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0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8篇优秀的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0,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原创: linda
坐俄罗斯航空,很应景的看了一部《安娜。卡列尼娜》,据说是俄罗斯2022年拍摄的最新版,电视剧版和电影版同步。我没有看过托尔斯泰原著,但相信原著绝不是电影中这样风格,印象中的原著,应该是一部厚重的、彰显社会风云变幻、充满历史沉淀感的史诗级巨作,而这部电影被拍成了琼瑶小说的即视感,原著之精华大打折扣,然深思还是有趣的,所以记一笔。
无论主角还是配角,衣装美轮美奂,细节考究、用料上乘,每个场景都很精美,相当于中国的《甄嬛传》?边看边猜测得花多少成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符合十九世纪俄罗斯着装规则,感觉加入了很多当代时装流行元素。最关键的,男女主角真心美,美到令人惊叹,女主回眸一笑百媚生,男主玉树临风翩翩风度,两人往那里一站,真心壁人一对,十分养眼。据说,演员现实中还是真夫妻,那生的孩子得多好看啊(如果没动过刀子都是纯天然的话)。
不知道是编剧水平问题还是演员演技问题,或是我个人理解能力问题,这个版本的电影看完,对俩男女主角没啥大感觉,居然有点敬仰、比较肯定、非常同情女主的丈夫。虽然人长得稍微磕碜了点,但又隐忍又善良,事业有成、功名显赫,难得的是低调谦和,丝毫不居功自傲,很有君子风范,对太太也绝对是真心爱,虽然头顶大草原,但死活不愿放手。'当我丢了帽子,我会赶快穿上衬衣',他这句感慨特别有大哲范儿,在家庭狗血剧中探索出了人生真理,有苏格拉底之风。
唯一让我有点困惑的是,如此通透睿智的人,遭遇感情挫折人生变故,不是应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吗,何苦在凡尘间庸俗地相爱相杀?爱之深,恨之切,不是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淡漠和遗忘吗(话说小学时在《读者文摘》上读过的这句话,一直懵懵懂懂,我过了三十年才悟出其真理,真是发育迟缓)。所以说,大概还是因为深爱着的,因为爱,所以伤,所以失去理性,所以自我折磨。
女主智商也很让人捉急啊,脆弱敏感的小心灵与浓烈的幼稚的情感需求无法匹配之矛盾,这也是其命运悲剧的根源。都是成年人了,要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要勇于为自己行为担责。如果真的不爱了,在一起很痛苦,那就索性分开吧,不要老是以孩子为借口,更不要过于顾忌吃瓜群众的目光。退一步讲,如果没有勇气面对阳光,那就低调一点,隐晦一点,暗渡陈仓拉倒算了,得过且过、好死不如赖活着,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态度。世界上没脸没皮活着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我一个。
可女主偏不,坚持不走寻常路。偏偏要高调的公布奸情,却又没有能力搞定离婚,更没有勇气面对世俗,这种思维逻辑的大梗实在理解不能。剪不断,理还乱,到头来拖累了一群人,害得个个都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最终折腾半天,终于私奔勉强重组了家庭,那就安心过日子呗,远离莫斯科的名利场,远离朝阳区群众,远离居委会大妈,到农村去,到小镇去,到安静的地方去,掀过旧的一页,开始新生活!如果愿意,还可以再生几个孩子,弥补长子不在身边的遗憾~反正都是口含金钥匙的贵族出身,可以聊八卦的闺蜜居然是公主,发小哥们都是公爵,这种档次的朋友圈,调动个工作和经济都不是大问题。时间是最好的遗忘剂,过上几年,上流社会新的八卦还应对不暇,谁还会记得当年江湖上这挡子风流旧事呢。
可是女主欲望实在太多了,她依旧醉心于名利场,挤破脑袋往贵族圈里钻,摆出一副与世俗社会对抗的态势,丝毫不能体量男人的立场和心情——客观而论,我真心觉得男主已经做的很到位了,那样无私的真诚的爱着女主(原作中虚伪自私的男主硬是被演绎成了纯萌帅,用现在流行语应当就是小奶狗吧),可是女主却绞尽脑汁的质疑,把爱当饭吃的无爱会死星球之人啊,感觉好像琼瑶奶奶笔下女主角附体!每天都在疑神疑鬼、纠结自虐,怀疑男主的爱,怀疑自己的选择,对男主进行精神折磨,伤痕累累,身心憔悴,在一天天的自我纠结中,患上抑郁症,走上一条不归路。其身边的人,也是遍体鳞伤,怀着深深内疚,下半辈子活在阴影中…唉!
电影的结尾,男主角为了救赎,参加了日俄战争(就是那个在中国领土举行的,臭名昭著的,触动鲁迅弃医从文的战争),并在生命垂垂之际,认识了女主儿子,一位高尚无私的军医,也是本片唯一的正能量。故事也是从男主回忆中,缓缓拉开了序幕,最后放下帷幕。
途中还无意看了另外一部俄罗斯电影(没办法,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有英文字幕我能看懂的几部俄罗斯电影),与安娜剧情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女主最终意识到经济独立方能精神独立,才不会吃饱了撑得没事干,终日深陷爱或不爱的漩涡于是,她勇敢走出被包养的小公寓,利用各种资源,开办公司,亲力亲为,走上职业女强人之路,最终有娃有事业,过上自由又富足的生活,坦然面对前夫和现任(本质都是自私自恋控制欲极强的男人),气场两米八,一副男人不是必需品,我想爱谁就爱谁的腔调,让人看了直呼过瘾。最后影片结束时,出租车司机问她去哪里,她思付良久,回答:办公室。唉,这个结局跟《绝望主妇》结局很像嘛!
下面是关于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里,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安娜(苏菲玛索饰)艳冠群芳,在火车上她邂逅了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西恩·宾饰)。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在当时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他们的爱情悲剧就此展开。
虽然安娜勇敢地告诉自己的丈夫一切实情,希望能离婚,但看重社会地位的卡列宁(詹姆斯福克斯饰),难以忍受夺妻的耻辱,以安娜最心爱的儿子做威胁,拒绝和安娜离婚并逼她放弃儿子。
此刻,安娜已离家与渥伦斯基同居,怀了他的孩子,却不幸流产,得了后遗症,又对酒与药物有了依赖性,经过重重困难波折后,安娜的精神压力变得非常大。后来,渥伦斯基承受不了社会压力开始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而现在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要被遗弃,她内心无法获得满足和平衡。
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色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飞驰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绝望的爱情与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悲伤。
总忘不了的是苏菲玛索那双忧伤迷离满是剪不断理还乱莫名情思的眼睛。也从此知道,额前留头帘的女子一定要有一双大而不空洞的眼睛。所以当安娜倒向铁轨的那一瞬间,我分明看到她褐色的眼睛里有一种绝望随着睫毛的抖动而向四周扩散,就像沾了水的旧信笺,蔓延的不可抑制。
那是一种对爱情的绝望。
罗曼罗兰说,爱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你喜欢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你;别人喜欢你,你又不喜欢别人;两个人互相喜欢又未必能在一起。可是,最无奈的莫过于,红地毯已经走过,乐曲也已经奏罢,两情相悦的王子公主终于牵了手,日后的生活却并非想象的那样童话般美妙。
安娜纵是铁了心,不要名誉,不要富贵,抛夫别子,甘受千夫所指;渥沦斯基即便豁出去,不要前途,不要门当户对,可是当两个人真的住在了一起过起了貌似夫妻的生活,曾经的山盟海誓的爱却刹时成了伤人的利器,彼此中伤,彼此误会,甚至彼此厌恶。
也许他们真的后悔了。发现除了爱情,除了身边这个女人,身边这个男人,生活中还有那么多诱惑,那么多欲望,得到的东西毕竟是最不值得珍重的东西。亦或着爱真的是有极限的,“人到情多情转薄”,取一个最大值后就只能规律的陷入低谷?
也许爱情真如流星,开始总会冲破黑暗闪耀于天野,最后又重新坠入黑暗,成为废墟中的瓦砾。从天上到地下,从星星到石头,大概是爱情潮起潮落的过程。
爱比恋更冷。这个译名告诉我们情爱原是一种温度,燃烧到顶点结局也只是灰烬。想起另一部电影---爱的蹦极,爱把我们逼至悬崖,又逼至我们纵身跃下,形成一个令人心上的蝗。
有个词组叫做fade out ,逐渐淡出。一个日本女作家用它来形容男女之间退色的关系,准确无比,一语中的。所有的颜色都会退色,但红色最能显现退却的程度,因为它是极致的绚烂鲜艳,稍有差池便失去色泽,“每到红处便成灰,”红色原是最经不起摔打的颜色。爱情就是红色,玫瑰的红,血红,浓烈的那么容易颓败而灰头土脸。
而彼时的爱情和曾经的炽热已经让他们骑虎难下,过去的刻骨铭心成为一种束缚,若是分开,别人会说爱不过是他放浪形骸的借口,不过是她难耐寂寞的掩饰。他们必须在一起,以次证明这是段爱情而不是众人口中的通奸,只是,在一起又真的痛苦。
要是安娜没有自杀,而是沉溺于酒精或鸦片直至焦虑而死,渥沦斯基只会耗尽了爱意,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埋葬了她,然后继续莺莺燕燕,歌舞升平,信步周旋于淑女名媛之间,但安娜死去的方式让他良心上的愧疚弥补了爱情上的缺陷,于是,一个人死去了,另一个人在追悔中了却残生,难道爱情一定要以悲剧来升华?而这又真的是爱吗?也许仅仅是对失去的东西人人固有的痛彻肺腑的追悼?如果不爱那么深,结局是不是就不会那么伤人?
