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观后感 > 观后感
栏目

奋斗观后感英语版(8篇)

发布时间:2022-08-19 热度:70

【导语】奋斗观后感英语版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8篇优秀的奋斗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奋斗观后感英语版,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奋斗观后感英语版

【第1篇】励志电影《决战冰河》观后感:人活着就应该为梦想而奋斗

励志电影《决战冰河》观后感:人活着就应该为梦想而奋斗

现实中,面对困境,许多人都曾因缺乏坚强的意志而踌躇不前,甚至自怨自艾成为失败者。而英雄,却坚定不移地用智慧和勇气不断迎接挑战,正如美国电影《决战冰河》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雪地历险故事片的主角威尔那样,怀着梦想,凭着智慧,带着信心和勇气,和一群哈奇士猎犬历经冰天雪地,拉着雪橇,驰骋五百英里,经过一路艰难的考验,终于到达目地获得胜利!威尔的胜利能够给任何人以激励,故事再一次演绎了顽强的意志力可以战胜任何艰难困苦从而获胜的亘古不变的真理。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影片的英文名:ironwill,钢铁意志,非常紧扣主题,而且更巧的是,电影中男孩名叫willstoneman。名字很有寓意,stoneman:石头人,will:意志。角色的名字含有深刻寓意,紧扣主题,这往往也是一种写作技巧,这部电影的文学价值也很高,配乐与摄影水平也是一流的,演员的表演更是深入内心,虽然这部电影没有获得大奖,但我认为,冠以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演员奖、最佳配乐奖,对这部电影来讲,都是实至名归。

故事发生在1917年美国南达科他州(southcarolina),18岁男孩威尔是在农场长大的孩子,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全家人就靠父子俩用雪橇运货赚钱,父亲一直盼望威尔能离开农场去上大学。有一天,威尔收到了大学入取通知书,然而他并不显得十分兴奋,因为学费对家境窘迫的他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因此他想放弃读大学的机会,父亲却坚持让他读大学,去看看农场外面的世界。正在这时,父亲意外地看到北美洲的狗拉雪橇比赛的消息并决定参加比赛获得巨额奖金来支付儿子上大学的学费。

一家人开始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中,深谙雪橇之道而且身强力壮的父亲也开始利用平常和儿子一起拉雪橇运货的机会开始了训练,父子俩一人一辆狗拉雪橇奔驰在茫茫雪原上。却不料在一次训练中,父亲不慎掉进路边水流湍急的冰河之中,拉着雪橇链子的父亲在冰冷的激流中有点力不从心,身体剧烈摇晃,父亲最挚爱的哈奇士狗也在岸上焦急地叫着,威尔立即跑过来拼命拉着雪橇链子想拖父亲上岸,然而雪地湿滑……眼看儿子就要滑入水中,在这危急的关头,父亲为了不让苦苦救他的儿子也跟着掉下去,他毅然抽刀砍断了雪橇链子,在儿子凄厉悲伤的叫喊声中,父亲不幸溺水身亡……

父亲的意外去世令整个家庭失去了方向,威尔和母亲面临着重重困难,前途一片迷茫,债主前来逼债,要母亲拍卖农场,威尔想保住农场,决定不去上大学了,母亲想到父亲的遗愿坚决不让。

这时,威尔想到了自己为什么不去参加比赛呢?这个想法又重新点燃了年轻人的希望,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为了自己的大学学费,为了保住自家的农场,威尔说服了母亲,决定去参加北美洲狗拉雪橇大赛。叔叔开始在半夜里训练威尔并告诉威尔“你唯一取胜的办法是: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你还在跑!”短短几天的训练之后,威尔怀揣着父亲留下的哨子,带着父亲生前挚爱的哈奇士猎犬和雪橇,还有母亲做的果味儿饼干,踏上了前往比赛地的火车,在威尔的母亲和威尔的同龄小伙伴略带忧虑的目光中,威尔艰难的赛程拉开了序幕……

当威尔赶到比赛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报到的时间,而且所有的选手没有一个人看好他,甚至很多人在嘲笑他,他们都是来自各地的高手,有些选手还是往年比赛的冠军,高手的背后还有各种各样的秘密的支持者和赌局。一开始,主办方和在场的记者们没有一个人愿意为迟到的威尔说话,但是威尔的执著感动了一位报社记者,也许是出于好心,也许更多的是出于对新闻的敏感度和追逐心,这位记者认为如果全程报道这位小伙子参赛,即使他赢不了比赛,也不失为是一项能引人关注的新闻,一定能获得报社老板的青睐。于是,这位记者说服了主办方准许威尔参赛并帮他交了迟到的罚金和报名费,使他获得了参赛机会。

威尔终于带着父亲生前挚爱的哈奇士猎犬和雪橇开始了五百多英里的艰难赛程,一路历尽艰辛。在冰雪丛林恶劣天气中奔跑,他比别人睡得晚,比别人起得早,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跑;挑战不仅仅来自于大自然,威尔的对手中还有人充满了残暴和卑劣,眼看威尔胜券在握,为了赌局获胜甚至有人放狗咬伤了威尔的领头的哈奇士犬,还游说威尔退出比赛并承诺给威尔一半的奖金,威尔有力回击了对手的暴力威胁,坚决拒绝了的金钱诱惑!历尽千辛万苦,威尔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因为威尔心里一直想着父亲遗愿,上大学的梦想,家里的农场,还有父亲留下的哨子和曲子、母亲的果味饼干,这一切,都使他对比赛始终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令人感动的不仅仅是威尔顽强的精神,还有他善良的心。在比赛途中的冰雪丛林无人区,威尔冒着被冻僵的危险,也忘记了比赛中的争分夺秒,救了一位濒临被冻死的边缘的竞争对手。他那颗善良的心感动了很多人,也包括那位记者,那位记者又派人到威尔的家乡了解了威尔的背景。这样,一位为了实现梦想,为了保住家园的顽强拼搏的年轻人终于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大赛主办方的重视,还赢得了美国民众的支持:他每到一个小镇,都会受到人们夹道热烈欢迎;会有人给他食物;会有孩子来带他抄近路;全国的报纸头版头条都是他的故事,人们都叫他:ironwill(钢铁威尔);人们把威尔用父亲留下的口哨吹的父亲爱吹的曲子称之为:威尔之歌!终于主办方也为威尔感动,因为在威尔身上他们看到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赤手空拳创业的艰难困苦中那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以及成功的过程!报社派人千里迢迢去把威尔的母亲、叔叔和同龄小伙伴们接到了比赛的终点来迎接威尔的胜利。在威尔最后一波三折终于赢得了胜利的时候,我也被感动得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跳跃和欢呼!

影片中感人至深的除了顽强的意志,善良向上这样的励志主题,还有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影片对威尔与哈奇士猎犬相依为命,互相信任的充满感情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的动人诠释。威尔父亲曾经对威尔说过:“在你陷入困境的时候,你谁都不能相信,你能相信的只有你的狗!”威尔把这句话牢记在心中,非常爱护自己的狗,任何时候,不离不弃,在危急关头,狗救了他!而另一参赛者却对狗非常粗暴和残忍,狗忍无可忍,最后对他群起而咬之……

励志电影《决战冰河》观后感:人活着就应该为梦想而奋斗

【第2篇】《蚁族的奋斗》观后感

《蚁族的奋斗》观后感

看一部好的电视剧,能让人的心灵的道一次洗礼……

深夜了,想象着城市里的人们匆匆的身影,感觉最能让人安静下来的时候还是深夜,坐在电脑前,安静的宿舍甚至能听到心跳的声音,连续1个星期含着眼泪看完了“蚁族的奋斗”。曾抱着好奇的心态看了一集又一集,突然变让我觉得感同身受。

