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观后感 > 观后感
栏目

了凡四观后感(2篇)

发布时间:2023-01-26 热度:69

【导语】了凡四观后感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2篇优秀的了凡四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了凡四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了凡四观后感

【第1篇】了凡四训观后感

了凡四训观后感(一)

《了凡四训》电影看了第一遍,大致了解了《了凡四训》这本书的内容。今天来说一说我的第一遍观后感。

说真的,这部电影拍摄的条件实在是太简陋了,但是有人可以把它看上十遍,便值得我从头到尾看下去,甚至开始了第二遍的观看。

这部电影,也应该说是这本书,里边涉及了很多鬼神的内容。虽然我说过信佛、敬佛,其实是相信内心的信仰。说实话,我到现在不信鬼神,至于这本书里讲到的内容,比如说某某人行善,后来子孙就做了大官,我想大概是因为古人解释不清楚这种现象的原因,所以把它归结为神的点化和恩赐,但是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环境的影响。

首先,相比于灾荒连年,饿殍遍野,能够行善的人,家庭条件相对来说还算比较殷实,这是物质上的丰厚;

其次,愿意行善之人,素养也比较高,相比于常人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比较重视,后事子孙得以继承祖先遗风,这是精神上的丰厚。

最后,根据吸引力法则,行善之人,必会引得更多文人士大夫等有识之士的欣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良人为伍,必定可以催促其更加努力、上进。这就是现在人说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有慈父,有良师,有益友,再加上一生行善,民心所归,子孙后代必然会一代胜过一代。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行善之人既可以得到仁义道德,也可以收获功名利禄,即内外双得。其实这一切不是鬼神相助,而是自助也。我想这就是古书对现代人的教育意义吧。

了凡四训观后感(二)

看了《了凡子训》,受益匪浅。

一 视频的开始是两名考生回乡,其中弟弟未中榜,并且对父亲出言不逊,甚至埋怨考官的不是,作为其父的主人翁袁了凡,决心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行善的故事。袁了凡偶然相识了算命极准的孔先生,卜了几卦,屡屡皆中,因此袁了凡对此深信不疑,相信了自己命中不该科第功名,不该有子嗣。在袁了凡对自己命运无欲无求的时候,遇见了云谷禅师,对其讲了立命之学,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幡然悔悟,35岁给自己改名了凡,意思是不愿意落入凡夫俗子的窠臼,并且改过自新,修善积福。云谷禅师说,如果只相信命,吉,如何趋之;凶又如何避之。要立自己的命,谦虚改过,努力修德,转变自己的命运。孔先生算他,53岁有大厄,而袁了凡当了县令也不忘修善积福,他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主动减免农民的税负,还积极植树固堤,很是得民心。53岁那年安然无恙,并未有大厄,还平平安安过了许多年。

二 立命之学中讲到:仁义道德,功名利禄要如理如法地去求,要向内心去反省。不在自己内心中追求,而只向外面去攀缘追求,这样求之,固然有很多方法门道,而能够得到的,还是原来命中有的,并不是求来的。命中没有的,还是得不到,内外双失。内心失去道德仁义,外面失去荣华富贵,不从自己内心的求,所以没有利益。因此,积善福,不信命,才是关键。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也非常大。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孔先生给了凡算的无功名无子嗣:不应该科第功名,因为科第中人皆有福相,并不断积功德,积善行,培养厚福的根基,而了凡不耐烦剧,不容人,时或自尊自大,以才智过人轻言妄谈,直心直行。不应该有儿子的原因:①正所谓地之惠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而了凡有洁癖。②和气能育万物,而了凡善怒。③仁爱乃生生之本,一味忍心,是不育之根,吝惜自己的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④多言耗气。⑤好饮酒,消散精气。⑥彻夜长做不注重保养元气元神。其余过错尚多,不能悉数。云谷禅师说:“知道了福薄和不生儿子的原因,就要改过自新,积功累德,包容别人的过失,爱惜自己的精神。《天道》中也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诗经》中也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的不能得科第与不能生儿子是天作孽,尤可得而为之,扩充德行,努力行善事,多累积阴德,这是自己所造之福,哪里会有不享福报的道理呢?”

三 了凡生活的年代不如现在,尚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改之,作为新时代人,我们也要学一学了凡先生倡导的,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务要

四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否则,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耽搁一生。从现在做起,积善成德,不抱怨,不焦躁,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这才是立命之本,修身之道,切勿虚度光阴,空过此生。

《了凡四训》观后感(三)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江苏省吴江县人)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儿子的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份内容,在民间广为流传。

最先接触到《了凡四训》是在2022年末,看到净空法师开示的视频中讲解,然后找优酷搜索到电影版后反复观看,尔后又在度娘找这本书细加体会,如同凝听圣人教诲,收获甚大。那天起对因果才有了深入了解,对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就像如今很多认命的人一样不思进取、按部就班、随遇而安,文中袁黄自叙了早年命运被孔老先生算定都全部应验,因而相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直到遇见云谷禅师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精辟开示,彻底改变其宇宙观。此后,认识到自己宿命论的错误,从追求不堕落是凡夫的理想出发,改号为“了凡”,在於由此“悟立命之说”。