曾经情深几许,到最后,竟只能“独个悔多情”。
也只好,“又到断肠回首处,累偷零”。哭那一地的落红,哭那曾经水分和阳光充足的爱情。
安娜卡列尼娜的观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
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花了两小时把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看完,整体上来说,电影拍得不错,就是节奏快了点儿,以两小时来概括安娜的一生显得如此仓促,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不能够精妙的把握住安娜的个性。安娜的一生是精彩纷呈,大起大落,要想像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那样表达到位的话,电影显得有点空洞苍白无力了。然而,电影也足以把整个小说人物的特征反映出来,因为抓住了精华所在。
电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实身份是列夫。托尔斯泰,然而他仅仅是一个讲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伦斯基、卡列宁——三个生存在同样社会上不同性格的人。
安娜给予我的感触最多,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死时还没懂得爱的真谛,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刚开始的这句话我是一直不能理解,或许是因为这话我本身并不曾体会过,然而,俯观了安娜的一生,看着她走过的日子,感受过她的内心想法,到后来完全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对爱的追求的精神,这是一股为爱牺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结局我始终不肯相信安娜会死去,而且是自杀,因为这种做法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本身是愚昧的,但是当时的社会却逼得她去死,安娜实在是太可怜了。
可怜的安娜是个很真诚勇敢的人,但只能从她追求爱情方面来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我并不想抨击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爱的方式确实很另类,所以难以避开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觉得在追求爱情这个问题上,一切随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身边过日子,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个人,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我接受,当然,安娜也不会接受,所以她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爱情。关键是她言了,却没有做对,她是以一个非常愚昧的做法开始她新的爱情,当了别人的情妇,红杏出墙,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报应了。何况安娜本身太执着了,对爱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抛夫弃子,甚至怀疑自己的情人,跟伏伦斯基没有很好的沟通,便断绝了自己的出路。
总体上来说,安娜是一个可敬又可怜、勇敢有冲动的女人,她的性格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命运。
伏伦斯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语说,爱江山更爱美人,伏伦斯基的一生证实了这句话。一个英俊潇洒、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旦为了一个有夫之妇夜夜不能眠,这种情况确实很容易断送他的一生。然而,伏伦斯基豁了出去,为了安娜,他确实曾经放下一切。伏伦斯基本来就是很聪明的人,他的想法并不像安娜那样单纯,他想拥有安娜,也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跟安娜仅仅拥有爱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后再次回到圣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安娜的婚姻问题。
伏伦斯基给了我希望,我一直以为结局会很完满,只要安娜等着离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简单一切就柳暗花明,转机可是存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死的话。可是安娜却断掉了我的希望,也断送了伏伦斯基的一生。伏伦斯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我认为安娜真爱他就不应该怀疑他,真爱他就应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占有他,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体现。用伏伦斯基的话来说,安娜确实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个好女人,我却不会爱上这种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应该快快乐乐的,而安娜却追求烂漫和昙花一现,甚至为此牺牲性命,实在是太无知了。你看,以安娜的做法面对人生,身边的人都得到了些什么,丈夫没了妻子,孩子没了母亲,情人没有了活着意义,那岂是她一个人的事,一死了之还真是自私。安娜常常让我惋惜,伏伦斯基却一直让我感动,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样。
卡列宁这个人一看就知道是很传统的人,脚踏实地,事业有成,应该是个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了解我就越怀疑这个人,可能是日久见人心吧。我在想,也许是他伪装得太好的缘故,所以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好人会不让一个想见孩子想得痛彻心扉的母亲见见自己的孩子?一个好人会让一个自己爱着的女人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答案是,不会。
所以,由此至终,卡列宁把自己包装起来,满口经文信仰,在基督信徒的伪装面具下展开他劣质的行为,他内心本来就是一个小人。他自大,所以要占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别人幸福;他无情,所以折磨妻子,他无义,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直搞不懂卡列宁到底有什么追求,看得出他并不爱享受生活,难道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真为这样的人感到可悲。
看完电影我才发觉生活中我们也有他们的影子,为人处事存在他们的痕迹,我只希望不要有人重复他们走过的路,快快乐乐活在当下不是更好吗?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
安娜是一位十分动人美丽的少妇,她优雅靓丽的气质很会使男人一见倾心。渥伦斯基是一位青年伯爵,英俊倜傥,感情冲动,敢于表达。两人碰在一起,檫出爱情的火花是必然的事。
安娜早年嫁给长她20余岁的卡列宁,少女渴望得到应有的爱情,但卡列宁是一架官僚机器,想升官,冷漠无情。安娜同他过了8年苦闷虚伪的生活,还生了个儿子谢廖沙。两人思想性格的尖锐对立,正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安娜本来是去调解哥嫂感情纠纷的。哥哥斯蒂瓦同家庭女教师偷情,嫂嫂多莉便同哥哥大闹一场,家庭危机愈演愈烈。不想在火车上邂逅渥伦斯基,他风度翩翩,热情活泼又年轻,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这就同年老古板、官气十足的卡列宁构成尖锐的反差。同渥伦斯基的相遇是安娜性格的转折点,使她第一次领略到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爱情,认识到过去全部生活的虚伪。安娜以感情为第一生命,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当看到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下来时,她立刻泪流如雨,不顾一切地大声叫喊起来,因而大受上流社会小姐太太们的指责。在回家的途中,她对卡列宁说“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可卡列宁要求她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不要把渥伦斯基带到家里来。卡列宁的冷酷是安娜无法接受的,而她同渥伦斯基的公开结合却又把自己置于同上流社会对立的地位。于是,这个弱女子同上流社会之间,便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殊死斗争。
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渥伦斯基原本是个不错的青年,对下层人民也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在火车上看到一名铁路工人被压死了,立刻拿出200卢布,赠给孤苦无依的寡妇。对安娜的爱情也不乏真诚,当与安娜一见倾心后,他不顾周边人的议论,疯狂地追求安娜。从安娜与渥伦斯基热恋到相爱来看,安娜是尽情享受了渥伦斯基的爱,两人缠缠绵绵纵情做爱,渥伦斯基竭尽全力把握做爱节奏,使双方都感受到了爱的魅力。可以设想,如果安娜与卡列宁离婚手续能够办下来,渥伦斯基绝不会放弃安娜,一定会与安娜生活在一起的。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贵族阶级把持着国家政权,专制思想和特权思想根深蒂固。一个20多岁的青年难以承受社会和家庭压力,最后必然选择抛弃原本喜爱的女人。
作为贵族出身又嫁给社会上层官僚的安娜,自己也有许多不被世人认可之处。寻找爱情固然是人间最崇高的权利,但维持爱情靠一个人是办不到的。安娜是一个有夫之妇,并且有一个孩子,家庭地位珍贵;渥伦斯基是一个尚未婚配的青年,小安娜4岁,爱情观尚未定型,思想活跃,且家庭出生同样高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要说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就是在当今中国,安娜的行为也很难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如果安娜和渥伦斯基真的结为夫妻,那么不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的社会,他们都不可能过着像原来那样的优越生活,更谈不上幸福,不能想象他俩会白头偕老。安娜应该面对现实,没有必要去毁掉自己,当一切都无可奈何时,应该追寻自己应有的生活,活着才是最美好的。
影片描写人物细致,情节生动曲折,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优雅、动人、情感和敢作敢为的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一百年以来,被搬上银幕演绎已经超过十次了。在此,我想说的是1935年葛丽泰?嘉宝主演的好莱坞版,1948年费雯丽主演的英国版,1968年塔吉娅娜?萨莫伊洛娃主演的苏联版和1997年苏菲?玛索主演的美国版。
我关注的是服饰。托尔斯泰原着中的安娜是一个深具审美品味的女人,“她的衣服在她身上绝不会惹人注目”。安娜很会打扮,擅长让自己盖过服装,而不是让服装的美胜过人本身。书中描写安娜的衣服看起来总是很朴素,然而这却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朴素。这种风格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风靡全球,俗称“低调”。1935年的好莱坞显然还不具备低调这种贵族气质。因此,它的古装片只会一味追求华美——而这种华美,也只是好莱坞自己所以为的华美。
【第1篇】
最近这些日子一直在看苏菲玛索的电一影,今日偶然找到了《安娜卡列尼娜》。由于本人并不是很一习一惯俄罗斯人的写作风格,所以他们的书我大抵是不怎么看的。即便是菲赫金戈尔兹的那本微积分学教程也太过沉长而显得有些枯燥。
不过,电一影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想看了就看吧,比看书可简单多了。
安娜第一次出镜就非常有道理,她刚下了火车,火车一开,一位倒霉的先生就倒在了轨道上不幸被碾死。这与结尾安娜卧轨自一杀以终她的最后一次出镜无情呼应。真是可笑,呵,好冷。
作为一个没恋一爱一过却满怀深情的年轻人,我来稍稍评价一下我可能还 不是很了解的安娜。她有一个在当时算是挺开明的丈夫(当然,这是他为了向外界显示出自己的高尚而表现出来的),有一个很聪明的儿子。然而人的一性一欲并非完全由你高尚的情一操一所控制,它至少有一大半来自于原始的野望。所以对于她跟渥伦斯基的偷一情行为我是不作评论,毕竟看起来像是真一爱一。让我不能忍的是,渥伦斯基紧紧跟着安娜不放,即便安娜否决多次;当安娜接受他之后,这狗比样的竟然在安娜儿子面前(有一段距离,但不算远)强吻了安娜,我一靠~我当时非常生气,这会让小孩有犯罪冲动的好吗(宰了这强吻我一妈一妈一的逗比)。总之这狗比的自私与禽一兽般下流的人品显露无疑,他让安娜与卡列宁离婚以始自己得以能够在上流社会继续有头有脸生活。
