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入殓师观后感剧透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8篇优秀的入殓师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入殓师观后感剧透,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入殓师》影片观后感大学生范文1
从音乐师到入殓师,在他身上是偶然,也是必然,仿佛一开始他就是为了入殓师这个职业而存在的,尽管他深深的爱着大提琴,尽管他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不得不接受这个职业,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是定数,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生命就像一条婉转的静静的河流,该来的怎么都躲不掉。
故事以华丽的交响乐团演奏为开始,导演似乎有意将音乐家和入殓师这样的职业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么的高贵,而后者多么的粗鄙。众人皆醉我独醒,当他被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时,他依然故我,只因他看到了生命的重量,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他是入殓师,但是离开了东京舞台的他,更加成为了一个“音乐师”,音乐梦虽逝去,但是他有了对生命的尊重。他,在田间演奏,在河堤上演奏,在自然间演奏……;他,遇见了各种死亡,猝死的,自杀的,自然死亡的……在生与死之间,他开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人活着一趟,死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而入殓师的圣神所在——让死者保有最后的尊严,以最美丽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世俗的心,永远有着高低贵贱的这样的势力。入殓师这个职业是不被人理解的,朋友的疏离,妻子的离开,他似乎被世界抛弃了,而他也心生动摇。他要离开!可是最终他理解了社长,一句“好吃的让人为难”留下了他,的确,河豚这样剧毒与美味并存的食材与我们绝望而美好的生活确有相似之处——好吃的让人为难。
妻子的归来似乎预示着大悟的努力得到了承认,其实有什么关系呢?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了,只要自己深爱的人肯理解你,陪伴你,一生便已足矣。在影片中,他的妻子第一次看到了他为澡堂的阿婆入殓,也许是他专注的眼神感动了她,也许是他的虔诚的态度感动了她,总之,他被认可了!当他们一起送走故人的时候,也许大家的心理都明白了,死亡也许不过是一扇门,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死亡只是穿过这道门,走向下一站。见过了这么多的生命终结,明白生命的渺小与短暂,目的决不是轻视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其实,人生于自然死后亦回归自然,不过是来感受了一趟人间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而人的生命注定是要生生不息的,这就是生命的价值。其实面对死亡,我们没有几人可以豁达,甚至在我的心里埋藏着许多未知的恐惧。虽然我心里清楚,每个人都有送人和被送这一天,这是人不变的主题。主人公的名字叫 “大悟”,真正地悟到“不惧怕死亡,大彻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种真情,才能更好享受着‘人生’这门艺术,大悟最终是“大悟”了,懂得了爱情,也懂得了亲情。
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去,也许那段过去让他没办法去面对,但很多时候已经走了的路已经不能回头了……也许他们会后悔,也许他们会彻悟,但是在死面前,那些事情还有什么重要的呢?原谅和宽恕,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勇气的事情,他理解了他,也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看电影时,没想到会哭。事实是哭了,哭的一塌糊涂,哭的不明所以。平淡的故事,不凡的情节,当他坐在草地上,轻轻的拉响大提琴,当音乐响起,我看着他,满脸泪水,守着此刻的宁静,忽然感受到了白日无法寻找的宁静。喜与忧,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放下;很多事,一旦沉醉,便无法自拔。但在此时,所有都可以静得沉淀下来,一切消散了……
《入殓师》影片观后感大学生范文2
十多年前,刚做住院医师时,在病房值班。一位艺术专业的老教授,病入膏肓,到了生命的终点。凌晨时分,我穿着拖鞋从值班室跑出来,常规的抢救复苏之后,送走了他。他的家属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后来,他女儿对我们的救治表示感谢,最后还说了句:要是抢救医生能穿得整齐一些就更好了,她父亲是个体面而讲究的人。
日本影片《入殓师》让我又回忆起自己的住院医师“青涩”时代,我很喜欢这部影片。
我,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就感觉这部影片一幕幕的仪式场景,像一双温柔的手,舒缓地抚着我,看似轻柔之间帮我又深刻地梳理了一下职业心态。
如果真的要分析医生和入殓师这两种职业之间有何相同之处,我想大概就是两点:经常面对死亡、以及没法彻底阻止死亡。死亡是对生命最犀利的表达方式。对无神论者来说,死亡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对活着的人意义重大。换句话说,关于死亡的任何仪式,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医院里曾经发生过一次纠纷。一位手术患者死亡以后,值班医生把死者身上的引流管拔除,之后很长时间,引流管口还一直有大量的积液渗出,引起家属不满。后来上级医师实施了引流口缝合,家属的情绪才缓和。
我们这个时代,医学依然不发达,真正能治愈的疾病并不算多。站在医学发展史的高度,才可以真正理解和领会那句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面对疾病时、面对死亡时,我们很可能束手无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所事事,我们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去帮助、去安慰——这甚至是在我们医疗工作中应该占据重要比例的一部分,
而且,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要通过一场场有着仪式感的工作操作,去体现人文关怀。其实,这也是专业的体现。
影片《入殓师》还有很值得欣赏的地方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在面对职业本身的困惑、压力以及诱惑时,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心态。一旦你的职业涉及到生与死,这种心态的调整更显重要。
还是十多年前刚做外科住院医生的时候,有段时间在急诊轮转,很渴望能接诊一些体表外伤的患者,去清创室“练练手”。于是坐在诊室里默默祈祷:多来几个外伤病人吧。但随即一想,这样的祈祷有严重的伦理问题:医生怎么能盼着别人受伤呢?后来,我找到了一种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祈祷方式:在上海受伤的病人最好都能来我们医院吧。
说实话,那一次的“心理祈祷”的转变让我成熟了很多,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多了一些明确的标准与界限。
如今,我这个无神论者,还是很善于通过一些仪式感很强的工作操作,调整自己的心态。每次手术前的消毒铺巾,我会告诉学生:既要把这个环节看成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步骤,也要把它看成是调整术者心态的仪式;当在四个方向上郑重地铺上手术巾时,就要抛弃杂念、坚定自己的手术信心。因为,手术单之下,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入殓师》影片观后感大学生范文3
冲着对入殓师这个行业的好奇,看完了这部五年前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全片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叙事平淡而顺畅,就像从头至尾都铺陈着的大提琴曲一样,一直秉持着一种近乎温柔的平静。
主角大悟受现实条件限制,放弃了作为乐手的梦想,转而回到家乡,误打误撞成了一名入殓师新手。从最初的排斥与恐惧,到后来渐渐爱上这份工作。中间穿插着各式各样的逝者和他们的遭遇,带领着大悟,一步步走向成熟。
无论逝者生前有过怎样的经历,终究都会在入殓师的双手之下归于安祥。过往种种,经历这个仪式之后,也就似水无痕。
日本人向来因对仪式感的执着而闻名,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种执着无非只是繁文缛节,呆板而无味。在这部本该尤为注重仪式的影片里,却一反常态地做出了妥协。
死亡面前,仪式终于不再是最重要的东西——爱漂亮的男孩可以化妆成美貌的女子,寿终正寝的老爷爷脸上可以印满唇印,送别遗体的灵堂可以放声大笑……入殓仪式从冰冷的礼节,变成真正的尊重,变成带着人情味儿的理解和成全。
生而为人的约束和限制太多,那么,至少在死去之后,所有的卑微和屈辱,要有一次握手言和的机会。死亡不再是令人恐惧的事情,人们在尸体面前,终于放下了偏见和冷漠,这种让步,甚至让全片都变得温情脉脉起来。
然而,影片的精彩,远远不止于此。
印象中最深的一个片段,是大悟的妻子强烈抵制他从事这份工作时,一身落寂的大悟去到了一位老入殓师的家里。两人长谈一番之后,老入殓师拿着手里的河豚鱼白说,“不想死的话,就要吃。吃的话,好吃的才行。好吃,好吃得让人为难。”
看到这里,心里一紧,不由自主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则新闻—— 一名研究生于宿舍内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
扼腕之余,也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的巨大压力和快节奏生活,的确造成了人们的生死观前所未有的脆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为了活着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压力,满心疲累和颓唐,以至于活着本身,竟然变成最不重要的一件事。
你有多久没有认真而郑重地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你有多久没有睡一个舒服的午觉?你有多久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健康?你有多久没有碰过喜爱的篮球?你有多久没联络过最亲密的朋友?你有多久,没有开心笑过?