我们毕业以后,带着父母的希望,带着自己的梦想,拼搏在外表光鲜的城市里,每天早出晚归,日日夜夜的工作忙碌,为了钱,为了在这个城市里立足,我们像蚂蚁一样勤勤恳恳。静下心来,看看周边的房价,看看生活的城市,好像自己置身于陌生的世界,那些高楼大厦,那些繁华喧嚣都与自己无关,我们蜗居在一个寂静的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没有时间感慨时间的流逝,没有时间释怀心里的委屈,把所有的都装在了自己的心里;回过头来,想想那个装满了自己酸甜苦辣的城市,忘记了自己是谁,更忘记了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付出了自己可以付出的,忽略了亲情、友情甚至爱情,得到的却是是那些所谓的荣誉与金钱,然而仅仅只是为了生存……。

虎一帆,一个大学毕业高材生,所学的专业是软件设计,为了生活,放弃了自己的软件设计师的梦想,却从事电器维修这一行,他的理想在现实中磨的没有了棱角,失去了方向,丢失了目标,只能在现实生活中挣扎着。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虽能适应环境,但是却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也无法给心爱的人想要的生活。

赵荣生,为了钱,而忽略了生活的价值,忘记了风险,在宋楚楚背地里的帮助下由一个险些被公司开除的没用的业务员一路发展到了公司的一级销售,可这个时候他被利益昏蒙了双眼,自大和成功堵住了他的耳朵,听不进宋楚楚和一帆的劝告而关进派出所,险些被判刑入牢。他的路曲折,似乎都在泥泞中挣扎着,他失落过,茫然过,但却坚持着。因为他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却有常人想象的耐力。

张晓燕,她没学历,无背景。为了生活,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北京奋斗了许多年,吃了许多苦,流了很多泪,有时不得不强装笑脸,把痛苦咽在肚子里,不向任何人倾诉。为了能让自己干得更好,屈居人下,为了理想遍体鳞伤,一路摸爬滚打到了总经理,为了钱、为了势力,嫌弃一帆没有工作,养不起她,养不起她的家,没有勇气要孩子,就在她以为自己有了一切可以承担起她在农村的妈妈姐姐们的时候,突然她变得一无所有,她没了所谓的总经理职位,没了所谓的给家人安顿的饭馆,还险些失去自己最爱的人。

楚楚这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却没有好的命运,她把她的那颗爱心给了自己心爱的人,也给了自己的朋友,在命悬一线的时候,仍想着心爱的人,为心爱的人留下一个孩子,也给孩子留下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对孩子的那份爱,所有的爱都在信里展现出来。为了不让自己爱的人担心,故意把他推给陈丽娜,因为她不想让心爱的人跟着一起痛苦,却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病痛的折磨。

冯大宝,他活的很潇洒,随着命运在北京的广阔土地上飘着,直到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90后,有些许现实的女孩琳达,为了琳达他随着琳达每天疯狂地送快递,去当保安,去当演员,最后凭借着自己的真诚善良出了名。或许他本意并不是演员,只是看上了一个女孩,因为那女孩想做演员。。。。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想象中得那么完美,但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跟金钱没有任何瓜葛的感情,在面包和爱情的面前,凄然有人选择爱情。也许就在某群蚂蚁里面,在没有多少阳光照射的地方悄悄地生长。最后却能长成让所有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的花朵。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失意了,别绝望,也许这是一个转折,希望就在拐角偷偷地等着你。得意了,别骄傲,别把自己给弄丢了,回去的路不一定一直为你留着……

《蚁族的奋斗》观后感

【第3篇】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电影《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电影《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当你七岁开始穿着小棉袄冒着纷飞的雪花坐在操场上注视着银幕上一个英雄的一举一动的时候,你无法不爱电影;当你四十一岁实现了你七岁开始的手执爆破筒冲向敌阵的梦想时,你无法不激动;当你见到你儿时的英雄如今被泡沫剧掩埋,忍受孤独的时候,你无法不伤感;当你听他们讲起过去的故事,依稀闪现当年风采的时候,你无法不崇敬;杨子荣的战友还在,他们一起智取了威虎山;董存瑞的弟弟还在,记得哥哥小时的顽皮;雷锋的恋人还在,想起了当年纯洁的浪漫;赵尚志的妹妹还在,说起和兄长最后一次见面。许多人相继走了,他们的生命塑造了一代人的灵魂,走了,永远被人记住。我们要记住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我们要纪念他们,他们的每一一件事都会进入珍贵的历史档案。

第一次看电影《红色娘子军》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部电影讲的是吴琼花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故事。具体讲了贫农女儿吴琼花不堪忍受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决心逃出火炕,后来遇到红军干部洪常青,给她指明了投奔红军走上革命之路的曲折经历。最让我难忘的一幕是——洪常青牺牲之前大义凛然地宣告“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的壮烈场面。看到他在熊熊烈火中昂然挺立着的高大的身影,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洪常青牺牲后,琼花和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不怕敌人的前堵后追,日夜在丛林中穿梭行军打仗。渴了,就伏在溪边喝水;饿了,就吃点野果充饥。她们脚蹬草鞋,身穿单薄的军装,天当被子,地当床,刮风下雨时,大家就紧紧抱在一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她们的意志都始终坚强如钢。没有枪,战友们就手持五寸刀片,甚至徒手打败了猖狂的敌人。最让我激动的是——在激烈的战斗过程中,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可娘子军们却擦干眼泪不屈不挠,继续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最后,终于打死了罪大恶极的南霸天。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来。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娘子军们接过义士手中的红旗,迎着朝阳奋勇前进,为解放全中国继续战斗。这一支由女战士组成的革命队伍,是琼崖革命的代表,是海南人民的骄傲。红色娘子军们惊天动、泣鬼神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我。

看了电影《红色娘子军》我最想说的是----我了解了红色娘子军的悲壮历史,懂得了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祖国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后辈,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崇拜这些革命前辈。相比之下,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我往往会束手无策,真是惭愧。在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展满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她们为我树立了榜样,教我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我的决心是——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告慰烈士们的忠魂,继续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把xx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进步,天天向上,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要继续的的不仅仅是红色娘子军们的爱国精神,还有牺牲与奉献精神。革命传统的发扬不仅仅是我作为一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责任,更是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所在。因此我会认真努力,不断进步自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终身。

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

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电影《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第4篇】2020开学第一课《致敬奋斗的青春》观后感800字5篇精选

2020线下开学第一课《致敬:奋斗的青春》观后感【篇1】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的横空出世,让人们谈“毒”色变,但同时人们也关注着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他们就是当今“最可爱的人”。

白衣天使的可爱,并不仅是外表,更在于善良纯洁的内心。正值春节佳际,家家团圆的时候,他们却选择离开亲人来到抗疫的第一线去治疗并护理那些感染的患者。他们穿着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为了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他们都会穿纸尿裤,尽量少喝水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睡几个小时的觉,但是他们从来不说苦,只是微微一笑说这是我们作为医护工作者的职责,我们不禁感叹医护工作者的无私和伟大!

白衣天使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中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如今有为国家献身的医护工作者们,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自己身患绝症,妻子已被感染但他仍在抗疫一线奋战30余天,由于渐冻症的折磨他走起路来高低不平但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他的事迹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永远记得中国武汉有这样一位好院长!84岁的钟南山院士更是让我们敬佩,他曾经带领医护工作者成功抗击了非典。如今他又一次奋战在抗疫一线,钟老不顾风险在没有机票车票的情况下他坐在动车的餐椅上赶往武汉,争取第一时间查找病毒来源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与病毒做斗争。钟老的这种鞠躬尽瘁,奋不顾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就是我的偶像,他们才是真正的明星!

我们要为白衣天使加油,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携手扛过这场灾难。同时,我们也要为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贡献,其实做贡献可以很简单,它可以是在朋友圈中的一句“白衣天使加油,中国加油!”也可以是在抖音快手等媒体上为白衣天使点个赞,为中国点个赞;我也会节省我的零花钱为武汉捐款,让我们为抗疫做点什么,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一起扛过这次给中国的挑战!

