不会),但已经用他的道德、智慧和勇气伸张了正义。三是那群“商女”。国破人民贱,都是天涯沦落人。韩国有慰安妇,中国也有,但中国慰安妇除了受侵略者的凌辱外,更大的打击还在于某些国人。她们应该受到永远的尊敬。
应该为他们洒一掬泪!
这是一部好的影片。它应该唤起国人有点麻木的心。从阿拉伯之春到南海风云,我们生活在一个继续充满战争威胁的世界。我们不能允许侵略者的战车碾过我们的城市,不能允许侵略者的刺刀刺向我们的乡亲,不能允许侵略者的黑手玷污我们的姐妹。
保卫国土,保卫海洋,保卫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匹夫有责。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最近《金陵十三钗》的电影正在上演,有幸在散文在线的首页上发现原作,就第一时间收藏,读《金陵十三钗》,泪纷纷如雨下,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人神共愤,血流成河的南京,血的教训,这只是南京城里小小的一隅——教堂,但战争中的教堂在铁蹄和淫威下风雨飘摇。唱诗班的女学生,从墙头爬进来的妓女们,还有死里逃生躲避追捕的中国伤兵,神父英格曼,阿多阿多,伙夫陈乔治,这些人物暂时被迫呆在一起,这十三个妓女,以出卖肉体为生,说话、做事、举手投足都表现出了她们那个圈子里的习气,英格曼神父反感她们,怕她们影响那些稚气未脱的女孩子,但又无法拒绝无路可逃的她们,勉强收留她们暂住教堂,豆蔻的凄惨遭遇,让这些风尘女子开始正视现实,身边的姐妹惨遭轮奸,救过来后已疯疯癫癫,而那几个中国伤兵,下场更惨,连做了截肢手术的王蒲生也身首异处,妓女们冷静的埋葬他们,这些人没有前途和将来,死亡,是迟早要面对的事情。
玉墨随身多年的一把剪刀,该是一段预示,与其遭蹂躏惨死,不如拼死一搏。姨妈书娟幼小的心灵对玉墨充满仇恨,这个破坏自己家庭的名妓,她恨不得去毁了她的脸。然而,为了救唱诗班的这些女孩子,这些妓女,她们化装成女学生的样子,去替她们,日本兵带走了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她们义无返顾的带着剪刀,牛排刀、发钗,带着一切可以利用的利器走了。苟且偷安,何如轰轰烈烈的死?把生存的希望留给这些孩子们,妓女,这些最最下层的人身上,闪现着傲人的光辉。书娟忏悔了,玉墨再也回不来了,或许,她该早一些原谅她?
但是,今天的我们可以原谅一切,一切都被可笑的原谅了,去恨谁呢?军国主义?还是自己软弱的祖国?血淋淋的历史铭记在心,而惠特林女士,一个善良有正义感的美国人,在亲历和目睹了地狱般的南京城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自杀。活人姑且做恶梦,宁可不活,禽兽的行径为人所不齿,但愿后代们都记住这段历史,南京——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金陵十三钗,只是这鲜血历史中的小小一段。
严歌苓女士笔触清新,细致感人,一口气读完,泣不成声,这就是我的祖国曾亲历的灾难,中国人是不会忘却这段历史的,十三钗也将和历史一样永存。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李安的《卧虎藏龙》给中国的导演们挖了个坑,都以为以西方的视角去展现中国故事更容易得到认同,更容易得奖,于是争先恐后往里跳,其结果是中国外国都不买账,一个个死得好惨。
一部好的电影绝不只是让人哭了笑了那么简单,还要有比情绪宣泄更深刻的内涵,能唤起观众的价值判断,运用自己的经验与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反思和对比。广义地讲,观众们的每一次观影体验,所得到的结果其实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人物无关,只是进行了一次形而上的价值判断,任何人在观后都会很直观简洁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好或坏。
当然,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民族信仰也许会影响某一个人对某一部电影的具体评判,但并不会影响到总体,因为全人类有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即普世价值的衡量。自推翻巴列维国王之后,伊朗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教合一在文化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但即便是这样,伊朗的导演们也还是能拍出一些得到全世界认同的电影来,比如说《白气球》《小鞋子》之类,原因无它,就是展示了人性,讲述的都是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我曾说过,自《秋菊打官司》之后,张导演似乎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当时有几个张的同学在场,都说他要是不会讲故事,中国谁还会讲故事?张、陈是导演中的老大,而他们的同学在影视界也是个个如日中天,自然听不进这样的批评。