越朴素的道理,越容易被遗忘。
就像河豚鱼白好吃得让人为难一样,生命也精彩得让人为难。食物以自身的死亡来换取我们的生存。生命则以种种苦厄,换取甜美的结局。
不想死的话,就要像接受食物的死亡一样,接受悲欢离合,接受生老病死,接受生命中种种求而不得。听上去是一个非常直白又粗暴的道理,却像醍醐灌顶一般,提醒着我们,在每一次迷茫不甘的时候,每一次徘徊不前的时候,都应该明白,这本来就是活着的代价。即便活着有诸多为难,也要好好活着。
在这个世界上,我时常羡慕那些脚步笃定轮廓洁净的人,他们的背后,仿佛永远有一轮明月,照亮着来时的路。所以,他们能去往世间所有想去的地方,从不害怕伤痛与离别。而片中的大悟,最终就成为了这样的人。
他也曾被生活反复嘲弄,也曾深夜醒来心里满是悲戚,也曾怨恨过遗弃自己的父亲。然而我想,当多年之后,与他重逢的,只有父亲冰冷的尸身时,他一定明白了,在生死之前,任何悲喜都显得单薄又粗糙。
电影的结尾,大悟抚摸着妻子怀孕的肚子,两人相视而笑。在不久之后,大悟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一家人会过得其乐融融,然而终有一天,大悟也会告别孩子,就像父亲告别大悟。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正是生命最本质的更替。
世间耳语沸腾,很难听到温暖人心的声音。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足以成为放弃的理由。
在活得很累的时候,不妨回头想想,除却不断追求如何才能活得更好之外,活着本身,已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是渺小的,总在不断地告别和失去。我们也是幸运的,总在不断地遇见和获得。
生者的尊严,不在于怎样在这日复一日的聚散离合中迫切地变得强大,而在于无论遭遇什么,都要学会珍重,珍重自身,珍重生命。倦鸟还巢,落叶归根。唯有好好活过,才能坦然赴死。
《入殓师》影片观后感大学生范文4
希区柯克对后辈导演们开示说:让观众知道接下来你想做什么,但让他们担忧你要怎么才能办到。《入殓师》的剧情没有意外,中规中矩,观众能猜个-不离十,然而还是动人。小林大悟从不情愿的入行到认同并热爱入殓师身份,以及周围的人逐渐了解入殓工作及其价值,这些故事都是线性推进的,然而该片的导演用丝丝入扣的配乐、恰到好处的细节和朴素的哲理渗透为观众解除了担忧,把一个老套的故事讲得情味盎然,让自负聪明的观众深深入戏、且笑且泪。希大师可以给滝田洋二郎批个优。
音乐
《入殓师》中久石让沉厚庄严的大提琴,可以媲美《卧虎藏龙》里谭盾紧张急骤的鼓点。不过,除了常规的营造气氛、渲染情绪,《入殓师》中的音乐还有叙事功能。因为主角是一个大提琴手,他的生活和音乐息息相关,即便后来转行也没有把提琴束之高阁,而是时不时还拉上一曲。刚开始的乐团演出,小林大悟在一众乐师之间拉大提琴,为一出交响乐贡献音符,他的琴声消弭在合奏中,扮演着音乐技工的角色。后来从事入殓工作,一番世事历练,万般感触到心头,何以解忧,唯有音乐,于是在乡间长堤上独奏,以自然为舞台,以天地为听众,雪山静默,天鹅高飞,境界超拔,此时的琴声不再是指挥示意后照着乐谱机械的应和,而是打上了强烈个人色彩的情感宣泄。后来在圣诞夜,大悟为社长和同事演奏,他的琴声在融入了对生活、生命感受之后,变得很有感染力,打动了仅有的两位听众,此时他不再是个技工,而是真正的艺术家。小林大悟对音乐的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他逐渐坚强自信、成长成熟的过程,这里音乐是一种潜叙事,琴声如诉,说不尽的世事如烟。
鱼白
鱼白即雄性河豚鱼的精巢,又名西施乳,甘腻细嫩,味为海鲜之冠,以至民间有“不食鱼白,不知鱼味。食过鱼白,百鱼无味”的谚语。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尝过河豚之后,曾发出“值那一死”的赞叹。而佐佐木社长对鱼白的美味如此赞叹:好吃得让人为难。当时小林大悟打定主意要来辞职。还没说出口,社长请吃河豚鱼白,一番晤谈,大悟打消了念头。鱼白这种高级食材充当了社长大悟之间隐形谈判的筹码,功效巨大,犹如杀手锏。
社长的居室摆满了盆栽植物,连饭桌上都放了一小钵开花的仙人掌。社长说只有植物不要靠吃别的生物为生,一个要靠死人维生经常接触尸体的人,对植物的清新素净自然很是喜欢,在植物的环绕中,尸体带来的不适会消散,这里植物相当于自然疗法的药物。然而人毕竟不能像植物一样无欲则刚,欣赏植物但自身不能变为植物,得满足身体的各种需求,于是社长在小植物园里烹制鱼白,享受美味。社长说不想死就要吃,吃嘛就要吃得好。鱼白,象征了生之欢愉,享受鱼白就是善待生命。而给死人入殓,维护死者尊严,也是善待生命的方式之一。入殓工作收入丰厚,能给人善待自身的本钱,此其一,入殓善待了生命的遗蜕,安抚了亲人的痛苦,此其二,基于这两点,大悟一口鱼白下肚后,也把辞职的话咽了下去。
影片还有很多涉及吃饭的镜头。如两次吃鸡的对比,第一次大悟刚刚着手新工作,第一次亲见尸体,看到妻子准备的鸡肉火锅,联想到尸体的惨状,大吐特吐。第二次圣诞夜,和社长、同事聚餐,大啖烤鸡,狼吞虎咽,大悟还问社长好吃吗,社长重复了吃鱼白时的台词:好吃得让人为难。此时大悟已经是思想彻底改造,业务精熟了。另外还有许多大悟一个人兴致勃勃的用餐、开车赶工作时大口吃快餐等镜头。包括鱼白之宴,这些吃饭的场景无非是在传达同一个生活理念: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好好享受生之欢愉。
静美
死是人人有份的事情,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土葬、水葬、天葬、火葬,死后的身躯总要有个归宿,葬礼仪式的不同,体现了文化的分野。古波斯拜火教教义有云:生亦何欢, 死亦何惧,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熊熊圣火,焚我残躯。这无疑是主张火葬的宗教,对待生死有一种慷慨悲歌的气度。西方有神父牧师包办生死事务,生则洗礼坚信,死则天堂地狱,最后还有末日审判,可谓是一条龙服务,有清晰、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大家耳熟能详,没有神秘感,其生死观似乎颇为制式。而中国,则明显的是乐生恶死,有人问孔子如何看待死亡,老人家回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还是专注解决活人的问题吧,把一个大问题轻巧的避开了,中国人提倡向死而生,连老了都要老当益壮,还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说到日本人的生死观,却是颇为奇特。
1903年5月22日,17岁的日本东京帝大资优高材生藤村操来到日光华严瀑布,在一棵树上刻字曰:悠悠天壤,辽辽古今,五尺之躯想不透如此大哉问。贺瑞修之哲学,值多少权威?万有之真相,一言以蔽之,即----不可解。怀抱胸中之恨,烦闷,最后选择一死,既已站在岩上,胸中了无不安。始知----最大的悲观竟等于最大的乐观。----把这些天问刻完,他就跳瀑布自杀了。很多青年对藤村操“美丽的哲学的死”心向往之,纷纷效仿,一时华严瀑布成了自杀圣地,来了断生命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一波所谓的“明治自杀潮”。二战后的日本还发生了一波“作家自杀潮”,其中不乏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这样的大家。川端康成把死看作是一种极致的美,他十分欣赏自杀身亡的画家古贺香江的一句口头禅:“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对死,川端并非叶公好龙而是知行合一,最后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含着煤气管自杀了。
这就是日本人的死亡观:他们认为死是美的。为了追求死之美,居然不惜自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句话也透露出了对死亡的亲近之意。了解了日本人的死亡观,就不难理解影片中葬礼上的笑声。泰戈尔有诗云: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入殓是给死者做告别舞台的定妆,是一份创造死之静美的工作。作为入殓师的小林大悟其实仍是一个艺术家。
其它
影片除了表现人的生死,也表现了行业的兴亡,如乐团解散、澡堂关张、佐佐木的事业差点后继无人。从人生扩展到社会,从现实关照到历史变迁,全片是一阙宏大的死亡赋格曲。然而《入殓师》也高扬了生的欢愉,结尾大悟和怀孕的妻子和解,他们将一起呵护即将出生的小生命,影片也是一首生的赞美诗。
《入殓师》影片观后感大学生范文5
这部电影,风格如此的朴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让人多次落泪。原因在于它所讲述的是生命的旷味,如此的惆怅,就象你行走在时间的长河中,无时不刻会感受的那一种味道。
主角小林大悟这个名字颇有意味。他的人生本应用失败来形容:失业逃回老家农村落脚的前大提琴手,为了生存,无奈的选择了当一名入敛师。电影根据编剧小山熏堂的原小说《胶片》改编,小山的经历也很复杂,想必尝遍人生各种旷味,对于活着这件事实在是感慨万千,无言以对。虽然他身处喧嚣的功利场(他是电台主持人、编剧、作家、创意顾问等),却无时不刻想逃离,因此赋予了大悟这样的性格:随性,浪漫,内敛,颇有点道家的风范。影片开始不久大悟有句台词:“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我们的新居,周游世界,来个演奏之旅吧。”他希望靠自己的乐团工作,给妻子提供浪漫又有保障的生活,却被残酷的失业打碎了这一梦想。但这个人物让人觉得柔软、易感的地方就在于:他并不是功利心很强、不择手段要出人头地的城市动物,而是承认自己无能、面对现实只求活下去的草根。我猜这个角色身上寄托了编剧很强的个人理想,同时也是许多在城市打拼的中年人的心情:逃离城市的烟火,隐居到乡村的世外桃源,以求得心灵的平静。
虽然沮丧的认清自己是个失败者(我应该更早的承认,自己根本没有演奏的才能),决定接受现实,但略带凋蔽的乡村并没有提供给大悟心灵的安宁。他人的嘲弄眼光可以不在乎,但如何面对柴米油盐却是个永恒的难题。伫立在桥上,大悟看着桥下的溪水里奋力逆流而行的鲑鱼,以及那些失败了死在途中被冲下来的鱼尸,对生命的意义陷入了迷惘:拼命游上来的,只是为了去死。反正是死,为什么要活得这么辛苦?