2020线下开学第一课《致敬:奋斗的青春》观后感【篇2】

护士是什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是一个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护士。

那一天,我身穿洁白的护士服走进病房,我满怀微笑地面对每一个病人。我细心给他们量体温,送药,询问他们的病情。如果他们觉得闷,我会陪他们谈谈心,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让他们的心情能够尽快的好起来。如果他们觉得哪里不舒服了,我会立马通知医生,并及时做好各种准备。

总有一些病人的病非常的严重,这时我会日以继夜地守在他们的病床边,以便随时能观察他们的病情有没有什么起色。我还会尽量对病人家属的情绪进行安抚,让他们过于紧张的情绪安定下来。我会尽我所能地照顾每一位病人,直到他们脱离危险为止。

假如有感冒的小朋友需要打针,输液,但是哭闹不止的时候,我会用温柔的声音安慰他们,给他们讲故事,说笑话,让他们暂时忘记疼痛。扎针时,我会尽量轻一点,以缓解他们的疼痛。我或许还会给他们买一些水果和零食,让他们不再害怕我。我还会和他们多聊聊天,拉近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自然灾害或是人为灾害,我都会义不容辞的赶赴灾区现场,抵达抗灾救灾第一线完成自己的义务。我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果我是一名护士,我要像魔术师那样,变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方法。让病人放松,不再感觉痛苦,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如果我是一名护士,我会用最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位病人。

2020线下开学第一课《致敬:奋斗的青春》观后感【篇3】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武汉,从武汉到湖北,又从湖北迅速蔓延了全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人民陷入了恐慌之中。过年之前,因为没有注意,或是很少人在意,才使现在疫情扩散速度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并且每天被感染的人数不断增加。面对疫情我没有退缩而是迎“毒”而上,做一个居家的抗“疫”小战士。

当我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与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但不是“囤货”,而是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在疫情结束之前尽量少出门,甚至不出门,这样做既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不给社会、国家添麻烦。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更注意卫生了,每天都会洗好几次手。吃饭前洗,上了厕所后洗,每次出门回来更是用洗手液洗。还特地在网上学习了洗手、带口罩的正确方法,每天不厌其烦的提醒小弟弟也和我一样,让不爱洗手的小弟弟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每天必须洗手消毒以后才能吃食物。妈妈的脸上也时常露出欣慰的笑容。

面对疫情,我们不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更要参加运动,加强锻炼,增强人体免疫力。为此,我每天保质保量完成学校布置的以“体能天天练”为主题的体能训练实践作业。运动不仅增强了我的身体机能,还帮助我减少精神紧张,增加愉悦心理。居家生活我和弟弟做了多种运动,如跳绳、做操、拍球、仰卧起坐等。也帮助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因为疫情发展仍然凶猛,同学们无法正常开学,但是同大家的课程并不会落下,我们市教体局为全市广大师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网上在线课堂。从2月10日开始我每天都会守在电视旁边,按时收看,学习新知识。一节课下来我会在本上圈圈画画俩大张,不明白的地方还会用红笔着重一下,课下随时请教了老师。这几天下来光笔记就写了满满一本子,真真正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

面对疫情,面对病毒,我们不恐慌,冷静对待。因为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2020线下开学第一课《致敬:奋斗的青春》观后感【篇4】

再漫长的黑夜代替不了黎明的曙光;再猛烈的风雨阻挡不了灿烂的阳光;再严重的疫情压垮不了中华的儿女。被肺炎阴霾遮蔽的天空,就快要亮了。

天将明,我们选择希望,逆风而行。

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李医生,成为新型病毒的第一个“吹哨人”。在工作中不幸被感染后,他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希望早日恢复医生的身份。但不幸的是,2月7日凌晨2:58,李医生经抢救无效去世,他的父母也都感染住院,而妻子正身怀六甲。他是为众人抱薪者,用生命来预警疫情。在被感染后依然不放弃,坚定信念,“我没被吊销执照,身体恢复还上一线。”在此次疫情面前,我们困难不惧,选择希望,逆风而行,不停抵抗 ,背后的红色就是我们的力量。

天将明,我们齐心协力,万众一心。

1月18日傍晚,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度挂帅,抗击过非典的他在耄耋之年请缨再赴一线。“把重病患者都送到我这儿来。”武汉本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他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有力的话语成为最有效的强心剂。在他的带领下,千千万万的医生投入到了抗疫的前线工作中,无数的人民群众也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力以赴抗击肺炎。在此次疫情面前,我们齐心协力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并肩把爱传递,万众一心铸成铜墙铁壁。

天将明,我们风雨同舟,绝不退后。

90后王越医生怀胎两月依然奋斗在一线,90后医生倒在抗疫一线,90后男医生为早产儿做袋鼠护理……无数新闻报道震撼着我们的心。“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多少年轻的生命力不断地申请出战,无数的“孩子”迅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白衣天使。在此次疫情面前,我们不离不弃,同舟共济,我们在一起,携手努力向前。

在疫情面前,我们不只是一个孩子。当我们看到前线的医疗工作人员燃烧自己的生命来为我们争取安乐,我们除了“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是否更该想一想我们的责任?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那我们,是否该在我们能力之内“发一分光”,并且尽我所能成为未来的“炬火”呢?

我们仍站在伟大祖国的土地上,不久后阴霾就将消失,希望的路口,痛苦和悲伤将不再有。天将明,让我们一起团结,为胜利而执着,穿越屏障,迈向信念和希望。这片爱的天空下,灿烂的阳光会为我们照亮前进的方向。

2020线下开学第一课《致敬:奋斗的青春》观后感【篇5】

在千万网友云监工注视下,2月2日上午,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明日即可收治病人;与此同时,雷神山医院也将于2月5日建成。至此,三山终齐聚,为共克难关又添了几分信心近半个月以来,钟南山院士几次关键现身,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军心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无比特殊而且艰难的春节,没有走亲访友,也没有外出游玩,大部分人都很听劝地宅着,因为提建议的,是他。甚至于整个假期,钟南山三个字频频登上热搜,人们希望更多地知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他作何判断,又有何建议。

其实,刚开始我对于钟南山这三个字并不熟悉,但随着这次疫情的爆发,我渐渐认识这位伟大的人物。

17年前非典一役,敢医敢言让钟南山家喻户晓,也赢得了广泛的公众信任。而自那以后,但凡有急性传染病,广东省公布的防控组名单大多由他挂帅。即使年过八旬,也并不妨碍他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这一次,没有例外。连日来,疫情防控工作牵动人心,每个人都拿着标尺在测量。有质疑少数领导干部失职不作为的,有批评捐赠物资发放不及时的,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感慨,幸好1月20日这天,钟南山院士叫醒了大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晚,身着格子衬衫的钟南山出现在央视《新闻1+1》视频连线中,肯定了有人传人现象,证实有医务人员感染,坦言现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很不够,同时提醒大众戴口罩有用,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十多分钟问答,丝毫不带虚的。事后不少朋友表示,直到此时才意识到疫情已然升级,应该提高警惕,而钟院士竟然已经是84岁高龄,视频中完全看不出来。直面疫情、关键发声,17年过去,还得是他。有媒体评价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1月18日,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接到通知连忙赶往武汉,1月19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从武汉飞往北京,1月20日,列席国务院常务会,就如何遏制疫情扩散等提出具体建议。

这位84岁的老人真的很拼,为人民、为祖国、为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尊重事实甚于尊重的求实精神,鞠躬尽瘁的敬业奉献精神,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博爱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他来抵达武汉。有人他称为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他只说自己是一个医生!

在这个灰色寂静的假期,这位老人,他像一座灯塔照耀着万千人民的心,也照进了我的心灵深处,使我内心燃起勤奋努力、永不退缩、敢于攀登的火焰!

