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得 > 读后感 > 读后感
栏目

物理读后感(6篇)

发布时间:2022-05-16 热度:66

【导语】物理读后感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6篇优秀的物理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物理读后感

【第1篇】物理学史的读后感

物理学史的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就有必须要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学史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学史的读后感

物理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研究的是物理学发生、发展的规律,说明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理论体系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辩证过程。它是一座知识财富的宝库,不仅展示了物理学理论形成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且深刻的揭示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它也是一块精神财富的宝地,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升华了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与此同时,物理学家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高尚品格,也给后人增添了无穷的榜样力量。物理学不仅以其知识、方法和思想极大的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在更广阔的领域深刻的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学习物理学史就是为了了解物理学所走过的道路,它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更有效地应用和发展物理学。过去很多人总是在说“以史为鉴”,但我们认为对物理学史的学习仅仅“以史为鉴”还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更应该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以史为器”去发展、去创新。物理学史和自然科学史告诉我们,历史上的一些发明、创造并不是前人研究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往往是前人研究方法、思维特征的重现,并且它更是螺旋形上升的。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引入物理学史教育,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发、教益,从而感悟科学方法,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必然选择。

下面,从几个方面简述物理学史的作用:

一、感悟科学方法

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物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史,物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宝贵的理论成果,更留给后人值得深思的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发展的历史证明,每一次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往往都伴随着新的科学方法的诞生,而新的科学方法又反过来促进物理学的发展。

力学是物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机械运动是力学中最直观、最简单、也是最便于观察因而也最早得到研究的一种运动形式。然而,和物理学的其他部门相比,力学的研究却经历了更为漫长的过程。从古希腊时代算起,这个过程几达二千年之久。只所以会如此漫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缺乏经验,缺乏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因而也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代人类历史上少数百科全书式的大哲学家,而且是通过观察自然,运用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方法试图解释自然,奠定物理学思想萌芽的人。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观察”和“思辩”的层面上,致使像“力是维持物体物运动的原因,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等错误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

但是,伽利略没有仅仅停留在逻辑思辩上,而是继续做了斜面实验。他发现,落体的速度越来越快,是一种匀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他还发现,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垂直,相当于自由下落,不同物体的加速度是一样的。当斜面完全水平时,加速度为零,这时,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就应该是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斜面实验表明,物体运动的保持并不需要外力,需要外力的是物体运动的改变。伽俐略最终用“理想实验”由斜面的情形推到自由落体和水平运动的情形。

伽俐略逻辑推理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为后人找到了研究物理的正确科学方法。从此,“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已经出现”,物理从此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得以迅速发展。纵观物理学三百余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实验在检验已知理论,探索未知规律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687年,牛顿在其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已经正式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可直到一百多年后的1798年,英国科学家卡文笛许利用扭称这一巧妙的实验装置测出引力常数后,万有引力定律才得以全面的展示在世人面前;麦克斯韦对电磁波理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并以一组简洁的数学方程把电磁波理论概括得十分优美对称,但当年却难以令人信服,直到二十多年后他预言的电磁波被赫兹的实验所证实,他的学说才成为举世公认的电磁理论基础;1905年,爱因斯坦用光电子假说总结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之间长期的争论,能很好的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但是直到1916年,当密立根以其严密的实验全面地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后,光的粒子性才被人们所接受。可以说:实验,只有实验,才是物理学的基础。

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得其精髓,有所借鉴。

二、提升人文素养

物理学史是一部人文史,物理学家们在从事科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座道德丰碑。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人文素养,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都会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对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格的完美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牛顿是经典物理的奠基人,但他却谦称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居里夫妇是镭元素的发现者,然而他们却没有居功自傲,“镭只是一种元素,它属于世界所有,科学应当为大众服务,它应当属于全人类。”她说过的这句话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物理学史也是一部美学史,对称、和谐、统一等美学要素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文化导向作用。当先人们对天体的'运动还充满着神秘与未知时,却能直观的感受到其运动轨道应该是圆周,因为“圆是美的”。物理之美是直观的,比如彩虹是极美的表面现象,人人都可以看到;物理之美也是深刻的,电荷之间的引力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都遵循平方反比率,电子绕核运动的模型和星体之间的模型相仿等等无一不显示着物理学深刻的统一美。