既然能如此真切的感知存在,那么探究这种存在的意义,就是本能: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向何方?死亡之后,是否一切归零?若一切必然归零,则血泪斑斑的抗争指向何处?影片中一次次描写入殓的场景:患性别倒错症的男孩,和男友飚车丧命的太妹,澡堂老板娘,夭折的男童……他们的人生形形色色,过程中的旷味各自品尝,外人已无从知晓,只是从悲伤的亲人脸上,知道那也曾是喜怒哀乐集为一体的盛宴。如今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化为冰冷的尸体。死亡是对人生最猛的当头棒吓,加深着大悟的思考,最终让他把这样不体面的工作坚持了下去。影片中并没有中国电影里常唱的高调,比如说为他人服务乃是人生价值所在,而是展现了大悟接受这份工作的合理性:既然一切没有意义,那么做这份工作又何妨?
影片让我落泪的地方,一处是小林大悟站在旷野里拉大提琴。音乐在此时不再是他谋生的工具,而是回归它本真的意义,和着他情绪律动,发泄着他满腔无以名状的惆怅。远处河流在阳光下蜿蜒闪光,天地如此广漠,生命更新换代,如此执着的延续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切如果本无意义,又是谁赋予它意义?
另一处是结尾,大悟的父亲死了。三十年前抛妻弃子的父亲对于大悟来说,本是陌生人,但他还是去为父亲举行入敛仪式。这是所谓的政治正确,或者说观众的习惯,喜欢在影片的结尾看到和解,人道主义要求大家这么做。可我之所以落泪,不是认为大悟终于原谅了父亲,他的内心世界得到升华。而是认为,大悟接受了存在的必然性:三十年前的父亲背叛了妻子和儿子,和咖啡馆女招待私奔。这种伤害既然已经造成了,就接受它,如接受生命存在的必然性一样。
所以,我对影片中吃鸡肉一幕印象深刻。一开始,初当入敛师的小林大悟曾对死尸的性状气味感到极度恶心,面对着妻子为他准备的鸡肉火锅做呕不已。但最后,想通了的他和社长、同事在又一次的入殓工作之后,圣诞夜里,大口大口的吃着烤鸡,已经非常坦然且享受了。烤得焦黄的鸡肉,沾满油脂的手指头,饱尝美食的满足的表情,都揭示了:这就是意义。仔细体会存在感,仔细品尝着喜怒哀乐的人生旷味,就是全部的意义所在。
关于入殓师观后感的范文
《入殓师》观后感
除了宫崎峻的动画片,我很少看日本的影片,相比它的慢节奏,我更愿意感受好莱坞大片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但是这部去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却改变了我固有的观念!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尊重生命和死亡的电影。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是东京一家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他,在经历了4个月的管弦乐演奏后,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额债务。迫不得已,大悟与妻子美香回到了故乡,过起了清贫的日子。不久,在一则有着“年龄不限,高薪保,按实际劳动时间计费,旅行助理,nk代理商”等字眼的广告的误导下,不明真相的他成为了专门把死者送往安乐土的入殓师。
从扮死者拍入殓指南dv开始,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者——一个去世两周已经腐烂的独居老太太。他的生活从人生顶端跌入悲惨低谷,每天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的他,哪怕看见饭桌上妻子煮熟的肉也会想吐;更因为对美香难以启齿,最初的他只能独自在痛苦中挣扎……但渐渐地,在性情古怪、工作认真的社长佐佐木的指导下,他慢慢喜欢上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明白了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这样的“死亡仪式”,能够满足死者生前的心愿,也缓冲了生者对死者离去的悲痛,并为死者的家人留下最后一眼的“美丽”记忆——这,就是这份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部有着积极向上意义的电影,尽管没有谈到宗教,可同样让人感觉有宗教一样的平和与神圣。看着入殓师带着严肃又宁静的神情,严格地按照特定的程序,虔诚地给死者洗浴,穿衣,化妆,让人感到:死亡并不可怕——那不是归去,而是启程。也许,入殓工作对于死者毫无意义,只是给生者将难以言出的情感释放出来的唯一机会。既然人们都觉得生如夏花一般绚烂,那死也理应像秋叶一样静美。所以,入殓仪式就是生者向死者表达的最终又最重的敬意,入殓师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一切,才总是能以其对死者的尊重在最后一刻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对这个行业的改观。
整部影片的色调淡雅,忧郁,沉静,内敛——浅黄的草,银灰的树林,潺潺的流水,茫茫的雪山,带着典型的日本式的审美将情节和对白时而沉重、使人热泪盈眶;时而又轻松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衬托地淋漓尽致。在绝大多数电影中,死亡常常被表现为血腥和暴力的结果,只有这部片子,才能让人在认真地思考、感受死亡之余,还能从中得到生活的激励及对生命的敬畏,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而不仅仅是悲怆和痛苦。
最后,我想引用片中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为结尾:“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的,冷静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在最后的时候送别故人,静谧地,那一举一动都是如此的优美……”。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1
从音乐师到入殓师,在他身上是偶然,也是必然,仿佛一开始他就是为了入殓师这个职业而存在的,尽管他深深的爱着大提琴,尽管他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不得不接受这个职业,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是定数,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生命就像一条婉转的静静的河流,该来的怎么都躲不掉。
故事以华丽的交响乐团演奏为开始,导演似乎有意将音乐家和入殓师这样的职业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么的高贵,而后者多么的粗鄙。众人皆醉我独醒,当他被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时,他依然故我,只因他看到了生命的重量,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他是入殓师,但是离开了东京舞台的他,更加成为了一个“音乐师”,音乐梦虽逝去,但是他有了对生命的尊重。他,在田间演奏,在河堤上演奏,在自然间演奏……;他,遇见了各种死亡,猝死的,自杀的,自然死亡的……在生与死之间,他开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人活着一趟,死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而入殓师的圣神所在——让死者保有最后的尊严,以最美丽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世俗的心,永远有着高低贵贱的这样的势力。入殓师这个职业是不被人理解的,朋友的疏离,妻子的离开,他似乎被世界抛弃了,而他也心生动摇。他要离开!可是最终他理解了社长,一句“好吃的让人为难”留下了他,的确,河豚这样剧毒与美味并存的食材与我们绝望而美好的生活确有相似之处——好吃的让人为难。
妻子的归来似乎预示着大悟的努力得到了承认,其实有什么关系呢?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了,只要自己深爱的人肯理解你,陪伴你,一生便已足矣。在影片中,他的妻子第一次看到了他为澡堂的阿婆入殓,也许是他专注的眼神感动了她,也许是他的虔诚的态度感动了她,总之,他被认可了!当他们一起送走故人的时候,也许大家的心理都明白了,死亡也许不过是一扇门,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死亡只是穿过这道门,走向下一站。见过了这么多的生命终结,明白生命的渺小与短暂,目的决不是轻视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其实,人生于自然死后亦回归自然,不过是来感受了一趟人间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而人的生命注定是要生生不息的,这就是生命的价值。其实面对死亡,我们没有几人可以豁达,甚至在我的心里埋藏着许多未知的恐惧。虽然我心里清楚,每个人都有送人和被送这一天,这是人不变的主题。主人公的名字叫 “大悟”,真正地悟到“不惧怕死亡,大彻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种真情,才能更好享受着‘人生’这门艺术,大悟最终是“大悟”了,懂得了爱情,也懂得了亲情。
