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航拍中国观后感四川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8篇优秀的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四川,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航拍中国观后感湖南300字1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3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17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文科生只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春节,本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镜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观,也希望去雪乡体验身处童话世界的乐趣,亦或者坐上小兴安岭的火车来一次森林畅游,当然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也是不能错过。追逐航拍器的东北虎的确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气,冬捕者的收获让我不由想起小学课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东北物产之丰饶可想而知。至于江西那集,就留着日后慢慢欣赏,想来将会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国》带领我遨游天际,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了解到很多自然风光、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航拍中国观后感湖南300字2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当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航拍中国观后感湖南300字3
要说中国今年比较火的纪录片,其中一部必然是《航拍中国》。
《航拍中国》的每一帧都能截图做桌面,从文案到配乐到画面都是惊艳到没朋友。除了这几样外,其拍摄思路更是让人折服。
以航拍为主题的纪录片,首先得有颜值,这点《航拍中国》做到了,精致的画面,每一帧都是视觉的极致体验,再加上文案和配乐,看得你内心激昂澎湃。
有种中国的大好河山就是为航拍而生的感觉。
这不是人物纪录片,也不是动物纪录片,“航拍”主题大而难捕捉,第一次看到《航拍中国》这个名字时,我大脑静止了好几秒,如果这个主题扔到我手上,我还真的无从下手。
用航拍的形式,将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的国家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只是仅仅将航拍的景物展现出来,那未免显得单调,也枉费了人力物力,也称不上是一部走心的纪录片。
所以《航拍中国》的走心,不仅体现在画面、音乐与文案上,还有贯穿整部纪录片的拍摄思路。
《航拍中国》的拍摄路线囊括34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主要以省份展开,再从省份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再从地区继续深入到代表性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观,再从自然景观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人文历史文化,这便是《航拍中国》整体思路。
航拍中国观后感湖南300字4
《航拍中国》是由余乐导演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用无人机拍摄的方式记载祖国大江大河的一部优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综合类地理纪录片。第一季记录了祖国的,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势地貌。
正如影片开头旁白所说,带你领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国》所采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加入独具魅力的视听语言更能突出祖国的神奇壮丽。余乐团队使用无人机用俯拍的方式展现出每一个省份地区的地形地貌,更能给观众营造一种震惊的视觉效果,采用推镜头的拍摄手法更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影片大部分是解说词,时而也会有无人机轰鸣的声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实感。拍摄每一个地区都会先展示出该区域的动态,地形图。旁白解读出所要经过的路线以及该地的人文历史地理。之后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拍摄 多采用推拉镜头的手法拍摄。在的那一期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拍摄的特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里的大片红色,从上空拍摄给人以强大的视觉震撼力,随着无人机的下降逐渐看清原来红红火火的红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觉。在很多时候纪录片中缺少的就是这种豁然开朗的神秘感。影片中不仅介绍了各种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关于各地奇妙传说,从而满足观众的好奇感,更能激发观众到此处游玩的兴趣。在影片中,看着能“上天入地,无岁不能”的无人机,带我们领略之前难得一见的风景。我看到了直上云霄的崇山峻岭,看到了坐落于白云之上的建筑。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人机带我们穿梭于不同气候,不同纬度之间,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
《航拍中国》带领我们认识了解了许多之前从未见过的东西,经过工作人员数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呈现给观众如此优秀的文艺作品。之前看到《航拍中国》的豆瓣评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后才的的确确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如果没有如此优秀的团队拍出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许多美丽的景观不被人熟识,欣赏,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航拍中国观后感湖南300字5
王侯将相坐拥疆土,只关注版图轮廓里多了几个郡县;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画卷中融入了几分意境。展翅的鹰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却无法言语;于是, 《航拍中国》“趁虚而入”,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航拍中国》带给我们更胜于“一览众山小”的视角。我们常年栖身于喧闹的街头巷尾,早已对周遭习惯甚至默然。纪录片就是选取了这样一片熟悉的土地,运用当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结合直升机与无人飞行器的拍摄,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体验,甚至有了漫步云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观。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虽以宏观角度拍摄为主,仍不舍弃对细微处的特写,远近交织,广角与微距相辅,让观众在广博中不至于茫然。
除了视角,《航拍中国》还有可圈可点的编排叙述,还有堪称完美的背景音乐。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历来是相得益彰的。若无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骑楼是从南洋跨海舶来,怎知壮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结古代人民智慧与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绮丽里那一处凹陷换来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受制于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摄无法细致入微或是鞭辟入里,这一部分缺憾恰由叙述进行弥补,观众虽无法亲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发的无限遐思,效果或许比直观拍摄来的更为出众。
《航拍中国》背景音乐诚然是点睛出彩的,赋予整部作品灵魂。音乐主体框架由王备创作,他是国内一位有实力、有经验的音乐制作人。以片首曲为例:开始以钢琴和小提琴徘徊作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开场台词;而后鼓声与大提琴(或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导节奏,后者引领旋律,表达含蓄的律动、深沉的活力,恰与东方审美相吻合;后段是女声高音吟唱与弦乐协奏相结合,达到网友所说的“燃”点,亦是作者及观众情感上的宣泄释放点。
航拍之中的祖国山河是怎样的?既有沉稳,又有跃动,既有浓墨,亦有多彩,总的来说,是壮美多娇的。我们对于祖国山河的情感,同样如此,既是含蓄深沉的,又是热烈澎湃的。这部纪录片的背景音乐朴素而不复杂,可谓大美至简,从片中流出,流淌入观众的心田,将山川美景与观众心绪紧紧相系,创造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豆瓣对这部纪录片评分达到9.3,网友评论其为“中国旅行指南”,也有说“我辈不可辜负这大好河山”,我更认同后者。其实,如需自我惊醒与振作,何必非得是《人民的名义》此类作品?《航拍中国》所表现出的祖国山川的美,在我们内心所激发出的热爱,是一切正能量的源泉。
以未到火候的文字点评这部优秀作品,总觉得“意不称物”,而描述其背景音乐,更是“文不逮意”。优秀的作品还应由各位亲自去一睹一听,《航拍中国》值得观赏,去体验那未曾感受过的壮美与感动。
航拍中国观看感悟
航拍中国上海地理观后感1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航拍中国上海地理观后感2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钟拍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更加强调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独特的上帝视角,呈现出了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帧帧是美景,秒秒为经典!