2020开学第一课《致敬奋斗的青春》观后感800字5篇精选

【第5篇】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1

科技战线上,巾帼力量举足轻重。她们潜心研究、刻苦攻关,以专业和实力诠释不平凡的“她”力量。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卢宇彤践行科技强国目标,亲历了中国超算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是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骨干。她长期致力于国产超算技术攻关,坚持自主创新,突破高速通信系统、并行程序应用环境、大规模资源管理等超算核心技术,担任副总设计师的天河二号夺得世界超算500强六连冠。同时,她也是国际超算isc fellow和isc19大会主席,是担任此职务的首位中国学者、世界首位女性学者。

“在工作过程中挑苦活、挑累活,在科研过程中选难题、选前沿。”卢宇彤说,“希望每名女性都能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抓住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机遇,与祖国共同成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海岚2008年放弃美国教职回国,专注于脑的高级功能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在系统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揭示了抑郁症发生及抗抑郁药物快速作用的分子、细胞及环路机制,为研发更好、更安全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2021年,胡海岚获得第二十四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为中国智慧走向世界舞台作出积极贡献。

海军航空大学某实验室教授关欣投身国防事业23年,长期从事信息对抗、信息融合和指挥控制信息系统领域的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为国防教育、舰载航空兵战斗力生成和海军信息对抗装备转型作出突出贡献。关欣先后主持完成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创新实现了理论模型的工程化应用,解决了1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军在海上战场装上了先机制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未来我们将继续瞄准国家科技前沿和海军转型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注重实战能力引领带动。”关欣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扎根边疆,将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守边事业。1961年,她与丈夫一起来到吉根乡,成为一名护边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玛边防线上,五十余年如一日巡边护边,每天至少走20公里山路,创造出无一例人畜越境事件发生的守边业绩。如今,布茹玛汗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是护边员,一家人无怨无悔守护祖国山河。

“我们全家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不停,巡边护边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不变。”布茹玛汗坚定地说。

“为什么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位少先队员不经意间的提问,让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陷入沉思。

“打好红色底色,种下信仰种子,身边就有最鲜活的课堂。”吴蓉瑾在全国率先组建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十余年来累计培养了近千名小学生-讲解员,坚定了他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让爱党爱国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

江西省妇联兼职副主席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女儿。几十年来,她扶危济困、热心公益,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家风:积极参与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管理,帮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上百人;成立莲花县巾帼志愿者协会,发展志愿者近千人;作为“赣鄱红色娘子军”的宣讲员,线上线下为近800万学员讲述父辈艰苦奋斗的故事。

“我要继承他们心系百姓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把这种精神和作风延续下去。”甘公荣说。

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最美巾帼奋斗者”开拓进取、矢志拼搏,以勇立新功的豪情壮志投身伟大事业,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贡献磅礴力量。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2

什么东西能彰显女人的奋斗之美?有人说是豪车名表,是金玉珠宝,因为物质享受是女人奋斗后的胜利果实,最能彰显奋斗之美。然而在最美巾帼奋斗者们的身上,我得出了另一份答案:帮好身边人、做好手边事,以小我成就大我,全心全意投身伟大事业的样子,最能彰显女性的奋斗之美。

她们在乡村振兴热土上培植幸福果实,她们在科技创新浪潮中打造大国重器,她们在志愿服务一线传承红色基因。她们心怀祖国和人民,将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忱都倾注于自己的事业当中,不断开拓进取、矢志拼搏、全力以赴,这是新时代的巾帼风采,更是新时代女性的学习榜样。

当前网络上总传播着这样一种观念:女人的奋斗就是努力提升自己,嫁给最优质的男人。只要嫁给有钱人就是成功,就能拥有财富和名望,网上甚至还有“如何嫁给有钱男人”的攻略。这种观念是女性依附于男性的男权主义思想的表现,是非常过时的糟粕思想。正所谓“男女站两边,各顶半边天”,无论男女,都要有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心,谁都不是谁的附庸。对待陈旧的封建思想,最美巾帼奋斗者们的事迹就是最好的回击。

最后用张桂梅老师的一句话寄语新时代的女奋斗者们: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3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

布茹玛汗·毛勒朵、李桓英、尹建敏、关欣、胡海岚、卢宇彤、路生梅、杨宁、甘公荣、吴蓉瑾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光荣入选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她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求真务实,立足平凡岗位,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她们有的50余年如一日巡边护边守卫国家领土,有的长期奔波边远山区护佑人民健康,有的在高水平科技前沿阵地勇攀高峰,有的在乡村振兴中积极作为,有的传承优良家风赓续红色血脉,有的坚守三尺讲台潜心立德树人……她们都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成就“钻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妇女在党的领导下,开拓进取、勇毅前行的昂扬风貌。

发布活动采用视频展示、人物访谈、云连线等形式,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她们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生活感悟。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负责同志为她们颁发“最美巾帼奋斗者”证书。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4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成就“钻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布茹玛汗·毛勒朵等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光荣入选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她们的先进事迹彰显建功新时代的巾帼力量,勾勒奋斗女性的最美剪影。

热爱祖国对党忠诚

守护边疆,播撒爱国种子——

在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境线。数十年来,她亲手在帕米尔高原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

如今,布茹玛汗的儿女们也成为护边员。“我们全家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不停,巡边护边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不变。”布茹玛汗说。

赤诚报国,心系人民健康福祉——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这样坚定地回答。

20世纪50年代,她谢绝世界卫生组织挽留回到祖国,将国外先进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可控、可治。2016年,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同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传承红色家风,赓续红色血脉——

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三女儿。几十年来,她时刻谨记父辈“一心为公,恪尽职守”的嘱托,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家风。

她热衷扶贫帮困,先后成立龚全珍工作室和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募集资金帮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她传承红色基因,为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授课,讲述父辈艰苦奋斗的故事……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家长口中的“秒回校长”,同行眼中的“种子校长”……每一个亲切的称呼,都如同一枚闪亮勋章,映照出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的育人初心。

她创建全国首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以情育人促进品德养成,她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张因材施教呵护学生成长……吴蓉瑾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被称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

“科研是长期的艰苦奋斗,不是一时的光环、激情与承诺。”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胡海岚深有体会。

2008年,在国外拥有独立实验室的胡海岚回到祖国,扛起我国系统神经科学领域的大旗。

揭示个体参与社会竞争及“胜利者效应”的神经调控机制、创新单细胞活性双标记技术……胡海岚的付出,让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

她们的身影在科学征程上砥砺前行,唱出新时代中国女性的铿锵之歌。

2019年,第34届国际超级计算大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担任大会主席。

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骨干,代表团队六次站上世界超算最高领奖台……卢宇彤的成绩单,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高精尖成果,更展示着中国女科学家的风采和担当。

“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国家战略,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卢宇彤曾说。

大国重器、尖端科技,她们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作为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关欣投身国防事业20余年。

她的科研成果,为国防教育、舰载航空兵战斗力生成和海军信息对抗装备转型作出突出贡献,为我军在海战场装上了先机制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扎根基层艰苦奋斗

“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秉持这样的信念,北京姑娘路生梅,扎根陕西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一干就是50多年。

为了让山沟沟里的老乡们及时看上病,她白天接诊、晚上点着油灯自学,迅速成长为全科医生;她多次放弃返京机会,为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儿科;她给患者开几毛几分钱的小药,巡诊走遍小镇乡村;她自愿“超期服役”,退休后拒绝高薪聘请,义务接诊患者超15万人次;面对疫情,年逾古稀的她写下请战书,递交1万元特殊党费……

路生梅说,毕生坚守只为兑现誓言,“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群众心中,感念着她们的无私奉献;脱贫路上,活跃着她们的奋斗身影。