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去,也许那段过去让他没办法去面对,但很多时候已经走了的路已经不能回头了……也许他们会后悔,也许他们会彻悟,但是在死面前,那些事情还有什么重要的呢?原谅和宽恕,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勇气的事情,他理解了他,也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看电影时,没想到会哭。事实是哭了,哭的一塌糊涂,哭的不明所以。平淡的故事,不凡的情节,当他坐在草地上,轻轻的拉响大提琴,当音乐响起,我看着他,满脸泪水,守着此刻的宁静,忽然感受到了白日无法寻找的宁静。喜与忧,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放下;很多事,一旦沉醉,便无法自拔。但在此时,所有都可以静得沉淀下来,一切消散了……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2
十多年前,刚做住院医师时,在病房值班。一位艺术专业的老教授,病入膏肓,到了生命的终点。凌晨时分,我穿着拖鞋从值班室跑出来,常规的抢救复苏之后,送走了他。他的家属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后来,他女儿对我们的救治表示感谢,最后还说了句:要是抢救医生能穿得整齐一些就更好了,她父亲是个体面而讲究的人。
日本影片《入殓师》让我又回忆起自己的住院医师“青涩”时代,我很喜欢这部影片。
我,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就感觉这部影片一幕幕的仪式场景,像一双温柔的手,舒缓地抚着我,看似轻柔之间帮我又深刻地梳理了一下职业心态。
如果真的要分析医生和入殓师这两种职业之间有何相同之处,我想大概就是两点:经常面对死亡、以及没法彻底阻止死亡。死亡是对生命最犀利的表达方式。对无神论者来说,死亡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对活着的人意义重大。换句话说,关于死亡的任何仪式,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医院里曾经发生过一次纠纷。一位手术患者死亡以后,值班医生把死者身上的引流管拔除,之后很长时间,引流管口还一直有大量的积液渗出,引起家属不满。后来上级医师实施了引流口缝合,家属的情绪才缓和。
我们这个时代,医学依然不发达,真正能治愈的疾病并不算多。站在医学发展史的高度,才可以真正理解和领会那句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面对疾病时、面对死亡时,我们很可能束手无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所事事,我们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去帮助、去安慰——这甚至是在我们医疗工作中应该占据重要比例的一部分,
而且,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要通过一场场有着仪式感的工作操作,去体现人文关怀。其实,这也是专业的体现。
影片《入殓师》还有很值得欣赏的地方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在面对职业本身的困惑、压力以及诱惑时,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心态。一旦你的职业涉及到生与死,这种心态的调整更显重要。
还是十多年前刚做外科住院医生的时候,有段时间在急诊轮转,很渴望能接诊一些体表外伤的患者,去清创室“练练手”。于是坐在诊室里默默祈祷:多来几个外伤病人吧。但随即一想,这样的祈祷有严重的伦理问题:医生怎么能盼着别人受伤呢?后来,我找到了一种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祈祷方式:在上海受伤的病人最好都能来我们医院吧。
说实话,那一次的“心理祈祷”的转变让我成熟了很多,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多了一些明确的标准与界限。
如今,我这个无神论者,还是很善于通过一些仪式感很强的工作操作,调整自己的心态。每次手术前的消毒铺巾,我会告诉学生:既要把这个环节看成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步骤,也要把它看成是调整术者心态的仪式;当在四个方向上郑重地铺上手术巾时,就要抛弃杂念、坚定自己的手术信心。因为,手术单之下,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3
冲着对入殓师这个行业的好奇,看完了这部五年前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全片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叙事平淡而顺畅,就像从头至尾都铺陈着的大提琴曲一样,一直秉持着一种近乎温柔的平静。
主角大悟受现实条件限制,放弃了作为乐手的梦想,转而回到家乡,误打误撞成了一名入殓师新手。从最初的排斥与恐惧,到后来渐渐爱上这份工作。中间穿插着各式各样的逝者和他们的遭遇,带领着大悟,一步步走向成熟。
无论逝者生前有过怎样的经历,终究都会在入殓师的双手之下归于安祥。过往种种,经历这个仪式之后,也就似水无痕。
日本人向来因对仪式感的执着而闻名,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种执着无非只是繁文缛节,呆板而无味。在这部本该尤为注重仪式的影片里,却一反常态地做出了妥协。
死亡面前,仪式终于不再是最重要的东西——爱漂亮的男孩可以化妆成美貌的女子,寿终正寝的老爷爷脸上可以印满唇印,送别遗体的灵堂可以放声大笑……入殓仪式从冰冷的礼节,变成真正的尊重,变成带着人情味儿的理解和成全。
生而为人的约束和限制太多,那么,至少在死去之后,所有的卑微和屈辱,要有一次握手言和的机会。死亡不再是令人恐惧的事情,人们在尸体面前,终于放下了偏见和冷漠,这种让步,甚至让全片都变得温情脉脉起来。
然而,影片的精彩,远远不止于此。
印象中最深的一个片段,是大悟的妻子强烈抵制他从事这份工作时,一身落寂的大悟去到了一位老入殓师的家里。两人长谈一番之后,老入殓师拿着手里的河豚鱼白说,“不想死的话,就要吃。吃的话,好吃的才行。好吃,好吃得让人为难。”
看到这里,心里一紧,不由自主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则新闻—— 一名研究生于宿舍内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
扼腕之余,也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的巨大压力和快节奏生活,的确造成了人们的生死观前所未有的脆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为了活着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压力,满心疲累和颓唐,以至于活着本身,竟然变成最不重要的一件事。
你有多久没有认真而郑重地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你有多久没有睡一个舒服的午觉?你有多久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健康?你有多久没有碰过喜爱的篮球?你有多久没联络过最亲密的朋友?你有多久,没有开心笑过?
越朴素的道理,越容易被遗忘。
就像河豚鱼白好吃得让人为难一样,生命也精彩得让人为难。食物以自身的死亡来换取我们的生存。生命则以种种苦厄,换取甜美的结局。
不想死的话,就要像接受食物的死亡一样,接受悲欢离合,接受生老病死,接受生命中种种求而不得。听上去是一个非常直白又粗暴的道理,却像醍醐灌顶一般,提醒着我们,在每一次迷茫不甘的时候,每一次徘徊不前的时候,都应该明白,这本来就是活着的代价。即便活着有诸多为难,也要好好活着。
在这个世界上,我时常羡慕那些脚步笃定轮廓洁净的人,他们的背后,仿佛永远有一轮明月,照亮着来时的路。所以,他们能去往世间所有想去的地方,从不害怕伤痛与离别。而片中的大悟,最终就成为了这样的人。
他也曾被生活反复嘲弄,也曾深夜醒来心里满是悲戚,也曾怨恨过遗弃自己的父亲。然而我想,当多年之后,与他重逢的,只有父亲冰冷的尸身时,他一定明白了,在生死之前,任何悲喜都显得单薄又粗糙。
电影的结尾,大悟抚摸着妻子怀孕的肚子,两人相视而笑。在不久之后,大悟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一家人会过得其乐融融,然而终有一天,大悟也会告别孩子,就像父亲告别大悟。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正是生命最本质的更替。
世间耳语沸腾,很难听到温暖人心的声音。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足以成为放弃的理由。
在活得很累的时候,不妨回头想想,除却不断追求如何才能活得更好之外,活着本身,已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是渺小的,总在不断地告别和失去。我们也是幸运的,总在不断地遇见和获得。
生者的尊严,不在于怎样在这日复一日的聚散离合中迫切地变得强大,而在于无论遭遇什么,都要学会珍重,珍重自身,珍重生命。倦鸟还巢,落叶归根。唯有好好活过,才能坦然赴死。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4