以下四句是精选经典,细加体会、反复揣摩定有收获。

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福报是从方寸修来的,方寸就是我们的心,只要从心地上去改变自己,绝对会得到感应。

二,“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

人在世间能够享有千金、百金产业的,也必定是有千金、百金福报的人。老天是就每个人所造的善恶质性,让他获得应有的果报,何曾加上一丝一毫的喜爱和厌恶的想法。

三,“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只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只要能够发出一个勇猛坚决的善念,就足以洗刷一生所积下的罪恶,譬如上千年幽暗的山谷中,只要有一盏灯光照射进去,那么这千年来的黑暗就可以完全出去。所以过失不论是久远前犯的,还是最近才犯的,只有能够改过,才是最可贵的。

四,“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务必要多累积功德,务必要对人包容,务必待人和气慈悲,务必爱惜自己的精神。以前的种种缺点就像是昨天死去都成为过去了;从今以后的你就像是今天出生一切重新始;这个义理再生永恒不灭。

了凡四训观后感(四)

尊敬的导师教练、教练,亲爱的家人,大家现在好!

自我介绍:刘新菊,一个善良、谦卑、有爱心的女人!

通过学习《了凡四训》,感触很深,尤其是刚开始感恩与期盼时,我就热泪满面,真的感恩祖先的福荫,感恩国家的护佑,感谢父母的养育。我,一个地地道道来自农村的妇女,能够来到爱源学习,真的感恩祖上有德,感恩导师,感恩爱源公司能把我留在这个平台。

当听到了凡先生给他的儿子讲善分为半善和满善时,内心一惊。原来以前自己认为是一个善人时,内心深感惭愧,自己的标准是有私心。为了我自己能够达到某个目的而去帮助别人。教育孩子也教育错了,教孩子们学会了索取,而不是付出。所以物质条件好,也是生活在痛苦中,现在明白了,明理了。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跟着导师一场场论坛的付出,真正的体会到付出不求回报时,身心的那份舒畅,那份欢喜无比。

来到爱源后主要负责家人们的饮食起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

由于自己的习气重,有时家人说的话不如我意时,还会升起烦恼心,却不知道从自身找问题所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我自己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但从来没有从自身改,所以烦恼会不是的生出来。学习《了凡四训》时学习到了凡先生的谦德之效后,体会到自己做事要从心上改,理事心同时去修正自己,才能成长,才能改命。

《太上感应篇》有讲到“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自此我要真正做一个善良的人,为家人们做好后勤工作。

再次感恩家人们的支持与理解!

了凡四训观后感

【第2篇】《了凡四训》观后感范文

《了凡四训》观后感(一)

本月我看了《了凡四训》这本书,这是我在郑州进货时一个经营素食的门市结缘赠送的,他说这本书是教导人如何惜福行善、励志的书值得一看。通过读完这本书之后,感慨万千,突然间豁然开朗,寻得了一条通天的人生大道,这条大道是如此清晰,如此的光明,令我十分感动,信心倍增。这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为教育后代子孙而写的一本家训,分为四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讲述了袁了凡一生改变命运的经过,举出了许多因行善而得善报、改变命运的实例,阐述了积德行善的种种方法,鼓励人们积极改过修身,力行善道,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下面我将书中最经典的四点分享以下:

1、立命之学。人的命运有两种先天命运和后天命运,先天的命运是父母祖宗上天给的,是先天注定的,就像我们的出生地无法改变一样。而后天的命运则是由先天的命运转变而成,有的人一生无所作为则后天命运终生没有变化;有的人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积德行善,则他的后天命运就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而有的人不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甚至作恶多端,则他的后天命运就会向坏的方向转变。命运原本就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就是说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自己。三国时期刘备曾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须要做

2、改过之法。人不怕有过失,小的过失要及时改正;但是大的罪孽,就不能再制造了,终究会得到报应。一个人改过,如果能具备书中所说的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这三种心,那么就能有过错立刻改了,就像春天的薄冰,碰到太阳光一样,还怕不融化吗?但要改过,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从事实上改,一种是从道理上改,一种是从心念。也即是说,从内心意识上,你得端正态度,用积极地行动来完善自己。首先要认识这件事的本质,不要给自己找一堆的借口,要有羞耻心,知耻而后勇。

3、积善之方。善良的人,时时存善念、常常做好事,所以能够远离祸患而得到福报,极为恶毒的人,时时存恶念、常常做坏事,是福报损耗而招致祸害。积善的方法就是发慈悲心,广积阴德。善一定要积很多,才能发生大作用,而且所积的善最好是别人所不知道的阴德,才能够扭转命运。然而行善积德都以慈悲心为根本。有了慈悲心,你才能有博爱的胸怀,去接受大家,去感化大家。好的善的言行就会得到好的反馈,即使你是一个能力有限的人,你的人生道路也会得以拓宽和通畅;而你的不好的恶劣的言行就会得到不好的反馈,即使你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你的人生道路也会变得狭窄不顺。

