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读后感 > 读后感
栏目

好家风读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2-07-10 热度:55

【导语】好家风读后感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8篇优秀的好家风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好家风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好家风读后感

【第1篇】《中国好家风》读后感范文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范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好家风》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1

《中国好家风》这本书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十五个字概括了中国良好的家风。通过小故事和大道理讲述了当代和传统的结合,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诠释了中华优秀家庭的伦理文化。

读了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是《诸葛亮智退敌军》这篇故事。故事里面写道当时蜀军由于军事上的失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街亭,所以对魏军的攻势也是由进攻转为防守。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马懿准备率领大军活捉它他。诸葛亮这次来吸尘办事没有大象跟随身边,只有五千兵马,而司马懿有15万人马。

而诸葛亮用了一记空城计,成功将司马懿的15万大军吓退,非常的聪明。

托马斯也说过。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寻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里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让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变成非常体贴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国好家风里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慢慢的你也会变成一个对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俭学的,终于奉献,不怕耻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2

暑假里,我读了一套书——《中国好家风》,在这套书中,编者教给了我们十五个字“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这简简单单的十五个字里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通过阅读它,我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好家风,明白了处世以诚、待人以恭的多种道理。

这套书中最让我感触的是“恭”这个字,恭就是恭敬。“处世以诚,待人以恭”这样才能赢得相互的尊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但当我读到了“唐太宗教子敬师”的故事后,我有了深刻的感悟,这个故事是这样讲述的:唐太宗李世民虽为一国之君,但对老师非常的恭敬。他不管老师官职的高低,自始至终都是严谨选师,恭敬待师。唐太宗为魏王李泰请来了礼部尚书王珪为师,但李泰初时仗着自己的聪明伶俐对待自己的老师极不服气,对老师极不尊重。

太宗非常生气,当着王珪的面把深受自己溺爱的儿子狠狠批评了一通。后来李泰见到王珪也从不以亲王身份自居,不仅见师以礼,拜答如礼,还主动向王珪请教忠孝之道,王珪逝世,唐太宗特下诏令李泰亲率百官亲往临哭后《养正图解》专门为魏王李泰崇师问道一事作画,清代的乾隆、嘉庆皆作诗称赞。这里描述的李泰初时的.心态和对待老师的态度和我是何等的相似,我在平时的培训班学习中,经常会碰到没比我大多少的年轻老师,对于这种“姐姐”级的老师,我有时很不服气,还会跟她们顶嘴,认为她们也没啥了不起的。当时外婆和妈妈都跟我叮嘱过:虽然老师没大你几岁,但你一定要懂得尊师重道,态度要恭敬,不可怠慢。对外婆妈妈的叮嘱我是一边耳朵进一边耳朵出,没当回事。但李泰高居亲王之位,深受皇帝溺爱的情况下,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学会尊师重道,留下千古流传的美德故事,我为什么不能呢?我深深地自我反省,努力在实际中改进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貌思恭,事思敬”相互尊敬,才能让他人更好的和我交流知识。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好家风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最基础道理,非常值得我们以此“三省己身”,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我要从小事做起,以“处世以诚,待人以恭”为准绳,做一个道德品质优良的高尚之人。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范文

【第2篇】《浙江好家风》的读后感

妈妈给了我一本书——《浙江好家风》,我一开始以为是本索然无味的书,直到最近妈妈要求我阅读,我才打开了它。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刚开始读,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书中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读得我心潮澎湃,爱不释手,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教会我们待人接物的道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我家,爸爸每天一回家就要读报,有时晚上很晚了还在看从单位带回来的管理类书籍,时常还写些读后感。妈妈虽然比较忙,没什么时间看书,但她会在干家务时戴着耳机听喜马拉雅里的有声书籍。对我而言,书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喜欢安静,没太多玩伴,从小就是它伴我长大。但是现在课内、外作业压得我没太多时间看书,偶尔早上或睡觉前见缝插针地看一小会儿。我虽不嗜书如命,但我希望能每天坚持看一点。“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学识渊博,有气度有才华的男子。

有人说:“好的习惯来自好的教育,好的教育首先源自于家庭。”我觉得此话虽不全面,但还是很有道理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凡事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我父母就给我做了非常好的榜样,父亲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母亲勤俭持家,而且他们都很孝顺父母。外婆过世前生了四年多的病,妈妈隔三差五就要送外婆去医院,还经常在晚上。最后的一年多,外婆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妈妈嫌医院的伙食不好,每天亲自买菜烧好送到医院,悉心照顾外婆,从无怨言。双休日我会陪着妈妈一起去看望外婆,我会给外婆唱歌,捶背,逗外婆笑。爸爸工作虽忙,除了加班到很晚,几乎每天回家路过医院都会进去看看外婆……外婆已过世两年多了,这些事就像发生在昨天,我时常还会想外婆想得流泪。

现在,只要放长假,我们就会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或带爷爷奶奶出去玩。我特别喜欢春节,那时爷爷奶奶、姑姑姑父们、哥哥姐姐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聊天,谈谈话,互相勉励,互相学习,其乐融融……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期盼春节了呢!