希区柯克对后辈导演们开示说:让观众知道接下来你想做什么,但让他们担忧你要怎么才能办到。《入殓师》的剧情没有意外,中规中矩,观众能猜个-不离十,然而还是动人。小林大悟从不情愿的入行到认同并热爱入殓师身份,以及周围的人逐渐了解入殓工作及其价值,这些故事都是线性推进的,然而该片的导演用丝丝入扣的配乐、恰到好处的细节和朴素的哲理渗透为观众解除了担忧,把一个老套的故事讲得情味盎然,让自负聪明的观众深深入戏、且笑且泪。希大师可以给滝田洋二郎批个优。
音乐
《入殓师》中久石让沉厚庄严的大提琴,可以媲美《卧虎藏龙》里谭盾紧张急骤的鼓点。不过,除了常规的营造气氛、渲染情绪,《入殓师》中的音乐还有叙事功能。因为主角是一个大提琴手,他的生活和音乐息息相关,即便后来转行也没有把提琴束之高阁,而是时不时还拉上一曲。刚开始的乐团演出,小林大悟在一众乐师之间拉大提琴,为一出交响乐贡献音符,他的琴声消弭在合奏中,扮演着音乐技工的角色。后来从事入殓工作,一番世事历练,万般感触到心头,何以解忧,唯有音乐,于是在乡间长堤上独奏,以自然为舞台,以天地为听众,雪山静默,天鹅高飞,境界超拔,此时的琴声不再是指挥示意后照着乐谱机械的应和,而是打上了强烈个人色彩的情感宣泄。后来在圣诞夜,大悟为社长和同事演奏,他的琴声在融入了对生活、生命感受之后,变得很有感染力,打动了仅有的两位听众,此时他不再是个技工,而是真正的艺术家。小林大悟对音乐的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他逐渐坚强自信、成长成熟的过程,这里音乐是一种潜叙事,琴声如诉,说不尽的世事如烟。
鱼白
鱼白即雄性河豚鱼的精巢,又名西施乳,甘腻细嫩,味为海鲜之冠,以至民间有“不食鱼白,不知鱼味。食过鱼白,百鱼无味”的谚语。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尝过河豚之后,曾发出“值那一死”的赞叹。而佐佐木社长对鱼白的美味如此赞叹:好吃得让人为难。当时小林大悟打定主意要来辞职。还没说出口,社长请吃河豚鱼白,一番晤谈,大悟打消了念头。鱼白这种高级食材充当了社长大悟之间隐形谈判的筹码,功效巨大,犹如杀手锏。
社长的居室摆满了盆栽植物,连饭桌上都放了一小钵开花的仙人掌。社长说只有植物不要靠吃别的生物为生,一个要靠死人维生经常接触尸体的人,对植物的清新素净自然很是喜欢,在植物的环绕中,尸体带来的不适会消散,这里植物相当于自然疗法的药物。然而人毕竟不能像植物一样无欲则刚,欣赏植物但自身不能变为植物,得满足身体的各种需求,于是社长在小植物园里烹制鱼白,享受美味。社长说不想死就要吃,吃嘛就要吃得好。鱼白,象征了生之欢愉,享受鱼白就是善待生命。而给死人入殓,维护死者尊严,也是善待生命的方式之一。入殓工作收入丰厚,能给人善待自身的本钱,此其一,入殓善待了生命的遗蜕,安抚了亲人的痛苦,此其二,基于这两点,大悟一口鱼白下肚后,也把辞职的话咽了下去。
影片还有很多涉及吃饭的镜头。如两次吃鸡的对比,第一次大悟刚刚着手新工作,第一次亲见尸体,看到妻子准备的鸡肉火锅,联想到尸体的惨状,大吐特吐。第二次圣诞夜,和社长、同事聚餐,大啖烤鸡,狼吞虎咽,大悟还问社长好吃吗,社长重复了吃鱼白时的台词:好吃得让人为难。此时大悟已经是思想彻底改造,业务精熟了。另外还有许多大悟一个人兴致勃勃的用餐、开车赶工作时大口吃快餐等镜头。包括鱼白之宴,这些吃饭的场景无非是在传达同一个生活理念: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好好享受生之欢愉。
静美
死是人人有份的事情,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土葬、水葬、天葬、火葬,死后的身躯总要有个归宿,葬礼仪式的不同,体现了文化的分野。古波斯拜火教教义有云:生亦何欢, 死亦何惧,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熊熊圣火,焚我残躯。这无疑是主张火葬的宗教,对待生死有一种慷慨悲歌的气度。西方有神父牧师包办生死事务,生则洗礼坚信,死则天堂地狱,最后还有末日审判,可谓是一条龙服务,有清晰、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大家耳熟能详,没有神秘感,其生死观似乎颇为制式。而中国,则明显的是乐生恶死,有人问孔子如何看待死亡,老人家回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还是专注解决活人的问题吧,把一个大问题轻巧的避开了,中国人提倡向死而生,连老了都要老当益壮,还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说到日本人的生死观,却是颇为奇特。
1903年5月22日,17岁的日本东京帝大资优高材生藤村操来到日光华严瀑布,在一棵树上刻字曰:悠悠天壤,辽辽古今,五尺之躯想不透如此大哉问。贺瑞修之哲学,值多少权威?万有之真相,一言以蔽之,即----不可解。怀抱胸中之恨,烦闷,最后选择一死,既已站在岩上,胸中了无不安。始知----最大的悲观竟等于最大的乐观。----把这些天问刻完,他就跳瀑布自杀了。很多青年对藤村操“美丽的哲学的死”心向往之,纷纷效仿,一时华严瀑布成了自杀圣地,来了断生命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一波所谓的“明治自杀潮”。二战后的日本还发生了一波“作家自杀潮”,其中不乏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这样的大家。川端康成把死看作是一种极致的美,他十分欣赏自杀身亡的画家古贺香江的一句口头禅:“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对死,川端并非叶公好龙而是知行合一,最后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含着煤气管自杀了。
这就是日本人的死亡观:他们认为死是美的。为了追求死之美,居然不惜自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句话也透露出了对死亡的亲近之意。了解了日本人的死亡观,就不难理解影片中葬礼上的笑声。泰戈尔有诗云: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入殓是给死者做告别舞台的定妆,是一份创造死之静美的工作。作为入殓师的小林大悟其实仍是一个艺术家。
其它
影片除了表现人的生死,也表现了行业的兴亡,如乐团解散、澡堂关张、佐佐木的事业差点后继无人。从人生扩展到社会,从现实关照到历史变迁,全片是一阙宏大的死亡赋格曲。然而《入殓师》也高扬了生的欢愉,结尾大悟和怀孕的妻子和解,他们将一起呵护即将出生的小生命,影片也是一首生的赞美诗。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5
这部电影,风格如此的朴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让人多次落泪。原因在于它所讲述的是生命的旷味,如此的惆怅,就象你行走在时间的长河中,无时不刻会感受的那一种味道。
主角小林大悟这个名字颇有意味。他的人生本应用失败来形容:失业逃回老家农村落脚的前大提琴手,为了生存,无奈的选择了当一名入敛师。电影根据编剧小山熏堂的原小说《胶片》改编,小山的经历也很复杂,想必尝遍人生各种旷味,对于活着这件事实在是感慨万千,无言以对。虽然他身处喧嚣的功利场(他是电台主持人、编剧、作家、创意顾问等),却无时不刻想逃离,因此赋予了大悟这样的性格:随性,浪漫,内敛,颇有点道家的风范。影片开始不久大悟有句台词:“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我们的新居,周游世界,来个演奏之旅吧。”他希望靠自己的乐团工作,给妻子提供浪漫又有保障的生活,却被残酷的失业打碎了这一梦想。但这个人物让人觉得柔软、易感的地方就在于:他并不是功利心很强、不择手段要出人头地的城市动物,而是承认自己无能、面对现实只求活下去的草根。我猜这个角色身上寄托了编剧很强的个人理想,同时也是许多在城市打拼的中年人的心情:逃离城市的烟火,隐居到乡村的世外桃源,以求得心灵的平静。
虽然沮丧的认清自己是个失败者(我应该更早的承认,自己根本没有演奏的才能),决定接受现实,但略带凋蔽的乡村并没有提供给大悟心灵的安宁。他人的嘲弄眼光可以不在乎,但如何面对柴米油盐却是个永恒的难题。伫立在桥上,大悟看着桥下的溪水里奋力逆流而行的鲑鱼,以及那些失败了死在途中被冲下来的鱼尸,对生命的意义陷入了迷惘:拼命游上来的,只是为了去死。反正是死,为什么要活得这么辛苦?
既然能如此真切的感知存在,那么探究这种存在的意义,就是本能: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向何方?死亡之后,是否一切归零?若一切必然归零,则血泪斑斑的抗争指向何处?影片中一次次描写入殓的场景:患性别倒错症的男孩,和男友飚车丧命的太妹,澡堂老板娘,夭折的男童……他们的人生形形色色,过程中的旷味各自品尝,外人已无从知晓,只是从悲伤的亲人脸上,知道那也曾是喜怒哀乐集为一体的盛宴。如今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化为冰冷的尸体。死亡是对人生最猛的当头棒吓,加深着大悟的思考,最终让他把这样不体面的工作坚持了下去。影片中并没有中国电影里常唱的高调,比如说为他人服务乃是人生价值所在,而是展现了大悟接受这份工作的合理性:既然一切没有意义,那么做这份工作又何妨?
影片让我落泪的地方,一处是小林大悟站在旷野里拉大提琴。音乐在此时不再是他谋生的工具,而是回归它本真的意义,和着他情绪律动,发泄着他满腔无以名状的惆怅。远处河流在阳光下蜿蜒闪光,天地如此广漠,生命更新换代,如此执着的延续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切如果本无意义,又是谁赋予它意义?