虽然这几年各类真人秀综艺在荧屏上异常火爆,所有节目无一例外的都会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取景。但没有一个节目,会从纯粹的自然风光着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美。
孩童时从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学时从课本里了解中国、工作时又从手机中了解社会。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却忘记了这一切都不如“行万里路”。悠悠古国,万里河山。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已无法复刻,祖国的山河便成了那段历史留给后辈最终的遗物。
航拍中国上海地理观后感3
毫不夸张地说,《航拍中国》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中国旅游大片,集自然景观之壮丽宏伟,集人文历史之渊远流长,分分秒秒让你悦目、赏心、激情、震撼……看后余味无穷、浮想联翩……美丽祖国,为你自豪!伟大中华,更看今朝!
近期央视一套重播《航拍中国》,开场——新疆篇( 10月13日中午),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让人叹为观止! 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六分之一的新疆,原本在一般人心中,除了面积最大,其它都是“差”了 :边远、沙漠、寒冷、荒凉、落后……而《航拍中国》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新疆“三观”(景观、人文观、价值观):新疆大美,美到你难以想象…… 大漠戈壁,浩瀚深远;高山雪原,云海苍茫;峡谷盆地,悠悠沉淀;绿草清湖,塞外江南……
看那:天池之水天上来,清纯滋润着万物生长; 喀纳斯湖传水怪,千年万年说不完的神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埋着无数的古代文明;而500多公里的开都河,更是拐了万条弯,看见九个太阳已不是神话……
看那:这片幅员辽阔的西北边陲,是新中国给了她无限生机,开辟了崭新的百万疆域。广袤田园,白的棉,绿的果,棉田万里,瓜果飘香;更有那红色的洋,出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番茄酱,还有那最醒目的世界最大的红椒五星红旗,“辣”的世界都“眼红”; 而曾经最让人们“讨厌”的荒漠戈壁,荒凉广阔的无边无际,但你万万也想不到,他深埋着无数无尽的宝藏,蕴藏着中国陆地三分之一的石油及天然气……
大美新疆:浩瀚无边,气势磅礴,绘斑斓世界,藏万古精华。鬼斧神工天地造,神仙抽象江山来,看不尽的娇美,叹不完的壮丽,一生一世的向往…………。
还有:海南、黑龙江、上海、陕西、江西……航拍中国的千山万水…………江山如此多娇,还看今朝!
向本片导演余乐、林婕等致敬! 向解说李龙滨及撰稿黄康源、杨梦娟致敬!向航拍、作曲等所有工作人员致敬! 良心之作,旅游大片,收藏精品!
航拍中国上海地理观后感4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六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还得是在大银幕上:“虽然航拍中国得到较好的反映,
但我觉得,新疆魅力只释放了一半。还要再下点功夫,会更美,更震撼。”王连明说。
航拍中国上海地理观后感5
《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纪录片。运用大量长镜头去跟踪航拍,长镜头是本片纪实风格的主要标志之一,在画面语言诸多要素里,远景,固定镜头、自然光线构成本片纪实风格。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生态、文明中国。
一、长镜头跟踪纪实航拍,呈现美丽中国的巨幅画卷
《航拍中国》在镜头语言运用方面,科技感超高的航拍与大量长镜头,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例如:本片第一个长镜头便展现的是上海的高空,随着飞行器的运动由湛蓝天空一直到俯拍上海大城市的全景,向观众真实呈现一个现代化的上海,用一种独特的视角,纪实的长镜头去真实记录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面貌,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的中国上海,科技与文明共存的美丽都市,人文上海。
二、厚重而悠长的解说,展现出美丽中国人文情怀
本片除了纪实的长镜头,另一个亮点就是解说,本片的解说充分的弥补了画面宽度,例如:解说词中一段“朱家角已经度过了1700年的时光”。将画面的单一性弥补,画面中简单的房子在解说的解读下带上了历史的厚重,岁月的痕迹,也使画面的意义有了深度,增加了宽度,让观众坠入历史的长河中,让解说具有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片解说词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渲染气氛,统一节奏,随着镜头的运动,解说将一个没有情感的现场鲜活起来,利用细节的魅力去讲述上海的故事,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故事。
三、故事化的叙事结构去讲述大时代下的东方明珠
本片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上海,本片用夹议夹叙的故事化叙事风格去讲述了上海在过去与现在变革的故事,一个标志性建筑就带表了一个历史故事,代表的是过去的故事,一个现代化的大楼就代表了一个现在的故事,一个活力都市变迁的影像故事,在大时代背景下变迁的记忆,用故事真实地再现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用故事去讲述一个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
《航拍中国》用大量长镜头去纪实一个活力中国,人文中国,美丽中国。反手,解说词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十分出彩。它串联、递进、深化内容,在这样的片子里,画面再美,没有解说就是半个哑巴,所以本片除了长镜头,解说是本片最大的助推剂。
航拍中国观看感悟
航拍中国河北观后感100字1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3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17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文科生只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春节,本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镜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观,也希望去雪乡体验身处童话世界的乐趣,亦或者坐上小兴安岭的火车来一次森林畅游,当然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也是不能错过。追逐航拍器的东北虎的确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气,冬捕者的收获让我不由想起小学课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东北物产之丰饶可想而知。至于江西那集,就留着日后慢慢欣赏,想来将会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国》带领我遨游天际,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了解到很多自然风光、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航拍中国河北观后感100字2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当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航拍中国河北观后感100字3
要说中国今年比较火的纪录片,其中一部必然是《航拍中国》。
《航拍中国》的每一帧都能截图做桌面,从文案到配乐到画面都是惊艳到没朋友。除了这几样外,其拍摄思路更是让人折服。
以航拍为主题的纪录片,首先得有颜值,这点《航拍中国》做到了,精致的画面,每一帧都是视觉的极致体验,再加上文案和配乐,看得你内心激昂澎湃。
有种中国的大好河山就是为航拍而生的感觉。
这不是人物纪录片,也不是动物纪录片,“航拍”主题大而难捕捉,第一次看到《航拍中国》这个名字时,我大脑静止了好几秒,如果这个主题扔到我手上,我还真的无从下手。
用航拍的形式,将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的国家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只是仅仅将航拍的景物展现出来,那未免显得单调,也枉费了人力物力,也称不上是一部走心的纪录片。
所以《航拍中国》的走心,不仅体现在画面、音乐与文案上,还有贯穿整部纪录片的拍摄思路。