杨宁,这个“85后”大学生村官,放弃大城市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

作为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的扶贫之路充满艰辛,却从未被困难挡住脚步——悄悄卖掉婚房垫付种子肥料资金,创新“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建设扶贫加工车间,成立“苗村倌”电商服务中心……依托原生态资源优势,走产业发展道路,江门村旧貌换新颜。

“发展产业关键要‘接地气’。”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从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到成立田间学校,帮助农户变身技术能手;从带动开展规模化养殖、种植,帮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第六产业园”……精准对接,深耕基层,她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我们会以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尹建敏说。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5

杨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10年,她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江门村,带领乡亲们努力拔穷根:创新“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带动村里年收入300多万元;联手大学生村官成立“苗村倌”电商服务中心,帮助村民销售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出资建设扶贫加工车间,创建“苗阿嫂”“苗阿公”品牌,村里产业覆盖率达100%。2020年,江门村实现94户326人全部脱贫。

“未来,我要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继续贡献青春力量!”杨宁说。

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还有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2018年,尹建敏为当时的深度贫困地区东乡族自治县和漳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种羊2.1万只,带动8个乡镇、6个合作社开展规模化养殖。她还新建8个黑木耳种植基地,吸纳350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为建档立卡户分红865万元,支付土地流转费142万元。

乡村振兴的道路,见证了她们的不懈引领,也见证了她们的医者仁心。

37岁辗转多地回到祖国,57岁投入麻风病防治工作,95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贵、川等地的偏远山区,曾经4次遇险,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她推广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救治了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麻风病“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要把学会的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如今,百岁高龄的李桓英用实际行动激励着年轻一代的医务工作者。

同样坚守在医疗卫生岗位数十年的,还有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

1968年,路生梅被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工作。看到佳县落后的医疗条件,她许下了“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用心守护革命老区人民的生命健康。路生梅白天接诊患者,晚上刻苦学习,迅速从一名专业儿科医生成长为全科医生,并创办了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退休后的20多年里,她依然坚持每周在县医院和中医院义务坐诊,接诊患者超15万人次。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

【第6篇】《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1

杨宁2010年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大学生村官。多年来,她心系家乡、默默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带领苗胞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华丽嬗变。

她是脱贫攻坚的带头人。江门村地处深山、信息闭塞,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余元,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偏远村庄。2010年,杨宁大学毕业后,放弃进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起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原始资料收集、分析和判断,杨宁把全村脱贫目标定在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和竹子加工业,并将“土特产”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往各地。随后几年,杨宁积极动员贫困村民种植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创办“苗阿嫂”品牌。2016年,杨宁联合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至2020年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900余万元。杨宁助推江门村销售特色农产品15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打破江门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现状。两届6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她依然选择继续留在基层一线。经过10年努力,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零。

她是留守儿童的“大家长”。安陲乡大多数留守儿童往返走路到乡里读书,每天都需要大人早上送中午接、下午送晚上接。为解决村民接送孩子上学问题,杨宁将自己家建成“留守儿童之家”,每月抽出空闲时间将留守儿童集中在一起,给他们辅导学习、作心理疏导等,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用真心、真诚和实际行动解决村民遇到的困难,让爱心种子遍撒苗山大地、生根发芽。

杨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2

布茹玛汗·毛勒朵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冬古拉玛通外山口的一名护边员。这里海拔4290米,是帕米尔高原中国通往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处边防隘口。

她长期扎根于祖国边疆,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守边事业,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玛边防线上50多年如一日巡边护边,每天最少要走20公里山路,在她守护的山口,创造出无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她积极宣传爱国护边工作,在边境线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中国”两个字,这些“中国石”成为当地护边守边、彰显爱国情怀的象征。

1961年,19岁的布茹玛汗跟随丈夫在冬古拉玛安家。她发现,这里虽有边界线,但没有界碑。那时的她,便立下手刻界碑的心愿。

布茹玛汗记得,当她第一次将“中国”两个字刻在石头上时,欣喜地将那块石头抱在怀中。50多年过去,她在边境线上的10多万块大大小小石头上刻下“中国”两个字。

布茹玛汗的父亲是孤儿,自小和5个兄妹为巴依(富户)家放牧谋生。新中国成立后,全家开始过上好日子。对于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布茹玛汗的父亲十分珍惜,弥留之际叮嘱子女:“这里是解放军吃着草根才得到解放的,你们要守好边境,像待家人一样待解放军。”

那时,很少有女性放牧巡边,但布茹玛汗每日早出晚归,将越境的牛羊赶回来,查看陌生人有无进出边境。冬古拉玛山口离布茹玛汗的家有60公里山路,她照顾不了家庭;一路上,悬崖、乱石滩、沟壑密布,她的腿脚经常被尖利的岩石划出道道血口,很多次受困于暴风雪中……护边生涯里,布茹玛汗遭遇过无数危险。

她对于边境线的守护执着得近乎“偏执”,乡邻笑她痴傻,丈夫也和她闹过矛盾。

然而,她无怨无悔。“父亲说过,边境线安稳国家才能安稳,人们才能有幸福生活,我做了应该做的事,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布茹玛汗说。

“他们就像我的孩子”

“拥军爱军”是布茹玛汗常年坚持的另一件事。她记不清救治过多少冻伤、摔伤、被困暴风雪的“兵娃”,给他们妈妈般的爱与呵护。

1999年,浙江籍战士罗齐辉巡逻时被困暴风雪,双腿严重冻伤。得知情况后,布茹玛汗迅速将他抬进毡房,把小战士的双脚揣在自己怀里暖着,让儿子麦尔干宰杀山羊接热血救治。经过1个多小时急救,战士的脚开始恢复知觉。

2004年,边防战士胡红利带领7名战士出发,原计划巡逻8天后到达冬古拉玛山口。天气突变,他们被困半山腰。暴雨之夜,布茹玛汗和儿子背着干粮摸着石头一点点向前挪,赶了10几个小时山路,将救命干粮送到战士们手中……

布茹玛汗有一个习惯:只要有空就织毛衣、毛裤、毛袜子,用的是自己手工捻的羊毛和骆驼毛,给“兵娃”们准备过冬衣物;战士们的鞋袜、衣服湿了,她就守在火堆边一件件烤干;衣服破了,她一件件补好……

布茹玛汗家生活并不宽裕,可是,只要边防战士巡逻经过她家,或来做客,她和丈夫、孩子都会把毡房让给战士们住,自己搬到放杂物的小毡房里。每年建军节,她都会在家里准备酥油卷饼、奶茶、宰杀牛羊,请边防战士到家里庆祝节日。

“他们就像我的孩子。”布茹玛汗满是怜爱。

“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就是最大的好”

对于布茹玛汗而言,热爱祖国是一种信仰。这已经成为家风并得以传承。

布茹玛汗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是护边员。她对子女说:“我过去吃的苦像山那么多。你们现在也要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

布茹玛汗的儿子买尔干从12岁就跟着妈妈巡边护边。如今,40岁出头的他已是当地护边员小组组长。回想过去,他红了眼眶:“小时候埋怨妈妈为什么总不回家,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的妈妈一样给我们做热饭热汤,只知道她在边境线上巡边,还常常受伤。成为像她一样的护边员后,才明白了边境线的意义,开始钦佩妈妈,为她骄傲。”

如今,布茹玛汗的故事传扬在天山南北,成为新疆各族护边员的榜样。

2019年国庆前夕,布茹玛汗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当她蹒跚走向领奖台时,远在近万里外的国境线,布茹玛汗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喜极而泣。

“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就是最大的好。”布茹玛汗说。

2019年,柯尔克孜族牧民布茹玛汗·毛勒朵77岁。她生命中绝大部分时光,在祖国最西端的边境线上度过。50余载,只为守护国家边境。每日跋山涉水、夜宿雪岭、攀爬峭壁……路途上,唯有孤独、危险、寒冷相伴。她走过20多万公里山路,在帕米尔高原大大小小山石上亲手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极致的忠诚热爱、坚定执着,感动中国。