然而从卡列宁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那么在意他与安娜的儿子。不过一扯上离婚,卡列宁却不肯将儿子分给安娜。哦~可怜的女人。她生活在男人的游戏中无法脱身,遂卧轨以求解脱。
谈谈欧文,我喜欢这个人。他是个有思想的大一胡一子,与安娜见过一面,却无关紧要。
一看到欧文说的那句话我就深深迷醉了:在茫茫岁月,在冥冥之中,在渺渺空间,产生了有机细胞,寄居人间片刻,然后灰飞烟灭。这句话把人类写得多么渺小,我们何以将自己当做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而对他人指手画脚。宇宙无垠,值得我们带着敬畏用一生追索,思考。
对于欧文的其他名言,还 是不要写出来了,因为有些扯淡。
我的生活太浅,无法深入到电一影中除了欧文以外任何人的情感。其实是托尔斯泰想得太复杂了,不过这也是为了剧情需要吧。
【第2篇】
可能是因为裘德洛,可能是因为我今年刚刚有幸读完原著,总之我去看了翻拍了13次之多的《安娜卡列尼娜》。
看过电一影之后我和老一妈一讨论,这部电一影之所以被拍这么多次,是因为一直没有一个十分成功的版本让所有其他翻拍的欲一望望而却步,就像《乱世佳人》那样。好吧,我想说的是我并不喜欢这部电一影。
首先从表现形式上来说,电一影借用了很奇怪的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有点像《罗密欧与茱莉叶》那样。但是既然是用电一影这样的媒介来表现这部文学著作,那么为什么不好好利用电一影表现的长处呢?比如说火车进站的场景,赛一马的场景,很明显就看出来是可以营造的假背景。这让人觉得很失望,好像预算不够而充数的感觉。1847年的俄罗斯,书中描写的广阔的农村景象,冰天雪地的莫斯科,这些都是半真半假。既然有银子请那么大牌的演员,干脆就再多花点钱好好拍拍外景不是更好吗?当然其他的一些场景还 是很一精一致华丽的,比如机场舞会,歌剧表演之类的。
再聊聊演员吧。先说安娜。我曾经在网上搜了一下之前的版本,觉得相比较之下嘉宝的版本是最接近安娜的。凯拉奈特莉是个漂亮的女人,但是她从气质上来说并不接近安娜。安娜是个丰满却又灵活的女人,应该透着高贵和灵动,以及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的母一性一美。但是凯拉似乎更多了些疯狂和神经质,她脸部的表情,过于平坦的胸部,还 有本来应该是高一潮之一的难产的时候过于平静的表现--安娜那个时候出于死亡的边缘,她的举动应该是疯狂的,而不是像她演的那么理智而平和。当然,和之前的版本多些的可能是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情一欲戏,但是按现在的标准,也毫无突破可言。,
裘德洛一开始我以为他是饰演渥伦斯基的。这么个大帅锅来演卡列宁让人一大跌眼镜之余还 感觉有点一浪一费人才。可能是裘德洛自己本人厌倦了总演帅哥了吧,他要不断的突破自己。但是本片给卡列宁的镜头真是不算多,也难得有震慑人心的时刻。
渥伦斯基,无论是在原著,还 是在电一影里,都是最被关注的男人。这个风一流倜傥的年轻军官,认认真真的一爱一上了一个有夫之妇,无论是在哪个年代,都是有意思的事。aron johnson,这张脸还 是够帅的。尤其是他用那双天蓝色的眼睛凝视安娜的时候,还 是挺打动人的。但是他还 是有点太嫩了。渥伦斯基虽然比安娜年轻,但是他也应该是个年轻的男人而不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导演选aron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个比自己大23岁的老婆吗?
好吧,再好吃的东西,如果总是一遍遍被人扔到锅里重新炒,总不会好吃到哪去。导演怎么样也应该来点新意以表示对以往版本的敬意不是?所以要看原著。
今天,去影院看了乔怀特的新片《安娜卡列尼娜》,以前已经看过乔怀特的《傲慢与偏见》与《赎罪》,一直觉得他是位极有才华的导演,也很喜欢凯拉奈特丽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两位颇有实力的演员,虽然此次詹姆斯麦卡沃伊没有出演。
在看电一影前,看了一些影评说这部电一影简直就是部舞台剧,很多观众也觉得这部作品有失乔怀特以往的水准,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乔怀特反而是使用了一种大胆的拍摄手法,而突破了以往的拍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大家都知道这是列夫托尔斯泰讲述沙皇俄国时期的一部电一影,影片的很大一部分实际都在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而在讲述上流社会故事的过程中,乔怀特大量使用了类似舞台剧的手法,可是当讲述农一奴一的故事时,又大量采用实景拍摄。当时的沙皇俄国,上流社会的每一个人无不重视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不能踰越的规则,谁踰越了,谁就要受到其他人,甚至整个上流社会的排斥,所以每一个人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只是在做别人希望自己成为的人,上流社会希望自己成为的人,是的,他们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在表演,而我们便成了观众,而农民是不同的,在托尔斯泰看来,他们质朴、辛劳,他们理应出现在大自然中,而不是一出表演给人看的戏剧中,因为他们无需表演。另外,让我们再来看看上流社会踰越规则之后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吧,安娜的哥哥与家庭教师偷一情,安娜劝自己的嫂子原谅自己的哥哥,因为如果他们离婚,尽管女方没有做错,可是却要承担事件的结果。安娜作为一名女一性一,却受到了来自整个上流社会的职责,最终经受不了重压,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在影片将近结尾时,我们看到她的哥哥站在大雪纷飞、黑漆漆的屋外,他的妻子、孩子和客人坐在灯光一温一暖的屋内,从这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们没有离婚,但感情已名存实亡。
另外,有一些小的地方,我认为导演处理的非常好,使整部剧结构紧凑,极具戏剧张力。
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第一次跳舞时,随着舞蹈的进行,音乐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而一旁的公主也不断的看着他们,内心焦急,安娜与沃伦斯基则越来越深深的陷入一爱一情而不可自拔,这段音乐和镜头之间处理的非常巧妙,极具节奏感,同时也突出了三位主人公内心的各自感受。
还 有一些转场,我认为处理的非常巧妙,例如:安娜看沃伦斯基赛一马,沃伦斯基还 未出场前,安娜一直不停的扇扇子,扇子越扇越快声音越来越大,接着,马蹄声融入扇子声,马蹄声越来越大,下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沃伦斯基骑马出场。sound bridge声音桥的镜头连接手法十分巧妙。
还 有一个例子,第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宏伟建筑的圆形屋顶,第二个镜头,我们看到同样为圆形的火车轮子,类似的转场很多,亦十分巧妙。
对于一些时间的过渡,或者地点的过渡,乔怀特也使用了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而且这部作品让我觉得他在颜色上的运用也特别好,体现了沙皇时期上流社会的奢华,也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躺在草地上,我们看到他们身着白衣,白色暗示着他们二人真心相一爱一,他们的一爱一是纯洁的。而在影片的最后,安娜着一身红衣,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选择付出了“血一般的代价“,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死亡结局。
最后,我认为桥怀特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现实手法,使影片更具一丝神秘意味,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一影,确实突破了以往的古典名著电一影创作手法,开创了一个深刻表达思想的新手法。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1
最近这些日子一直在看苏菲玛索的电一影,今日偶然找到了《安娜卡列尼娜》。由于本人并不是很一习一惯俄罗斯人的写作风格,所以他们的书我大抵是不怎么看的。即便是菲赫金戈尔兹的那本微积分学教程也太过沉长而显得有些枯燥。
不过,电一影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想看了就看吧,比看书可简单多了。
安娜第一次出镜就非常有道理,她刚下了火车,火车一开,一位倒霉的先生就倒在了轨道上不幸被碾死。这与结尾安娜卧轨自一杀以终她的最后一次出镜无情呼应。真是可笑,呵,好冷。
作为一个没恋一爱一过却满怀深情的年轻人,我来稍稍评价一下我可能还 不是很了解的安娜。她有一个在当时算是挺开明的丈夫(当然,这是他为了向外界显示出自己的高尚而表现出来的),有一个很聪明的儿子。然而人的一性一欲并非完全由你高尚的情一操一所控制,它至少有一大半来自于原始的野望。所以对于她跟渥伦斯基的偷一情行为我是不作评论,毕竟看起来像是真一爱一。让我不能忍的是,渥伦斯基紧紧跟着安娜不放,即便安娜否决多次;当安娜接受他之后,这狗比样的竟然在安娜儿子面前(有一段距离,但不算远)强吻了安娜,我一靠~我当时非常生气,这会让小孩有犯罪冲动的好吗(宰了这强吻我一妈一妈一的逗比)。总之这狗比的自私与禽一兽般下流的人品显露无疑,他让安娜与卡列宁离婚以始自己得以能够在上流社会继续有头有脸生活。
然而从卡列宁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那么在意他与安娜的儿子。不过一扯上离婚,卡列宁却不肯将儿子分给安娜。哦~可怜的女人。她生活在男人的游戏中无法脱身,遂卧轨以求解脱。
谈谈欧文,我喜欢这个人。他是个有思想的大一胡一子,与安娜见过一面,却无关紧要。
一看到欧文说的那句话我就深深迷醉了:在茫茫岁月,在冥冥之中,在渺渺空间,产生了有机细胞,寄居人间片刻,然后灰飞烟灭。这句话把人类写得多么渺小,我们何以将自己当做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而对他人指手画脚。宇宙无垠,值得我们带着敬畏用一生追索,思考。
对于欧文的其他名言,还 是不要写出来了,因为有些扯淡。
我的生活太浅,无法深入到电一影中除了欧文以外任何人的情感。其实是托尔斯泰想得太复杂了,不过这也是为了剧情需要吧。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2
可能是因为裘德洛,可能是因为我今年刚刚有幸读完原著,总之我去看了翻拍了13次之多的《安娜卡列尼娜》。
看过电一影之后我和老一妈一讨论,这部电一影之所以被拍这么多次,是因为一直没有一个十分成功的版本让所有其他翻拍的欲一望望而却步,就像《乱世佳人》那样。好吧,我想说的是我并不喜欢这部电一影。
首先从表现形式上来说,电一影借用了很奇怪的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有点像《罗密欧与茱莉叶》那样。但是既然是用电一影这样的媒介来表现这部文学著作,那么为什么不好好利用电一影表现的长处呢?比如说火车进站的场景,赛一马的场景,很明显就看出来是可以营造的假背景。这让人觉得很失望,好像预算不够而充数的感觉。1847年的俄罗斯,书中描写的广阔的农村景象,冰天雪地的莫斯科,这些都是半真半假。既然有银子请那么大牌的演员,干脆就再多花点钱好好拍拍外景不是更好吗?当然其他的一些场景还 是很一精一致华丽的,比如机场舞会,歌剧表演之类的。
再聊聊演员吧。先说安娜。我曾经在网上搜了一下之前的版本,觉得相比较之下嘉宝的版本是最接近安娜的。凯拉奈特莉是个漂亮的女人,但是她从气质上来说并不接近安娜。安娜是个丰满却又灵活的女人,应该透着高贵和灵动,以及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的母一性一美。但是凯拉似乎更多了些疯狂和神经质,她脸部的表情,过于平坦的胸部,还 有本来应该是高一潮之一的难产的时候过于平静的表现--安娜那个时候出于死亡的边缘,她的举动应该是疯狂的,而不是像她演的那么理智而平和。当然,和之前的版本多些的可能是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情一欲戏,但是按现在的标准,也毫无突破可言。,
裘德洛一开始我以为他是饰演渥伦斯基的。这么个大帅锅来演卡列宁让人一大跌眼镜之余还 感觉有点一浪一费人才。可能是裘德洛自己本人厌倦了总演帅哥了吧,他要不断的突破自己。但是本片给卡列宁的镜头真是不算多,也难得有震慑人心的时刻。
渥伦斯基,无论是在原著,还 是在电一影里,都是最被关注的男人。这个风一流倜傥的年轻军官,认认真真的一爱一上了一个有夫之妇,无论是在哪个年代,都是有意思的事。aron johnson,这张脸还 是够帅的。尤其是他用那双天蓝色的眼睛凝视安娜的时候,还 是挺打动人的。但是他还 是有点太嫩了。渥伦斯基虽然比安娜年轻,但是他也应该是个年轻的男人而不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导演选aron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个比自己大23岁的老婆吗?