《航拍中国》的拍摄路线囊括34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主要以省份展开,再从省份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再从地区继续深入到代表性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观,再从自然景观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人文历史文化,这便是《航拍中国》整体思路。
航拍中国河北观后感100字4
《航拍中国》是由余乐导演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用无人机拍摄的方式记载祖国大江大河的一部优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综合类地理纪录片。第一季记录了祖国的,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势地貌。
正如影片开头旁白所说,带你领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国》所采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加入独具魅力的视听语言更能突出祖国的神奇壮丽。余乐团队使用无人机用俯拍的方式展现出每一个省份地区的地形地貌,更能给观众营造一种震惊的视觉效果,采用推镜头的拍摄手法更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影片大部分是解说词,时而也会有无人机轰鸣的声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实感。拍摄每一个地区都会先展示出该区域的动态,地形图。旁白解读出所要经过的路线以及该地的人文历史地理。之后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拍摄 多采用推拉镜头的手法拍摄。在的那一期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拍摄的特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里的大片红色,从上空拍摄给人以强大的视觉震撼力,随着无人机的下降逐渐看清原来红红火火的红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觉。在很多时候纪录片中缺少的就是这种豁然开朗的神秘感。影片中不仅介绍了各种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关于各地奇妙传说,从而满足观众的好奇感,更能激发观众到此处游玩的兴趣。在影片中,看着能“上天入地,无岁不能”的无人机,带我们领略之前难得一见的风景。我看到了直上云霄的崇山峻岭,看到了坐落于白云之上的建筑。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人机带我们穿梭于不同气候,不同纬度之间,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
《航拍中国》带领我们认识了解了许多之前从未见过的东西,经过工作人员数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呈现给观众如此优秀的文艺作品。之前看到《航拍中国》的豆瓣评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后才的的确确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如果没有如此优秀的团队拍出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许多美丽的景观不被人熟识,欣赏,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航拍中国河北观后感100字5
王侯将相坐拥疆土,只关注版图轮廓里多了几个郡县;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画卷中融入了几分意境。展翅的鹰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却无法言语;于是, 《航拍中国》“趁虚而入”,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航拍中国》带给我们更胜于“一览众山小”的视角。我们常年栖身于喧闹的街头巷尾,早已对周遭习惯甚至默然。纪录片就是选取了这样一片熟悉的土地,运用当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结合直升机与无人飞行器的拍摄,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体验,甚至有了漫步云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观。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虽以宏观角度拍摄为主,仍不舍弃对细微处的特写,远近交织,广角与微距相辅,让观众在广博中不至于茫然。
除了视角,《航拍中国》还有可圈可点的编排叙述,还有堪称完美的背景音乐。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历来是相得益彰的。若无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骑楼是从南洋跨海舶来,怎知壮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结古代人民智慧与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绮丽里那一处凹陷换来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受制于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摄无法细致入微或是鞭辟入里,这一部分缺憾恰由叙述进行弥补,观众虽无法亲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发的无限遐思,效果或许比直观拍摄来的更为出众。
《航拍中国》背景音乐诚然是点睛出彩的,赋予整部作品灵魂。音乐主体框架由王备创作,他是国内一位有实力、有经验的音乐制作人。以片首曲为例:开始以钢琴和小提琴徘徊作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开场台词;而后鼓声与大提琴(或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导节奏,后者引领旋律,表达含蓄的律动、深沉的活力,恰与东方审美相吻合;后段是女声高音吟唱与弦乐协奏相结合,达到网友所说的“燃”点,亦是作者及观众情感上的宣泄释放点。
航拍之中的祖国山河是怎样的?既有沉稳,又有跃动,既有浓墨,亦有多彩,总的来说,是壮美多娇的。我们对于祖国山河的情感,同样如此,既是含蓄深沉的,又是热烈澎湃的。这部纪录片的背景音乐朴素而不复杂,可谓大美至简,从片中流出,流淌入观众的心田,将山川美景与观众心绪紧紧相系,创造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豆瓣对这部纪录片评分达到9.3,网友评论其为“中国旅行指南”,也有说“我辈不可辜负这大好河山”,我更认同后者。其实,如需自我惊醒与振作,何必非得是《人民的名义》此类作品?《航拍中国》所表现出的祖国山川的美,在我们内心所激发出的热爱,是一切正能量的源泉。
以未到火候的文字点评这部优秀作品,总觉得“意不称物”,而描述其背景音乐,更是“文不逮意”。优秀的作品还应由各位亲自去一睹一听,《航拍中国》值得观赏,去体验那未曾感受过的壮美与感动。
航拍中国观看感悟
航拍中国第一季江西观后感1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3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17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文科生只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春节,本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镜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观,也希望去雪乡体验身处童话世界的乐趣,亦或者坐上小兴安岭的火车来一次森林畅游,当然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也是不能错过。追逐航拍器的东北虎的确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气,冬捕者的收获让我不由想起小学课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东北物产之丰饶可想而知。至于江西那集,就留着日后慢慢欣赏,想来将会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国》带领我遨游天际,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了解到很多自然风光、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航拍中国第一季江西观后感2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当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航拍中国第一季江西观后感3