《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3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患病者脸部、肢体畸形,加之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患者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1970年,李桓英在中国流调现场第一次见到了麻风病患者,她就暗下决心,立志要攻克令人闻风丧胆的麻风病。

李桓英1921年8月出生于北京。她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而后成为世卫组织首批官员。1957年,7年期满时,世卫组织主动提出续约5年的邀请。可此时,事业的发展和优渥的生活挡不住李桓英一颗爱国之心,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消息更激励了她。她谢绝世卫组织挽留,瞒着已经移民美国的家人,只身一人绕道欧洲,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祖国。

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坚定地说道:“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正是急需人才之际。我要把学会的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选择麻风病防治,李桓英以科学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执着成为她鲜明的职业精神。1978年改革开放后,李桓英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在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将全部精力贡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在那个“谈麻色变”的时期,迷信和恐惧是麻风病的大敌,就连许多从医的人也对麻风病人绕道而行。而李桓英却始终都是面对面接触,从不畏惧。每来到一个患病的村寨,都会引来村民们的一片惊奇:村里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她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就喝,饭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他握手,她就拉着他们的手长时间不放。

“麻风病传染性有限,可防、可治,不可怕。只有深入到病人身边、进行非隔离治疗现场研究,才能解病人之疾苦、消社会之歧视。”李桓英说,“每当我想起麻风病人在承受疾病与歧视的双重折磨而过着痛苦凄凉的生活,我就非常难过,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跟麻风病作战的决心。”

虽然氨苯砜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问世,但麻风病的防治在世界上还没有更成熟更有效的方案。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李桓英敢于创新,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使我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而且年复发率仅为 0.03%,远低于国际组织年复发率小于1%的标准。

传染病无国界,但医生有国籍。李桓英教授作为中国的医学科学家,心怀大我,把人民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同时更是将中国防治麻风的方案贡献给世界,为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短程联合化疗”治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解除了疾苦。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极大促进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几十年来,李桓英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缩短了疗程,消除歧视。她解决了该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李桓英主持的“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策略、防治技术和措施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当月,95岁高龄的李桓英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工作了快60年,从回国开始就从未后悔,但我深知如果不入党我一定会后悔。”李桓英说,“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还不行,还不合格,现在我觉得自己应该合格了。”

李桓英一生孑然一身,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麻防事业,在国内外麻风病防治领域取得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成绩,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如今,已过期颐之年,她仍然心系麻防事业。李桓英说:“对于彻底战胜麻风病,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愿意在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继续工作,为实现没有麻风的世界而奋斗。”

《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公布2022年度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名单,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执行主任胡海岚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奖。公告称,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据介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于1998年设立,至今共遴选出122名获奖者,并在超过115个国家和地区资助和表彰3800余名具有潜力的青年女科学家,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

公开资料显示,胡海岚是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员/医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1973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2008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15年加入浙江大学。

据浙江大学网站介绍,胡海岚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近六年来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基础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

2018年2月15日,《自然》杂志曾同期刊发两篇来自胡海岚团队的研究长文,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对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10年来患者增速约18%。2019年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表明,我国抑郁症终身患病率高达6.9%,这一数字仍然在上升中。

据介绍,胡海岚团队从快速抗抑郁药氯胺酮着手,在论文中首次揭示外侧缰核的一种特殊放电方式——簇状放电是抑郁症发生的充分条件,而氯胺酮的起效原因正是有效阻止了这一脑区的簇状放电,且发现了t-vscc是一个新的抗抑郁靶点。

在另一篇长文中,团队又揭示了另一快速抗抑郁分子靶点——存在于胶质细胞中的的钾离子通道kir4.1,这对引发神经元的簇状放电至关重要。

《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描述胡海岚取得的科研成就:“胡教授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奖。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此前,胡海岚也曾凭借杰出的科研成就斩获多个顶级奖项。如2019年7月,胡海岚获得了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里(ibro-kemali)国际奖,该奖项旨在全球范围内表彰在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45岁以下科学家。这也是该奖项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

在ibro官网的授奖依据中,评奖委员会这样描述胡海岚的贡献:此奖为表彰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领域,所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这些成就得益于她对系统神经科学中尖端前沿技术的驾驭,而她本人正是这些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今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网站发布公告称,202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结束,并公布了191人的初步候选人名单。胡海岚也时隔两年再度入围这份中科院院士增选候选名单。

在胡海岚之前,有六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得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这一荣誉,分别为电子显微学专家李方华、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无机化学家任咏华、无机化学家谢毅、动物传染病及预防兽医学专家陈化兰和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

尹建敏拿出了两个多亿,想搞产业扶贫。当时的她想到,甘肃的羊肉好吃,那就挖出羊肉的商业特色来,搞出品牌,提升产业含金量。

尹建敏从养殖着手,在兰州市红古区租了1500亩地来创业。她计划,先拿出500亩地养羊,存栏量要达到5万只。

养了羊,就会有羊粪之类的废弃物,尹建敏又拿出几百亩地来做设施农业,种上樱桃、葡萄、蔬菜等。这样弄下来,加上后端的商业渠道,就形成了绿色产业链闭环。依托这条产业链条,周边1万多人成功就业,尹建敏实现了最初的扶贫承诺。

在种植养殖业方面小试牛刀,尹建敏旗开得胜,对于往后如何更好地发展扶贫产业,她说:“我要去啃‘硬骨头’,我想冲锋陷阵,在人生记录中留下记录。”

话说甘肃的脱贫“硬骨头”,非东乡族自治县莫属。曾经有“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的说法。2018年,在脱贫攻坚战最为吃紧的时候,尹建敏决定去东乡。

尹建敏戴着产业的“有色眼镜”观察东乡,她看到了稀缺性:贫瘠的大山里藏着两个长寿村;山上的居然有8000多种牧草、小灌木之类的植物,其中不乏中草药材;在清朝,东乡羊上供过皇上;东乡族祖祖辈辈牧羊吃羊,羊肉好吃,但供给量基本只满足自给,外界想买则供应不了;甘肃羊肉好,但甘肃还没有什么能叫得响的品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过东乡、谈到过扶贫。

综合考评下来,尹建敏看到了曙光:“我可以把那里的羊产业搞起来。”尹建敏兴奋地说,她取了“东乡贡羊”的名字,发展扶贫产业。

尹建敏和她的团队按照“一村一策”“一地一案”,设计了“龙头企业+乡镇+行政村+基地+农户”的东乡模式。

尹建敏投资成立东乡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改建那勒寺镇南门村肉羊繁育场,新建果园镇李坪村万只良种肉羊繁育基地,打造“东乡贡羊”民族品牌。

她按照计划给当地群众发羊,建档立卡户每户4只羊,3只母羊1只公羊,养成后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开展青储饲料收购,为当地百姓带来一笔收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的分红。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为建档立卡户分红517万元,共带动11000多户贫困农民稳定脱贫。

《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第7篇】《奋斗》观后感诗歌

《奋斗》观后感诗歌推荐

四年前看了《奋斗》,

羡慕杨晓芸和向南的二;

两年前看了《蜗居》,

羡慕宋思明的无所不能般的父爱,

又羡慕小贝给的真真切切的平淡小幸福;

去年看了《裸婚》,

知道了结婚光有钱不行,光有爱也不行,

像娇娇那样乌鸦飞上枝头当凤凰的梦磨灭,

觉得还是平淡了好,《奋斗》观后感。

最近看了《北爱》,

知道世界上有一种爱情叫做异地恋,

你在纽约 ,我在北京 ,漫长的别离里我只做一件事,专职爱你。

如果爱情能成为职业该有多好,我永远都不会早退,也永远都不会转行,任期就是这一辈子。

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就是——做你的专职爱人。

四年,从向南到今天的刘易阳,

一步步看过来,

很奇特,主角都是文章。

仿佛看着一个人,

从青涩到慢慢地成熟的过程。

这是一个见证.