好吧,再好吃的东西,如果总是一遍遍被人扔到锅里重新炒,总不会好吃到哪去。导演怎么样也应该来点新意以表示对以往版本的敬意不是?所以要看原著。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3
一个原本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这版的改编,却把安娜拍成了“没事找事自作自受”的怨妇。
首先,女主不够漂亮。凯拉这种略”马脸”的脸型和怎么挤都挤不出沟的身材,在英国都只能算“清秀的少妇”,更何况是专出美女的俄国。她到底哪一点像“红润可人、波涛汹涌”的多情俄国少妇?电影一开始,安娜靠各种眼神来吸引渥伦斯基,但当干瘪的安娜眯起眼睛来,却有种“亲,你是不是近视了”的错觉。
女主角“柴火妞儿”一点其实也没关系,糟糕的是,两个男主又都这么帅,渥伦斯基金发蓝眼完全就一白马王子,而卡列宁本应该代表迂腐陈旧毫无感情的贵族糟粕让裘德洛演成了温文儒雅的隐忍型帅哥。
编剧和导演的剪辑,也让人觉得是不是故意增加了两个男主尤其是卡列宁的戏份。反而让安娜的各种举动变得不可理解。
前半部故事,本来应该讲安娜和渥伦斯基的自由恋爱的各种幸福,以及卡列宁那种冷漠的冷暴力令安娜丝毫感觉不到爱意。但是整个故事中,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恋爱被处理得简单暴力,似乎两人就是激情+饥渴,完全看不出有什么灵魂上的碰撞,或者“soulmate”的真爱感。各种符号式的情节,搞得安娜似乎只是想找一个有体力有时间可以和她大跳热舞外加“打野战”的419。
同时,对于卡列宁的很多特写和刻画又太细腻,每一次安娜和他说什么,都会给卡列宁眼睛特写裘德洛的眼睛本来就迷人,这么反复特写,只给观众一个“卡列宁很深情”的感觉。事实上很多情节也指向这一点。比如电影交代了卡列宁和安娜有维持性生活这说明,安娜并不存在什么守空闺的寂寞。而几场奠定安娜出轨的戏,卡列宁都出现在现场,在舞厅他主动接安娜,安娜各种冷言冷语不给面子。在赛马场安娜当众给卡列宁戴绿帽子,回家的马车上更是表情凶狠、决绝地直接摊牌,之后甩车门而去。整个过程卡列宁一脸受伤害。而在此之前,当有人提醒卡列宁时,卡列宁说“安娜是我妻子”的反应,整个一个力挺老婆的好丈夫。
种种片段,完全把卡列宁塑造成了“有点木讷不善言辞的深情男人”,而安娜对于卡列宁,则是毫不顾及地各种无视,她和渥伦斯基的感情更没有一点“这是地下情这是出轨我对不起卡列宁”的挣扎(只在开始时有“我不该这么做”的道德上的反省)。前半部看来,只能感觉到安娜对卡列宁的冷酷。
高潮部分,安娜怀孕。安娜几乎是欺人太甚对于两个男人都是。首先,安娜直白告诉卡列宁我和别人有了孩子,然后继续吃卡列宁的、住卡列宁的,让卡列宁白养活着做她高贵的孕妇,还直接召情人来卡列宁府上私会。当渥伦斯基遇到还没离开家的卡列宁,连渥伦斯基都觉得太尴尬向安娜发火,安娜竟然不在乎地说“那是他没准时离开家”。
如此,当卡列宁终于下定决心和安娜离婚的时候,观众们都要爆发出“活该!”的感慨了。
安娜对于离婚的逻辑是这样的:“就算我出轨了我怀了别人的孩子,你们一众人等也绝对不能说我不好,不能排挤我,和前夫的孩子也必须给我,现在的孩子也必须跟着我,和我出轨的情人也必须娶我。否则我就闹。”放到当今社会,这也属于泼妇吧?
其实即使安娜怀别人的孩子,卡列宁都原谅了她。甚至原谅了渥伦斯基。当他主动和渥伦斯基手握在一起,渥伦斯基竟然抱着卡列宁大哭两个大男人这么抱在一起哭,只能说,安娜你把他俩都委屈成啥样了。
安娜既然选择了丈夫,就得和渥伦斯基分手。结果她又是一通大闹,连“我只爱渥伦斯基”这种话都说出来。卡列宁只得放手。那就和渥伦斯基一起过吧,也不行有一个情节很神奇:安娜非要去舞会,渥伦斯基说你最好不要去,安娜歇斯底里“你嫌弃我离婚给你丢人啦”,于是渥伦斯基就让她去了,结果舞会上果然有人说她闲话(她难道以为自己出轨怀别人的孩子,大家还会拍手鼓掌说好么= =+),她又是一通对渥伦斯基的歇斯底里“他们都欺负我你为什么让我去啊?!”
后半段渥伦斯基其实还一直爱着安娜的,她酗酒嗑药,各种无理取闹,渥伦斯基都几乎满足,说搬家就搬家,说不见母亲就不见。渥伦斯基已经从之前的“意气风发花花公子”,变“二十四孝好好先生”了。但这也不能阻止安娜发疯的脚步。这正说明安娜不是缺爱,她只是作。
电影最后,安娜自杀虽然之前被铺垫成了疯女人,但多少还有些震撼。可画镜头一转,是卡列宁温柔地坐在草坪上,旁边他的大儿子和安娜的私生子在玩耍的和谐无比的画面。这等于再次强调了“卡列宁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也等于在安娜身上又补上一脚“这女人自作自受”。
只能说,电影拍到最后一个镜头,都没放过安娜导演编剧剪辑演员……你们都是安娜黑啊!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4
岁月是把杀猪刀,《傲慢与偏见》里面二八佳人伊丽莎白在20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里面变成了正当年华的少妇,当年的达西先生却饰演了看上去有点滑稽的少妇他哥,裘德洛把原著里面虚伪残忍的卡列宁演绎成成熟隐忍的深情绅士,而有些吊儿郎当的花花公子渥伦斯基竟然是个90后!当然这些都不会影响到我们观影时候的感受,反正阔别许久,我们中的多数人是认不出其中的几个人的。
伍尔夫曾经热烈称赞过俄国的文学作品,认为俄国作家在表现社会深度方面比英国作家出众得多。文艺到骨子里面的英国人改编这部电影,虽然很少把笔墨投射到当时的社会现实,少了原著的沉重,而裘德洛诠释的卡列宁毫无疑问要遭原著党人的炮轰了,不过导演在爱情戏的表现方面绝对精彩,电影的配乐和舞台剧的形式相融合,画面衔接流畅,整部片子中流着纯正的文艺腔。
最为精彩的莫过于舞会和赛马这两场戏了。舞会之前,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初初相识,一见倾心,然而这种感情只是心底的一丝萌芽,到了舞会上,面对渥伦斯基的邀请,安娜违心说是为了自己的妹妹,实际上这种感情早已在眼神中有所流露,而音乐在此间犹如媒人,两人如蝶翩跹飞舞,原本热闹的舞池,衣着鲜亮的人们如同鲜花飞来飞去,此刻却凝滞了,时间在这一刻消逝,这两人成为了舞台上绝对的主角,手指如水流过彼此的皮肤,音乐渐由暧昧转为浓烈,两人的内心早已是抵死缠绵过了一回,而人群渐渐流动起来,那一端心不在焉的凯蒂公主,频频把目光投向了渥伦斯基,内心里羞惭与期待同音乐一起达到了顶峰,而安娜,我们可怜夹在中间的安娜,手指不自觉同渥伦斯基舞动,而目光却犹豫地流连在凯蒂的身上,终于她在爱与亲情的矛盾中达到了高潮,匆匆离场。
而到了赛马这一场戏,两人早已偷食禁果,山盟海誓,安娜对于渥伦斯基的爱情达到了最顶峰,公开地僭越世俗规则,招来贵族诟病。而赛马的描写在原著中也是经典,就算没有通读过这本书,对于这个桥段也或多或少知道一点,因为在赛马这一段,不同人物全然表现了不同的性格,比如,一直隐忍的卡列宁彻底显露了他自私虚伪的本性,不过裘德洛版本的卡列宁倒真是个为妻子名声着想的好绅士。安娜在这场戏里面台词不多,内心戏多半是由安娜的扇子表现出来,刚开始安娜气定神闲,在发现丈夫卡列宁在场之后,有些不自然,她对卡列宁的惧怕和心底对渥伦斯基的担忧交杂在一起,扇子急急扇动,越来越急,最后扇子扇动的声响化为了达达马蹄的声响,渥伦斯基受伤,扇子折断,一气呵成,而爱情在此刻全然战胜了心中世俗的羁绊,在此,安娜的爱情之火烧到了最热烈的时刻。
奈特莉版本的安娜丰润不足,不过她的演技倒也不赖,表面上安娜是个少妇,但是在感情问题上她却和少女无异,虽和丈夫卡列宁结婚,但二者之间显然不是爱情作为纽带的,所以在列车上渥伦斯基母亲对于爱情的谈论让她没办法答得上话,而渥伦斯基,虽然翩翩年少,不过倒是情场老手,尤其喜欢人物的两撇小胡子,透着股狡黠劲儿,两人之间从调情到情热,安娜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最终没敌得过渥伦斯基的火热表白,陷入敌手,难怪有人说这是西门庆勾引了潘金莲。安娜说,我像是一个乞丐终于获得了食物,怎会不幸。表白竟是如此灼热!