要说中国今年比较火的纪录片,其中一部必然是《航拍中国》。
《航拍中国》的每一帧都能截图做桌面,从文案到配乐到画面都是惊艳到没朋友。除了这几样外,其拍摄思路更是让人折服。
以航拍为主题的纪录片,首先得有颜值,这点《航拍中国》做到了,精致的画面,每一帧都是视觉的极致体验,再加上文案和配乐,看得你内心激昂澎湃。
有种中国的大好河山就是为航拍而生的感觉。
这不是人物纪录片,也不是动物纪录片,“航拍”主题大而难捕捉,第一次看到《航拍中国》这个名字时,我大脑静止了好几秒,如果这个主题扔到我手上,我还真的无从下手。
用航拍的形式,将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的国家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只是仅仅将航拍的景物展现出来,那未免显得单调,也枉费了人力物力,也称不上是一部走心的纪录片。
所以《航拍中国》的走心,不仅体现在画面、音乐与文案上,还有贯穿整部纪录片的拍摄思路。
《航拍中国》的拍摄路线囊括34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主要以省份展开,再从省份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再从地区继续深入到代表性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观,再从自然景观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人文历史文化,这便是《航拍中国》整体思路。
航拍中国第一季江西观后感4
《航拍中国》是由余乐导演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用无人机拍摄的方式记载祖国大江大河的一部优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综合类地理纪录片。第一季记录了祖国的,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势地貌。
正如影片开头旁白所说,带你领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国》所采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加入独具魅力的视听语言更能突出祖国的神奇壮丽。余乐团队使用无人机用俯拍的方式展现出每一个省份地区的地形地貌,更能给观众营造一种震惊的视觉效果,采用推镜头的拍摄手法更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影片大部分是解说词,时而也会有无人机轰鸣的声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实感。拍摄每一个地区都会先展示出该区域的动态,地形图。旁白解读出所要经过的路线以及该地的人文历史地理。之后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拍摄 多采用推拉镜头的手法拍摄。在的那一期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拍摄的特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里的大片红色,从上空拍摄给人以强大的视觉震撼力,随着无人机的下降逐渐看清原来红红火火的红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觉。在很多时候纪录片中缺少的就是这种豁然开朗的神秘感。影片中不仅介绍了各种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关于各地奇妙传说,从而满足观众的好奇感,更能激发观众到此处游玩的兴趣。在影片中,看着能“上天入地,无岁不能”的无人机,带我们领略之前难得一见的风景。我看到了直上云霄的崇山峻岭,看到了坐落于白云之上的建筑。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人机带我们穿梭于不同气候,不同纬度之间,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
《航拍中国》带领我们认识了解了许多之前从未见过的东西,经过工作人员数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呈现给观众如此优秀的文艺作品。之前看到《航拍中国》的豆瓣评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后才的的确确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如果没有如此优秀的团队拍出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许多美丽的景观不被人熟识,欣赏,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航拍中国第一季江西观后感5
王侯将相坐拥疆土,只关注版图轮廓里多了几个郡县;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画卷中融入了几分意境。展翅的鹰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却无法言语;于是, 《航拍中国》“趁虚而入”,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航拍中国》带给我们更胜于“一览众山小”的视角。我们常年栖身于喧闹的街头巷尾,早已对周遭习惯甚至默然。纪录片就是选取了这样一片熟悉的土地,运用当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结合直升机与无人飞行器的拍摄,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体验,甚至有了漫步云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观。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虽以宏观角度拍摄为主,仍不舍弃对细微处的特写,远近交织,广角与微距相辅,让观众在广博中不至于茫然。
除了视角,《航拍中国》还有可圈可点的编排叙述,还有堪称完美的背景音乐。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历来是相得益彰的。若无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骑楼是从南洋跨海舶来,怎知壮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结古代人民智慧与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绮丽里那一处凹陷换来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受制于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摄无法细致入微或是鞭辟入里,这一部分缺憾恰由叙述进行弥补,观众虽无法亲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发的无限遐思,效果或许比直观拍摄来的更为出众。
《航拍中国》背景音乐诚然是点睛出彩的,赋予整部作品灵魂。音乐主体框架由王备创作,他是国内一位有实力、有经验的音乐制作人。以片首曲为例:开始以钢琴和小提琴徘徊作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开场台词;而后鼓声与大提琴(或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导节奏,后者引领旋律,表达含蓄的律动、深沉的活力,恰与东方审美相吻合;后段是女声高音吟唱与弦乐协奏相结合,达到网友所说的“燃”点,亦是作者及观众情感上的宣泄释放点。
航拍之中的祖国山河是怎样的?既有沉稳,又有跃动,既有浓墨,亦有多彩,总的来说,是壮美多娇的。我们对于祖国山河的情感,同样如此,既是含蓄深沉的,又是热烈澎湃的。这部纪录片的背景音乐朴素而不复杂,可谓大美至简,从片中流出,流淌入观众的心田,将山川美景与观众心绪紧紧相系,创造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豆瓣对这部纪录片评分达到9.3,网友评论其为“中国旅行指南”,也有说“我辈不可辜负这大好河山”,我更认同后者。其实,如需自我惊醒与振作,何必非得是《人民的名义》此类作品?《航拍中国》所表现出的祖国山川的美,在我们内心所激发出的热爱,是一切正能量的源泉。
以未到火候的文字点评这部优秀作品,总觉得“意不称物”,而描述其背景音乐,更是“文不逮意”。优秀的作品还应由各位亲自去一睹一听,《航拍中国》值得观赏,去体验那未曾感受过的壮美与感动。
航拍中国安徽观后感500字1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航拍中国安徽观后感500字2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钟拍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更加强调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独特的上帝视角,呈现出了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帧帧是美景,秒秒为经典!