另一处是结尾,大悟的父亲死了。三十年前抛妻弃子的父亲对于大悟来说,本是陌生人,但他还是去为父亲举行入敛仪式。这是所谓的政治正确,或者说观众的习惯,喜欢在影片的结尾看到和解,人道主义要求大家这么做。可我之所以落泪,不是认为大悟终于原谅了父亲,他的内心世界得到升华。而是认为,大悟接受了存在的必然性:三十年前的父亲背叛了妻子和儿子,和咖啡馆女招待私奔。这种伤害既然已经造成了,就接受它,如接受生命存在的必然性一样。
所以,我对影片中吃鸡肉一幕印象深刻。一开始,初当入敛师的小林大悟曾对死尸的性状气味感到极度恶心,面对着妻子为他准备的鸡肉火锅做呕不已。但最后,想通了的他和社长、同事在又一次的入殓工作之后,圣诞夜里,大口大口的吃着烤鸡,已经非常坦然且享受了。烤得焦黄的鸡肉,沾满油脂的手指头,饱尝美食的满足的表情,都揭示了:这就是意义。仔细体会存在感,仔细品尝着喜怒哀乐的人生旷味,就是全部的意义所在。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入殓师》观后感的范文
《入殓师》观后感
除了宫崎峻的动画片,我很少看日本的影片,相比它的慢节奏,我更愿意感受好莱坞大片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但是这部去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却改变了我固有的观念!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尊重生命和死亡的电影。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是东京一家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他,在经历了4个月的管弦乐演奏后,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额债务。迫不得已,大悟与妻子美香回到了故乡,过起了清贫的日子。不久,在一则有着“年龄不限,高薪保,按实际劳动时间计费,旅行助理,nk代理商”等字眼的广告的误导下,不明真相的他成为了专门把死者送往安乐土的入殓师。
从扮死者拍入殓指南dv开始,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者——一个去世两周已经腐烂的独居老太太。他的生活从人生顶端跌入悲惨低谷,每天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的他,哪怕看见饭桌上妻子煮熟的肉也会想吐;更因为对美香难以启齿,最初的他只能独自在痛苦中挣扎……但渐渐地,在性情古怪、工作认真的社长佐佐木的指导下,他慢慢喜欢上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明白了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这样的“死亡仪式”,能够满足死者生前的心愿,也缓冲了生者对死者离去的悲痛,并为死者的家人留下最后一眼的“美丽”记忆——这,就是这份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部有着积极向上意义的电影,尽管没有谈到宗教,可同样让人感觉有宗教一样的平和与神圣。看着入殓师带着严肃又宁静的神情,严格地按照特定的程序,虔诚地给死者洗浴,穿衣,化妆,让人感到:死亡并不可怕——那不是归去,而是启程。也许,入殓工作对于死者毫无意义,只是给生者将难以言出的情感释放出来的唯一机会。既然人们都觉得生如夏花一般绚烂,那死也理应像秋叶一样静美。所以,入殓仪式就是生者向死者表达的最终又最重的敬意,入殓师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一切,才总是能以其对死者的尊重在最后一刻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对这个行业的改观。
整部影片的色调淡雅,忧郁,沉静,内敛——浅黄的草,银灰的树林,潺潺的流水,茫茫的雪山,带着典型的日本式的审美将情节和对白时而沉重、使人热泪盈眶;时而又轻松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衬托地淋漓尽致。在绝大多数电影中,死亡常常被表现为血腥和暴力的'结果,只有这部片子,才能让人在认真地思考、感受死亡之余,还能从中得到生活的激励及对生命的敬畏,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而不仅仅是悲怆和痛苦。
最后,我想引用片中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为结尾:“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的,冷静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在最后的时候送别故人,静谧地,那一举一动都是如此的优美……”。
《入殓师》观后有感
《庄子》中曾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开始是死亡的开始,生命的结束却是重生的轮回。我们活着一秒,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向死亡迈进一秒。生与死,无法逃避,无法拒绝。面对生,人们总是充满了希望;面对死,恐惧会占据我们的内心
《入殓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场关于生与死的故事。做为大提琴手的小林大悟所在的交响乐团解散之后,不得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入殓师。期间事态的变化,小林心态的变化,也让影片的主旨渐渐清晰。
若要用音乐来诠释生命,大提琴无疑是最好的乐器。电影要请来著名的newage作曲大师久石让为此片配乐。
这部电影延续了久石让以往唯美、简朴、纯净的音乐风格,可听性极强,即使没有看过影片也会深受感动。大提琴深沉,极具感染力,复杂却带着质朴,用它诠释生命这一复杂而又简单的概念,是最为贴切的。因此,久石让在配乐时就以大提琴为主奏乐器,贯穿全剧。而大提琴手就成为了主人公原来的职业。
电影前半段都透着一种悲伤哀沉的情绪。色调也多是灰,白,黑,棕色,营造了一份失落、伤感的气氛。钢琴在低音区不断重复,则代表了男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在妻子询问自己事业时,音乐变化的烘托,更将小林内心深处的紧张和怕别人看穿时的惶恐、犹豫刻画了出来。
久石让没有简简单单地只呈现这一首名为momery的大提琴演奏曲,而是通过转调的方式连接上了电影主题音乐okuribito,全曲一气呵成。单听这一曲,就好似经历了整个生命的旅程。
这曲子第一次出现是在小林在参加完第一个入殓仪式后。漫漫长夜,辗转难眠,白天的经历在眼前挥之不去,它拉起了儿时的大提琴,同时出现的还有那块寓意深刻的石头。深情款款的琴声,悠长深远的旋律,打开了沉寂已久的记忆。小林本是恨父亲当初抛下他和母亲,可却在亲自见证了一次生离死别之后,他拉起了父亲最爱的曲子。随着音乐的深入,画面中出现了小林儿时练琴的场景,河边寻石,母亲的笑容,父亲模糊的脸……这些都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伏笔。
圣诞节的那段音乐,可以说将电影第一次推向了高潮。旋律如丝如缕地述说,将三个有故事的人都带入了各自的思绪中。之后,主题音乐又再一次加入,镜头不停地切换着小林各种忙碌的工作场景,有笑声,有哭泣,同时,也暗示随着小林对自己工作的不断深入,更理解了入殓师这个职业对于一个失去亲人的家庭的重要性。
石头在电影中包含着父与子的亲情隐喻,那是在小林记忆里唯一可以触摸到的关于父亲真实的存在。父亲留给他的大石头,后来他又送给妻子的小石头,都说明在内心深处小林一直对父亲是有所牵挂的,也似乎意味着最后时刻他对父亲的原谅。父亲死后,小林来到父亲身边。看到这儿,我本以为那一箱箱小林父亲的'遗物全是小林父亲在离开这么多年间想给小林的石头。然而最终当小林为父亲做入殓仪式时,从父亲手中紧握的那颗当年小林给他的小石子滑落,这一个镜头,着一颗石子,就足够体现父亲对小林的爱有多深。此处也是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处。
小林心头一震,音乐再次适时响起,犹如父子二人超越时空无言的对话,将影片带入了另一个境界。这时,一切都不再重要,唯有爱是永恒。之后,记忆中父亲模糊的脸的脸渐渐清晰明朗,音乐退去后,一切怨恨已不复存在。
影片结束,小林在一片草地上拉奏着大提琴。影片色调也变得明丽轻快,从白雪皑皑的场景转换到了春意盎然中。曲子的下段也完全显现了出来,音色的转化也带着情绪的转变,形成了一个高潮段落。这是象征着一段美好的旅程,不仅通往天国,也延续着生命的意义。像画面中的草一样,冬日的枯竭,却是为了春天的新生。死亡不是离别,逝去也不是终结。吃时的情绪已不同于之前的哀怨低沉,悲伤凝重,而是有着不断前进的推动力,影片在此时已不再是简单地阐述如何面对死亡,而是对未来的畅想。音落,结尾处轻缓。那是将一切看开,迎接未来的暗喻。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没有哭,我却觉得那会死一种失败。只有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人,才会与失去亲人的人感同身受,才会同他们一样悲伤,一同落泪。大概是因为我还没经历过生离死别,所以自己没法理解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吧。
写这篇文章不是说我已对生命十分了解了。而是在看过这部电影后,自己对生命有了一份思考。生与死是一种在自然,也是一种必然,无法改变。然而,请记住,在生于死之间还有一段旅程,叫做生活。这段旅程美丽与否,精彩与否,都看你的选择。
精选入殓师观后感
影片的主题是沉重的,再加上名字带着些许的恐怖色彩,会让人误以为片子过于阴暗沉重。但事实上,片子一直以暖色调为主,所有的入殓仪式全部都是暖色调的橘色,用东方传统的黄色系衬托出入殓仪式的神圣。
影片的剪辑节奏比较平缓,慢节奏的进行,有利于影片主题——生命与死亡的表达。在重要情节的剪辑上,多次运用了叠画、渐入淡出,再搭配着宏大优美的音乐,合适的配乐,干净的画面,淡淡的风格,让影片给予观众一种温暖却带有些许哀伤的感觉。
影片的音乐是一大亮点。音乐虽宏大、哀伤却带有丝丝暖意。音乐在影片中贯穿始终,对于影片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影片的气氛起了很好的烘托。比如,在大悟的妻子美香离开家之后,大悟和社长以及女职员在一起庆祝圣诞节的时候,大悟用大提琴演奏的乐曲,中间穿插着大悟帮人入殓的镜头,更衬托出入殓这个仪式的神圣和入殓师这个职业的光辉。
影片的台词比较少,更多的时候是用镜头告诉观众导演想说的。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的空间。比如说在美香无法理解大悟的职业愤然离开之后,影片没有让大悟用旁白或者台词来表达自己对于入殓师这个职业的理解,而是用笑着送别奶奶的一家、喜爱棒球小男孩的离去和带着无数的`吻离开的老爷爷,穿插着大悟在空旷的田野里演奏大提琴的镜头来表达入殓师这个职业带给人们的是安慰的旅途和新的生命的开始。