我很羡慕杨晓芸和向南,

没房却可以偷了户口本结婚,

《我虽然没偷,但也都不知道就领了》

以为两个人只要爱了什么都不是问题,

即使她们结婚当天晚上朋友打电话要回来,要收房,

我还是羡慕他们这么干净利落的潇洒。

又过了两年看了《蜗居》,

憧憬在宋思明给予海藻父亲般的关怀里,

幻想着有一天也有那么个人,

他无所不能,

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给你迎刃而解。

却也声讨着海藻给小贝的伤害,

大家在论坛里讨论海藻出轨到底谁是始作俑者。

虽然依然觉得是海藻不对,

辜负了小贝,

却也有人说是因为小贝的自私造成了海藻失足。

是的,他很爱海藻,

可是现实却也依旧是现实。

那是我们一边捍卫着正义一边期盼有个如宋思明那样的男友出现,

懵懵懂懂。

去年看了《裸婚》。

开始的我羡慕ta们长达八年的恋情,

感动于ta们为了在一起,

为了结婚所做的种种努力,

ta们偷户口本,

ta们搞地下组织,

ta们做的种种最终感化了田淑云同意ta们结婚。br>

刘易阳信誓旦旦的说要一辈子对佳倩好,观后感《《奋斗》观后感》。

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又一次,

一种完美还是陨落,

ta们离婚了。

ta们坐在一起吃散伙饭,

刘易阳说:

我知道你妈一直嫌我穷,

没钱没车没房,

我告诉自己除了我爱你比你爱我多外,

我什么都比不过你。

ta们哭着结束了一年的婚姻。

再后来,

ta们享受于现有的生活,

觉得失去对方也可以活的快乐,

直到佳倩要和杜毅结婚了,

刘易阳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在床上翻着他们以前视频通话的记录,

边看边落泪。

最终他跑去找了佳倩,

ta们的最后,

佳倩没有成为杜太太,

她和刘易阳的故事或许还有续集。

而同时也看到,

娇娇一直崇尚着找一个有钱人嫁了,

即使吵架也要在大房子里吵,

有回声的好。

是的,

最终她如愿了,

像她说的,

她是用三个小孩的命换来的。

直到崔彬知道娇娇不但有黄有为,

还打过孩子,他离开了,去支教。

娇娇哭着对佳倩说:

他即使在生气,

连我一个手指头都没动过。

他读了那么多年书,

连吵架都不会。

是的,

到最后,

她终于明白了平淡才是幸福。

姑且相信黄有为是真的爱了她吧或者骗了她,

这都不重要了。

最近,看了《北爱》

石小猛告诉我们,

在爱情与面包面前,面包未必比爱情重要;

吴狄告诉我们,

我们不要总是看到社会的.不公平和黑暗,

有的时候,应该坚信美好,

应该有自己的信念;

伍媚告诉我们,

越是强势的女人,越渴望得到男人的呵护;

林夏告诉我们,

有一种爱情,叫做“我爱你,与你无关”

ta们告诉我们,

青春的岁月里,

其实应该干几件疯狂的事。

干几件,即便是满头白发时,想起来也会热泪盈眶的事。

然后,不留遗憾的说,

“我来过,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ta们告诉我们,

现实和梦想是有差距的。

有时候,现实可能会把梦想击碎。

但是,只求问心无愧。

我想,

这四部电视剧,

又一次提醒我们:

脚踏实地!

一定要记住,

没有谁会比你自己对你好!

照顾好你自己,

不要奢望任何人,

更不要轻易依赖任何人。

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

不如精彩做自己。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

你只能拥有一件东西,

如果你肯放手,

你就有机会选择更多。

《奋斗》观后感诗歌推荐

《奋斗》观后感诗歌

【第8篇】2022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最新6篇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篇1】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患病者脸部、肢体畸形,加之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患者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1970年,李桓英在中国流调现场第一次见到了麻风病患者,她就暗下决心,立志要攻克令人闻风丧胆的麻风病。

李桓英1921年8月出生于北京。她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而后成为世卫组织首批官员。1957年,7年期满时,世卫组织主动提出续约5年的邀请。可此时,事业的发展和优渥的生活挡不住李桓英一颗爱国之心,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消息更激励了她。她谢绝世卫组织挽留,瞒着已经移民美国的家人,只身一人绕道欧洲,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祖国。

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坚定地说道:“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正是急需人才之际。我要把学会的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选择麻风病防治,李桓英以科学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执着成为她鲜明的职业精神。1978年改革开放后,李桓英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在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将全部精力贡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在那个“谈麻色变”的时期,迷信和恐惧是麻风病的大敌,就连许多从医的人也对麻风病人绕道而行。而李桓英却始终都是面对面接触,从不畏惧。每来到一个患病的村寨,都会引来村民们的一片惊奇:村里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她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就喝,饭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他握手,她就拉着他们的手长时间不放。

“麻风病传染性有限,可防、可治,不可怕。只有深入到病人身边、进行非隔离治疗现场研究,才能解病人之疾苦、消社会之歧视。”李桓英说,“每当我想起麻风病人在承受疾病与歧视的双重折磨而过着痛苦凄凉的生活,我就非常难过,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跟麻风病作战的决心。”

虽然氨苯砜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问世,但麻风病的防治在世界上还没有更成熟更有效的方案。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李桓英敢于创新,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使我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而且年复发率仅为 0.03%,远低于国际组织年复发率小于1%的标准。

传染病无国界,但医生有国籍。李桓英教授作为中国的医学科学家,心怀大我,把人民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同时更是将中国防治麻风的方案贡献给世界,为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短程联合化疗”治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解除了疾苦。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极大促进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几十年来,李桓英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缩短了疗程,消除歧视。她解决了该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李桓英主持的“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策略、防治技术和措施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当月,95岁高龄的李桓英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工作了快60年,从回国开始就从未后悔,但我深知如果不入党我一定会后悔。”李桓英说,“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还不行,还不合格,现在我觉得自己应该合格了。”

李桓英一生孑然一身,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麻防事业,在国内外麻风病防治领域取得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成绩,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如今,已过期颐之年,她仍然心系麻防事业。李桓英说:“对于彻底战胜麻风病,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愿意在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继续工作,为实现没有麻风的世界而奋斗。”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篇2】

甘公荣,1958年出生,江西莲花县人,1974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工商银行系统“十佳储蓄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萍乡市十大杰出青年等一系列称号。现担任江西省妇联兼职副主席、萍乡市莲花县龚全珍志愿者协会顾问等。

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老人的三女儿。作为名门之后,甘公荣继承家门的红色基因,秉持着父辈“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家训,在红色精神传承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1974年,16岁的甘公荣初中毕业,因父亲甘祖昌坚持要把上学的机会让给更贫苦的孩子,于是满腹委屈的甘公荣回家当起了农民。

在甘祖昌的言传身教下,她很快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1978年,国家落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甘公荣被分配到县电影队做电影放映员。此后3年,她跟随放映队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放映电影上千场。

1981年,甘公荣调入工商银行莲花县支行,在当储蓄员的16年间,她经手的钱多达几亿元,没有出过丝毫差错,而且还揽储了上千万元,是其他储蓄员平均水平的3倍。

甘公荣说,她的工作是属于国家分配,所以她很珍惜国家给予的这次工作机会。工作岗位上的甘公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她始终把父亲的箴言当作自己的工作准则:“七十二行,行行都需要人做,只要认真地去做,无论干哪一行都能出人才。”直到退休,甘公荣也没有忘记父亲的话,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她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父亲的期待。

工作几十年,甘公荣以自己的初心和父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践行着承诺,以自己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认真的态度,不但赢得了同事和周围群众的好评,更无愧于所获的荣誉。她把平凡的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不断地为之奋斗。