这就是我的港湾,普通却带给我无限快乐的家,我爱我的家和家人。

《浙江好家风》的读后感

【第3篇】《中国好家风》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润物细无声

——读《中国好家风》有感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家正”。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小时候,每次去学校之前,外婆总爱叮嘱我几句:“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闹矛盾,要听老师的话”!回到家,外婆总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他人发生冲突。在外婆的谆谆教导之下,我从来没有和同学发生过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小孩子没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从小就要学会能吃苦,否则可干不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由此可见,良好的家风就像和风,又如细雨,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而高尚的品格!

树立良好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让家风伴我成长,让“正能量”得以传播,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第2篇】

处世以诚,待人以恭

——读《中国好家风》有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套书——《中国好家风》,在这套书中,编者教给了我们十五个字“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这简简单单的十五个字里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通过阅读它,我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好家风,明白了处世以诚、待人以恭的多种道理。

这套书中最让我感触的是“恭”这个字,恭就是恭敬。“处世以诚,待人以恭”这样才能赢得相互的尊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但当我读到了“唐太宗教子敬师”的故事后,我有了深刻的感悟,这个故事是这样讲述的:唐太宗李世民虽为一国之君,但对老师非常的恭敬。他不管老师官职的高低,自始至终都是严谨选师,恭敬待师。唐太宗为魏王李泰请来了礼部尚书王珪为师,但李泰初时仗着自己的聪明伶俐对待自己的老师极不服气,对老师极不尊重。太宗非常生气,当着王珪的面把深受自己溺爱的儿子狠狠批评了一通。后来李泰见到王珪也从不以亲王身份自居,不仅见师以礼,拜答如礼,还主动向王珪请教忠孝之道,王珪逝世,唐太宗特下诏令李泰亲率百官亲往临哭后《养正图解》专门为魏王李泰崇师问道一事作画,清代的乾隆、嘉庆皆作诗称赞。这里描述的李泰初时的心态和对待老师的态度和我是何等的相似,我在平时的培训班学习中,经常会碰到没比我大多少的年轻老师,对于这种“姐姐”级的老师,我有时很不服气,还会跟她们顶嘴,认为她们也没啥了不起的。当时外婆和妈妈都跟我叮嘱过:虽然老师没大你几岁,但你一定要懂得尊师重道,态度要恭敬,不可怠慢。对外婆妈妈的叮嘱我是一边耳朵进一边耳朵出,没当回事。但李泰高居亲王之位,深受皇帝溺爱的情况下,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学会尊师重道,留下千古流传的美德故事,我为什么不能呢?我深深地自我反省,努力在实际中改进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貌思恭,事思敬”相互尊敬,才能让他人更好的和我交流知识。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好家风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最基础道理,非常值得我们以此“三省己身”,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我要从小事做起,以“处世以诚,待人以恭”为准绳,做一个道德品质优良的高尚之人。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600字

【第4篇】《中国好家风(仁义礼智信)》读后感

争当践行“仁义礼智信”的好少年

——《中国好家风(仁义礼智信)》读后感

暑假期间,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我认真阅读了《小学生传统文化第一课:中国好家风 仁义礼智信》,感觉受益匪浅、启发很大。

《三字经》有言:“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混。”其中的“仁义礼智信”,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的“五常”。这“五常”,贯穿于几千年形成发展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仁者,人二也。即二人相处之道,指在与他人相处之时,能够关系融洽、和谐。在具体的交往方法上,要按照“仁者,易也”来处事,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非常重仁,强调:仁者,爱人矣。简而言之,能爱护体贴别人,便为仁。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即在别人有难时能够出手相助,帮人一把,即为义。在体现义的时机上,要做到“义者,宜也”,也就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

礼者,示人以曲也。正如俗话说,自己弯腰才能显得别人更高,对别人就显得敬重,即为有礼。古时候对于礼,也有“示人如弯曲的谷物”的比喻,意思是谷穗只有结满谷物的时候才会弯下头,礼之要义就在于此。