虽然这几年各类真人秀综艺在荧屏上异常火爆,所有节目无一例外的都会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取景。但没有一个节目,会从纯粹的自然风光着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美。
孩童时从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学时从课本里了解中国、工作时又从手机中了解社会。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却忘记了这一切都不如“行万里路”。悠悠古国,万里河山。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已无法复刻,祖国的山河便成了那段历史留给后辈最终的遗物。
航拍中国安徽观后感500字3
毫不夸张地说,《航拍中国》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中国旅游大片,集自然景观之壮丽宏伟,集人文历史之渊远流长,分分秒秒让你悦目、赏心、激情、震撼……看后余味无穷、浮想联翩……美丽祖国,为你自豪!伟大中华,更看今朝!
近期央视一套重播《航拍中国》,开场——新疆篇( 10月13日中午),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让人叹为观止! 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六分之一的新疆,原本在一般人心中,除了面积最大,其它都是“差”了 :边远、沙漠、寒冷、荒凉、落后……而《航拍中国》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新疆“三观”(景观、人文观、价值观):新疆大美,美到你难以想象…… 大漠戈壁,浩瀚深远;高山雪原,云海苍茫;峡谷盆地,悠悠沉淀;绿草清湖,塞外江南……
看那:天池之水天上来,清纯滋润着万物生长; 喀纳斯湖传水怪,千年万年说不完的神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埋着无数的古代文明;而500多公里的开都河,更是拐了万条弯,看见九个太阳已不是神话……
看那:这片幅员辽阔的西北边陲,是新中国给了她无限生机,开辟了崭新的百万疆域。广袤田园,白的棉,绿的果,棉田万里,瓜果飘香;更有那红色的洋,出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番茄酱,还有那最醒目的世界最大的红椒五星红旗,“辣”的世界都“眼红”; 而曾经最让人们“讨厌”的荒漠戈壁,荒凉广阔的无边无际,但你万万也想不到,他深埋着无数无尽的宝藏,蕴藏着中国陆地三分之一的石油及天然气……
大美新疆:浩瀚无边,气势磅礴,绘斑斓世界,藏万古精华。鬼斧神工天地造,神仙抽象江山来,看不尽的娇美,叹不完的壮丽,一生一世的向往…………。
还有:海南、黑龙江、上海、陕西、江西……航拍中国的千山万水…………江山如此多娇,还看今朝!
向本片导演余乐、林婕等致敬! 向解说李龙滨及撰稿黄康源、杨梦娟致敬!向航拍、作曲等所有工作人员致敬! 良心之作,旅游大片,收藏精品!
航拍中国安徽观后感500字4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六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还得是在大银幕上:“虽然航拍中国得到较好的反映,
但我觉得,新疆魅力只释放了一半。还要再下点功夫,会更美,更震撼。”王连明说。
航拍中国安徽观后感500字5
《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纪录片。运用大量长镜头去跟踪航拍,长镜头是本片纪实风格的主要标志之一,在画面语言诸多要素里,远景,固定镜头、自然光线构成本片纪实风格。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生态、文明中国。
一、长镜头跟踪纪实航拍,呈现美丽中国的巨幅画卷
《航拍中国》在镜头语言运用方面,科技感超高的航拍与大量长镜头,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例如:本片第一个长镜头便展现的是上海的高空,随着飞行器的运动由湛蓝天空一直到俯拍上海大城市的全景,向观众真实呈现一个现代化的上海,用一种独特的视角,纪实的长镜头去真实记录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面貌,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的中国上海,科技与文明共存的美丽都市,人文上海。
二、厚重而悠长的解说,展现出美丽中国人文情怀
本片除了纪实的长镜头,另一个亮点就是解说,本片的解说充分的弥补了画面宽度,例如:解说词中一段“朱家角已经度过了1700年的时光”。将画面的单一性弥补,画面中简单的房子在解说的解读下带上了历史的厚重,岁月的痕迹,也使画面的意义有了深度,增加了宽度,让观众坠入历史的长河中,让解说具有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片解说词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渲染气氛,统一节奏,随着镜头的运动,解说将一个没有情感的现场鲜活起来,利用细节的魅力去讲述上海的故事,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故事。
三、故事化的叙事结构去讲述大时代下的东方明珠
本片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上海,本片用夹议夹叙的故事化叙事风格去讲述了上海在过去与现在变革的故事,一个标志性建筑就带表了一个历史故事,代表的是过去的故事,一个现代化的大楼就代表了一个现在的故事,一个活力都市变迁的影像故事,在大时代背景下变迁的记忆,用故事真实地再现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用故事去讲述一个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
《航拍中国》用大量长镜头去纪实一个活力中国,人文中国,美丽中国。反手,解说词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十分出彩。它串联、递进、深化内容,在这样的片子里,画面再美,没有解说就是半个哑巴,所以本片除了长镜头,解说是本片最大的助推剂。
航拍中国观看感悟
航拍中国第一季第六集观后感1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3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17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文科生只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春节,本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镜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观,也希望去雪乡体验身处童话世界的乐趣,亦或者坐上小兴安岭的火车来一次森林畅游,当然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也是不能错过。追逐航拍器的东北虎的确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气,冬捕者的收获让我不由想起小学课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东北物产之丰饶可想而知。至于江西那集,就留着日后慢慢欣赏,想来将会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国》带领我遨游天际,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了解到很多自然风光、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航拍中国第一季第六集观后感2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当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航拍中国第一季第六集观后感3
要说中国今年比较火的纪录片,其中一部必然是《航拍中国》。
《航拍中国》的每一帧都能截图做桌面,从文案到配乐到画面都是惊艳到没朋友。除了这几样外,其拍摄思路更是让人折服。
以航拍为主题的纪录片,首先得有颜值,这点《航拍中国》做到了,精致的画面,每一帧都是视觉的极致体验,再加上文案和配乐,看得你内心激昂澎湃。
有种中国的大好河山就是为航拍而生的感觉。