物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广泛联系的科学。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奥秘,使学生志向高远,憧憬未来,本应该是学生最为钟情的一门课程。然而,有时它竟成为学生最为头疼和恐惧的课程。这不能不说是单一课程目标与僵化教学模式的一个苦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充分重视物理课程中的人文素养资源,坚持三维课程目标,就一定能够焕发物理课程的魅力。

物理学史的读后感,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物理学史的读后感

【第2篇】《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1

因为帮一位师兄从网上查找《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的电子版,所以找到了之后除了发给了这位师兄之外,自己顺便也阅读了一遍。在此也特别感谢这位师兄,让我有机会阅读到这么棒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曹天元,网名capo,而这本书正是因为在网络上先火了起来然后才正式出版的。

作者是一位80后,把量子物理的发展历程阐述地相当精彩,全书的内容虽然取材严谨,紧扣量子物理学发展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但在语言和结构上明显地采取了更有文学性的表现手法,使得整部书每一个章节环环相扣,张驰有度,十分精彩,仿佛在读一部跌宕起伏的侦探小说一样,令人不忍释手。

但就像很多侦探小说在结局处仿佛扯出了一个更大的谜团以做续集之铺垫一样,量子物理发展到今天,不仅原有的困惑没能得到圆满的解答,更随着新的理论模型的提出,仿佛打开了新的视界,我们看到的是更加光怪陆离的景象,而面对这样令人惊异的景象,大多数的人们尚未来得及看清这些变幻莫测的图景是什么样子,更遑论去清晰地定义与解读,所以全书在结尾处也将这个大大的谜题留给了仍旧是满脸困惑的读者。

不管从这本书本身,还是这本书上市以来的市场表现,都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所以在这里,我也推荐所有对浩瀚的星空和美丽的大自然仍然保有着一颗好奇心的朋友不妨也阅读一下本书,也许我们会在这些人类中最伟大的科学家群体的智慧激发下,发现下一个更为惊人的全新的秘密也说不定。

之所以写这篇读后感,其实是源于这样的一个初衷,即再次检讨一下自己对于量子物理的理解以及在哲学上的思考,是否背离了量子物理学家们自身对于量子物理的解释和看法。

之前笔者对于量子物理知识的来源比较碎片化,除了《相对论》读过爱因斯坦原著的中文译本之外(其实一般而言,相对论与量子物理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研究领域,一个超级宏观,一个超级微观),关于量子物理的.大部分知识,均来自于百度,还有就是高月明先生的《量子佛学》。

这次有机会从相对专业的角度来了解量子物理,特别是作者搜集到的大量的量子物理学家们的观点发言原话,这就使得笔者有机会重新来梳理一下自己对于量子物理的认识是否偏差过大。

阅读完全书后,笔者发现,之前对于量子力学的认识基本没有太大问题。而且相对于这本史话,《量子佛学》则对涉及量子理论的一些重大实验均进行了更为细致地解析,如果去掉其与佛学结合的部分,其实对于希望更深地认识量子理论的朋友而言,《量子佛学》其实提供了更多的关于实验细节的详细信息。而capo的史话则更具情感色彩,并让我们得以看到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们他们自己又是如何来看待量子理论的。这两本书结合着阅读,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2

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有两个时期,绝对称得上是史上最伟大的时代。17世纪末,牛顿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宣布了近代物理学正式创立。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彻底推翻和重建了整个物理学体系。至今深深困扰和影响着今天的我们。回顾曾经的那段20世纪的历史,就像品味两颗青涩的橄榄,咀嚼越久,回味更无穷

通读这本书,作者以一种科学和人文素养相交织的语调向我们介绍了量子力学从发现,斗争,批驳,直至最终被广为接受的整个过程。从电脑到激光,从生物到核能,航天卫星理论皆赖以建立。从今天,现代的角度看过去,整个发展史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 光的本质是什么?是波动还是微粒?过去的400年中两个派系数次交锋。起先,以牛顿为首的微粒说依靠经典力学的奠基,在物理界获得了普遍的公认地位。随后,后起之秀托马斯杨悄然间发现了干涉现象,波动界的干涉条纹撼动了整个微粒世界。麦克斯韦于1856,1861,1865年连发关于电磁理论的论文——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于1887年被赫兹证明,使波动说在第二次波粒战争中登顶加冕。历史总是这样,一边落英缤纷,乱花迷眼,一边又是乌云乍起,电闪雷鸣。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物理界阳光灿烂的天空漂浮着两朵小乌云经典力学在光以太和麦克斯韦——波尔兹曼能量均分学说上遇到的问题。第一朵乌云导致了相对论革命的爆发,而第二朵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紧接着,第三次,第四次的波粒战争接踵而至。而伟大的真理,则在烈火和暴雨中实现涅槃。在痛苦的上下求索的30年里,验证了光的波粒二相性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正确性。