可惜到底抵不过代价的比较,世俗的打压和情人之间的猜忌,最终最终,逃不掉的车轮下的宿命。令人唏嘘慨叹,如果安娜生于现在,断然没有这样的顾忌了。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5
《安娜卡列尼娜》是对我人生前二十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那时我还不到16岁,春节的时候大人在隔壁打牌,我抱着书坐在床上,听着春晚,看着安娜快要病死在产床上,安静地哭着。我给当时的男友发短信,说在看书里一个女人生了孩子差点得病死了,他说你不会的。然后自己傻兮兮地乐,以为自己好像对爱情有了那么点发言权。等我开学后还掉这本书,我也就恢复了单身。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刺激,是在安娜快要病死的时候,沃伦斯基开枪自杀,但是却在两人终于远走高飞之后的三个月开始厌烦安娜,而后加以冷落,最终导致安娜的自杀。
我还跟我爸爸讨论过:人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如果一个男人愿意为你放弃生命,他怎么会在拥有了你三个月之后就不感兴趣了呢?当然,我爸爸的答案翻译过来就是:too simple!sometime native!我真是为你捉急啊!
好吧说回电影。这部电影真是改编中的上乘之作!形式感的叙事方式,恰当好处的情感张力,养眼又勤奋刻苦的演员以及对原著十分精准的解读(体现在关键场次台词的选取上)都让我看得非常享受。
剧透一下。影片中我最喜欢的几句台词。
首先是安娜和渥伦斯基激情戏时安娜的几句话。文艺片与a片在激情戏上的差别,除了具体暴露尺度之外,应该就体现在女人的话是说给谁听的吧。安娜请求上帝宽恕,说渥伦斯基是刽子手,说这才是真的爱,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是说给自己的心的。我记得当年跟别人讨论《色戒》的时候就说到,其实女人才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她会相信自己身体告诉自己爱的是谁,所以汤唯会为了“爱情”牺牲自己和王力宏们的性命,而安娜更是为了“爱情”才放弃了缩油的缩油。
其次是安娜开始神经质的挑情夫刺儿的时候说的一句话:为了拥有我你失掉了太多,所以你现在不爱我了。尼玛我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如果说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主旨,那我绝对会用这句话!这也是我爱情观的一部分,就算今天的我值得你放弃工作放弃家庭放弃社会交际放弃名誉,那么当你得到之后,早晚有一天,我就不值那么多了。(当然其实,你什么也不要的话,他该把你踹了还是会把你踹了。- -!)这也是《成为简奥斯丁》里面,安妮海瑟薇最终的分手理由:你为了和我在一起而变得贫穷,早晚我们会因为贫穷而相互憎恨。
略微要吐槽的地方就是裘德洛的角色,电影开始之后我一直惊讶于他竟然演的是安娜的老公!那尼玛在我心里就是一个秃顶肥胖口臭黄牙的死老头啊,直到真的渥伦斯基出现之前我还期盼说难道情夫也是裘德洛演?可惜事与愿违,好吧其实真的渥伦斯基也挺帅的,可是裘德洛真的是我心目中的渥伦斯基啊!!!难道是他为了自我突破跟导演要求一定要演老公吗?可是谁天天和裘德洛睡一张床还要出轨啊!!!花痴完后继续,看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很讨厌安娜的老公,因为那就是一个伪君子,无情,折磨、要挟安娜,假仁假义,可是在电影里,裘德洛真的让人恨不起来,只能说是情商低导致的社交障碍,看着倒比安娜更可怜些。
影片的后半段有点形式大于内容,原著中的大部分都是描写安娜离开老公之后的与情夫在乡间的生活,看着赖以为生的爱情一点点死去,那才是真正折磨人心的阶段,也许那才是托尔斯泰真正想要说的。可是这用电影的手法太难表现了,所以二人的失和和安娜的死都交代的不够清楚,著名的“四个一切”也没有展现,感觉安娜就是吗啡吃多了得了妄想症然后就自杀了。
我一直不认为安娜是在出轨,当一个从没吃过糖的孩子发现糖的甜味之后,谁也没办法阻止她继续吃下去了,包括她自己(这也是人类为什么会换牙的原因吧?)只有吃过之后发现糖虽然甜,但是会蛀牙会发胖会得病等等之后,她才知道要克制,而后如果继续坚持吃,那才是出轨,那才是不听话的坏孩子吧。可惜她爱得太深没有机会改正了,难道这就是她必须死的理由么?我真心为她惋惜。
故事的另一主线是吉提和那个黄毛男,托尔斯泰总会在小说中找一个自己的代言人,说一些作者想说的话。这条线的主旨就是被高富帅玩剩下的女神还是可以和丝好好过日子的!多么理想主义啊~ 我记得原著中有怀孕的吉提和烦躁至极的安娜见面聊天,气氛非常微妙,安娜有一种被女丝逆袭了的挫败感,这也是她自杀的间接推动原因吧。黄毛男演得真好,嗯,对于吉提最终的选择是有说服力的,这也是作者推崇的恋爱观吧,不过我怀疑他们结婚九年后恐怕也会发生类似出轨的。当然也许不会,吉提吃过帅哥的亏所以会有点的记性,可是话又说回来,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桥段每天都在上演,谁能说得准以后呢……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500字1
安娜是一位十分动人美丽的少妇,她优雅靓丽的气质很会使男人一见倾心。渥伦斯基是一位青年伯爵,英俊倜傥,感情冲动,敢于表达。两人碰在一起,檫出爱情的火花是必然的事。
安娜早年嫁给长她20余岁的卡列宁,少女渴望得到应有的爱情,但卡列宁是一架官僚机器,想升官,冷漠无情。安娜同他过了8年苦闷虚伪的生活,还生了个儿子谢廖沙。两人思想性格的尖锐对立,正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安娜本来是去调解哥嫂感情纠纷的。哥哥斯蒂瓦同家庭女教师偷情,嫂嫂多莉便同哥哥大闹一场,家庭危机愈演愈烈。不想在火车上邂逅渥伦斯基,他风度翩翩,热情活泼又年轻,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这就同年老古板、官气十足的卡列宁构成尖锐的反差。同渥伦斯基的相遇是安娜性格的转折点,使她第一次领略到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爱情,认识到过去全部生活的虚伪。安娜以感情为第一生命,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当看到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下来时,她立刻泪流如雨,不顾一切地大声叫喊起来,因而大受上流社会小姐太太们的指责。在回家的途中,她对卡列宁说“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可卡列宁要求她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不要把渥伦斯基带到家里来。卡列宁的冷酷是安娜无法接受的,而她同渥伦斯基的公开结合却又把自己置于同上流社会对立的地位。于是,这个弱女子同上流社会之间,便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殊死斗争。
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渥伦斯基原本是个不错的青年,对下层人民也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在火车上看到一名铁路工人被压死了,立刻拿出200卢布,赠给孤苦无依的寡妇。对安娜的爱情也不乏真诚,当与安娜一见倾心后,他不顾周边人的议论,疯狂地追求安娜。从安娜与渥伦斯基热恋到相爱来看,安娜是尽情享受了渥伦斯基的爱,两人缠缠绵绵纵情做爱,渥伦斯基竭尽全力把握做爱节奏,使双方都感受到了爱的魅力。可以设想,如果安娜与卡列宁离婚手续能够办下来,渥伦斯基绝不会放弃安娜,一定会与安娜生活在一起的。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贵族阶级把持着国家政权,专制思想和特权思想根深蒂固。一个20多岁的青年难以承受社会和家庭压力,最后必然选择抛弃原本喜爱的女人。
作为贵族出身又嫁给社会上层官僚的安娜,自己也有许多不被世人认可之处。寻找爱情固然是人间最崇高的权利,但维持爱情靠一个人是办不到的。安娜是一个有夫之妇,并且有一个孩子,家庭地位珍贵;渥伦斯基是一个尚未婚配的青年,小安娜4岁,爱情观尚未定型,思想活跃,且家庭出生同样高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要说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就是在当今中国,安娜的行为也很难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如果安娜和渥伦斯基真的结为夫妻,那么不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的社会,他们都不可能过着像原来那样的优越生活,更谈不上幸福,不能想象他俩会白头偕老。安娜应该面对现实,没有必要去毁掉自己,当一切都无可奈何时,应该追寻自己应有的生活,活着才是最美好的。
影片描写人物细致,情节生动曲折,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优雅、动人、情感和敢作敢为的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500字2
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原来看过多次,今天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非常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一定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是为