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假,把时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琢磨透了,也就显得智慧了。“智”还有理智的意思,即要有平和的心态,也就是“有修养”。如果失去理智,也就失去了修养;失去了修养,也就失去了礼貌;失去了礼貌,也就斯文扫地了。

信者,人言也。古时候没有纸,各种经验技能都靠言传身教。那时候的人们都很纯朴,没有很多的阴谋诡计和诳妄欺诈,故而都比较真实可靠。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诚实,是为信也。

“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陶冶出了一代代仁人志士,至今仍具有恒久的魅力和普适的价值。作为新时代的小朋友,我们要自觉传承和发扬“仁义礼智信”这一传统美德,努力争当践行“仁义礼智信”的好少年。

《中国好家风(仁义礼智信)》读后感

【第5篇】《浙江好家风》读后感550字

妈妈给了我一本书——《浙江好家风》,我一开始以为是本索然无味的书,直到最近妈妈要求我阅读,我才打开了它。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刚开始读,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书中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读得我心潮澎湃,爱不释手,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教会我们待人接物的道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我家,爸爸每天一回家就要读报,有时晚上很晚了还在看从单位带回来的管理类书籍,时常还写些读后感。妈妈虽然比较忙,没什么时间看书,但她会在干家务时戴着耳机听喜马拉雅里的有声书籍。对我而言,书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喜欢安静,没太多玩伴,从小就是它伴我长大。但是现在课内、外作业压得我没太多时间看书,偶尔早上或睡觉前见缝插针地看一小会儿。我虽不嗜书如命,但我希望能每天坚持看一点。“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学识渊博,有气度有才华的男子。

有人说:“好的习惯来自好的教育,好的教育首先源自于家庭。”我觉得此话虽不全面,但还是很有道理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凡事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我父母就给我做了非常好的榜样,父亲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母亲勤俭持家,而且他们都很孝顺父母。外婆过世前生了四年多的病,妈妈隔三差五就要送外婆去医院,还经常在晚上。最后的一年多,外婆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妈妈嫌医院的伙食不好,每天亲自买菜烧好送到医院,悉心照顾外婆,从无怨言。双休日我会陪着妈妈一起去看望外婆,我会给外婆唱歌,捶背,逗外婆笑。爸爸工作虽忙,除了加班到很晚,几乎每天回家路过医院都会进去看看外婆……外婆已过世两年多了,这些事就像发生在昨天,我时常还会想外婆想得流泪。

现在,只要放长假,我们就会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或带爷爷奶奶出去玩。我特别喜欢春节,那时爷爷奶奶、姑姑姑父们、哥哥姐姐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聊天,谈谈话,互相勉励,互相学习,其乐融融……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期盼春节了呢!

这就是我的港湾,普通却带给我无限快乐的家,我爱我的家和家人。

《浙江好家风》读后感550字

【第6篇】《浙江好家风》读后感300字

周总理的伯父周嵩尧立的《周氏家训》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大:“俭,美德也。俭可养廉,可惜褔,可无贫穷之忧,可享温饱之乐。故治家以节俭为第一义。” 总理平时也很节俭,有一次他在沈阳接待外宾,人把“礼服”拿出来,发现居然是一件破的上衣,工作人员马上告诉他:“总理,你该换件衣服了,太难看了。”周总理说:“丢掉艰苦奋斗传统才难看。”平时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节俭的事例,有一次我去上海科技馆玩,中午我跟外婆吃了一个披萨,很贵,花了我90元钱,最后我们还给太婆留了一块。第二天,到自然博物馆,我跟外婆说“午饭我们就不要再去吃贵的东西,就简单点吃方便面吧,还有这么多零食呢,这样不就可以省下很多钱吗”。

还有我到小区理发店去剪头发,总要问问剪头发要多少钱,洗头要多少钱?理发师傅说:“剪头发8元,洗头2元。”于是,我就光剪头发,不洗头了,因为回家要洗澡,白白浪费2元钱干吗。一次省2元,两次省4元,以此类推……越积越多,我还把平时劳动所得的零钱换成整钱存起来。那存着有什么用呢?我想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或别人有困难时,我会尽我那一点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们。或自己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这就是我节俭的目的。

通过看这本《浙江好家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生活要节俭简单,饭吃饱就行,衣服能穿就行,不要什么名牌,对自己学习要求要高。正如钱三强要求子女的“生活低要求,学习高标准”。