整个量子物理的发展,是基于无数次试验和交锋中蹒跚中前进的。通读完这本书,我很明显的认识到。我要努力地培养自己大胆假设和猜想的思想。有时,机遇,灵光稍纵即逝,或许他并不起眼,但正是这一个个小的不起眼,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预言了磁生电,海森堡在量子物理中引入了晦涩的矩阵……把握灵光,潜心钻研,即使不一定成功,其中的那些困惑,激动,恐惧和震惊也值得人品味。除此之外,仍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地触碰自己想做的事。薛定谔,狄拉克博士大器晚成,依旧努力抓住时光的尾巴,在不确定度和p数上努力延伸,完成了量子物理学的部分奠基工作。三年磨一剑,五年磨一剑,甚至是十年磨一剑,在虚无缥缈的理论中,历史给予了他们最好的褒奖。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以此为题,揭示的是量子物理中最鲜明的特点——不确定度。回顾来看,整个量子物理的发展史扑朔迷离,但更可贵的是再这背后拓荒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史0世纪最可贵的财富。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第3篇】《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读后感500字

妈妈给我买了《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一拿到这本书,我便爱不释手。听妈妈说,这是一本风靡韩国的百万畅销科学漫画书。阅读后,我更感觉这是一本能让我们孩子轻轻松松爱上科学的书,这本书让枯燥无味的物理,远离我们,最软最软的物理书让我从此爱上了物理。

物理学又称为“自然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这门学科我们要到初中才会学到。不过,你可不能因为这样,就觉得我们小学生是科学的门外汉哦。原来,我们平时玩陀螺、轮滑时,操控电动玩具时,就隐藏着很多科学原理呢。在这本书里,我与科学家和神话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探索着神奇的物理世界。比如:什么过山车没有发动机,还可以跑得那么快呢?为什么我们在溜冰的时候很不容易停下来呢?瘦子和胖子同时玩儿蹦极,谁会先掉下来呢?可不可以把冰箱当成空调用呢?……在这本书里都为我们一一解答。

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不是成人和天才才能去触碰的领域。我们的小学校园就是一个梦想的摇篮,我的科学家梦想到处都能实现:在快乐的科学课上,在参观科学展览的活动中,在操场上欢乐地玩耍时,在周末的游乐场里……在我们的身边,科学无处不在。我们并不是在中学、大学的课堂上,在设施完善的实验室里才能接触到科学。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观察到日常生活中隐藏着的科学常识,发现电动玩具、家用电器能正常运作的科学原理。

生活中,有趣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都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寻找。在读了《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这本书后,我发现它们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呈现在我的面前。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本简单又有趣的物理书也帮助我解答了这些问题!它让我看到了科学快乐、有趣的一面,让我轻轻松松爱上了这门看似枯燥、让很多人无奈的学科。

《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读后感500字

【第4篇】《什么是物理》读后感400字

我特别喜欢阅读,在我心中书像一位仙女,在我烦恼时带来欢笑的音符;书似一位老师,传授我无限的知识;书如一棵粗壮的大树,为我遮风挡雨.....

这不今天我又让妈妈带我到新华书店买书,在众多的书籍中,一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 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是物理》,我迫不及待地把这本书从高高的书架上拿了下来,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不一会儿,我就陷入了知识的海洋无法自拔,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我从书中得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它关注解决最基本的科学问题。比如宇宙是怎样形成的;未来又将如何变化;物质最基本的组成是什么.....它与数学、化学、生物、天文等诸多的自然学科息息相关。 例如:大雁飞行时,为什么要成“人”字形;生活中有哪些看不见的光;真金真的不怕火炼吗.....

虽然有些东西,我都看得一知半解,有的甚至字都不认识,但是我仍然觉得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

从今天开始,我要认真学习物理,为日后做物理学家打下坚实的基础,长大后为祖国效力。

《什么是物理》读后感400字

【第5篇】《这就是物理》读后感600字

乘风破浪 科学起航 --------- 读《这就是物理》有感

妈妈经常说我是一个好奇宝宝,经常问一下奇怪的问题。为什么

天空会是蓝色?为什么会有彩虹?电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管怎么使劲蹦,还是会落到地上?鸟儿为什么可以飞翔在空中?