4、谦德之效。知道要积善之后,还须明白人在社会上人与人的交往,,做人的方法必须讲究,而做好的方法就是“谦虚”,一个人能谦虚,在社会上一定会得到大众广泛的支持与信任,学问也会进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样样都会进步。如此所有种种的好处,都从谦虚上得来,所以称为谦德。人的能力和人的道德是两回事,但是,当今的一些年轻人,他们的言行盲目,内心浮躁,经常会拿着一知半解就去挑战权威,就像我们这个行业的小孩,学了几个月基本功还不扎实,就异想天开出去幻想挣高工资,结果都是被老板解雇,因为的你得技术和修行还不能驾驭这个工作。

总之,我觉得改过和行善最重要的是要修心,从念头上做起,做到意念清净,不起一丝毫的妄念,顺和自己的本性,做到真诚,才能成功。卸下了尘世虚荣的伪装,诚实的审视自己,积德行善,致力于用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心存志向,人有了志向,就像树木有了根,自然能够成长结果。命运靠自己的修行和努力实现!

《了凡四训》观后感(二)

以前一直想不明白,命由天定和努力奋斗之间的关系,我并不是完全不相信命运的人,但我更愿意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直到看完了《了凡四训》,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说服自己的观点,袁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算定,不差分毫,虽然少去了迷茫的痛苦,同时也没有了人生的追求,而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可知的意味才能过得兴致盎然,回味悠长,直到遇到了云谷禅师改变了他的一生,说来简单,“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说的就是人只要起心动念,就有命运,极善的人,天天行善,其福天天增长,他的命算不来。极恶的人,多半是过去生修大富大贵,因为造恶把福折损了,虽折还有余福。俗话说: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是报应的时间未必在当世,可能祸及后代子孙。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指完全被命运捆住的人,即‘听天由命’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实践说明了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也印证了古圣贤孟老夫子所谓:“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

人生能通过不断的积善修德来突破命运的定数,让固有的定数变为变数,最终命运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就像老禅师所说:“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恶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方法,给人以希望和启迪,具有朴素辨证主义的思维特征,让人能冷静面对世间的各种变化,劝人积极面对生活,可以说,读此书,对事业,对生活有百利而无一害。《易经》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开篇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这是易经的第一要旨,否则,凶何可避,吉何可趋。

读这本书我不仅懂得了命运可以改变及改变命运的方法,同时还认识了“佛教”是一种至善圆满的教育,很庆幸看到了这本书。我将努力实行!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读这本书,并按照古圣贤的教育理论来教育子孙后代,那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比现在更繁荣富强。

《了凡四训》观后感(三)

了凡四训至此已通读一遍,文虽读完,却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才刚开始。人们常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又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由此可知,数千年以来,人人皆知有命运的存在,也都感慨命运的不可捉摸,反复无常,对命运的无可奈何。了凡四训里面则把此谜底揭开了: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人因为有心,多生妄念,所以才有数,才有天命,才会为阴阳所缚,不得转动分毫。如果人无心,也便无数可讲,又怎能为阴阳所缚?

看相算命,数千年来不绝,之所以能算准,是因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有心的,所以有数,所以用数学可以推算出来。但得无心,即是无数,数学又如何能算定?数是如何来的呢?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福报也好,恶报也好,其实都是由心而起。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意识决定。人的七尺之躯,其实大抵是差不多的,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多行善事,有的人多行恶事?有的人得善报,有的人得恶报?是身躯的关系吗?不是的。关键在于心。身躯是受心的支配,要它东就东,要它西就西,很听话的。有时做好事,有时也做坏事,全在于一念之间。肉身只不过是一个附庸而已,没有丝毫自主权。由此可知,这三尺臭皮囊,实在没有必要太珍惜的。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我们每天都在追逐名利,可是都没有仔细想想,我们应该拥有这些东西吗?我们有福吗?我们积功累行了吗?我们有容人之量吗?我们是不是喜欢捉弄别人,来抬高自己呢?是不是常妄言妄语呢?很惭愧,我们没有修福德,没有积功累行,没有容人之量,更是经常打压讽刺别人来抬高自己,妄言妄语数也数不清。既然如此,我们还整天奢求什么功名利禄呢?从前我总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公,自己怀才不遇,文章读到此,扪心自问,不由得羞愧万分。至于读到无子的种种因由,自己更是无地自容了。了凡先生所言种种,自己哪一样没有呢?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了凡无子,而我竟得之。我有何德何能受此福德呢?前半生自己虽走得不太顺利,可是相比之下,还是得到了很多,而自己竟不知感恩,不知反省,反怨气丛生,真是罪业深重了。

《了凡四训》观后感范文

《了凡四观后感(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