社会所不容的。她其实是个非常聪,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为却无法为主流社会所接受,最后卧轨自杀。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现实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难相处,并不太受大家欢迎,可在文学上的价值却非常高。当然年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女权主义,为女人的独立竖起了一面旗帜,现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可那个时候的她们就不一样,她们的生活空间还是很狭隘的。就拿安娜来说,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为社会中的人,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虽然爱情一直存在,但她总是无端的猜疑,恐惧。这让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标,需要一种东西支撑着你走下去,让她的生活moveon。为了爱情,她离开了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可她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回自己的儿子。一个没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会唾弃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呐?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500字3
“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上学时读过的《安娜卡列尼娜》如今再次翻开,记忆荡然无存。也许正是应了那句话,有些书要在适合的年龄,适合的心境去读才能读懂,学生时代十几岁的年纪,对爱情懵懂,没有生活经历,自然是没有读懂。
刚刚结束很放松很惬意的古镇世外桃源寻访之旅回来,我所在的城市一直在下雨,犹如南方般细腻温柔,几天前还是艳阳高照,有点燥热的天气,因为连着几天的绵绵细雨,不见太阳的日子变得有些清冷,也让人有些心浮气躁。窗外雨轻轻敲打着玻璃,整个世界比以往安静了许多。这样的心境捧一本书,沏一茶壶,倚窗而坐,听雨静心细细读书,很喜欢这样的自己。
书翻到第二章,被书中的内容深深感染,这时刚好放在旁边的手机有微信消息进来,回复完一条信息。突然就不想再接着读了,而内心却迫不及待想知道书中后来的故事和主人公的爱情。手机对当代人的干扰不言而喻,我也未能幸免。去年的某一天,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苏菲玛索,她主演的电影我几乎全部都看了,唯独这部《安娜卡列尼娜》刚好没看,是因为看了电影简介我肤浅的认为这部电影与当下婚姻出轨,第三者别无二致,对我没有吸引力。 整个电影看完,结局的悲剧的,让我唏嘘不已,心情沉重。
“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的魅力和美,都是由明和暗构成的”。电影女主角苏菲玛索是我很喜欢的演员。电影讲述的是由苏菲主演的一个八岁孩子的贵族妇女安娜在去帮助缓和自己风流倜傥的哥哥和嫂子家庭风波,缘于哥哥和家庭女教师婚外情,在火车站她邂逅了年轻、英俊的军官渥伦斯基,可以说是两个人一见钟情吧,这是我猜测的。因为我看到两个人四目相对,深情一望的一瞬间就知道他们之间有故事,像极了爱情,遇见爱情的模样大抵如此吧。短暂的探亲期间,他们有过最美的邂逅,在舞会上翩翩起舞,而安娜嫂子的妹妹基蒂对渥伦斯基深深爱恋着,而渥伦斯基却衷情于安娜,结束探亲,安娜在返程的火车上又一次遇见渥伦斯基,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是渥伦斯基刻意安排,渥伦斯基对安娜表明了心意,此时她的内心早已经深陷,还有那么些许理智,她尝试拒绝这份不被社会所接受也让她内心充满挣扎和矛盾但无法自控的,已泛滥成河的感情。也许是她和身为高官的丈夫卡列宁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久了,她渴望这样一份感情,也许是她真的遇见了爱情,不管怎样,此时的安娜,已经动摇了,坐在火车上,她的脑海里,眼睛里浮现的是他们在舞会上的短暂相处画面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500字4
人们往往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列夫托尔斯泰!我是酷爱读书的,但我又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高中的时候就曾尝试去读这本书,大学的时候又来过一次,但两次都没读的下去,读了没几页便半途而废,所以我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如今的年龄再读安娜,才真正读出了很多况味,俄国的等级制度,底层人民的无奈,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感受到安娜、弗伦斯基的赛马、舞会、晚宴等,也见识了列文乡村生活中广阔的田野、漫天大雪中的桦树林。书中对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非常鲜明,除了安娜、卡列宁和弗伦斯基三位主人公之外,列文、吉蒂、奥勃朗斯基、陶丽两对夫妇也同样牵动着我的心。
安娜像书籍封面一样的美丽、端庄、又魅力四射,她游走于上层社会之间,热爱组织参加各种贵族式的聚会,是高高在上的贵夫人。但她并不是遥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的,她有独特的亲切和和蔼,让所有见过她的夫人、小姐都爱上她、喜欢她。无论从何种观点来看,身为皇室后裔的贵妇人,有一个前程锦绣、事无巨细的丈夫,和一个天真可爱的儿子,这是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生活吧,就是这样一位让人人羡慕的贵妇人,因为一次与青年才俊弗伦斯基的相遇,开启了一场不要命的热情。
在安娜和卡列宁的关系中,安娜自认为自己是一直活在卡列宁的手掌中,以至于她每次想起自己的丈夫,总是在想自己某一天终要冲破卡列宁“用虚伪和谎言编织的网”,她是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人,正如在和弗伦斯基的恋情开始之初,她收到卡列宁“迷途知返”的信件时所说,“上帝把我造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但她又何尝不是和卡列宁一样深受传统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呢,她的内心认可自己是在做一件可怕且不道德的事情,无法真正的去面对自己,正视和弗伦斯基以及卡列宁的感情。她在终于做出决定和弗伦斯基双双私奔之后,时时刻刻挂念自己的儿子,请求卡列宁和他离婚并交出儿子的抚养权,她在弗伦斯的乡下庄园中过的胆战心惊、敏感多疑,怀疑一切人看她的眼光,甚至坐着马车走在街上,都觉得路人对她投来鄙夷的目光,与其说是别人给她的不如说是安娜给自己设定的“坏女人”“背叛”等等骂名,她在这样的纠结往复中最终抵不过内心的煎熬,选择卧轨自尽,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多的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封建思想和传统教义毁了她,她毁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纵观这段家庭悲剧,不得不承认,故事中的每一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安娜也许是在封建宗法制和上流社会的压迫下(其婚姻由安娜的姑姑促成,具体细节书中并未交代)十几岁便嫁给了三十几岁的卡列宁,在安娜的眼中,卡列宁是一架冰冷的机器,每天周旋于官场和各种官文之中,不能满足安娜对爱情的幻想和要求,但这并不代表卡列宁就是不爱安娜的,相反我会认为他是爱着安娜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况安娜本就是一位气质超群的千金小姐,十几岁的豆蔻年华,试问正常的理念下,又有哪个男人会不爱呢?更别说按照书中的描述,安娜的一个眼神便能让已婚钢铁直男列文失了分寸。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500字5
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伏伦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伏伦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伏伦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吉蒂最后与列文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伦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陶丽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陶丽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
合上书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总觉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长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长的缩影吧。
安娜和伏伦斯基因为爱情,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这样,值得吗?究竟爱是什么?