这不是人物纪录片,也不是动物纪录片,“航拍”主题大而难捕捉,第一次看到《航拍中国》这个名字时,我大脑静止了好几秒,如果这个主题扔到我手上,我还真的无从下手。
用航拍的形式,将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的国家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只是仅仅将航拍的景物展现出来,那未免显得单调,也枉费了人力物力,也称不上是一部走心的纪录片。
所以《航拍中国》的走心,不仅体现在画面、音乐与文案上,还有贯穿整部纪录片的拍摄思路。
《航拍中国》的拍摄路线囊括34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主要以省份展开,再从省份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再从地区继续深入到代表性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观,再从自然景观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人文历史文化,这便是《航拍中国》整体思路。
航拍中国第一季第六集观后感4
《航拍中国》是由余乐导演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用无人机拍摄的方式记载祖国大江大河的一部优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综合类地理纪录片。第一季记录了祖国的,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势地貌。
正如影片开头旁白所说,带你领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国》所采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加入独具魅力的视听语言更能突出祖国的神奇壮丽。余乐团队使用无人机用俯拍的方式展现出每一个省份地区的地形地貌,更能给观众营造一种震惊的视觉效果,采用推镜头的拍摄手法更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影片大部分是解说词,时而也会有无人机轰鸣的声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实感。拍摄每一个地区都会先展示出该区域的动态,地形图。旁白解读出所要经过的路线以及该地的人文历史地理。之后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拍摄 多采用推拉镜头的手法拍摄。在的那一期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拍摄的特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里的大片红色,从上空拍摄给人以强大的视觉震撼力,随着无人机的下降逐渐看清原来红红火火的红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觉。在很多时候纪录片中缺少的就是这种豁然开朗的神秘感。影片中不仅介绍了各种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关于各地奇妙传说,从而满足观众的好奇感,更能激发观众到此处游玩的兴趣。在影片中,看着能“上天入地,无岁不能”的无人机,带我们领略之前难得一见的风景。我看到了直上云霄的崇山峻岭,看到了坐落于白云之上的建筑。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人机带我们穿梭于不同气候,不同纬度之间,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
《航拍中国》带领我们认识了解了许多之前从未见过的东西,经过工作人员数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呈现给观众如此优秀的文艺作品。之前看到《航拍中国》的豆瓣评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后才的的确确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如果没有如此优秀的团队拍出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许多美丽的景观不被人熟识,欣赏,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航拍中国第一季第六集观后感5
王侯将相坐拥疆土,只关注版图轮廓里多了几个郡县;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画卷中融入了几分意境。展翅的鹰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却无法言语;于是, 《航拍中国》“趁虚而入”,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航拍中国》带给我们更胜于“一览众山小”的视角。我们常年栖身于喧闹的街头巷尾,早已对周遭习惯甚至默然。纪录片就是选取了这样一片熟悉的土地,运用当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结合直升机与无人飞行器的拍摄,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体验,甚至有了漫步云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观。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虽以宏观角度拍摄为主,仍不舍弃对细微处的特写,远近交织,广角与微距相辅,让观众在广博中不至于茫然。
除了视角,《航拍中国》还有可圈可点的编排叙述,还有堪称完美的背景音乐。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历来是相得益彰的。若无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骑楼是从南洋跨海舶来,怎知壮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结古代人民智慧与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绮丽里那一处凹陷换来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受制于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摄无法细致入微或是鞭辟入里,这一部分缺憾恰由叙述进行弥补,观众虽无法亲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发的无限遐思,效果或许比直观拍摄来的更为出众。
《航拍中国》背景音乐诚然是点睛出彩的,赋予整部作品灵魂。音乐主体框架由王备创作,他是国内一位有实力、有经验的音乐制作人。以片首曲为例:开始以钢琴和小提琴徘徊作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开场台词;而后鼓声与大提琴(或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导节奏,后者引领旋律,表达含蓄的律动、深沉的活力,恰与东方审美相吻合;后段是女声高音吟唱与弦乐协奏相结合,达到网友所说的“燃”点,亦是作者及观众情感上的宣泄释放点。
航拍之中的祖国山河是怎样的?既有沉稳,又有跃动,既有浓墨,亦有多彩,总的来说,是壮美多娇的。我们对于祖国山河的情感,同样如此,既是含蓄深沉的,又是热烈澎湃的。这部纪录片的背景音乐朴素而不复杂,可谓大美至简,从片中流出,流淌入观众的心田,将山川美景与观众心绪紧紧相系,创造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豆瓣对这部纪录片评分达到9.3,网友评论其为“中国旅行指南”,也有说“我辈不可辜负这大好河山”,我更认同后者。其实,如需自我惊醒与振作,何必非得是《人民的名义》此类作品?《航拍中国》所表现出的祖国山川的美,在我们内心所激发出的热爱,是一切正能量的源泉。
以未到火候的文字点评这部优秀作品,总觉得“意不称物”,而描述其背景音乐,更是“文不逮意”。优秀的作品还应由各位亲自去一睹一听,《航拍中国》值得观赏,去体验那未曾感受过的壮美与感动。
航拍中国观后感1
泱泱华夏,历史上经历了繁多的苦难,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已经看见了美好的明天,中国正在腾飞。中华之崛起已然起势,华夏之创作者已然用新科技手段进行潮流创作。导演用贯穿全片的人文精神与对中华美好山河的无限赞美,饱蘸着浓烈的华夏精神。宏观的叙事逻辑没有带来细碎繁杂,渲染的是立体饱满的江西形象。创者的浓浓自豪之情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镜头展现的淋漓尽致。导演用一双纵览全局的高空眼睛,自然地展示俯瞰视角下的清丽脱俗与奇巍秀丽。