所以暑假期间,妈妈给我准备了《这就是物理》这套绘本,

我第一次看到这套书,首先就被封面给吸引住了。封面上一个个的自然现象都化身成滑稽有趣的卡通角色,他们既是独立个体又紧密相关,特别有趣。翻开书后,关于力和运动、声音、电、磁、吸力等都做了有趣生动的解释。在看这本书时,伴着哈哈大笑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啊!原来是这样啊!

暑假期间,我还参加了安徽省科技馆2020“蒲公英科学营”的活动,作为小学生的代表,有幸在安徽科技馆见识到了很多有趣的科技创新的高科技。神奇磁电、航天博览、智汇海空、科学家画廊、动脑园、能源之旅等等,最让我觉得感兴趣和好奇的就是科学之趣里的倾斜小屋。这是一间普通的小屋,这又是一间不同寻常的小屋。进入小屋,你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带队的赵言力老师说,这就是神奇的物理现象。这次活动不仅开拓了我的科学视野,激发了我的科学兴趣,启蒙了我的科学思维,同时在我的心中也种下了学科学爱科学的种子。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带着这个问题,我回家又重温了一遍《这就是物理》这套书。那天晚上,我梦见我自己变成了一只鸟,在广袤的蓝天中飞翔,见到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陪他一起坐在地上观察树上的一颗颗的苹果。又来到了伽利略身边,陪他一起做着两个铁球的实验。他们鼓励我要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人。用科技的力量,让祖国更加强大富强。梦醒时分,我笑了。但是同时我也在心里立志,我要乘风破浪,科学起航,做一个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的人。

《这就是物理》读后感600字

【第6篇】《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800字

文学界的科学史

——读《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有感

上帝掷骰子吗?无数科学家为这个问题背后的量子力学痴迷疯狂。如果要评选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那些年代,那么20世纪初必然榜上有名,因为它为我们带来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并最彻底地推翻和重建了整个物理学体系。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是物理学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曹天元所著的科普书籍,则淋漓尽致地将其展现了出来。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下轰然坍塌,却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礼和重生。我们会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带来了让人惊骇的电闪雷鸣,同时却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美丽。我们会看到科学如何在荆棘和沼泽中艰难地走来,却更加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念。

这本书前半部分的章节讲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确立,直到epr佯谬和薛定谔的猫出场的那一刻,全书进入了最佳境。作者将科普写得如武侠小说一般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甚至还有点诗情画意。在作者笔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不是神人,他们只是普通人,只是一个个为一个问题困惑且强烈想要解决它的有着意志坚定的普通人。“人们在量子这个精灵的带领下一路走来,沿途如行山阴道上,精彩目不暇接,但现在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在白云深处,彷徨不知归路。放眼望去,到处谜雾茫茫,不辨东南西北。” 量子论光怪陆离,各种各样的推论无不荒诞。但这些科学家却一个个都具有闯入一毛不拔的未知境地开拓疆土的毅力和勇气。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些科学家由衷的敬佩和因量子物理的每一个突破而怀有的难以言喻的激动。

读过这本书后,我开始明白,科学乃至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不断地跳出狭隘的思维,打破顽固的局势。我们需要拥有科学的精神,去无条件地相信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去质疑一切看似无懈可击的理论。这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因为回答了一个问题后,等待着我们的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更多问题的接踵而至。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科学散发无限的生机。只有一个永无止境的谜题才能散发永无止境的魅力,因为每一个裂口都是一个新生的机会。

一部科普作品的意义不应单单在于普及科学知识,讲述科学家们的贡献,更大的意义在于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同时让人们对那些背后推动人类进步的科学英雄怀以崇高敬意。这是科普书籍的“魂”。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有“魂”。作者说,他更注重的是精神,是历史,而不是科学。这应该就是他能将这个故事讲述的如此精彩的原因吧。

回到一开始。上帝究竟掷骰子吗?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波尔笑笑说,别去指挥上帝怎么做。而霍金说,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上帝不仅掷骰子,有时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去。这其中的含义,就请你翻开《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自己一探究竟了。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800字

《物理读后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相关范文

一键复制