我欣赏为爱,义无反顾;但不赞同。一切以爱的名义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负责。爱是责任!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500字6
最近这些日子一直在看苏菲玛索的电影,今日偶然找到了《安娜卡列尼娜》。由于本人并不是很习惯俄罗斯人的写作风格,所以他们的书我大抵是不怎么看的。即便是菲赫金戈尔兹的那本微积分学教程也太过沉长而显得有些枯燥。
不过,电影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想看了就看吧,比看书可简单多了。
安娜第一次出镜就非常有道理,她刚下了火车,火车一开,一位倒霉的先生就倒在了轨道上不幸被碾死。这与结尾安娜卧轨自杀以终她的最后一次出镜无情呼应。真是可笑,呵,好冷。
作为一个没恋爱过却满怀深情的年轻人,我来稍稍评价一下我可能还 不是很了解的安娜。她有一个在当时算是挺开明的丈夫(当然,这是他为了向外界显示出自己的高尚而表现出来的),有一个很聪明的儿子。然而人的性欲并非完全由你高尚的情操所控制,它至少有一大半来自于原始的野望。所以对于她跟渥伦斯基的偷情行为我是不作评论,毕竟看起来像是真爱。让我不能忍的是,渥伦斯基紧紧跟着安娜不放,即便安娜否决多次;当安娜接受他之后,这狗比样的竟然在安娜儿子面前(有一段距离,但不算远)强吻了安娜,我靠~我当时非常生气,这会让小孩有犯罪冲动的好吗(宰了这强吻我妈妈的逗比)。总之这狗比的自私与禽兽般下流的人品显露无疑,他让安娜与卡列宁离婚以始自己得以能够在上流社会继续有头有脸生活。
然而从卡列宁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那么在意他与安娜的儿子。不过一扯上离婚,卡列宁却不肯将儿子分给安娜。哦~可怜的女人。她生活在男人的游戏中无法脱身,遂卧轨以求解脱。
谈谈欧文,我喜欢这个人。他是个有思想的大胡子,与安娜见过一面,却无关紧要。
一看到欧文说的那句话我就深深迷醉了:在茫茫岁月,在冥冥之中,在渺渺空间,产生了有机细胞,寄居人间片刻,然后灰飞烟灭。这句话把人类写得多么渺小,我们何以将自己当做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而对他人指手画脚。宇宙无垠,值得我们带着敬畏用一生追索,思考。
对于欧文的其他名言,还 是不要写出来了,因为有些扯淡。
我的生活太浅,无法深入到电影中除了欧文以外任何人的情感。其实是托尔斯泰想得太复杂了,不过这也是为了剧情需要吧。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500字
【第1篇】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一爱一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一精一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
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一峰,树起了一面高一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一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一导一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花了两小时把电一影《安娜.卡列尼娜》看完,整体上来说,电一影拍得不错,就是节奏快了点儿,以两小时来概括安娜的一生显得如此仓促,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不能够一精一妙的把握住安娜的个一性一。安娜的一生是一精一彩纷呈,大起大落,要想像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那样表达到位的话,电一影显得有点空洞苍白无力了。然而,电一影也足以把整个小说人物的特征反映出来,因为抓住了一精一华所在。
电一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实身份是列夫.托尔斯泰,然而他仅仅是一个讲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伦斯基、卡列宁——三个生存在同样社会上不同一性一格的人。
安娜给予我的感触最多,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死时还 没懂得一爱一的真谛,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刚开始的这句话我是一直不能理解,或许是因为这话我本身并不曾体会过,然而,俯观了安娜的一生,看着她走过的日子,感受过她的内心想法,到后来完全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对一爱一的追求的一精一神,这是一股为一爱一牺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一精一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结局我始终不肯相信安娜会死去,而且是自一杀,因为这种做法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本身是愚昧的,但是当时的社会却一逼一得她去死,安娜实在是太可怜了。
可怜的安娜是个很真诚勇敢的人,但只能从她追求一爱一情方面来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我并不想抨击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一爱一的方式确实很另类,所以难以避开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觉得在追求一爱一情这个问题上,一切随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身边过日子,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个人,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我接受,当然,安娜也不会接受,所以她选择了一个正确的一爱一情。关键是她选对了,却没有做对,她是以一个非常愚昧的做法开始她新的一爱一情,当了别人的情一妇,红杏出墙,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报应了。何况安娜本身太执着了,对一爱一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抛夫弃子,甚至怀疑自己的情一人,跟伏伦斯基没有很好的沟通,便断绝了自己的出路。
总体上来说,安娜是一个可敬又可怜、勇敢有冲动的女人,她的一性一格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命运。
伏伦斯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语说,一爱一江一山更一爱一美人,伏伦斯基的一生证实了这句话。一个英俊潇洒、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旦为了一个有夫之妇夜夜不能眠,这种情况确实很容易断送他的一生。然而,伏伦斯基豁了出去,为了安娜,他确实曾经放下一切。伏伦斯基本来就是很聪明的人,他的想法并不像安娜那样单纯,他想拥有安娜,也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跟安娜仅仅拥有一爱一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后再次回到圣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安娜的婚姻问题。
伏伦斯基给了我希望,我一直以为结局会很完满,只要安娜等着离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简单一切就柳暗花明,转机可是存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死的话。可是安娜却断掉了我的希望,也断送了伏伦斯基的一生。伏伦斯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我认为安娜真一爱一他就不应该怀疑他,真一爱一他就应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占有他,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体现。用伏伦斯基的话来说,安娜确实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个好女人,我却不会一爱一上这种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应该快快乐乐的,而安娜却追求烂漫和昙花一现,甚至为此牺牲一性一命,实在是太无知了。你看,以安娜的做法面对人生,身边的人都得到了些什么,丈夫没了妻子,孩子没了母亲,情一人没有了活着意义,那岂是她一个人的事,一死了之还 真是自私。安娜常常让我惋惜,伏伦斯基却一直让我感动,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样。
卡列宁这个人一看就知道是很传统的人,脚踏实地,事业有成,应该是个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了解我就越怀疑这个人,可能是日久见人心吧。我在想,也许是他伪装得太好的缘故,所以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好人会不让一个想见孩子想得痛彻心扉的母亲见见自己的孩子?一个好人会让一个自己一爱一着的女人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答案是,不会。
所以,由此至终,卡列宁把自己包装起来,满口经文信仰,在基督信徒的伪装面具下展开他劣质的行为,他内心本来就是一个小人。他自大,所以要占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别人幸福;他无情,所以折磨妻子,他无义,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直搞不懂卡列宁到底有什么追求,看得出他并不一爱一享受生活,难道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真为这样的人感到可悲。
看完电一影我才发觉生活中我们也有他们的影子,为人处事存在他们的痕迹,我只希望不要有人重复他们走过的路,快快乐乐活在当下不是更好吗?
【第2篇】
说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也不为过!伟大在她对人生的反思,对命运的探索,对人类的道德训诫,是作者崇高人格的流露。
有人说,这是反映旧社会压抑女一性一的小说。我从头到尾,除了看到安娜因为婚外恋一步步堕一落深渊,最后一头撞在火车上外,其他女人都活的有滋有味。而且,安娜在搞婚外恋之前,看看作者怎么描述的:单纯,快乐,健康,活泼,一无所缺,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不但自己生活幸福,而且帮别的家庭调解纠纷。
而且,里面最快乐的基蒂,她是多么幸福,多么纯洁,她最终找到了幸福的生活,嫁给了单纯可一爱一而又善良的列文。列文最后信了教,找到了一精一神的归宿,他其实就是作者自己,从头到尾都在说作者自己的话,想看懂这部书,就从他身上看。
这里的信教并不是单单的跟村姑念佛一样信了,而是真正理解了,他只是一种完美一精一神的代表,并不是指真有。
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到一个一浪一子的介入,美名其曰:“一爱一情”。这个所谓一爱一情的到来,带走了她的一切?
列夫托尔斯泰最擅长的不是揭露社会制度,而是对人类道德的自我审判和思索!这里,矛盾出现了,是要所谓的婚外一爱一情,还 是要家庭乃至生命。而这个一爱一情,仅仅是因为对方长得帅,会说漂亮话,而自己家丈夫又是个热衷事业的人。是在生活枯燥的情况下所寻找到的一点刺激,就像我们现在年轻人喜欢吸毒嫖一娼一样。这种一爱一情可取吗?答案是否定的!
所谓有恶因必结恶果,所以安娜最后撞车自一杀,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怨不任何人,更怨不了社会制度。
作者不是主观的,他是让笔下的人活起来,让他们按生活的轨迹自动运行,也就是说,真正的作者是严格遵循生命轨迹的,而安娜的生命轨迹,最后也只有灭亡!这是天意。天不能容忍她!
如果非要说她是被旧制度害的,那么旧制度为啥不去害基蒂?她也是主人公啊!她为什么过的那么幸福,偏偏有意做给安娜看似的。事实上,她确实要作给安娜看的,同时也是给读者拿来对比安娜看的,这是伟大的艺术手法!让读者明白作者的苦心。
安娜追求一爱一情,一步步走向灭亡,毁了家庭,毁了丈夫,也毁了情一人。所以有些人说她为一爱一情而牺牲是多么的崇高时,是一爱一情完美一女一性一的象征时,我只能无语摇头。如果那么说的话,安娜卡列尼娜就仅仅是一部支持婚外恋的言情小说,根本不是什么名著,与琼瑶的小说一样价值,那么托尔斯泰也仅仅是个男琼瑶而已,或者张艺谋。可明显后面两人与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一比,就是什么东西。我们应当知道列夫托尔斯泰这个名字的一精一神重量。
他是真正在小说中思索探讨人生的价值:人应该怎么活才能找到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中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两种活法。
第一种:安娜和渥伦斯基。
渥伦斯基,一浪一子一个,最喜欢调一情,泡妞,遇到有夫之妇安娜,因为她太美了,不论她有没有家庭,有没有孩子,明知道这会对她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但还 是比不了自己的情一欲,非要把她泡到手不可。所以这里有人说他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情一人时,是反抗旧社会制度的先锋时,只能说这人脑子有一毛一病。当然,渥伦斯基后面的醒悟,让我们悲哀,因为安娜的自一杀,他对生活彻底绝望,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走上战场,可能一去再不回了,因为他是决意去死的,并不是散心。与安娜一样,其实也是自一杀,只是一个更男人,一个更女人而已。但他们两人是自作自受。如果他们真能怨随便一个东西,他们也不会自一杀。因为他们怨不了任何人,直接是被自己的良心一逼一到了死路。
安娜,由一个幸福安宁的少一妇,被渥伦斯基吸引,最后抛弃丈夫,抛弃儿子,与情一人生活在一起。应该说,他们最后如愿以偿了,生活在一起应该也是很幸福,社会并没有给他们多大压力,最后安娜的死是因为神经质!她总是怀疑渥伦不忠,一会怀疑这,一会怀疑那,最后为了“报复”渥伦去自一杀了!但实际上渥伦一直在对她好。
这种神经质的原因是什么?简单,两个字,良心!