《浙江好家风》读后感300字

【第7篇】中国好家风读后感800字

《中国家风》读后感800字 1

今年暑假,我仔细品读了《中国家风》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静静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故事。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父母,也就是家风。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读懂了'书香'、'宽厚待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种家风......让我不禁想到我家的家风。

我的爸爸是电信工程师,他非常熟悉电脑,在家我跟他学了一些电脑知识,对电脑产生了爱好。我加入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学会了wer机器人编程,在wer世界锦标赛中,我们团队发挥出色,夺得了团队一等奖,这是我们长期刻苦训练得到的结果。

我的爸爸还很热爱运动,喜欢游泳,打羽毛球,常常带着我一起锻炼,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喜欢体育运动的习惯。我的身体更加硬朗了。今年春天我攀爬到了贵州省武陵山脉最高峰海拔2400多米的梵净山也不怎么觉得累。前阵子,我在学校举行的游泳比赛中,夺得了五年级组个人赛亚军,五年级亲子赛季军。我感到很自豪。

我的妈妈是个小学教师,她很有学问,拥有很多的教育经验,这一切跟书有很大关系,她博览群书,一有空就拿起书来看,我经常在她旁边看她看书,在她的影响下,我也慢慢地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见到图书报刊,就情不自禁的拿来翻阅。我还做了一本读书笔记本,把读到的好词语好句子记下来。

我的爷爷是老干部,爱好文学。他发表了很多文章,他写的一些诗歌,我都能背下来。爷爷还和我比赛背诵古诗,使我慢慢地接触了国学。

我的奶奶过去是个农民,后来她进城当工人了,她假期带我回乡下老家,教我干农活。她教我种果,护理果树,每当我吃到自己亲手种的酸甜清香的百香果,我就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对《悯农》一诗有了切身的体会:农民很辛苦,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粮食。

我的长辈对我言传身教,使我从懵懂到逐渐明白事理,我感谢我的家风。

中国家风代表着国人的精神面貌,一个民族的文明体现,我们一定要把中国式家风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家风优良的好少年!

《中国家风》读后感800字2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家正”。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小时候,每次去学校之前,外婆总爱叮嘱我几句:“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闹矛盾,要听老师的话”!回到家,外婆总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他人发生冲突。在外婆的谆谆教导之下,我从来没有和同学发生过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小孩子没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从小就要学会能吃苦,否则可干不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由此可见,良好的家风就像和风,又如细雨,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而高尚的品格!

树立良好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让家风伴我成长,让“正能量”得以传播,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家风》读后感800字 3

暑假期间,反复读了《中国家风》一书,流连于字里行间,畅怀于一个个家风故事,感受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谓的家规归根到底就是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现如今,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已经耳熟能详,根据这个,我们结合自己家的情况,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训。我们的家风家训是:孝敬长辈、诚信做人、俭以养德、行善为美、宽容待人、自强自立。

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家风家训,我在这里简单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的家风家训第一条就是“孝敬长辈”,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无论他多么有成就,都要以孝字当头,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业以及未来都会更加出色;“诚信做人”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样我们的周围才会有更多的朋友,也会让自己的工作与家庭受益无穷。

“行善为美”是要以善来践行自己的行动,要日行一善,做到语善、视善、耳善、心善、行善,因为美是从善行开始的;“俭以养德”,要做勤俭的人,一个家庭如果不勤俭无论有再多的钱财,都会散失殆尽。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圣人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之道,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小到一个家庭更应该以勤俭来治家;“德”是衡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只有出众的才华,而他的品格恶劣,那么他的才华会黯淡无光;一个人的才华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础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华才能熠熠生辉。“自强自立”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有志气,不让父母操心。遇到困难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家风家训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传承。俗话说得好:“以小家治大家。”只有我们每个家庭自己做好了,国家才会更和谐,世界也会更美好。让我们每个家庭通过自己的家风家训来拥有更多的正能量,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所在。

《中国家风》读后感800字4

中国有句谚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真切地反映出了一个家庭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父母长辈所拥有的财富或是人脉权势导致的,而是父母长辈潜移默化中的一种性格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家风。

读《中国家风》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静静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动人故事。当我读到《父亲的遗言》时,我读懂了自力更生、自我奋斗是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妈妈是家风》时,我读懂了宽厚待人、助人为乐是一种家风;当我读到《家中有善风自扬》时,我读懂了尊老爱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种家风......我不禁思索,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

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在我小时候,总会看到爷爷带着老花镜拿着一本书读的很认真,后来爷爷眼睛看不见书上的字了,便会让我念给他听。而我的奶奶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为家人操劳了一辈子,勤劳善良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将爱读书、乐意助人的特性传承到了我母亲身上,而后又传递给了我。我想,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听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吃饭不能左挑右拣”,“看到长辈要有礼貌”.....