导演对纪录片的个人诠释,包含着浓郁的民族自豪。华夏文明拥有博大的文化脉络,历史文化的积淀充斥着人文精神。导演通过航拍的手段构筑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是文艺创作者的担当。可见,在华夏崛起的步伐中,编导者们感悟到了民族精神。时代在变,心态在变,视野在变,角度在变。导演渴望通过记录现在,反映民族气质,启迪未来。大国气质正在成型,更需要新的角度进行鉴赏、品味。
《航拍中国》以宏观的叙事逻辑来链接板块,结构清晰具体,合理有效的建构了主体框架。在片子中,编导按照江西的自然地貌,以众多小版块例如城市、名山为线索,交织成完整的江西印象。在详细的叙事线索之下,片子整体构建显得极其自然,在完整逻辑框架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衔接自然而干脆,以相近的点进行链接,相互堆叠下串联成立体的完整映像。在这里面,每一个小版块都有各自的精彩。板块之间以动画生成的方式进行延续,逐渐生成,画风自然清新,独具特色。
从天空俯瞰时,观众的视角与常时完全不一样,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上帝视角下所展示的`大自然塑造的形状,具有与生俱来的浪漫。奇诡的上堡梯田垂直落差近千米,形状在空中得以呈现。新中国人气昌隆,人烟繁盛。徽宅的对称在与寻常视角高度不一致的地方得以体现;舞灯长龙在视线内连绵不绝,中华人烟兴盛至此。同期声中的鸟声与水声接着白鹿洞书院的埙声,音乐音响化,音响音乐化。音乐是创作者情绪的表达,贯穿全片的舒缓音乐正是创作者对美好山河的欣喜。空镜头的使用,供给观众思考的余地,增加影片抒情性,相当于国画中的留白,掌控影片节奏,并给观众带入生命历程的时间。
无论经历多少曲折,总能迎来圆满的结局。心态在变,角度在变。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逐步提高,带给国民的是思维高度的拔高。这也正是《超级工程》《航拍中国》等宣扬中国大国姿态的影片受到追捧的原因。《航拍中国》所表现出的对现实和历史新的观照角度和更通俗的表达方式,更加关注的是人类的普遍意义的情感,对家乡,对祖国大地的血脉相牵的感情。
航拍中国观后感2
要说中国今年比较火的纪录片,其中一部必然是《航拍中国》。
《航拍中国》的每一帧都能截图做桌面,从文案到配乐到画面都是惊艳到没朋友。除了这几样外,其拍摄思路更是让人折服。
以航拍为主题的纪录片,首先得有颜值,这点《航拍中国》做到了,精致的画面,每一帧都是视觉的极致体验,再加上文案和配乐,看得你内心激昂澎湃。
有种中国的大好河山就是为航拍而生的感觉。
这不是人物纪录片,也不是动物纪录片,“航拍”主题大而难捕捉,第一次看到《航拍中国》这个名字时,我大脑静止了好几秒,如果这个主题扔到我手上,我还真的无从下手。
用航拍的形式,将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的国家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只是仅仅将航拍的景物展现出来,那未免显得单调,也枉费了人力物力,也称不上是一部走心的纪录片。
所以《航拍中国》的走心,不仅体现在画面、音乐与文案上,还有贯穿整部纪录片的拍摄思路。
《航拍中国》的拍摄路线囊括34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主要以省份展开,再从省份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再从地区继续深入到代表性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观,再从自然景观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人文历史文化,这便是《航拍中国》整体思路。
航拍中国观后感3
今天,姚老师立了个规矩,以后周三上午只要全体拿出一百分的学习态度,下午第一节课就可以看电影。
上午我们表现不错,所以规定即日生效。姚老师特意选了一部纪录片《航拍中国——陕西》,不仅为了让我们了解祖国山河的大好风光,也让我们学一学如何描写风景。
整部纪录片叙述了整个陕西的风光,通过直升机的航拍完成。我们了解到秦岭是陕西的南北分界,秦岭的最高峰为终南山。终南山是道士的隐居地点,这里有百年的隐士文化,如今也被开发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可以选择坐缆车或者独自攀登到终南山的顶部。终南山的险不亚于黄山。
离终南山不远就是华山,想要寻求刺激的人,可以来到华山的悬崖栈道,那比张家界的玻璃栈道还险呢,只有半米宽,背靠岩石,脚下就是咫尺悬崖。
秦岭也是熊猫的圣地,这里拥有中国仅存的几只棕色熊猫,也是金丝猴的天堂。到了中午,金丝猴在树枝间上串下跳。因为拍摄时是冬天,没有食物,它们只能去投食点“就餐”,可到了夏天,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自然界里有丰富的瓜果在等着它们。
虽然纪录片只有40分钟的时间,却让我们在天空中遨游俯瞰美丽的祖国山河,我真得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航拍中国观后感4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祖国竟然这么美!我们的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的番茄、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之旅就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
航拍中国观后感5
央视纪录频道从1月28号开始推出《航拍中国》大型纪录片,至今为止已经播出四集,分别是海南篇,陕西篇,篇,黑龙江篇。第一季总共六集,接下来要播出的是上海篇和江西篇。看完四集,忍不住兴奋激动,我海南风姿绚丽,我陕西历史厚重,我天高云阔,我黑龙江物产丰富,关掉电脑屏幕竟然不自觉的哼唱起了“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抵制台游,抵制韩游,抵制日游,从此再也不要去刷标语喊口号了,建议从上到下直接普及这部纪录片,那绝对立马凝聚人心,赞美祖国,蔑视周边。关键是这个不让人反感啊,没有那些说教,没有那些激进,我们所有人被激发出来的热烈激情,都源于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那深沉的爱。就是因为这些美景,就是因为这些物产,惶惶华夏绝对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去捍卫。
这个系列纪录片完全用俯瞰的角度拍,让人于上空观沧桑之全貌,宏大完整,所有的山川河流的真面目都赫然眼前,再也不用埋怨只缘身在此山中了。还有它拍的每个省,基本上是把那里的地理人文风俗历史一起拿来介绍,让人尤其的涨知识。一起看片子时,很多弹幕都强烈建议让中小学的地理课上多放这个系列的片子。我也感觉这个建议好,这部片子涵盖了很多东西,把中国的地理结构以震撼的影像呈现出来,从视觉上绝对能激发他们对我们祖国山水的兴趣,还有从此以后学生们都会爱上地理老师的,地理老师会更加拼命的讲我们祖国的博大浩瀚,这比什么爱国教育都简单凑效。
看这部片子里的天蓝蓝水清清,我也突然想到柴静之前的《穹顶之下》。难道我们所处的不是一个中国?年前大家都还在关注环境污染,大气雾霾,怎么过了一个年大家都惊叹我们中国的干净美丽了呢?这估计要归功于主席说的正能量了。一个成熟的社会,有善就必定有恶,有崇高就必定有卑劣,有天高云阔难免也有污水滔滔。关键是看我们社会的总体趋势了,看这些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了,若都是在向好去的路上,就像我们一直被灌输的我们是过度阶段,美好的东西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劣气的东西若将是被一点点吹散,我们就不妨等一等,不要苛责,平心静气的等上几年,以观其变。
大国的崛起,我们要正视现状,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
航拍中国第2季内蒙古观后感1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航拍中国第2季内蒙古观后感2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钟拍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更加强调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独特的上帝视角,呈现出了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帧帧是美景,秒秒为经典!