退休后的甘公荣受到井冈山干部学院的邀请,定期为学员宣讲甘祖昌将军和龚老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课后,甘公荣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志愿服务工作上。

1999年,甘公荣得知湖上中学学生李建平因家境困难面临辍学,便主动和他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资助李建平,一直到他考上大学。2011年11月,莲花县琴亭镇建立了龚全珍工作室管理服务网络,下设6支便民服务队伍,甘公荣自愿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并担当队长一职。

2013年,龚全珍发起建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会”,甘公荣负责基金的管理。她联通整合了多方社会资源,推动有关组织和社会人士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奉献爱心。现在,该基金会已为众多困难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虽已是花甲之年,甘公荣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着帮助别人的事情。她说:“爸爸妈妈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我家的家风家教,也是传家宝,我这样做,还要把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传给我的儿子、孙子,现在他们一有空我就要带他们到乡下去走访,让他们看一看别人的生活,了解别人的困难。这样,当我老得动不了的时候,志愿服务的事业还有人能继续做下去。”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篇3】

杨宁:初心不改 让苗山群众过上好日子

2010年,她从广西大学毕业后返乡,从大学生村官到村干部再到村党支部书记。她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先后带领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民兴产业、拓市场,最终让村民们脱贫奔小康。她就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

杨宁所在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地处桂北连片特困地区,山多地少,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327人,贫困发生率20%。

杨宁:“我是12岁就外出求学,20多岁就回到家乡。(那时候)家乡还是非常的贫穷,比如说他们吃碗粉需要几个人来分着吃,就深深地触动到我的内心。我觉得我可以用自己在外面所学的一些知识来改变他们贫穷落后的面貌。”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0年,杨宁从广西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返回家乡干起大学生村官,然而事情没有杨宁想象的一帆风顺。她先后在村里干起竹子买卖和辣椒种植产业,但均以失败告终,还亏了不少钱。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杨宁并没有气馁:“经历过了失败,最后才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村发展的道路。”

6年任期满时,杨宁决定留下来,继续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的高山泉水西瓜、高山生态水稻等特色农产品,2020年底,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杨宁还联合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了“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至2021年3月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900多万元。杨宁:“我们村从2010年的年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现在已经增长到了7000多元。产业不仅发展起来了,还走上了轨道。”

扎根基层10年来,杨宁成功带领江门村94户32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降到0,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家户户住上安全牢固的漂亮房子,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由于工作成效显著,杨宁在全国2020年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今年,她又受邀到北京参加建党百年盛典,并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杨宁:“作为一名党员,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要继续扎根在大苗山,继续带领村民走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作出积极贡献。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篇4】

吴蓉瑾,女,汉族,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她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十余年来累计培养了近千名小学生党史讲解员,在学生心中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坚定了他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她扎根基础教育、潜心教书育人,矢志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创新德育方法手段,真情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有力促进了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与郊区小学合作共建,为偏远地区培训教师,以实际行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作出了突出成绩,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

因为爱生如子,吴蓉瑾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云朵妈妈”。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这里毗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共一大会址,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底蕴与丰厚的党史学习资源。

16年前,吴蓉瑾发起成立了专门志愿服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第一个吹响了红色文化传播弘扬的“红喇叭”。如今,这支“红喇叭”社团已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志愿讲解场次超千场,已拓展出了沪语讲解、英语讲解、快板演出、连环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她带领学生们用互动学习、深度参与的方式,吸引小学生走进红色场馆,传承红色精神,树牢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

作为特级校长,她受组织派遣流动到上海市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通过3年的努力,将这所乡村学校真正办成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吴蓉瑾作为教育专家,多次来往于上海和中西部教育薄弱地区之间,为各地教师开展培训。她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十余年里,她带领师生积极投身于“云课堂”的探索实践,她探索的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进度、学习习惯等,用数据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个性化指导。

吴蓉瑾把爱与尊重灌溉在孩子们的心尖,她更用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师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字——爱!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篇5】

16年前,第一批小小讲解员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讲时,有一位老师一直用赞许、坚定的眼神默默鼓励他们。她,就是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

“教有真情,育无止境”,一走进卢湾一中心小学一楼大厅,人们就能看到的这句教育理念,用来概括吴蓉瑾的27年教育生涯,很是恰切。

“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给同龄人讲党史”

卢湾一中心小学毗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多年前,兼任少先队辅导员的语文老师吴蓉瑾在参观一大会址时发现孩子们听讲解不太认真,便在学校支持下展开调查研究。“建一支由少先队员组成、专门为小学生观众服务的讲解员队伍,让孩子们自己写讲解稿,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给同龄人讲党史!”吴蓉瑾说,想出这个新点子以后,她带领学生一同学党史、一同讨论撰写讲解稿、一同磨炼演讲技巧。“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由此成立。

这支“红喇叭”,至今已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志愿讲解场次超千场,已拓展出了沪语讲解、英语讲解、快板演出、连环画展示等多种形式。每一个双休日和节假日,只要没有出差和工作,吴蓉瑾都会站在一旁,用赞许的目光和温暖的笑容,默默守护着小讲解员们。

如今,在卢湾一中心小学,“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已成为一门特色课程。“这么多年来,讲解词始终铭记在我的脑海中。吴老师的教导在我心中种下了一粒红色种子,让我牢记红色历史、永远爱党爱国。”一位已是大学生的小讲解员这样说。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

吴蓉瑾为当地人熟知,始于“情感教育”。20年前,关注到一些孩子出现情感淡漠、自我意识过重等问题,她积极探索,每周利用15分钟午会课时间,开展情感教育课,提高孩子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后来,她和同事们一起,把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构建起了包括8个板块、20个专题的情感教育体系。

“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吴蓉瑾曾这样告诉同事贺春秋。贺春秋刚入职时,不小心摔倒受伤,吴蓉瑾指导她以此为素材,上了贺春秋的第一堂情感教育课——《爱护我自己》。贺春秋说,那节课上,她和学生们坐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受伤经历,互相提醒,彼此关心,“那些温馨的情景十几年了还历历在目。”

吴蓉瑾的微信朋友圈常常“晒娃”。开学这几天,晒得最多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们,上课时专注的目光、吃饭后沾着饭粒的小脸……张张照片都满溢着她对孩子的喜爱与呵护。

每个学生毕业时,吴蓉瑾都会赠送一张附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卡片。常有已毕业的学生找她交流,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也慕名找她,吴蓉瑾也乐意提供帮助。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篇6】

作为教育专家,吴蓉瑾多次来往于上海和中西部教育薄弱地区之间,为各地教师开展培训。“吴校长去过很多地方,却没有旅游过。”一名老师说,吴蓉瑾总是把培训课程安排在下午,当晚返回,为的是第二天一早就能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

白天,除了听课,她最常做的是在教学区走走看看,每天都有上万步。“看孩子们上课时的状态怎样、写字姿势是否正确,琢磨怎么教导他们文明规范……”吴蓉瑾说,“每天都有太多值得关注的细节。”

3年前,吴蓉瑾被派遣流动到上海市郊的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我们叫她‘铁人校长’”,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教师谭珂告诉记者,吴蓉瑾不仅为学校设计了适合学生学习能力、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几十门校本课程,建立“每周一研”“三三制备课”等活动机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更将爱的暖流传递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下午6点多,送走放学的学生,吴蓉瑾还要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开会,办公室和会议室的灯光,总要亮到晚上10点。

卢湾一中心小学是国内率先提出并启建“云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小学校之一。从2009年至今,学校的“云课堂”从1.0升级到了3.0版本。当年,吴蓉瑾曾探索将平板电脑引入课堂教学,引发各方关注;现在,学校又开发设计出“云课桌”“云展馆”等新应用场景。卢湾一中心小学成为首批上海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吴蓉瑾也被大家称为“云朵校长”。

2022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最新6篇

《奋斗观后感英语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