仔细想来,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话同样是家风的传递,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小事,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凭借着这些点滴传承,我们才能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传播的今天,直面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所作出的积极应对,坚守住内心的安宁和纯净。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是很重视家风的,国有国威,家有家风。家风会影响社会风气,家风正,社会风气自然而然就正了。

反过来国风也会影响家风,国家的风气好了,社会风气清了,能感染社会中的个体,进而影响他们的家风。

正如《杂说“中国家风”》里谈及的“作为若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教养,小则是家传代继、香火延续之本,大则是国之兴废、民族盛衰之要。”可见,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在好的家风的熏陶下,“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中国家风》读后感800字 5

家风是每个家庭的风格;家风能将我们指引到正确的方向;家风是每个家庭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家风就会影响到整个家庭成员的精神、品德及行为的德行传承。所以家风是特别重要的,不能缺少的,一定要将每个家庭的家风好好传承下去。

中国好家风分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三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忠孝廉耻勇”中的“孝”和“廉”。

说起“孝”,现在的人都认为就是帮长辈或爸爸妈妈倒倒水,拿拿鞋就好了。可古时候的“孝”比这强多了。这本书里有一则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叫“陆绩怀橘孝母。”故事中的小陆绩小小年纪就知道要知恩图报,就将柑橘带回家中,给家中吃不到的母亲品尝。他的孝心,着实令人称赞,敬佩。我们要让孝道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发扬光大!不要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才想起要好好孝敬他们,真正的孝心永远体现在平日的生活里,表现在日常的小事中。

“廉”表示廉洁、清廉、廉政、廉明。有一文让我难以忘记,名字叫“吴隐之不惧贪泉”。故事中的吴隐之之所以敢于饮贪泉之水,这是出于对自己廉洁奉公的自信。当然他也是说到做到,清廉自律,为其他官员们做了一个表率。吴隐之即使在自己生活清苦的情况下,也不忘廉洁奉公,不贪私财,实属难得。

他这种保持廉洁的精神不仅值得我们称赞,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明白金钱再好也是身外之宝,金钱有价人格却无价,廉洁自律是一个无价之宝,希望每个人都能守护好,因为贪得无厌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好的品质传承下去,像这些人去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孝敬父母,不贪钱财,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800字

【第8篇】《浙江好家风》读后感600字

《浙江好家风》中个个贴近生活的故事启迪我们应该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些脍炙人口的家训是那么得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消化。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这是我看过的书中最具教育意义的一本书了,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的家风家训内容主要涵盖了学习、修身、治家、处世、爱国等方面,其中的故事历经代代的相传,演变成了一篇篇、一句句启迪人心灵的经典,如:“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俭素是绳是准。”“多读书大观古今,可以免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这些家训名言是我们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让我们为之振奋,相承相传。

当然,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们家的家训就是“勤俭、孝敬、善良、正直”,这八个字是长辈们总是告诫我们的,在长辈们的告诫、期望中,我也已经牢记,并传承这“勤俭、孝敬、善良、正直”八字家训。

不信,你来看看我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吧!

小故事一:衣贵洁 不贵华

一次,跑步不小心,把一条好好的裤子膝盖那里破了一个洞,晚上回家,跟妈妈聊起,妈妈说:“不要紧,裤子还蛮新的,这里补补还能穿。”说完妈妈把裤子用针补好了,我又穿上了。从小到大妈妈总是对我说,衣服不在于华丽、昂贵,只要干干净净的就可以。四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缝针,平时袜子有个小洞,我就会自己补补,再穿。

小故事二:凡是人 皆须爱

小的时候,我们还住在四楼。早上我和妈妈匆忙赶时间,看见楼道上一位老奶奶提着垃圾,脚不方便行动很慢。我想着时间快来不及了,想着越过老奶奶,妈妈却拉着我说:“我们一起帮帮奶奶吧!”妈妈护着奶奶,我帮忙提着垃圾,慢慢地走下了楼道,虽然时间在一分分过去,但是我却觉得时间停在了幸福的一刻,老奶奶、妈妈、我的脸上都是幸福的微笑。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会给老人让座,扶他们过马路……

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很多,家训就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中。在生活中,我会一直谨记“勤俭、孝敬、善良、正直”八字家训,塑造更好的自己。愿在家训家风熏陶下的我们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开花、结果。

《浙江好家风》读后感600字

《好家风读后感(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