虽然这几年各类真人秀综艺在荧屏上异常火爆,所有节目无一例外的都会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取景。但没有一个节目,会从纯粹的自然风光着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美。
孩童时从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学时从课本里了解中国、工作时又从手机中了解社会。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却忘记了这一切都不如“行万里路”。悠悠古国,万里河山。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已无法复刻,祖国的山河便成了那段历史留给后辈最终的遗物。
航拍中国第2季内蒙古观后感3
毫不夸张地说,《航拍中国》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中国旅游大片,集自然景观之壮丽宏伟,集人文历史之渊远流长,分分秒秒让你悦目、赏心、激情、震撼……看后余味无穷、浮想联翩……美丽祖国,为你自豪!伟大中华,更看今朝!
近期央视一套重播《航拍中国》,开场——新疆篇( 10月13日中午),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让人叹为观止! 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六分之一的新疆,原本在一般人心中,除了面积最大,其它都是“差”了 :边远、沙漠、寒冷、荒凉、落后……而《航拍中国》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新疆“三观”(景观、人文观、价值观):新疆大美,美到你难以想象…… 大漠戈壁,浩瀚深远;高山雪原,云海苍茫;峡谷盆地,悠悠沉淀;绿草清湖,塞外江南……
看那:天池之水天上来,清纯滋润着万物生长; 喀纳斯湖传水怪,千年万年说不完的神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埋着无数的古代文明;而500多公里的开都河,更是拐了万条弯,看见九个太阳已不是神话……
看那:这片幅员辽阔的西北边陲,是新中国给了她无限生机,开辟了崭新的百万疆域。广袤田园,白的棉,绿的果,棉田万里,瓜果飘香;更有那红色的洋,出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番茄酱,还有那最醒目的世界最大的红椒五星红旗,“辣”的世界都“眼红”; 而曾经最让人们“讨厌”的荒漠戈壁,荒凉广阔的无边无际,但你万万也想不到,他深埋着无数无尽的宝藏,蕴藏着中国陆地三分之一的石油及天然气……
大美新疆:浩瀚无边,气势磅礴,绘斑斓世界,藏万古精华。鬼斧神工天地造,神仙抽象江山来,看不尽的娇美,叹不完的壮丽,一生一世的向往…………。
还有:海南、黑龙江、上海、陕西、江西……航拍中国的千山万水…………江山如此多娇,还看今朝!
向本片导演余乐、林婕等致敬! 向解说李龙滨及撰稿黄康源、杨梦娟致敬!向航拍、作曲等所有工作人员致敬! 良心之作,旅游大片,收藏精品!
航拍中国第2季内蒙古观后感4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六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还得是在大银幕上:“虽然航拍中国得到较好的反映,
但我觉得,新疆魅力只释放了一半。还要再下点功夫,会更美,更震撼。”王连明说。
航拍中国第2季内蒙古观后感5
《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纪录片。运用大量长镜头去跟踪航拍,长镜头是本片纪实风格的主要标志之一,在画面语言诸多要素里,远景,固定镜头、自然光线构成本片纪实风格。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生态、文明中国。
一、长镜头跟踪纪实航拍,呈现美丽中国的巨幅画卷
《航拍中国》在镜头语言运用方面,科技感超高的航拍与大量长镜头,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例如:本片第一个长镜头便展现的是上海的高空,随着飞行器的运动由湛蓝天空一直到俯拍上海大城市的全景,向观众真实呈现一个现代化的上海,用一种独特的视角,纪实的长镜头去真实记录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面貌,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的中国上海,科技与文明共存的美丽都市,人文上海。
二、厚重而悠长的解说,展现出美丽中国人文情怀
本片除了纪实的长镜头,另一个亮点就是解说,本片的解说充分的弥补了画面宽度,例如:解说词中一段“朱家角已经度过了1700年的时光”。将画面的单一性弥补,画面中简单的房子在解说的解读下带上了历史的厚重,岁月的痕迹,也使画面的意义有了深度,增加了宽度,让观众坠入历史的长河中,让解说具有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片解说词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渲染气氛,统一节奏,随着镜头的运动,解说将一个没有情感的现场鲜活起来,利用细节的魅力去讲述上海的故事,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故事。
三、故事化的叙事结构去讲述大时代下的东方明珠
本片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上海,本片用夹议夹叙的故事化叙事风格去讲述了上海在过去与现在变革的故事,一个标志性建筑就带表了一个历史故事,代表的是过去的故事,一个现代化的大楼就代表了一个现在的故事,一个活力都市变迁的影像故事,在大时代背景下变迁的记忆,用故事真实地再现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用故事去讲述一个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
《航拍中国》用大量长镜头去纪实一个活力中国,人文中国,美丽中国。反手,解说词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十分出彩。它串联、递进、深化内容,在这样的片子里,画面再美,没有解说就是半个哑巴,所以本片除了长镜头,解说是本片最大的助推剂。
航拍中国观看感悟
10位用户关注
64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