影片采用插叙的叙事方法,一开始就直接是小林大悟从东京回到乡下两个月以后,他和社长在大雾中开车去工作。影片开门见山的直接引入了入殓的过程,入殓师熟练、精细、井井有条、训练有素的动作,以及那专注、一丝不苟的眼神,全都体现出对逝者的尊重。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景象已经不仅仅是一场仪式,而是一场精彩艺术的表演。在这之后,影片的名字出现,淡出的效果直接切入了更为宏大的交响乐演出,与开头那场入殓的表演交相辉映。之后影片开始顺序发展,从小林大悟的失业到和妻子回到家乡,再到大悟误入了入殓师的行业,期间穿插着大悟和他父亲的故事,将观众一步步带入对生与死的思考中。影片也从这里进入了与追溯和死亡相关的情境,那种宁静的调子也就此展开,很平稳柔软的安宁,伴随低沉悠扬的大提琴声,与浓烈的悲伤并无关联,更不会有恐惧。
影片的主线是大提琴和那颗小石头。影片从开始就是大悟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大提琴,最后乐团解散了,大悟回到乡下,从事了自己和别人都接受不了的工作后,他用演奏大提琴来缓解自己心中的抑郁,并通过演奏小时候的大提琴引出了另外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石头。在音乐声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的过去,慈爱的母亲和看不清相貌的父亲。第二次大提琴出现是在妻子走后,他和社长在一起吃饭,给社长和女工作人员演奏。这一次也是影片的高潮,也是转折。在音乐声中,社长和女工作人员开始了对自己生命的思考。在整部影片中,反复出现主人公在旷野里拉琴的景象,音乐听起来忧伤,平缓,但有一种大气。
而那个石头是在记忆里和父亲交换的。大悟给父亲的是一颗小鹅卵石,父亲回给的则是一块较大的石头,就是回家后他拿出大提琴后看到包着的那一块。在影片后面,他和妻子一起到河边散步,他捡了一块小鹅卵石给妻子,说不同的石头代表不同的感觉,圆溜溜的代表平静,还说父亲答应自己每年给自己一颗,但只给了他一颗就和家里的服务员私奔了。最后给父亲入殓时,他艰难掰开父亲手指,指尖滑落了那颗大悟给父亲的小石头。大悟小心的给父亲刮了胡子,在泪水里终于记起了父亲的面容——父亲给他石头的那个景象。当亲人送别的时候,妻子递过石头,大悟握住了妻子的手,将石头贴在妻子怀孕的肚子上,那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也算是未曾谋面的孙子对自己爷爷的告别。
小林大悟:原本希望在乐团有一番作为,甚至花费大价钱买了最好的大提琴,可是命运却不给予他继续留在舞台上的权利——乐团解散。人到中年且琴艺不佳的小林大悟只得携妻子回到家乡。为了生计,他接受了入殓师的工作。大悟经历了开始时的胆怯,后来慢慢从旁学习领悟,而后由于妻子的反对曾想退却,但最终坚持了下来,认定了入殓师这份工作。很喜欢男主角在工作时的那种专注且执着的眼神,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告慰。
主人公大悟是一个孝顺、有责任心、坚持的人。他对于自己因为在国外而没能见到最后一面的母亲,还是曾经犯过错误他一直无法原谅的父亲,他的爱始终深沉而悠久。对于妻子,他努力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为了生活能好一些,努力去找工作。面对妻子对入殓师工作与自己的理解不同时,他很难过,甚至打算为了妻子放弃自己的工作,他做到了一个男人对于妻子的爱与责任。面对入殓师这份普通人无法理解与接受的工作,他却在一次次面对神圣的入殓仪式的过程中,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对于朋友和妻子的反对,他想过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小林美香:是一个传统的日本女性,以男人的一切为自己的归属,只要丈夫决定的事情,不管自己是高兴还是悲伤,却都能大力支持。面对丈夫入殓师的工作,这个传统的女性,第一次表现出了对丈夫的不满,她不能接受丈夫的工作,他怒然离家。从澡堂老板娘到大悟父亲的入殓仪式上,这个传统的女性,理解了丈夫,明白了入殓工作的神圣,最后那句“我的丈夫是入殓师”是他对丈夫义无反顾的支持的最好表达。
佐佐木:这是一个像哲人一样的老人,他从妻子离开的时候开始从事入殓师的职业,他总在大悟困惑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用自己的行动或者简单的几句话点醒梦中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让大悟明白了入殓师的神圣和光辉。
通过死亡这个永恒的话题,来向我们诉说生命和死亡之间并不是对立的,他们是一种延续,一种爱和希望的延续。那奋力上游的鱼儿正是为了产下后代,延续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种族,哪怕是要付出死亡的代价,死,或许是一条生命的结束,但,却是新生命的开始。还有那放在美香肚子上的小石头,那是对父亲的原谅,也是对父亲的告慰,大悟父亲的生命终结了,可是他的血脉仍旧在延续,他对儿子的爱,也在延续。
就像影片中所说的一样:死,也许是一扇门;但死,并不意味着结束,穿过那里,走向下一站,就像一扇门……我们还会相见的。
《入殓师》观后感
除了宫崎峻的动画片,我很少看日本的影片,相比它的慢节奏,我更愿意感受好莱坞大片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但是这部去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却改变了我固有的观念!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尊重生命和死亡的电影。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是东京一家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他,在经历了4个月的管弦乐演奏后,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额债务。迫不得已,大悟与妻子美香回到了故乡,过起了清贫的日子。不久,在一则有着“年龄不限,高薪保,按实际劳动时间计费,旅行助理,nk代理商”等字眼的广告的误导下,不明真相的他成为了专门把死者送往安乐土的入殓师。
从扮死者拍入殓指南dv开始,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者——一个去世两周已经腐烂的独居老太太。他的生活从人生顶端跌入悲惨低谷,每天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的他,哪怕看见饭桌上妻子煮熟的肉也会想吐;更因为对美香难以启齿,最初的他只能独自在痛苦中挣扎……但渐渐地,在性情古怪、工作认真的社长佐佐木的指导下,他慢慢喜欢上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明白了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这样的“死亡仪式”,能够满足死者生前的心愿,也缓冲了生者对死者离去的悲痛,并为死者的家人留下最后一眼的“美丽”记忆——这,就是这份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部有着积极向上意义的电影,尽管没有谈到宗教,可同样让人感觉有宗教一样的平和与神圣。看着入殓师带着严肃又宁静的神情,严格地按照特定的程序,虔诚地给死者洗浴,穿衣,化妆,让人感到:死亡并不可怕——那不是归去,而是启程。也许,入殓工作对于死者毫无意义,只是给生者将难以言出的情感释放出来的唯一机会。既然人们都觉得生如夏花一般绚烂,那死也理应像秋叶一样静美。所以,入殓仪式就是生者向死者表达的最终又最重的敬意,入殓师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一切,才总是能以其对死者的尊重在最后一刻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对这个行业的改观。
整部影片的色调淡雅,忧郁,沉静,内敛——浅黄的草,银灰的树林,潺潺的流水,茫茫的雪山,带着典型的日本式的审美将情节和对白时而沉重、使人热泪盈眶;时而又轻松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衬托地淋漓尽致。在绝大多数电影中,死亡常常被表现为血腥和暴力的结果,只有这部片子,才能让人在认真地思考、感受死亡之余,还能从中得到生活的激励及对生命的敬畏,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而不仅仅是悲怆和痛苦。
最后,我想引用片中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为结尾:“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的,冷静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在最后的时候送别故人,静谧地,那一举一动都是如此的优美……”。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从音乐师到入殓师,在他身上是偶然,也是必然,仿佛一开始他就是为了入殓师这个职业而存在的,尽管他深深的爱着大提琴,尽管他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才不得不接受这个职业,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是定数,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生命就像一条婉转的静静的河流,该来的怎么都躲不掉。
故事以华丽的交响乐团演奏为开始,导演似乎有意将音乐家和入殓师这样的职业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么的高贵,而后者多么的粗鄙。众人皆醉我独醒,当他被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时,他依然故我,只因他看到了生命的重量,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他是入殓师,但是离开了东京舞台的他,更加成为了一个“音乐师”,音乐梦虽逝去,但是他有了对生命的尊重。他,在田间演奏,在河堤上演奏,在自然间演奏……;他,遇见了各种死亡,猝死的,自杀的,自然死亡的……在生与死之间,他开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人活着一趟,死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而入殓师的圣神所在——让死者保有最后的尊严,以最美丽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世俗的心,永远有着高低贵贱的这样的势力。入殓师这个职业是不被人理解的,朋友的疏离,妻子的离开,他似乎被世界抛弃了,而他也心生动摇。他要离开!可是最终他理解了社长,一句“好吃的让人为难”留下了他,的确,河豚这样剧毒与美味并存的食材与我们绝望而美好的生活确有相似之处——好吃的让人为难。