第二种轨迹:基蒂和列文
基蒂是人类中幸运儿的代表,不是因为她嫁给了列文那样的好丈夫,而是因为她被渥伦斯基甩了!她因为少女的单纯无知,喜欢上了体面潇洒的帅哥-渥伦,而拒绝了乡下财主列文的求婚。而她父亲,一眼看出渥伦是什么人,疼心不已,但幸好,渥伦斯基被安娜迷上了,甩了快要到手的少女基蒂。基蒂在痛苦之余,也重新反思人生,不停地在寻求和探索生命的意义,而与她一直有相同癖好的人,就是列文,还 有一个就是作者自己。列文是一天到晚都在想许多深奥的话题,整天想怎样生活才最美好,怎样才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他最喜欢想象自己有个多么美好的家庭,妻贤子孝,结果终于如愿了。因为他忠诚可靠,老实善良,所以最后他如愿了,与社会制度没有任何关系。他娶到了可一爱一到极点的基蒂小一姐。
有人说这部小说是悲剧,可是看到基蒂和列文这样美好的结局,明明就是个一爱一情喜剧,仲夏夜之梦,看看小说最后的描述,多么一温一馨,多么富有哲理。小说没有以安娜撞车结尾,而是以一个快乐的家庭结尾,体现了作者人类本一性一的美好的展望。人类一定不会像安娜一样,自取灭亡,而是会像列文和基蒂一样,在错误中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改造,最后完成一精一神上,道德上的升华,最后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当一面在搞轰轰烈烈的婚外恋,在闹离婚时,一边在敲锣打鼓,忙着庆贺新人,多么戏剧的场面啊!将这两幅情景一交一织在一起,就是作者的中心思想,教会人们,怎样才能活得快乐一温一馨。
婚姻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喜新厌旧,找其它的女人(或者男人),搞婚外恋,是很普遍的现象,现在我们国家就是如此.只有自己克制,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才不会出问题.而安娜和卡列宁就没做到这一点.安娜对家庭,对丈夫孩子不负责.我也很生气. 对卡列宁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1
看完了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与丈夫卡列宁和年轻军官弗伦斯伯爵的三角恋情在当时的社会形式下就是一个杯具。当时的贵族们在舞会、晚会等公共场合闲聊的最多的就是某某的绯闻,第三者是他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弗伦斯跟安娜是在一个舞会上认识的,两个人一见钟情,起初安娜极力回避弗伦斯的爱意,但是弗伦斯仍坚持不懈地追求安娜。最终安娜与丈夫离婚,两个人生活在一齐,在一齐是却有不停的矛盾、争吵、流泪。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当时俄国的政府官员,是一个唯利是图,贪图勋章和官爵的俄国贵族形象,是一个只会活在自我世界里的虚伪小人。在听到外面关于自我妻子的闲言闲语后,自我的第一反应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没有夫妻间最起码的尊重和信任。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好处,以及对儿女的职责。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安娜对于丈夫的质问也不做任何解释,她可能也明白自我越解释丈夫越怀疑、越不相信。就让时间来化解这一切。
两人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是在一次赛马场后,赛场中一向领先的弗伦斯的意外摔倒让安娜颇为紧张,直为他担心。因为这件事安娜也被丈夫提前带回家。最后两人摊牌,为了自我的荣誉与地位,两人分居,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儿子归自我养,安娜则净身出户。在一番争论无果的状况下。最后安娜投入了弗伦斯伯爵的怀抱。伯爵也因为她愿意提前结束在军队的生涯,放下曾今手握的大权。在之后安娜出入于公共场合中人们总会对她投来异样的目光,背后对她议论纷纷,让她浑身不自在。众人的不理解和对儿子无止尽的思念让安娜成日以泪洗脸,在怀了弗伦斯的孩子以后分娩时染上了重病。卡列宁来看她。一番劝导以后让她又有了重新回到以前的念头。伯爵也因为舆论和之前各种社交的欲望做出了持枪自杀轻生,后被抢救回来。
当然,之前那个家安娜是回不去了,其前夫甚至骗她的儿子他的母亲已经生病死了。这也让安娜毅然的离去。她又应对不了跟伯爵在一齐时贵族们一样的目光,最后选取了坐火车独自出走,也不明白何处才是自我的安身之地。最后安娜也悟出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多变。让她最终倒向铁轨自杀了。
其实《安娜卡列尼娜》就跟中国的《水浒传》中一章西门庆和潘金莲的例子差不多,集中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心的复杂。安娜是铁了心不要名誉、不要富贵、抛夫弃子;弗伦斯基也豁出去了不要前途、不要门当户对,最终两个人生活了在一齐,但在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下两人有生出了矛盾,最终彼此伤害,彼此误会,彼此厌恶。他们可能都后悔了,也许只有感情是没有用的。生活除了感情,除了他们两个。还需要有亲情、友情、人间真情…生活中还有各种诱惑、各种欲望。也许它们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些都生活所必需的。
可能在生活中感情与职责并不是一致的,虽然安娜和伯爵有感情,但是安娜还有儿子,还有丈夫,一个属于自我的家。不可能为了感情抛弃了职责,有了感情就不要其它了。也许生活就是由很多很小的事情组成的,有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是你不能够没有它。许多小事情的完好,才有有一个人生活的完好,生活是精彩的,也是多姿的!!
在现实生活中也许还会不断演绎安娜卡列尼娜式的杯具,我们能够把它当作一种借鉴,用它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要有一种好好活在当下的信念。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2
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自己也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来也算是个幸福的女子。上帝给她太多: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幸福,每个人又是怎么定义的呢?上帝却没有给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爱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安娜好,但是这些的“好”,只不过是她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每晚进行循例式的对话,更令安娜生厌。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渴。
火车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上了结的孽缘。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冷水如热流的相涌,最终冲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伦斯基的爱如海啸般一泻万里。如果没有婚姻制度、如果没有生下爱儿、如果没有社会舆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水乳交融的相爱,来得太迟且来得让人感到欣慰。但是现实便是现实,他们的结合,虽然并不稀奇,反而在圣彼得堡,拥有情人是常事。看来违反婚姻制度,失去母亲职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毅然破坏了上流社会体面的游戏规则。但是,安娜,却头一回为自己做了主——她想拥有完整的爱情。
可是,最后安娜却卧轨而死。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到渥伦斯基的介入,并美名其曰“爱情”。而这个“爱情”的到来,却带走了她的一切。
世上的爱情本如此,荡气回肠的也有,生死相许的也有,细水长流的也有……爱情面前,没有对错,只有有没有真心爱过。难道不是吗?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3
爱情固然美好,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爱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希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爱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爱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起。
不过,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爱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现在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现在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爱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4
爱情固然美好,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爱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希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爱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爱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起。
不过,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爱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现在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现在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爱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因为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人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要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5
花了两小时把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看完,整体上来说,电影拍得不错,就是节奏快了点儿,以两小时来概括安娜的一生显得如此仓促,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不能够精妙的把握住安娜的个性。安娜的一生是精彩纷呈,大起大落,要想像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那样表到达位的话,电影显得有点空洞苍白无力了。然而,电影也足以把整个小说人物的特征反映出来,因为抓住了精华所在。
电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实身份是列夫。托尔斯泰,然而他仅仅是一个讲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伦斯基、卡列宁——三个生存在同样社会上不一样性格的人。
安娜给予我的感触最多,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死时还没懂得爱的真谛,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刚开始的这句话我是一向不能理解,或许是因为这话我本身并不曾体会过,然而,俯观了安娜的一生,看着她走过的日子,感受过她的内心想法,到之后完全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对爱的追求的精神,这是一股为爱牺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结局我始终不肯相信安娜会死去,而且是自杀,因为这种做法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本身是愚昧的,但是当时的社会却逼得她去死,安娜实在是太可怜了。
可怜的安娜是个很真诚勇敢的人,但只能从她追求感情方面来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我并不想抨击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爱的方式确实很另类,所以难以避开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觉得在追求感情这个问题上,一切随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个自我不喜欢的人身边过日子,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个人,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我理解,当然,安娜也不会理解,所以她选取了一个正确的感情。关键是她选对了,却没有做对,她是以一个十分愚昧的做法开始她新的感情,当了别人的情妇,红杏出墙,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报应了。何况安娜本身太执着了,对感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抛夫弃子,甚至怀疑自我的情人,跟伏伦斯基没有很好的沟通,便断绝了自我的出路。
总体上来说,安娜是一个可敬又可怜、勇敢有冲动的女人,她的性格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命运。
伏伦斯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语说,爱江山更爱美人,伏伦斯基的一生证实了这句话。一个英俊潇洒、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旦为了一个有夫之妇夜夜不能眠,这种状况确实很容易断送他的一生。然而,伏伦斯基豁了出去,为了安娜,他确实以前放下一切。伏伦斯基本来就是很聪明的人,他的想法并不像安娜那样单纯,他想拥有安娜,也想拥有自我的事业和生活,跟安娜仅仅拥有感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后再次回到圣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安娜的婚姻问题。
伏伦斯基给了我期望,我一向以为结局会很完满,只要安娜等着离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简单一切就柳暗花明,转机但是存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死的话。但是安娜却断掉了我的期望,也断送了伏伦斯基的一生。伏伦斯基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好的男人,我认为安娜真爱他就不就应怀疑他,真爱他就就应在背后默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占有他,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体现。用伏伦斯基的话来说,安娜确实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个好女人,我却不会爱上这种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就应快快乐乐的,而安娜却追求烂漫和昙花一现,甚至为此牺牲性命,实在是太无知了。你看,以安娜的做法应对人生,身边的人都得到了些什么,丈夫没了妻子,孩子没了母亲,情人没有了活着好处,那岂是她一个人的事,一死了之还真是自私。安娜常常让我惋惜,伏伦斯基却一向让我感动,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样。
卡列宁这个人一看就明白是很传统的人,脚踏实地,事业有成,就应是个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了解我就越怀疑这个人,可能是日久见人心吧。我在想,也许是他伪装得太好的缘故,所以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好人会不让一个想见孩子想得痛彻心扉的母亲见见自我的孩子?一个好人会让一个自我爱着的女人得不到自我的幸福?答案是,不会。
所以,由此至终,卡列宁把自我包装起来,满口经文信仰,在基督信徒的伪装面具下展开他劣质的行为,他内心本来就是一个小人。他自大,所以要占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别人幸福;他无情,所以折磨妻子,他无义,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向搞不懂卡列宁到底有什么追求,看得出他并不爱享受生活,难道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自我的虚荣心吗?真为这样的人感到可悲。
看完电影我才发觉生活中我们也有他们的影子,为人处事存在他们的痕迹,我只期望不要有人重复他们走过的路,快快乐乐活在当下不是更好吗?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600字
65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92位用户关注
76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