我所说的“讲故事”,其实就是基本功,就是素材的取舍和切入的角度,在技术上与剪辑相关,在创作上与主观意识相关。张导演在画面营造上堪称大师,但是“讲故事”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弱项(这也与编剧有关,但导演起主要作用)。在这方面,日本的黑泽明是个高手,他能把一个事件的台前幕后用镜头交待得条理分明。
观看《金陵十三钗》,张氏风格一以贯之,营造画面不惜工本,战争炮火渲染得像焰火晚会。尤其是十三钗们身上那曲线毕露精致华美的旗袍,对男性观众有一种暧昧的暗示,跳脱于残酷故事背景之外,不能不说是气氛渲染的败笔。再对比斯皮尔伯格对《辛德勒名单》的黑白处理,以及那个小女孩红衣的出现对观众感官与心灵的冲击,高下立判。
对于贝尔这个演员,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他所饰演的那个人物,比起小说,因电影的形式所限被压缩了不少,显得不够丰满。他的表演,总体上中规中矩,但给我的感觉还有些游离于中国演员之外,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相比于《三枪》那样的庸俗电影,张导演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有了明显的变化,有评论称是“回归了水准”。但是在艺术上,至少在艺术观念上,张导演还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突破。文艺作品,说到底都是制作者自身素养的客观反映,大作品需要大胸怀和大人格,需要更高的人文视点和人文关照。题材可以讨巧,技术也可以讨巧,但也只限于一时一事,不可能获得永恒。
写到这里,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近三十年来,中国有几部好电影?细想了一下,我认为有三部。一部是张导演的《红高粱》,尽管不乏粗糙,但拍得荡气回肠,充满了象征意义;再就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细腻深刻地诠释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能引起观众对历史的认知与反思;第三部是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哀而不颓,歌颂人性,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这里的楼歪歪斜斜只剩框架,这里的街巷尘土飞扬尸横遍野,这里的空气充满着硝烟与血腥,流弹穿梭在烟尘之中。这里还有一座教堂,一群正值青春的女孩子,一个洋人神父。还有,一群秦淮河的女人。 她们身负骂名,被世人唾弃,却为了女学生们挺身而出。我想起豆蔻为了小男孩蒲生冒死回去取琴弦,甚至临死前手中还紧紧握着琵琶弦,想起豆蔻对蒲生纯纯的疼爱,想起这些秦淮河的女人们心底的善良,也痛心于豆蔻被侵略者用刺刀留下的触目惊心的伤痕。 长谷川大佐用不带一丝怜悯的口吻要求女孩子们去为他们的庆祝会助兴唱歌,而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绝不仅仅是唱歌,女孩子们的宁死不屈让让我担心。南京城已经尸横遍野,这些正值花季的女孩子不害怕吗?“我们替你们去。世人说我们无情,姐妹们就做些有情有义的事,来改改这千古骂名。”这是秦淮河的女人说出的话,也是这部电影中最让我震撼和难忘的话。 送死前夜,她们还是笑着。在身上藏着镜子做成的小刀,笑着说能赚鬼子一个眼珠子。剪去曾经打着卷的漂亮头发,和一个守护着女孩子们的神父养子陈乔治,来到了鬼子的庆功会。 电影并没有交代结局,但这也足够了。这群秦淮河的女人如此美丽,令人仰视。 南京的硝烟还在飘荡,盘旋在南京的上空,盘旋在我们的史书中,飘荡在我们的心中,永不消散。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和平世界,是革命烈士的肉躯和鲜血,也是卑微的秦淮河女人的肉躯和鲜血一点一滴,一砖一瓦的建造出的。赴死前,十二个女人展示着她们的风采,唱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不屈。“秦淮缓缓流啊,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啊。” 她们带来喧嚣、混乱、醉生梦死,大敌当前,她们还要吃要喝,嬉笑耍闹,卖弄风情。但她们的喧嚣透着生命活力,她们的调笑混杂着人性温暖。她们卑贱,却拯救了十二的女孩的生命。她们用自己薄弱的力量,为和平垒起一道墙。 2015年的西安,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中华民族为什么屹立五千年不倒。我们会铭记历史,感念前人,珍惜现在。
56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18位用户关注
22位用户关注
50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1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