妻子的归来似乎预示着大悟的努力得到了承认,其实有什么关系呢?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了,只要自己深爱的人肯理解你,陪伴你,一生便已足矣。在影片中,他的妻子第一次看到了他为澡堂的阿婆入殓,也许是他专注的眼神感动了她,也许是他的虔诚的态度感动了她,总之,他被认可了!当他们一起送走故人的时候,也许大家的心理都明白了,死亡也许不过是一扇门,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死亡只是穿过这道门,走向下一站。见过了这么多的生命终结,明白生命的渺小与短暂,目的决不是轻视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其实,人生于自然死后亦回归自然,不过是来感受了一趟人间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而人的生命注定是要生生不息的,这就是生命的价值。其实面对死亡,我们没有几人可以豁达,甚至在我的心里埋藏着许多未知的恐惧。虽然我心里清楚,每个人都有送人和被送这一天,这是人不变的主题。主人公的名字叫 “大悟”,真正地悟到“不惧怕死亡,大彻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种真情,才能更好享受着‘人生’这门艺术,大悟最终是“大悟”了,懂得了爱情,也懂得了亲情。
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去,也许那段过去让他没办法去面对,但很多时候已经走了的路已经不能回头了……也许他们会后悔,也许他们会彻悟,但是在死面前,那些事情还有什么重要的呢?原谅和宽恕,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勇气的事情,他理解了他,也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看电影时,没想到会哭。事实是哭了,哭的一塌糊涂,哭的不明所以。平淡的故事,不凡的情节,当他坐在草地上,轻轻的拉响大提琴,当音乐响起,我看着他,满脸泪水,守着此刻的宁静,忽然感受到了白日无法寻找的宁静。喜与忧,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放下;很多事,一旦沉醉,便无法自拔。但在此时,所有都可以静得沉淀下来,一切消散了……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十多年前,刚做住院医师时,在病房值班。一位艺术专业的老教授,病入膏肓,到了生命的终点。凌晨时分,我穿着拖鞋从值班室跑出来,常规的抢救复苏之后,送走了他。他的家属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后来,他女儿对我们的救治表示感谢,最后还说了句:要是抢救医生能穿得整齐一些就更好了,她父亲是个体面而讲究的人。
日本影片《入殓师》让我又回忆起自己的住院医师“青涩”时代,我很喜欢这部影片。
《入殓师》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之后,影评不计其数地冒了出来,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对男主角进行了分析。仁者见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视角。而我,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就感觉这部影片一幕幕的仪式场景,像一双温柔的手,舒缓地抚着我,看似轻柔之间帮我又深刻地梳理了一下职业心态。
如果真的要分析医生和入殓师这两种职业之间有何相同之处,我想大概就是两点:经常面对死亡、以及没法彻底阻止死亡。死亡是对生命最犀利的表达方式。对无神论者来说,死亡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对活着的人意义重大。换句话说,关于死亡的'任何仪式,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医院里曾经发生过一次纠纷。一位手术患者死亡以后,值班医生把死者身上的引流管拔除,之后很长时间,引流管口还一直有大量的积液渗出,引起家属不满。后来上级医师实施了引流口缝合,家属的情绪才缓和。
我们这个时代,医学依然不发达,真正能治愈的疾病并不算多。站在医学发展史的高度,才可以真正理解和领会那句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面对疾病时、面对死亡时,我们很可能束手无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所事事,我们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去帮助、去安慰——这甚至是在我们医疗工作中应该占据重要比例的一部分。而且,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要通过一场场有着仪式感的工作操作,去体现人文关怀。其实,这也是专业的体现。
影片《入殓师》还有很值得欣赏的地方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在面对职业本身的困惑、压力以及诱惑时,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心态。一旦你的职业涉及到生与死,这种心态的调整更显重要。
还是十多年前刚做外科住院医生的时候,有段时间在急诊轮转,很渴望能接诊一些体表外伤的患者,去清创室“练练手”。于是坐在诊室里默默祈祷:多来几个外伤病人吧。但随即一想,这样的祈祷有严重的伦理问题:医生怎么能盼着别人受伤呢?后来,我找到了一种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祈祷方式:在上海受伤的病人最好都能来我们医院吧。
说实话,那一次的“心理祈祷”的转变让我成熟了很多,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多了一些明确的标准与界限。
如今,我这个无神论者,还是很善于通过一些仪式感很强的工作操作,调整自己的心态。每次手术前的消毒铺巾,我会告诉学生:既要把这个环节看成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步骤,也要把它看成是调整术者心态的仪式;当在四个方向上郑重地铺上手术巾时,就要抛弃杂念、坚定自己的手术信心。因为,手术单之下,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冲着对入殓师这个行业的好奇,看完了这部五年前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全片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叙事平淡而顺畅,就像从头至尾都铺陈着的大提琴曲一样,一直秉持着一种近乎温柔的平静。
主角大悟受现实条件限制,放弃了作为乐手的梦想,转而回到家乡,误打误撞成了一名入殓师新手。从最初的排斥与恐惧,到后来渐渐爱上这份工作。中间穿插着各式各样的逝者和他们的遭遇,带领着大悟,一步步走向成熟。
无论逝者生前有过怎样的经历,终究都会在入殓师的双手之下归于安祥。过往种种,经历这个仪式之后,也就似水无痕。
日本人向来因对仪式感的执着而闻名,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种执着无非只是繁文缛节,呆板而无味。在这部本该尤为注重仪式的影片里,却一反常态地做出了妥协。
死亡面前,仪式终于不再是最重要的东西——爱漂亮的男孩可以化妆成美貌的女子,寿终正寝的老爷爷脸上可以印满唇印,送别遗体的灵堂可以放声大笑……入殓仪式从冰冷的礼节,变成真正的尊重,变成带着人情味儿的理解和成全。
生而为人的约束和限制太多,那么,至少在死去之后,所有的卑微和屈辱,要有一次握手言和的机会。死亡不再是令人恐惧的事情,人们在尸体面前,终于放下了偏见和冷漠,这种让步,甚至让全片都变得温情脉脉起来。
然而,影片的精彩,远远不止于此。
印象中最深的一个片段,是大悟的妻子强烈抵制他从事这份工作时,一身落寂的大悟去到了一位老入殓师的家里。两人长谈一番之后,老入殓师拿着手里的河豚鱼白说,“不想死的话,就要吃。吃的话,好吃的才行。好吃,好吃得让人为难。”
看到这里,心里一紧,不由自主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则新闻—— 一名研究生于宿舍内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
扼腕之余,也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的巨大压力和快节奏生活,的确造成了人们的生死观前所未有的脆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为了活着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压力,满心疲累和颓唐,以至于活着本身,竟然变成最不重要的一件事。
你有多久没有认真而郑重地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你有多久没有睡一个舒服的午觉?你有多久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健康?你有多久没有碰过喜爱的篮球?你有多久没联络过最亲密的朋友?你有多久,没有开心笑过?
越朴素的道理,越容易被遗忘。
就像河豚鱼白好吃得让人为难一样,生命也精彩得让人为难。食物以自身的死亡来换取我们的生存。生命则以种种苦厄,换取甜美的结局。
不想死的话,就要像接受食物的死亡一样,接受悲欢离合,接受生老病死,接受生命中种种求而不得。听上去是一个非常直白又粗暴的道理,却像醍醐灌顶一般,提醒着我们,在每一次迷茫不甘的时候,每一次徘徊不前的时候,都应该明白,这本来就是活着的代价。即便活着有诸多为难,也要好好活着。
在这个世界上,我时常羡慕那些脚步笃定轮廓洁净的人,他们的背后,仿佛永远有一轮明月,照亮着来时的路。所以,他们能去往世间所有想去的地方,从不害怕伤痛与离别。而片中的大悟,最终就成为了这样的人。
他也曾被生活反复嘲弄,也曾深夜醒来心里满是悲戚,也曾怨恨过遗弃自己的父亲。然而我想,当多年之后,与他重逢的,只有父亲冰冷的尸身时,他一定明白了,在生死之前,任何悲喜都显得单薄又粗糙。
电影的结尾,大悟抚摸着妻子怀孕的肚子,两人相视而笑。在不久之后,大悟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一家人会过得其乐融融,然而终有一天,大悟也会告别孩子,就像父亲告别大悟。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正是生命最本质的更替。
这是一部以死写生的电影。死者的尊严最终通过入殓得到成全,那么,生者的尊严,又该从何处寻找?我们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缺少信仰和支柱。世间耳语沸腾,很难听到温暖人心的声音。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足以成为放弃的理由。
在活得很累的时候,不妨回头想想,除却不断追求如何才能活得更好之外,活着本身,已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是渺小的,总在不断地告别和失去。我们也是幸运的,总在不断地遇见和获得。
生者的尊严,不在于怎样在这日复一日的聚散离合中迫切地变得强大,而在于无论遭遇什么,都要学会珍重,珍重自身,珍重生命。倦鸟还巢,落叶归根。唯有好好活过,才能坦然赴死。
日本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32位用户关注
25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11位用户关注
10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